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1月1號大量歌曲下架後,我們去哪裡聽歌
我覺得對於目前的音樂市場,規范版權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這說明我們已經開始重視版權這回事了,當然了,作為普通用戶可能會覺得不方便,覺得找不到歌曲來聽了,但是還好我一直用的是愛音樂跟愛聽4G(非廣告,純推薦),至少我目前沒發現自己喜歡的音樂下架的情況,可能其他的應用比較嚴重,建議找正規平台還是要找大企業,至少不差錢,能買得起版權,也不會造成今天還在聽,明天就下架的情況,這樣很讓人心塞,看我打了那麼多字,求採納~
❷ 國家版權局:未授權音樂要下架,音樂App怎麼辦
國內互抄聯網用戶已經習慣了各種免襲費音樂軟體,然而免費的午餐可能到此為止了。首當其沖的就是曾經廣受好評的網易雲音樂。 7月9日國家版權局下發通知,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行為,並要求在7月31日前,各網路音樂服務商必須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❸ 版權局叫停音樂版權大戰,看看主流媒體都說了什麼
9月12、13日接連抄兩天,國家版權局相繼約襲談BAT、網易等網路音樂服務商,以及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等境內外音樂公司,核心關鍵均在「獨家版權」四個字。此前,阿里音樂、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三家陷入版權糾葛: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相轉授權合作;而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因為版權問題正面臨互相起訴的尷尬。除此之外,用戶逐漸培養起付費購買數字音樂的同時,卻逃不開「聽個歌要下載好幾個APP」的煩惱。
❹ 田馥甄的歌為什麼版許可權制
國家版權局出台國內音樂史上「最嚴版權令」,在業內引起極大關注,220 萬首在線音樂作品被下線。
自從去年國家版權局要求網路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加強對在線音樂版權的保護的新規定之後,各個音樂平台都開始陸續下線無版權音樂。對於用戶來說,一個 App 聽遍所有歌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如何在這樣的時代更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平台?這篇文章將從 音樂版權佔比、 歌曲類型分布以及 付費服務三個方面介紹國內各音樂平台的優劣與差異,讓你在混亂割據的音樂市場中更快速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音樂 App。
音樂版權哪家強
新版權格局下的 中國新音樂集團(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可謂是一家獨大,在整體版權音樂中佔比均達到 90% 以上。 周傑倫一手創立的傑威爾,旗下由有 南拳媽媽、 袁詠琳等藝人,有著 邁克爾傑克遜、 Oasis等著名歌手的 Sony, 孫燕姿、 蔡依林等天後和新興創作人 李榮浩、 方大同的華納,要聽這些人的音樂去鎖定中國新音樂集團下的平台一定沒有錯。
對於阿里音樂集團來講,雖然歌曲量在整體版權音樂中的比例低於 20%,但你想要聽到華研唱片下的 S.H.E 和 田馥甄、相信音樂的 五月天、梁靜茹以及聚集了 李宗盛、 周華健等人的滾石,恐怕還是要投入蝦米音樂的懷抱。
網易雲音樂的版權音樂歌曲量占整體版權音樂的 70% 左右,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大部分的版權都是通過轉授權獲得的。QQ 音樂和海洋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都陸續和網易雲音樂簽署了轉授權協議,大部分主流歌手在網易雲都可以聽到。
所以聽不到 田馥甄 的歌曲是因為阿里音樂不願把田馥甄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酷狗酷我。這是版權壟斷流氓行為!這種版權壟斷絕對是對自己產品體驗不自信的表現,用版權綁架客戶,而不是令產品技術體驗吸引客戶,強迫消費者選擇平台,很惡心的手段。
這里騰訊都願意把獨家版權轉授出去了。
❺ 音樂人為什麼要簽約唱片公司,看到版許可權制各大音樂平台歌曲都下架實
因為他們限制了版權,然後你下載就要錢了
❻ 我對泰勒這種保護版權把所有歌都下架的行為很是不能理解,但在某些軟體上付費可以聽到,我不懂,為什麼
國外對版權很看中觀念不同可以理解
❼ 如何評價聽歌軟體因音樂版權問題下架歌曲一事
我尊重版權,這是一個好現象,中國人終於開始有了版權意識,畢竟這樣歌手本身也能獲得一點點尊嚴和利益,聊勝於無。
熱愛音樂這事兒,不能用一首幾分鍾的曲子換算多少RMB來衡量。也許它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景、特定心情下帶給我的體驗是無與倫比的,是心靈的震顫,那花錢去支付這份體驗的費用,顯然是值得的。享受完了卻拍拍屁股走人,實在是令人難為情。
一處淡水源源不斷但需付出相應代價(費用)才可取用的綠洲,和一處完全沒有淡水資源存在的沙漠,哪個世界更殘酷一些呢?
