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光學學報版權

光學學報版權

發布時間:2021-07-20 03:33:48

1. 賴茂生的個人作品

(1)《信息資源管理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2)《信息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一主編
(3)《計算機情報檢索(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Managing IT in Government, Business & Communities. IRM Press, Hershey PA, U.S.A., 2003. 本人和研究生傅欣、張莉揚負責其中第七章的撰寫工作.
(5)《20世紀圖書館學情報學》.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11月. 本人和研究生侯艷飛、李箐負責其中一個分支——「20世紀信息檢索技術新進展」的撰寫工作.
(6)《網路傳播研究》.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2年7月. 主編之一, 論文集.
(7)《21世紀情報學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2年7月. 主策劃之一.
(8)《信息數字化與法律: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法律問題》. 法律出版社, 2002年6月. 本人和研究生孫廣芝、田敏負責其中兩篇研究報告的撰寫工作.
(9)《社會科學信息資源網路建設》.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1月. 主編之一, 多人合著.
(10)《電子商務案例》.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本人和研究生田敏負責其中3個案例的撰寫工作.
(11)《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教育部高教司組編,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本人和研究生范曉虹負責書中第一章「信息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撰寫工作.
(12)《企業信息化知識手冊》. 北京出版社, 1999年9月. 主編, 多人合著.
(13)《信息高速公路——面向未來社會的震盪》.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二人合著.
(14)《科技文獻檢索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本人負責其中三章的編寫工作.
(15)《21世紀的信息技術》.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5年7月. 二人合著.
(16)《計算機情報檢索》.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主編, 三人合著.
(17)《檔案幹部繼續教育講座》. 中央電視大學出版社, 1992年9月. 本人負責其中一講「情報科學與情報技術」.
(18)《中國大網路全書》(圖書·情報·檔案類).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1992年. 本人負責若干條目的撰寫和審改工作.
(19)《科技文獻檢索指導》.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1月. 主編.
(20)《圖書館學情報學詞典》.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1年12月. 分支學科負責人.
(21)《文摘的概念與方法》(譯著).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1年6月. 主譯之一, 負責統稿.
(22)《索引編制工作手冊》(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年4月. 主譯之一, 負責統稿.
(23)《目錄學論文選》. 書目文獻出版, 1985年. 主編之一.
(24)《科技文獻檢索》.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年. 主編. 1988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4年修訂再版,2007第9次印刷
學術論文 2007年以後
1 賴茂生,閆慧,關於中國公益信息制度的戰略思考,圖書情報工作 2011
2 賴茂生,邢博,從公務員招聘看我國情報學人才培養,情報科學 2010
3 賴茂生,知識時代的LIS如何定位和發展,圖書情報工作 2010
4 賴茂生,EA、制度與頂層設計,電子政務 2010
5 賴茂生,趙康,企業信息管理人員信息行為和信息素養研究,情報科學 2010-07-15 3 308
7 賴茂生,龍健,新媒體的節目內容創新研究,科技傳播 2010-02-23 1 232
8 賴茂生,屈鵬,大學生信息檢索能力調查分析,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0-01-21 7 919
9 龍健,賴茂生 ,DOI的興起與我國的對策,情報雜志 2009
10 賴茂生,龍健,信息化調研綜述,產權導刊 2009
11 賴茂生,信息公開制度建設與電子政務深化應用,電子政務 2009-09-15 1 247
12 賴茂生,屈鵬,用戶需求模式協同構建的初步探索,情報科學 2009-09-15 1 181
13 趙康,賴茂生,我國期刊網路出版業的市場環境分析,情報探索 2009-09-15 0 125
14 王芳,賴茂生,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電子政務 2009-08-15 11 727
15 賴茂生,孫鵬飛,高校信息素養評價標准發展研究,情報科學 2009-08-15 8 549
16 賴茂生,提升學科理論水平 關注信息制度研究——祝賀《情報理論與實踐》創刊45周年,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17 賴茂生,屈鵬,中文搜索引擎查詢與反饋詞語特徵研究,中文信息學報 2009
18 賴茂生,葉元齡, 閆慧,李璐,從產業融合看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基於廣東產業發展的分析,情報科學 2009
19 趙康,賴茂生,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應用研究,醫學信息學雜志 2009
20 賴茂生,屈鵬,趙康,論期刊評價的起源和核心要素,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1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的搜索入口與跳轉行為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2 賴茂生,屈鵬,搜索引擎查詢日誌的詞性標注和挖掘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9
23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的查詢與點擊行為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4 賴茂生,屈鵬,李璐,張麗麗,網路用戶搜索的語言使用行為研究——實驗設計與搜索價值,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5 趙康,賴茂生,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結構與創建,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09
26 賴茂生 ,深入了解前沿,把握情報學的發展方向,圖書情報工作 2009
27 賴茂生,屈鵬,謝靜,知識組織最新研究與實踐進展,圖書情報工作 2009
28 賴茂生,閆慧,葉元齡,李璐,內容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與協同理論和實踐研究,情報科學 2009
29 賴茂生,屈鵬,相關性基礎理論及其在檢索建模中的作用研究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8
30 葉元齡,賴茂生,農村居民信息需求對農村信息化政策的啟示——基於廣東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1 賴茂生,閆慧,葉元齡,李璐,內容產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研究,情報科學 2008
32 賴茂生,閆慧,網路搜索中語言使用特徵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3 賴茂生,閆慧,用戶自然和社會屬性對網路搜索中語言使用行為的影響,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4 賴茂生,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電子政務 2008
35 賴茂生,閆慧,龍健,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產業比較研究,情報科學 2008
36 賴茂生,信息管理的核心領域和發展前瞻——兼論信息管理本科課程體系建設問題,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
37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信息獲取語言使用行為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8 黃敏,賴茂生,語義檢索研究綜述,圖書情報工作 2008
39 賴茂生,閆慧,龍健,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產業比較研究,情報科學 2008
40 賴茂生,閆慧,龍健,論信息資源產業及其范疇,情報科學 2008
41 賴茂生,把握前沿,規劃遠景,扎實推進學科建設,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2 賴茂生,王琳,李宇寧 ,情報學前沿領域的調查與分析,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3 賴茂生,王琳,楊文欣,李宇寧,情報學前沿領域的確定與討論,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4 黃昆,賴茂生,圖像情感特徵的分類與提取,計算機應用 2008
