A. 1、廣州零售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做什麼類型超市比較賺錢
廣州零售業集體擴張 消費類企業再成投資熱點
[提要] 時隔4年多以後,德國最大的零售商麥德龍准備在廣州二次啟動。由於廣州亞運從而帶來的交通配套逐步完善以及新商業項目的入市,給紮根廣州多年的吉之島也帶來了同樣的機遇。考慮到當前整體經濟趨於穩定,他預計收入效應將繼續發揮作用,四季度消費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金銀珠寶、汽車、傢具、食品飲料及零售等消費企業將繼續從中受益。
南都漫畫:張建輝
時隔4年多以後,德國最大的零售商麥德龍准備在廣州二次啟動。南都記者近日獲悉,這家擴張腳步放緩多年的零售巨頭落戶廣州白雲區的第2家商場即將於11月中旬開業。與此同時,被質疑今年開店未達預期的家樂福在華南的新一輪跑馬圈地已經開始。在即將告別2010財年的倒數第三個月,早前一直沉寂的零售企業開始集體亢奮。
相關新聞:
大成系基金仍偏愛消費類股票
基金三季報登場 季末基金重倉消費類品種
IFA2010: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九大趨勢
消費類個股受追捧 消費主題基金成熱門
快訊:滬指翻紅 多頭奪回10日線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零售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有19家零售連鎖企業在海內外證券市場IPO首發,上市公司數量是2008年7家的將近2.7倍。而記者近日調查獲悉,從9月底至今僅一個月內,在中國內地運營的消費類企業上市或宣布即將上市的就有5家。同時,私募資金也「趁熱打鐵」,連番展開投資,按照ChinaVenture提供的資料,9月底至今,已有近20億元融資流入其中5家公司。
臨近歲末,中國消費類企業異軍突起,變得炙手可熱。
零售業集體擴張
在展開多元化跨界後,華潤萬家於10月29日在廣州新市花園開出營業面積606平方米的第21家便利店超市。盡管在廣州還沒有動作,但家樂福年底在華南的密集開店已經行動。上月底,家樂福海口第三家分店正式開業。「接下來貴州1家、東莞2家店將陸續開業」,家樂福內部一位人士透露,華南區最近還新簽了昆明等店,廣州新項目也在選址當中。
「廣州白雲區經過多年的規劃發展,已成為各類商品批發市場的聚集地。其中正在興建的白雲新城,早在亞運規劃前期就被定為廣州北翼地區的重點開發對象,商貿物流中心正是其規劃開發的方向之一。麥德龍此次選擇入駐白雲新城的規劃范圍內,也正是看中了這塊區域因『亞運規劃』所帶來的未來發展巨大商機。」麥德龍廣州商場負責人張小伍透露。
由於廣州亞運從而帶來的交通配套逐步完善以及新商業項目的入市,給紮根廣州多年的吉之島也帶來了同樣的機遇。南都記者近日獲悉,繼廣百之後,吉之島也進駐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廣場,目前在商場外立面的招牌已經完成,此外吉之島位於農林下路的廣州首家未來超市業態也在緊鑼密鼓的沖刺階段,兩家門店預計年前可以開業……
出口放緩政策轉向開發內需
早前受金融危機影響,一度暫緩擴張的零售企業們在2010年秋冬降臨前終於集體爆發,重新加大投資提速擴張。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一輪黃金發展期,東吳證券分析師薛輝蓉認為,這得益於政策的催生。「中國經濟運行將溫和放緩;中國進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2011年的增速將達到非常低的水平。」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在16日發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中作出趨勢性預測:中國G D P增速2010年在10%左右,2011年則回落至9.5%左右。經濟學家表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重心將轉向內需。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也在早前表示,中國將走以內需為主的結構調整道路,他覺得這是「十二五」規劃的主題。由於全球經濟在兩三年內都不可能走出衰退,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中國不能轉向開發內需的話,將喪失經濟增長動力。
與此同時,「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明確寫入五中全會公報。有關專家指出,預計不久之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諸項細則就將陸續出台,其主要著眼點將在於對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改善。
