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使用權資產
沒有所有權,但有使用權的資產。比如土地,土地的所有權是國家或集體的,但是土地使用權是可以個人或公司的,通過招拍掛等方式取得。使用權一般有時間或期限。
2. 承租人如何列示使用權資產
使用權資產是《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修訂版)》的產物.新准則下,無論是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對於承租人而言都不再進行區分,都要通過統一設置的"使用權資產"科目進行處理,你就乾脆將使用權資產當作與你熟悉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無形資產、生物資產等相互並列的一類資產.
1、使用權資產核算的是承租人取得並持有的使用權資產的原價.使用權資產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賃期內使用租賃資產的權利.過去,對於經營租賃,這個使用權是不量化為表內資產進行核算的;對於融資租賃資產我們則是基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將租賃資產直接作為固定資產進行表內核算.新准則下,使用權資產雖然納入表內,但是使用權資產並不等同於租賃資產本身.承租人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賃一輛汽車(不屬於短期租賃和低價值租賃),使用權資產不是指這輛車本身,而是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使用這輛車的權利.
2、由於承租人可能通過租賃合同取得多項使用權資產,因此實際核算時需要進一步根據租賃資產的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在承租人編制的資產負債表中,使用權資產需要單獨列示.
4、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按照取得使用權資產的成本(原價)確認使用權資產.這里的租賃期開始日就是出租人提供租賃資產使其可供承租人使用的起始日期,說的通俗一些就是承租人在這一天取得了租賃資產在這一段時間的控制權,可以控制該使用權資產.
3. 經營租賃租賃合同期達到該資產可使用期的75%可以確認為資產嗎
是確認為資產的。
滿足下列標准之一的,即應認定為融資租賃;除融資租賃以外的租賃為經營租賃。
(一)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即,如果在租賃協議中已經約定,或者根據其他條件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地判斷,租賃期屆滿時出租人會將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那麼該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二)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合理地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
例如,出租人和承租人簽訂了一項租賃協議,租賃期限為3年,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有權以10000元的價格購買租賃資產,在簽訂租賃協議時估計該租賃資產租賃期屆滿時的公允價值為40000元,由於購買價格僅為公允價值的25%(遠低於公允價值40000元),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承租人在租賃期屆滿時將會購買該項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在租賃開始日即可判斷該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三)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這里的「大部分」掌握在租賃期占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75%以上(含75%,下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量化標準是只是指導性標准,企業在具體運用時,必須以准則規定的相關條件進行判斷。這條標准強調的是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比例,而非租賃期占該項資產全部可使用年限的比例。如果租賃資產是舊資產,在租賃前已使用年限超過資產自全新時起算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時,則這條判斷標准不適用,不能使用這條標准確定租賃的分類。
例如,某項租賃設備全新時可使用年限為l0年,已經使用了3年,從第4年開始租出,租賃期為6年,由於租賃開始時該設備使用壽命為7年,租賃期占使用壽命85.7%(6年/7年),符合第3條標准,因此,該項租賃應當歸類為融資租賃;如果從第4年開始,租賃期為3年,租賃期占使用壽命的42.9%,就不符合第3條標准,因此該項租賃不應認定為融資租賃(假定也不符合其他判斷標准)。假如該項設備已經使用了8年,從第9年開始租賃,租賃期為2年,此時,該設備使用壽命為2年,雖然租賃期為使用壽命的100%(2年/2年),但由於在租賃前該設備的已使用年限超過了可使用年限(10年)的75%(8年/10年=80%>75%),因此,也不能採用這條標准來判斷租賃的分類。
(四)承租人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這里的「幾乎相當於」,通常掌握在9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量化標準是只是指導性標准,企業在具體運用時,必須以准則規定的相關條件進行判斷。
(五)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這條標準是指租賃資產是由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資產型號、規格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專門購買或建造的,具有專購、專用性質。這些租賃資產如果不作較大的重新改制,其他企業通常難以使用。這種情況下,該項租賃也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對於同時涉及土地和建築物的租賃,企業通常應當將土地和建築物分開考慮。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根據土地部分的租賃權益和建築物的租賃權益的相對公允價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我國,由於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土地租賃不能歸類為融資租賃。對於建築物的租賃按租賃准則的規定標准進行相應的分類。如果土地和建築物無法分離和不能可靠計量的,應歸類為一項融資租賃,除非兩部分都明顯是經營租賃,在後一種情況下,整個租賃應歸類經營租賃。