2005年-2007年
[1] Guifa Teng, Maosheng Lai, Peng Li. A New Retrieval Scheme Using Meaning Attributes for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Vol.8, No.3, 2005
[2] Guifa Teng, Maosheng Lai, Jianbin Ma. Feature Extracion of Chinese E-mail Documents for Authorship Mining, INFORMATION, Vol.8, No.3, 2005
[3] 王琳、賴茂生:對知識資本與虛擬經濟研究的思考,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351-356頁
[4] 陳芬、賴茂生:美國的基因信息隱私權保護,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282-286頁
[5] 熊艷紅、賴茂生:中國數字內容產業現狀簡析,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140-148頁
[6] 申靜、賴茂生、錢程:知識型服務創新對信息和通信技術聚合的影響.情報科學, 2005(10)
[7] 賴茂生:讀《參考咨詢新論》有感.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4)
[8] 賴茂生:高校知識管理浮出水面.中國教育網路,2005(9)
[9] 賴茂生:如何破解知識社區三大難題 專家把脈數字資源建設. 中國教育網路, 2005(8)
[10] 賴茂生、侯艷飛:跨語言檢索技術:策略與方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11] 汪媛、賴茂生:網路版全文資料庫綜合評價模型的測試應用分析. 情報科學, 2005(7)
[12] 王妙婭、賴茂生:跨語言信息檢索中的詢問翻譯方法及其研究進展.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4)
[13] 傅湘玲、賴茂生、黃昆:企業內容服務的戰略設計與實施. 情報學報, 2005(3)
[14] 湯艷莉、賴茂生:ontology在自然語言檢索中的應用.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2)
[15] 黃昆、賴茂生:感性工學及其在圖像檢索中的應用,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6(5)
[16] 岳珍、賴茂生:國外「情景分析」方法的進展. 情報雜志, 2006(7)
[17] 黃昆、賴茂生:以用戶情感為線索的圖像檢索研究. 情報科學, 2006(9)
[18] 賴茂生、吳龍婷等:國外用戶網路搜索行為研究進展, 情報學報, 2006(s1)
[19] 賴茂生、王琳:情報檢索發展路徑的轉向, 情報學報,2006(6)
[20] 岳珍、賴茂生:基於信息構建的網站設計理念研究. 情報科學,2006(11)
[21] 陳芬、賴茂生:視頻檢索的用戶策略. 情報科學, 2007(1)
[22] 岳珍、賴茂生:特派員制度的創新意義.中國科技論壇, 2007(3)
[23] 賴茂生:數字時代的情報學.圖書情報工作, 2007(4)
[24]丁璐璐,賴茂生,移動通信增值服務的運營模式研究 ,江西圖書館學刊 2007
[25]王琳,賴茂生,信息集成的領域分析研究,圖書情報知識 2007
[26]耿騫,賴茂生,自然語言檢索的實現及其關鍵問題,情報科學 2007
[28]屈鵬,隆捷; 吳龍婷; 賴茂生,國內外情報學研究現狀的統計分析,情報資料工作 2007
[29]王琳; 賴茂生,信息技術接受機制研究——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導入的啟示,情報科學 2007
[30]邱惟明; 賴茂生,中國軟體產業規模和軟體人才趨勢的系統動力學分析,情報科學 2007
[31]葉元齡; 賴茂生,關於發展公益性信息服務的思考,商業時代 2007
[32]黃昆,賴茂生,彩色自然風景圖片的四季特徵提取,情報學報 2007
2004年之前
[1]信用信息及其傳播. 《情報科學》 2004年05期 合著
[2]Web信息檢索技術及研究進展.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4年05期 合著
[3]繼續發揮好情報學理論傳播主渠道的作用.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4期
[4]商標圖像檢索技術述評.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4年04期 合著
[5]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基本理論研究.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3期
[6]信息哲學研究綜述.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3期 合著
[7]企業知識管理集成的研究. 《情報學報》 2004年03期 合著
[8]信息經濟學體系探索. 《情報學報》 2004年01期 合著
[9]關於信息構建(IA)的十個問題. 《江西圖書館學刊》 2004年01期
[10]信息技術與零售之王沃爾瑪. 《情報科學》,2003年09期
[11]信息空間構建相關問題探討——用戶體驗和系統可用性.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年01期 合著
[12]認知過程鏈與情報學的新定位. 《情報資料工作》. 2003: 3, p5-7. 合著.
[13]信息技術在商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3, p249-252. 合著.
[14]中國網路咨詢業的發展及對策.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2, p102-105. 合著.
[15]信息空間構建相關問題探討.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1, p8-10. 合著.
[16]情報學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1, p80-84+88.
[17]情報學的學科發展與教育問題. 《情報學報》. 2003: 1, p1-10.
[18]從信息不對稱理論談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信息支持問題. 《情報資料工作》. 2003: 1, p10-12 [19]國內IT管理咨詢業的興起與發展.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2, p86-87.
[20]IT管理咨詢業發展分析.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1, p90-91.
[21]IT管理咨詢企業運營分析.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0, p80-81.
[22]「三問」IT管理咨詢.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9, p28-29.
[23]網路傳播的內涵、功能和效果初探. 《第四屆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年7月. P1-14.
[24]第三屆全國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綜述. 《第四屆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年會論文集》.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年7月. P378-388.
[25]Images Organization on Network. 《數字圖書館:新世紀信息技術的機遇與挑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7月. 合著.
[26]The Integration of Material Flow, Cash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E-Commerce. 《信息資源管理協會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2年5月. 合著.
[27]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信息資源管理協會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2年5月. 合著.
[28]論信息經濟的制度變遷. 《情報學報》. 2002: 5, p608-612. 合著.
[29]信息空間構建(IA)初探.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2: 4, p79-81. 合著.
[30]基於語義聯想的中文圖像搜索引擎——構想與實驗.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2: 3, p63-65. 合著.
[31]商業企業信息化的腳步. 《信息系統工程月刊》. 2002: 1, p6-7. 合著.
[32]政府信息公開與立法研究. 《情報學報》. 2001: 3, p276-281. 合著.
[33]知識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信息導報》. 2001: 12, p8-9. 合著.
[34]中國網路咨詢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慶祝中國科技信息事業創建45周年學術討論會》.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1年10月.
[35]網路信息檢索工具評價實驗. 《情報學報》. 2001: 6 & 8, p299-301, p430-434. 合著.
[36]企業競爭情報活動研究. 《情報學報》. 2001: 4, p174-179. 合著.
[37]信息化與數字鴻溝. 《現代信息技術》. 2000: 12, p84-86.
[38]現代咨詢機構的若干特徵.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9, p54-56. 合著.
[39]亞馬遜漂流——由亞馬遜的經營模式想到的. 《信息系統工程月刊》. 2000: 6, p16-17. 合著.