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升18.3%,熱點消費快速增長。招商證券(香港)研究部梁盈認為,這一方面是國民收入增長累積的效應,另一方面則來自零售價格的上升。考慮到當前整體經濟趨於穩定,他預計收入效應將繼續發揮作用,四季度消費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金銀珠寶、汽車、傢具、食品飲料及零售等消費企業將繼續從中受益。
來源:南方都市報
B. 買的3萬元的儀器沒用過廠家不給退可以起訴嗎
「7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讓人高興,但消費者也不能把這個規定擴大化,因為它仍然是有條件的。南都漫畫:張建輝
今年的3·15還沒來,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卻早就定了要在3月15日正式施行。這次修訂的細則中,對消費者的網購「後悔權」在部門規章層面給予保障。對不少熱衷網購的消費者來說,「7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讓網購少了後顧之憂。從此那些「色差不算質量問題」、「挑剔追求完美的請繞行」等免責條例,實則是霸王條款高高掛起的店鋪沒了逃避責任的餘地。但是消費者也不能把這個規定隨意擴大,雖然「無理由退貨」這一點是要求了,但是它是有條件的。
網路商品經營者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但是什麼是「完好」呢?吊牌拆了算不算完好?包裝盒丟了算不算完好?看了幾個專家的解讀,也都莫衷一是,有的認為商品本身完好即可,有的覺得不影響二次銷售即可。但如果以此為界定賣家說你穿我家衣服的時候沾上香水味了,我沒辦法再賣了,這也算不完好吧。既然在規定上有空當,那麼商家在退換貨規則上就要多加註明,而消費者也最好在購買前多問、多看,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而真正達成退貨協議之後,消費者更要在包裝上特別小心。因為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了,也算不完好了啊。當然商家則可能要在防偽上更下功夫。如果賣出去一件真貨,退回來的卻是一件假貨,這不就虧大了么?
但是這個七天又怎麼界定呢?「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是以物流系統顯示的簽收日期為准,還是以消費者實際拿到的時間為准?問了幾個淘寶賣家,他們都說目前淘寶店鋪大多以物流系統的簽收日期為准。現在不少人不在家,就讓保安、家人代簽,等到自己看到商品的時候,可能退貨期限已經過了。對於這種情況一般商家是不負責的,但是有些店家為了好評和留住客人,也會酌情寬限一些時日。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以後在買東西前最好先盤算一下自己最近是否出差。
雖然大部分產品可退,但是四種商品除外: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除了這四類商品之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最後這一條說得籠統,其實仔細想想,的確有很多產品在無理由退貨上有難度。比如黃金飾品,價格一天一變,網購不是即時行為,中間連買帶退可能要兩周時間,退貨要退哪天的金價?還有內衣,退回來不可能不影響二次銷售,而消費者如果看到一家內衣店能無理由退貨,應該也不太敢買吧。還有奢侈品,如果有一點點磨損,估計店家也承擔不起。所以說無理由退貨,在網購上還有一些路要走呢。
C. 釣魚島問題引起車損怎樣索賠
這個情況發生不久 中國的維權實例不多 現在主要是肇事者嫌疑人,相應的保險公司或場地管理方賠償,
對此有點遺憾 太多中國人生活困難 層次低下 砸車事件屢次發生
受了傷總不能怪環境不好 跳不高也不要怪引力太重
總而言之 沖動是魔鬼
車輛遭人為損壞、塗鴉或可獲保險公司賠付
南方都市報 2012-09-21 10:08:10 評論0條 隨時隨地看新聞
(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南都漫畫:張建輝在買車之後,車主往往也會購買一份車險,希望車輛出現意外時保險公司能承擔損失,令有車生活安全、無憂。但是並非所有的損失都能由保險公司來買單,保險條款中有不少免責規定,當意外屬於這些免費條款范圍內,保險公司就不承擔維修費用。那麼,這種情況下,車主如何減輕自己的損失,在日常的駕駛中應如何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案例一:車輛被人為損壞,肇事者應承擔民事與刑事責任(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近日,全國多個地方都有車輛被人為損壞的案例出現,這些車主的損失該由誰來埋單,這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事情。