4. 什麼是經營租賃,經營性租賃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租賃,出租人,物件,設備,承租人,提供 經營租賃是一種短期租賃形式,它是指出租人不僅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使用權,還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保養、保險、維修和其他專門性技術服務的一種租賃形式(融資租賃不需要提高這個服務)。經營租賃是:—項可撤消的、不完全支付的短期租賃,出租人,物件,設備,承租人,提供經營租賃是一種短期租賃形式,它是指出租人不僅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使用權,還要向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保養、保險、維修和其他專門性技術服務的一種租賃形式(融資租賃不需要提高這個服務)。
經營租賃是:—項可撤消的、不完全支付的短期租賃業務(融資租賃不得隨意撤銷)。其業務特徵表現為:(1)、租賃物件的選擇由出租人決定;(2)、租賃物件一般是通用設備或技術含量很高、更新速度較快的設備;(3)、租賃目的主要是短期使用設備;(4)、出租人既提供租賃物件,又同時提供必要的服務;(5)、出租人始終擁有租賃物件的所有權,並承擔有關的一切利益與風險;(6)、租賃期限短,中途可解除合同;(7)、租賃物件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條件。
5. 經營性租賃算不算資產
經營性租賃租入的不算資產;經營性租賃租出的算資產
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
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根據資產的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資產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並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租入固定資產是指企業採用租賃形式取得、使用,並按期支付租金的固定資產。分為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兩種形式。
經營性租入是臨時租入,資產所有權不屬承租人,承租人只定期支付租金。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仍屬於租出單位。
經營性租賃是一種臨時租賃,由租入方支付租金,期滿將設備退還給出租方,租金按月預提到期一次性列為費用更為有利,能實現相對節稅,融資租賃是一種將借錢與借物相結合的長期租賃方式,對於出租方來說,能按時收回本息,按資風險小,對於租入方來說,租入設備視同自有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沒付款就沖減利潤,可以節約所得稅支出。
6. 經營租入的設備能否確認為資產請解釋
樓上說的對,不能作為資產經營租入的資產,企業對其沒有擁有權也沒有控制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同時一般租期很短,所以不計入企業的資產 謝謝
7. 新租賃准則中新增了使用權資產,請問沒有這個科目之前相關資產應該在哪個賬戶核算呢
新的租賃准則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公司存在兩塊租賃業務:①通過自身的設備或房產回抵押從外部融資租賃公司獲答得貸款,由於經濟實質為抵押借款,未對抵押資產賬務處理,獲得的借款計入長期應付款。②公司投資了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將投放資金在長期應收款核算,分期確認收入。兩項交易名義上是租賃,對照新租賃准則中對「租賃」的定義和認定條件的規定後,判斷不構成會計准則意義上的租賃,即涉及特定資產使用權的轉移。對於售後回租在原准則下構成的融資租賃,對照新租賃准則第五十二條規定,由於此時的資產轉讓不屬於銷售,故繼續確認原租賃資產,將轉讓款作為負債(借款)處理,與原准則下已採用的處理方式一致,無需調整。對於交易②,融資租賃公司只是通道,本質上相當於本企業直接向法律上的承租人提供融資租賃的,也無需調整。
8. 「經營租賃中承租人對使用權資產計提折舊與出租人按固定資產准則計提折舊並不矛盾」的理解
對於承租人,復該二十一條主要講制的是融資租賃。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無論最後能不能獲得所有權,都視同自己的固定資產。那麼對於自己的固定資產,當然需要計提折舊。
以你舉的例子為例
承租人: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100
貸:長期應付款 100
借:製造費用 100*5%=5
貸:累計折舊 5
借:長期應付款 20
貸:銀行存款 20
對於出租人,我感覺你的理解還是對的。
9. 新租賃准則下,經營租賃租金已經全部預付的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嗎
新租賃准則下,經營租賃租金已經全部預付的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根據未來應支付的租金的最佳估計數確認預計負債。
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預付租金+中介費等因租賃發生的直接費用-出租人給與獎勵(如報銷中介費)+恢復原狀的支出(確定金額的,計入預計負債)。因租賃房屋發生的裝修費,辦公用品購置費等按照原核算方式進行,不屬於使用權資產。支付的押金不屬於預付租金,按照往來款核算。合同約定確定金額的恢復原狀支出屬於使用權資產的組成部分,僅約定恢復原狀義務但無法確定實際支出的,不需要計入使用權資產的組成部分。
10. 使用權資產租賃概念
使用權資產是指承來租源人可在租賃期內使用租賃資產的權利。使用權資產是《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修訂版)》的產物。新准則下,無論是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對於承租人而言都不再進行區分,都要通過統一設置的「使用權資產」科目進行處理。
使用權資產核算的是承租人取得並持有的使用權資產的原價。過去,對於經營租賃,這個使用權是不量化為表內資產進行核算的;對於融資租賃資產我們則是基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將租賃資產直接作為固定資產進行表內核算。
新准則下,使用權資產雖然納入表內,但是使用權資產並不等同於租賃資產本身。假設有個承租人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賃一輛自行車,此時的使用權資產不是指這輛自行車本身,而是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使用這輛自行車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