[40]信息主管如何駕馭信息. 《信息化建設》. 2000: 5, p25-27.
[41]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隱私保護問題.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5, p56-57.
[42]情報學的發展觀. 《圖書情報知識》. 2000: 4, p2-4+9.
[43]從電子出版到數字出版. 《中國電子出版》. 2000: 3, p40-41.
[44]21世紀的電子信息服務體系.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1 & 2, p6-9, p10-12.
[45]信息主管: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 CONDEX/China』 99 講演. 1999年3月.
[46]網際網路信息傳播中的管理問題及其對報刊的影響. 《中國新聞學院學報》. 1999: 2.
[47]對當前「知識經濟」宣傳的思考. 《科學決策》. 1998: 5, p20-21.
[48]CNII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第二屆信息基礎結構國際研討會論文, 1998年4月.
[49]企業需要高素質的CIO. 中國計算機報. 1998: 3.
[50]CIO的概念和歷史沿革. 中國計算機報. 1998: 1.
[51]淺議情報科學及其教育問題. 《情報科學》. 1998: 1, p12-15.
[52]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廣州市信息服務業發展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1997年10月. P82-91.
[53]總結經驗,深化改革,開創函授教育新局面.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信息管理系五十周年專刊). 1997年9月.
[54]立足於大信息觀念的專業教育改革.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信息管理系五十周年專刊). 1997年9月.
[55]科技傳播學的研究范圍和內容框架初探. 中國第二屆科技傳播暨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 1997年6月, 杭州.
[56]我國信息資源管理的政策立法研究. 《中國信息化法制建設研討會論文集》, 1997年3月. 合著.
[57]我國現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政策與法律研究. 《科技與法律》. 1997: 1-3. 合著.
[58]國民經濟信息化政策立法的國際經驗研究. 《科技與法律》. 1997: 1-3. 合著.
[59]Effects of National Economy Informatization on Ecation. 信息資源與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 1996年, 武昌.
[60]美國情報學會第58屆年會評述. 《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與理論教學》. 1996: 3.
[61]科技傳播中的法律問題. 《科技傳播研究——首屆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選》. 孫寶寅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6年3月. 合著.
[62]九十年代的信息經濟學研究動態.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1995年年會, 1995年, 北京.
[63]光碟技術及其應用進展. 《情報學年評》(第一卷). 1995.
[64]多媒體技術和電子出版發展概況. 《電子出版》. 1995: 12, 1996: 1.
[65]基於超文本結構的後控詞表管理系統. 《情報學報》. 1995: 5. 合著.
[66]華語地區資料庫著作權法規研究. 《情報科學技術》. 1995: 4.
[67]中文全文資料庫開發與檢索技術. 《高校文獻信息》. 1995: 2. 合著.
[68]歐共體在資料庫版權保護方面的進展. 《情報學報》. 1995: 2. 合著.
[69]中國資料庫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科技與法律》. 1995: 1. 合著.
[70]企業競爭情報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全國競爭情報與企業發展研討會論文, 1994年9月, 北京. 合著.
[71]中小企業情報需求分析. 《情報理論與實踐》. 1994: 1. 合著.
[72]漢語自動標引加權方法實驗研究. 《第十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會議文集》, 1993年10月. 合著.
[73]日本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分析比較.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3: 2.
[74]國外自動編目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大學圖書館學報》. 1993: 1. 合著.
[75]中文圖書自動編目的初步構想.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93: 1. 合著.
[76]情報檢索詞彙的後控技術. 第九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 1992年10月, 浙江梅寧. 合著.
[77]An Outline of Automatic Cataloguing for Chinese Books.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ies of Library Service. Sep. 7-11, 1992, Beijing. With Ding Wei.
[78]情報檢索系統的詞彙控制技術. 《情報學報》. 1992: 2.
[79]Vocabulary Control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The 3r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ct. 14-18, 1991.
[80]關於敘詞法性能的探討. 《情報學刊》. 1991: 4. 合著.
[81]電子圖書館的構想與實現. 《情報科學技術》. 1991: 3.
[82]日本的資料庫產業.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91: 1.
[83]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Automatic Indexing for Chinese Scientific & Technical Literature. In Database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Information Needs;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Ed. By Zeng Minzu, Aslib, London, 1990. P179-188.
[84]資料庫與光碟技術發展動向. 第八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 1990年10月, 長沙.
[85]CD-ROM的性質、應用與影響.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88: 1, p31-38.
[86]漢語科技文獻自動標引系統. 《情報學報》. 1987: 4, p277-284. 合著.
[87]標引深度及其優化.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6: 4.
[88]情報咨詢服務. 《科技情報工作》. 1985: 10-11, p24-26, p24-25.
[89]國外兩大電視信息檢索系統.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3, p21-25.
[90]新的情報技術之二——電視信息檢索系統.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3, p34-37.
[91]新的情報技術——光學錄像盤和光碟技術.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1, p25-28.
[92]評1945-1981年間美國聯邦政府有關二次情報系統與機構的政策(譯文). 《圖書館學情報學參考資料》.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4. 第4輯, p1-8.
[93]我國出版的科技文獻檢索刊物. 《科技情報工作》. 1984: 7, p29-32.
[94]著者索引和專用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11, p25-26.
[95]引文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10, p29-31.
[96]關鍵詞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8, p33.
[97]後組式字順主題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7, p29-32.
[98]先組式字順主題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6, p29-32.
[99]檢索工具的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5, p23-26.
[100]目錄性和題錄性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4, p28-31+27.
[101]文摘性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3, p28-31.
[102]文獻檢索與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2, p31-33.
[103]情報與文獻. 《科技情報工作》. 1980: 12, p17.
[104]關於情報學的范圍. 《科技情報工作》. 1980: 3, p31-33.