據保險公司內部人士介紹,這種抗議活動中車輛的損失屬於保險免責條款,保險公司不賠付相關損失。「但有時企業為了彰顯社會責任,有時監管部門希望保險公司發揮救助作用,保險公司也會根據情況進行賠付,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賠償方案會有差異。」某保險公司一位趙姓理賠經理告訴南都記者,由於沒有明確的條款規定,這種賠償方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目前深圳已經有保險公司接到口頭通知,要求對深圳最近遭受人為損壞的車輛進行賠付。而廣州市部分保險公司接到的口頭通知是,先對受損車輛進行登記,過段時間再給出具體處理意見。「車輛被砸屬於人為破壞,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視損害程度的不同,損害者將承擔民事賠償外的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立坤表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因加害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加害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肇事者承擔的責任大小,應該由造成損壞的金額來定。根據《最高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一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即肇事者不僅面臨刑事處罰,還得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案例二:車輛遭塗鴉,可通過劃痕險「曲線救國」黃先生有著良好行車習慣,他的車輛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出過險。但是本周一發生的事情令他覺得苦惱。當天上午他走出家門准備開車外出時,看到自己的車輛左側被寫上「你是××」,而右邊則有「趕緊賣車」的字眼。「這車肯定要重新噴漆,否則無法再開了!」在保險公司從事理賠多年的高華表示,車輛被人為塗鴉,責任在於肇事者。重新噴漆的費用應該由他來掏,但是根據過往的經驗,這種情況車主很難找到惡意刻字的人。在無法找到作惡者的時候,黃先生的噴漆損失該由誰來埋單,得分兩種情況處理。「如果黃先生購買了車身劃痕險,可以向保險公司報案,通過這個險種來賠付,實際上人為的劃傷車輛、在車上寫字等都不屬於劃痕險的賠償范圍,但是很多時候保險公司會通融賠付。假如黃先生沒有購買這個險種,重新噴漆的損失只能自己埋單了。」高華表示,他今年接觸過幾起車輛被人惡意劃傷的案例,都是車主到鄉村自駕游時發生的。有些調皮的小孩或者好事者會偷偷拿石頭在車上畫畫或寫字。很快就到了國慶黃金周,不少車主都有出遊的打算,高華提醒大家在鄉村停車時盡量把車輛停在有人看守的地方。案例三:撞到親人,保險拒賠「三者險」(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近日有一起官司引起了媒體以及車友的關注。在北京順義做收廢品生意的小李,駕駛大貨車倒車時誤將六歲的兒子撞成重傷。而保險公司只同意在交強險范圍內賠付一萬元,拒絕支付商業保險的第三者責任險。雙方因此打起了官司。(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如果小李撞傷的是其他人,那麼傷者可以從商業第三者險中得到賠付。而這次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理由是,根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責任免除第二條規定,被保險機動車本車駕駛人員及其家庭成員的人身傷亡、所有或代管的財產的損失,是不在責任范圍內的。也就是說,家庭成員不屬於「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人」。這個案件引起了巨大爭議,目前訴訟結果還沒有出來。但以往由於駕駛者缺乏經驗,開車撞死、撞傷自家親人的案件時常見諸報端。而這些案件中,車主往往需要通過發起訴訟來爭取賠償。但並非所有情況下,車主駕車致使親人受傷都無法得到賠付。高華向南都記者做出進一步分析:「這種案件的賠償劃分主要是看司機的親人在車上還是車內,如果是在車內受傷,那麼」座位險「可以賠償這部分損失,就算家屬一隻腳在車內,一隻腳踏上地面,這個時候發生意外,還是可以從這個險種得到賠付。假如家屬已經完全站在車外,這個時候發生的事故,就是保險的免責條款了。」高華表示,新手車主撞傷親人的意外,往往是在停車、倒車時出現的,建議車主在此類操作時讓老人、小孩遠離車體,降低意外發生的幾率。采寫:南都記者林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