你,又更願意身居這兩個世界中的哪一個呢?
❽ 音樂平台的歌因為版權問題下架了,為什麼版權不直接買呢
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熱點 > 明星動態 >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被大量下架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突然沒有版權了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被大量下架 網易雲音樂為什麼突然沒有版權了
更新:2017-08-11 18:19:44來源:劇情狗原創作者:麥兜標簽:
網易雲音樂一直以人性化的推歌和廣泛的受眾人群而備受好評,用戶相當的多!但是最近,有很多用戶陸續發現有很多歌突然就從網易雲里下架聽不了了,許多變成了灰色的列表,這是怎麼回事呢?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問題解決了嗎?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網易雲音樂聽不了
「早上起來打開網易雲音樂,發現之前創建的歌單里又有一些港台歌手的歌曲被下架了,點擊這些已經『變灰』的歌曲時,頁面下方則顯示『因合作方要求,該資源暫時無法使用』的提示信息。」8月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表示。而從這位網友公布的歌單內容來看,暫時無法使用的資源中包括衛蘭、泳兒、容祖兒、張敬軒等知名歌手的部分曲目。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網友反映網易雲音樂平台上的歌曲被下架。梳理之前的信息可以發現,截至目前,網易雲音樂平台上包括五月天、林宥嘉、陳奕迅、Beyonce等在內的海內外流行音樂歌手的歌曲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架。
深究下架原因,仍與音樂版權有著密切關系。而大量歌曲的下架也讓不少用戶頗為無奈,看著歌單里減少的曲目,用戶楊女士表示,「一直以來是用網易雲音樂聽歌,也非常喜歡網易雲音樂的播放頁面和私人FM、歌曲推薦等功能,但是現在歌單里下架的歌越來越多,沒幾天就有一些歌點不了,無奈之下只能再下載一款別的音樂軟體」。
網易雲的回應
8月10日晚,針對近期部分歌曲下架一事,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微博、微信和站內發布回應,解釋下架原因和目前進展。網易雲音樂真摯誠懇的回應,獲得了許多用戶的支持,他們紛紛留言表示為網易雲音樂加油,十分暖心。回應發布不到一小時,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下就已經有1000多次轉發,2000多條評論以及4000多點贊,官方微信的閱讀數也已逼近20000,而截止8月11日上午,微博和站內評論均已超過5000。
網易雲音樂表示,由於與騰訊音樂的版權轉授關系,目前被迫下架了部分歌曲,網易雲音樂感到非常愧疚和抱歉。網易雲音樂表示,有充裕的資金可以購買版權,並且一直在積極采買版權。對於本次下架事件,網易雲音樂與用戶一樣心急欲焚,正在全力與騰訊音樂進行版權轉授的洽談。但遺憾的是,網易雲音樂還沒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只能被迫先下架這些歌曲。
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博弈
「你們不能愉快抖腿了,但不是我的錯。」盡管網易雲開宗明義地提到自己4月融資超過7.5億元,言外之意,他們不差錢,但為什麼還是沒買呢?跟騰訊談不攏啊。所以你們要怪就怪騰訊好了——漂亮的一記甩鍋。
誰的獨家版權多,誰就是爸爸。前文已提及,雙方爭執不下的是價格因素。要用錢的地方很多,7.5億元融資也未必夠用——畢竟簽了朴樹專輯《獵戶星座》就代價頗昂。今年騰訊為了買環球音樂的獨家代理版權就花了十多億美元(關於環球音樂的爭奪戰,我們已經談過,茲不贅述)。各家公司對版權的爭奪趨於白熱化,導致市場價格水漲船高。