2.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The World's Largest Library

You might think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would be in Europe.But it isn't.It's in Washington, D.C.It's calle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國會圖書館).

如果你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在歐洲,那你就錯了。實際上,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稱為國會國書館。

President John Adams started the library in 1800 for members of Congress.He wanted them to be able to read books about law.The first 740 books were bought in England.They were simply set up in the room where Congress met.Then Thomas Jefferson sold Congress many of his own books.He felt Congress should have books on all subjects, not just on law.This idea changed the library for good.

這座圖書館是約翰·亞當斯總統在1800年為國會議員們建立的。他想讓議員們閱讀到有關法律方面的書籍。首批740本藏書是從英國購進的,這些書被隨便放在國會開會的地方。後來湯姆·傑斐遜把自己許多藏書賣給了國會,他認為國會應有各類書籍,不應該僅收藏一點法學書籍,這種觀點給國會藏書帶來永久性的變化。

The library grew and grew.Now it covers acres of land.It contains 20 million books as well as scores of picture, movies, globes and machines.Experts(專家) in every field work there.Hundreds of people call every day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Many of them get answers right over the phone.

國會圖書館越變越大,現在它已佔地數英畝。收藏了2千多萬冊書。除此之外,還收藏了好多圖片、影片、地球儀和機器。每一個學科的專家在這兒都有一席之地。每天有好幾百人打電話查詢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中有許多從電話中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The library is a huge storehouse.Thomas Edison's first movie and Houdini's magic books reside(居住) there.And it is the proud owner of the world's best collection of comic(喜劇的) books.

這座圖書館是一個巨大的收藏室。托馬斯愛迪生發明的第一部電影和霍迪尼的魔術書都收藏在這里。值得驕傲的是: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喜劇書籍擁有者。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國家圖書館,不僅為國會議員與各個委員會服務,更為政府的行政與司法等機構以及全美國和世界各國的圖書館服務;並對學者、研究人員、藝術家和科學家提供資料。
一八○○年約翰·亞當斯總統所簽署的遷都法案中,就曾為國會撥款五千元作設置參考圖書館購買書籍與房舍之用。
第一批書籍是購自英國,經大西洋運來十一個皮箱書和一盒地圖,便收藏在新的國會所在地,直至一八一四年英軍襲擊華盛頓時縱火燒毀國會建築物,小型的圖書館被化為灰燼,在一個月之內,托馬斯·傑裴遜總統將當時退休在弗吉尼亞的蒙蒂塞羅的私人收集珍藏(長達五十年)的圖書提供給國會。傑裴遜總統在他擔任美駐法國大使時也曾花費若干個下午時間在巴黎的書店「翻遍並搜購每本有關美國的書,不論任何學科只要是罕見的和珍貴的」都采購,所以他的書籍被認為是美國最好的藏書之一。
傑裴遜提供他的藏書時曾寫下一段話說「我不知道國會在那些學科方面不想收藏,事實上,國會議員會可能有機會去參考任何一門學科的」。國會經過多次的辯論,終於在一八一五年一月間接受傑裴遜的建議,並撥款二萬三千九百五十元以收購其六千四百人十七本書,因此為美國的國家圖書館奠定了基礎。
國會圖書館的建築及其設備很有特點,位於國會山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三座大樓,托馬斯·傑裴遜大樓系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式樣是最古老的建築,在一八九七年造成時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而耗資最高的圖書館建築物,內部陳設有精緻華麗的雕像、壁畫、鑲嵌圖畫等均由當時五十位美國藝術家所出的傑作。大廳內有高聳的大埋石柱、壁畫和鑲嵌圖畫、雕像和五彩玻璃窗都很生動地描繪出跟學術有關的主題,與文化有關的淵源。從參觀台上可以看到整個的總閱覽室,(此室訂一九九一年維修完成後重新開放)由地面到園頂是一百六十呎高,室內有四萬五千冊的參考書,有二百五十個座位,以及若乾颱計算機終端機能夠檢索所有的資料庫目錄。
設計簡朴而庄嚴的約翰·亞當斯大樓外層是喬治亞大理石砌成的建築,一九三九年落成。在大銅門上的雕像是代表歷史上十二位對文字藝術有過貢獻的人,其中包括中國象形文字的鼻祖倉頜;希臘神話中首創字母的卡德摩斯;發明美國印地安人的切羅基族音節文字音符體系的印地安人塞闊雅。五樓的閱覽室裝飾著以斯拉·溫特的描繪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壁畫。
白色大理石的詹姆斯·麥迪遜大樓於一九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落成啟用,該大樓使圖書館在國會山莊的佔地面積增加了兩倍有餘,在這座大樓內設有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正式紀念堂以及八個閱覽室、若干辦公室和儲藏七千萬件以上的特藏文件和圖書。
國會圖書館藏有八千六百多萬件圖籍,包括人類各科知識,從古寫本到光學磁碟,若將所有的書架連接起來,可長達五百卅五哩,收進來的書籍平均每分鍾有十件。圖書館內有二千萬件書籍和小冊子,分別以六十種語言寫成。另外還有三千六百萬份手稿,包括美國歷史和文化的珍藏:如總統、世家、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的手稿。國會圖書館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地圖收藏約四百萬件地圖和地圖集,其中可追溯至十四世紀中葉;以及七百萬件的音樂作品收藏,其中包括作曲家親筆簽名樂譜,作曲家和音樂家之間的來往函件,也有世界各地的笙笛以及義大利斯特拉第瓦里小提琴和托特提琴弓。
圖書館的一千萬件圖片和照片包括相片原件、精緻印刷品和各種流行的與應用藝術品,能提供美國和外國的人、事、地等重大事件的視覺紀錄。圖書館每年約收到七萬五千種期刊,一千二百種報紙均作為永久性的收藏,那些都是可以追溯版權由來的主要文件。
一九八二年,國會圖書館首創一項計劃以最新技術的光學磁碟來儲存圖像,然後再反復使用,這項試驗不僅縮小收藏量之面積,而且還可估計這種技術以決定今後保存圖書的花費和利益。光碟儲存資料有兩種:印刷資料是儲存在高解析度影像的數字光碟上,而非印刷資料則儲存在低解析度影像的模擬激光錄像盤上,有幾個閱覽室中即設有光碟以方便讀者查尋論文、學報、地圖、音樂、手稿、電影靜態鏡頭和圖片等。一些早期電影和彩色電影片斷以及電視樣片等儲存都屬於此一創新計劃之內。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會圖書館計劃將所有藏書資料數字化,邁向數字時代。文章題為:國會圖書館踏上數據高速公路。