市場不講那麼多情懷,這是一個有獨家版權就是爸爸的時代,要麼接受,要麼下架,沒有更多選擇。「以往的行業談判,快到期了就談判,談不攏也不下架,拖著拖著就幾個月過去了。」一位音樂行業人士告訴虎嗅,「今年有點不一樣的是,一到期就下架。看起來現在版權談判、使用和管理都規范多了。」
談判的示範作用才最致命。價格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版權弱勢方一旦接受了強勢方的價格和條件,將會形成連鎖反應——不但是騰訊,連太合音樂、阿里音樂乃至獨立音樂廠牌都會依樣畫葫蘆,調高價格,增加條款,這樣一來,購買版權的壓力將翻若干倍。
騰訊的一石二鳥。網易最近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數量突破3億,用戶留存率行業第一,面對如此迅猛的增速,無論哪家音樂公司都無法忽視。對騰訊來說,通過談判賣個好價錢倒是其次,通過馬拉松式的談判,令對手版權音樂出現缺失,壓低活躍度才更劃算。
通常,唱片公司在賣獨家版權代理時,會附加一個「曲庫運營」的條件,即:可以高價買下曲庫,但也需要向第三方授權,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對騰訊來說,這不難化解:一旦談判失敗,騰訊音樂還可以把曲庫授權給網易雲音樂的對手(就在今年5月的MTA天漠音樂節論壇上,網路音樂總經理王磊就表示,網路音樂將很快得到華納音樂版權曲庫,而騰訊正是華納音樂在國內的獨家版權代理商),擠壓網易雲音樂的生存空間。
用戶能怎麼辦?多下載幾個音樂App吧。
❾ 為什麼蝦米音樂大量音樂下架
蝦米音樂大量音樂下架是蝦米音樂業務調整,蝦米音樂APP關停導致的。從在線音樂行業發展歷程來看,蝦米音樂走到如今關停的局面,確實是在行業發展的一些關鍵節點未能正確卡位。
蝦米音樂團隊成員在告別信中表示,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蝦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
關鍵機會、版權,成為蝦米音樂繞不過去的坎坷。公開資料顯示,蝦米音樂隸屬於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 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同年獲深創投投資, 2010年拿到盛大投資, 2013 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入囊中。
阿里收購蝦米後,2015年3月,阿里巴巴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並組成阿里音樂。阿里音樂成立當年,國內在線音樂遭遇最嚴版權令。在線音樂行業格局風雲突變,行業進入正版化時代。
從戰略決策來看,不少行業人士認為,蝦米音樂錯失的時代,更多是由於阿里音樂將重心放在阿里星球這款新產品上。當阿里音樂將資源傾斜到阿里星球時,蝦米音樂的發展未能持續此前勢頭。但這款新產品卻很快隕落,阿里的音樂夢可以說第一步夢碎在阿里星球。
蝦米音樂內容:
在音樂分類方面,蝦米有一個非常詳盡的音樂風格列表。它包括24個大風格類別,而每個大類別里又有數十種子類別,合起來有幾百種音樂風格類型。點擊進入每個音樂風格標簽後,會顯示該音樂風格的梗概,以及代表曲目,代表藝人,非常方便用戶了解。
此外,蝦米還開放了用戶修改通道。任何用戶在發現專輯或是藝人的信息不準確或是不完整都可以自行添加修改,然後註明信息來源,後台通過驗證後再進行修改補充。用戶在蝦米中還可自主開放地添加專輯,專輯資料審核通過後就可上傳音頻至音樂庫中,最快僅需兩天。
音樂推薦方面,蝦米將權重向小眾音樂傾斜。在蝦米網近600萬的曲庫里,5000多個獨立音樂人的歌曲每天被聽的比例達到11%左右。一些音樂人從長尾尾部被一些聽眾發掘與推薦,最後一舉成名。
❿ 音樂人歌曲下架寫什麼原因才能下架自己歌曲
最好寫最真實的情況,管理員會審核的,然後就會讓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