具體報道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將於宣布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把該圖書館以及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和研究圖書館中的藏書資料等轉化為數字形式儲存起來。這項計劃將創建一個龐大的「虛擬圖書館」,其中所有的圖書、繪畫、手稿和照片都將轉化成數字化圖像,在閱看時與原件一模一樣,還能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到計算機屏幕和高清晰度電視機上,供數百上千萬的學生和研究人員調看。國會圖書館的最終目標是向全國公眾提供電影和音樂資料。這項計劃也能給國會圖書館帶來好處。現在它需要大量書架和書櫃來存放它的1.04億件收藏品。如果採用數字化形式,數十本書可以存放在一張盤上。
國會圖書館多年來一直為許多文件迅速變質而傷腦筋。此外,許多人因喜歡書中精美的圖片或插圖而將數以千計的珍貴圖書盜走。數字化後,珍貴的手稿、可以反復閱看,圖片可以復印下來,原件不會被損壞,也不必擔心被盜的問題了。一項題為《實現數字圖書館的戰略方向》的備忘錄草案概述了國會圖書館的這項計劃。文件說,該計劃將耗資數百萬美元,不僅用於數字化操作,還將用於購買、安裝及維修數字化和傳輸給讀者所需的設備。普通書籍平均一頁數字化需2至6美元,珍本和易損書籍可能耗資更多。將成立一個數字圖書館協調委員會爭取各方面的捐款和國會的撥款。這項計劃將著眼於將圖書館的圖書資料製作成高質量的數字化圖像所需的技術上,到2000年將完成最重要的圖書資料的轉化。
許多圖書館——包括國會圖書館以及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圖書館——已經開始試著將印刷品數字化。通過計算機網路就可以接收到。然而,按照備忘錄,國會圖書館將牽頭協調所有數字化圖書館在技術和政策兩方面的行動,以便使它們能連接到同一計算機網路上。
這項全國數字圖書館計劃完成後,「將成為正在興起的全國信息基礎設施一一通常稱為信息高速公路---中最廣泛的資料來源。因此,將地理位置上不相連的圖書館連接起來的工作亦將同時展開。
備忘錄草案還列舉了計劃即將面臨的一系列技術、政策和法律上的問題,包括版權問題,預防「黑客」、病毒和系統癱瘓的計算機安全問題、入網費用和保護系統用戶隱私問題以及制定電子圖像質量標準的問題。
美國國會圖書館直接或間接地為全美國的公民或外籍人士提供各種服務。但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國會作研究和咨詢以提供協助,國會研究服務部成立於六十多年前,給予立法者所需的各種資料,使國會處理立法事務更為明快有效。國會研究服務部每年回答約四十五萬件以上的向國會詢問函件,范圍有最簡單的問題,也有錯綜復雜要作深入研究的。除此而外,國會服務部還要准備法案節要,主要法令摘要以及其它參考工具作為議員和各委員會之每日立法所需。
國會研究服務部由八百六十人組成,其中有土木工程師、海洋學家、勞工調停者、蘇聯飛彈專家等。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向國會提供客觀、公正的資料和一個問題的正反兩面的意見,然後由議員去裁決。
一百五十年前國會立法設立法律圖書館部門,為國會研究和解答國外法律的疑難問題,並答復國會詢問有關外國立法和法律的解析。外國法律的翻譯亦由法律圖書館精於五十種不同語言的法律專家分別擔任。
國會圖書館的版權部門乃主管美國的版權法,成為專為鼓勵文學和藝術創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版權保障延伸到美國所有的創作團體,包括作家、作曲家和電影製片人。該部門的版權注冊登記為美國文化和技術之成長與創新提供了寶貴的記錄。
版權登記目錄卡和一九七七年以後所建立的自動化檔案均對版權登記以及美國一八七○迄今的版權轉讓提供一個索引。每年總有五十萬件以上的版權登記記錄。版權部門同時也提供一些有關版權保障、版權法、版權登記、重新登記、版權轉讓和再轉移的資料以及簽發有關版權部門記錄的正式證明文件。
版權部的送審資料是圖書館館藏建立的主要來源,他們收集的書籍、期刊、音樂和地圖半數以上都交給圖書館收藏。
版權部的發照單位主管一些強制的注冊,如有線電視節目的再播送和投入硬幣自動唱機的播放等法令所規定的版稅款目。版權部的計算機晶片單位乃執行一九八四年所通過的半導體晶片保護法案。
國會圖書館的豐富學術資源,國會圖書館將龐大的資料收藏貢獻給世界,以達到為學術致力的目標。凡是有心從事於研究的人士,不論任何學者、作家、教師、藝術家、新聞記者、學生等等凡年過十八歲者都可利用館內的閱覽室設備,包括卡片目錄、參考書和參考服務人員咨詢服務。讀者同時可以利用館內的計算機終端,從圖書館所設計儲備的資料中尋查新書、各種學科的資料來源和立法機構的歷史等問題。
國會圖書館館內珍藏文獻的用途和藏書種類一樣的包羅萬象。譬如說一位研究生從事美國作家的比較研究就可以到手稿室去查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和詩人兼大圖書館家阿其博德·麥克利什的原稿。一位小提琴家可到音樂閱覽室去查看莫札特弦樂四重奏原譜稿。一位律師可以利用法律圖書館的完備的外國法律資料。小說家為一篇在東歐發生的偵探故事構想可利用總閱覽室、歐洲部及政府出版品、報紙和近代期刊室的文獻資料。
至於不能親自來到的讀者,圖書館提供一些特殊服務,通過館際互藉手續,提供圖書和其他資料予全國各地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在其他圖書館從事研究的學者,這項服務的設想是把別的地方不易得到特殊資料來提供幫助在學術上的研究。在不侵犯版權所有權和其它限制的原則下,一般讀者可向圖書復制部門郵購照片,直接影印照片、復制圖片以及研究資料的縮微膠卷等。
各主要閱覽室以及圖書館內的各參考部門均提供書面答復各個學科上的問題。
一九八○年,圖書館成立「學者委員會」,由廿五位著名學者成分別代表各個學科並負責,檢視所專長的學科以及查考圖書館的書藏是否能有效地協助在這些領域之內的研究。
國會圖書館的館際服務已經很有影響,除保留許多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現用的杜威十進制分類法外,國會圖書館不斷地延伸十九世紀末所制定的國會圖書館分類法,採用此法的大學及專門圖書館現已與日俱增。
自一九○○年許多圖書館同時也依賴國會圖書館所出版的編目工具,如書籍、印刷卡片到機讀磁帶等產品的供應後,節省了其它圖書館不少的時間和金錢。
國會圖書館協助查考世界和全美各圖書館的文獻資料,發行各種書目、指南、學科資料選目,題材包羅萬象,有關於非洲民俗,甚至也有關於未識別飛行物,同時也編輯很有價值的全國圖書聯合目錄,其中紀錄一千二百所北美圖書館藏書,從一四五四年以來世界各地發行的書籍,以及中文、日文、斯拉夫文、希伯來文的圖書聯合目錄與收藏地點。
透過全國盲人和殘障者服務計劃與在一百六十所圖書館共同合作下,國會圖書館曾為七十萬五千四百位以上不同年齡的盲人或殘障者服務,免費供應他們盲文書籍、雜志或唱片、錄音帶,並附借唱機和一般用點字版等,每年幾乎送二千五百本的小說或非小說類書籍以適合各種興趣的書用來錄音及製成盲文,由圖書館合作網來發行。除此而外,音樂書籍、期刊、樂譜和樂器,其中樂器並有教學錄音帶如鋼琴、風琴、吉他及其它樂器等都以點字和錄音方式製成,這項服務同時也訓練義務工作者來做點字、校對、錄音和朗誦等工作。
文藝活動豐富,國會圖書館終年都分別在可容五百人的庫利奇大禮堂和它隔鄰的惠托爾廳、瑪麗·披克福德戲院以及芒福德紀念館等地舉行室內音樂會、詩歌朗誦、電影欣賞、演講和討論會等活動,其中許多音樂會的現場曾轉播到全國各地的無線電台播出。若干個演講的稿件也都由圖書館予以出版。
透過展覽計劃,圖書館的寶藏逐漸公諸於世,包括圖片、照片、地圖、樂譜、善本書和手稿等,有些展覽還巡迴全國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展出。
特別受人歡迎的是由圖書館美國民俗中心舉辦的午間音樂會,每年從五月到十月,每月一次,在圖書館的傑遜大樓前的內普丘恩廣場,由代表不同民俗傳統的音樂團體分別演出。
國會圖書館的書籍中心是促進全國大眾對於書籍、閱讀和印刷品提高興趣的催化劑。其討論會、展覽和出版品的費用,均由私人和團體在免稅優惠條件下所捐贈。另有「人人閱讀」、「多讀多懂」和「開卷有益」等主題在美國若干州展開讀書運動。
國會圖書館每天對外開放,僅聖誕節和新年例外。
開放時間:所有展覽場所開放時間均由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卅分,麥迪遜大樓的展覽場、托馬斯·傑裴遜大樓的正廳和樓下展覽場開放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從早上八點卅分到晚上九時卅分,以及周末和假日由早上八點卅分到下午六點。在肯尼迪中心的演藝圖書館展覽時為每周二至周五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周日、周一和假日不開放。
詢問處:售賣部設在托馬斯·傑裴遜大樓,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從早上九時到下午五時;另一個新售賣部在詹姆斯·麥迪遜大樓的一樓,已於夏天開始開放。在售賣部可購得國會圖書館出版品、明信片、唱片、幻燈片、復製品、海報和民俗紀念品等。
免費導游:由托馬斯·傑裴遜大樓入口處出發,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每小時正有四十五分鍾的免費導游。團體導游必須預先安排。如需進一步的資料請電(202)707-5458聯絡。一個片名「美國國家圖書館」的幻燈片,在十八分鍾內給予參觀者一個最好的介紹。該片每天從早上八時四十五分至晚上八時四十五分鍾,在托馬斯·傑裴遜大樓入口處附近的小型電影院放映。
每月活動節目表:圖書館每個月都列出該月份的展覽、詩歌朗誦、音樂會和其它目錄,該表可在詢問處和售賣部免費索取,或向庶務部印刷組函索。
攝影規則:在展覽場所可以攝取為私人欣賞的照片,但禁止在任何閱覽室使用閃光燈。如需用攝影三角架則必須向詹姆斯·麥迪遜大樓一○五室詢問處辦公室徵求同意才行。
食堂設備:食堂設在詹姆斯·麥迪遜大樓的六樓,每周一至周上午八時卅分到十一時,下午十二時卅分至三時卅分,對外開放。此外,在三個大樓均設小吃部備有食物和飲料以及販賣機。
盥洗間:每座大樓的進出口處均有洗手間。
公用電話:公用電話裝在每座大樓的進出口處的附近。

謝謝您投我一票,請選用。

3. 劉偉平的所做貢獻

近五年所形成的專利技術
1)按輸出口光子數分配獲得單光子輸出的裝置
專利申請號:03247445.8, 該專利已獲授權。
2)按輸出口光子數分配獲得單光子輸出的方法及其裝置
專利申請號:03126920.6, 該專利已獲授權。。
3)可調控級聯式光纖光柵DWDM單/多信道濾波器
專利申請號:200520055070.3, 該專利正在公開階段。
4)可調控級聯式光纖光柵DWDM單/多信道濾波器及其實現方法
專利申請號:2005100333049,該專利正在公開階段。
軟體版權登記
1) 多網口/E1介面轉換器FPGA晶元驅動軟體
2) 網路管理軟體
研究生培養
2000年以來,已培養(包括在讀)碩士研究生29名,其中南粵優秀研究生4名,暨南大學優秀研究生8名。
近五年發表的主要論文:
[1] Jinglun Shi, Weiping Liu, Tsui Kc, and Jiming Liu, Anycast-Based Cooperative Proxy Caching, WEB 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APWEB 2005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399: 771-782 2005 (SCI/EI收錄)
[2] 崔春雷,劉偉平等,長周期光纖光柵包層模特性及其對傳輸譜的影響,光子學報, Vol.34,2005,No.10,1569-1572(EI收錄)
[3] J.Fang, Z.Xu, H. Huang, L. Zheng, S. Chen, W. Liu, 「A Novel Design of Optical CDMA System Based on TCM and FFH」,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626, n PART 1, Network Architectures,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II, 2005, p 494-501(EI收錄)
[4] Liu Weiping, Du Weichong, Liao Jianhong,. Application of fiber laser used in the field of stent cutting and micro-machin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Photonics Asian, Vol.5629,p263-270, (2005)(EI收錄)
[5 ] Liu Weiping, Du Weichong, Du Ge, . Smart structure of fiber pigtails used in medical laser instruments, Proceedings of SPIE – Photonics Asian , Vol.5630 p198-204,(2005)(EI收錄)
[6] Dongming Chen, Weiping Liu, et al 「Free-Space Optics: Last-Mile Alternative 」 Proceedings of SPIE 4912 83-85 ,2002 (EI, ISTP收錄)
[7] Xiaofeng Chen, Weiping Liu, Ge et al 「A Supervisory System Based on Subcarrier Overmolation for Optical Amplifier System 」 Proceedings of SPIE 4906 P32 –34,2002 (EI, ISTP收錄)
[8] De Ge,Liu Weiping, Zheng Liming,Zhang Duoying, Chen Xiaofeng et al Analysis of reflected spectrum non-reciprocity in a uniform periodic fiber Bragg grating Proceedings of SPIE 4904 , 215-217,2002 (EI, ISTP)
[9] 陳東明, 劉偉平, 鄭力明, 陳舜兒, 呂軍,方俊彬 LabVIEW 應用於DWDM系統中的光纖光柵設計 激光雜志23, 2002, 6 , P44 (EI收錄)(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10] 陳曉峰,劉偉平,黃紅斌,鄭力明,杜戈 光纖布拉格光柵的無源溫度補償 《光電子激光》2003,Vol.14,No.4, 349 (EI收錄)
[11] 李學易,劉偉平,黃紅斌,鄭力明,陳舜兒,光源線寬和色散對DWDM通信系統光纖光柵濾波器的碼率限制,光子學報, Vol.32,2003,No.11,1355-1358(EI收錄)
[12]Chen Xiaofeng, Liu Weiping, Du Ge, Lu Raosheng, et al, Dynamic single/al channel filter with tunable fiber Bragg gratings, Semicon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2003,1(通訊作者)
[13] Hong-bin Huang, Wei-ping Liu, Shun-er Chen, Li-ming Zheng,Application of SNMP on CATV,Proceedings of SPIE - Asia-Pacifi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Vol.5626 (2005.2)(EI收錄)
[14]劉偉平,杜戈,劉頌豪,郭光燦 DWDM系統光纖光柵分插復用器的設計與實現通信學報 123 12 8-15
[15]Li Xueyi, Liu Weiping, Zheng Liming, Huang Hongbin, Fang Junbin, Chan Shuner,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using FPGA of RTT in EPON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626, n PART 1, Network Architectures,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II, 2005, p 203-206(EI收錄)
[16]許志海,劉偉平,黃紅斌,鄭力明,實現下一代SONET/SDH新業務的關鍵技術 電信科學 ,Vol.19,No.4,p21, 2003年第4期 (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17]許志海,劉偉平,黃紅斌,鄭力明,陳舜兒,兩種基於寬頻接入網的語音傳輸技術比較與研究,中國有線電視,2003年第7期, P17,(2003年4月)(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18] 李學易,王思明,劉偉平,《基於容量有限具有ARQ與優先站的邏輯環網隨機模型分析》,《計算機工程與應用》,Vol.39,2003,No.28, 184-186(通訊作者)
[19] 劉偉平,鄭力明,陳舜兒,劉敏,黃紅斌, 電子信息類專業光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高等理科教育, 2003, No.5, 23-27
[20] 方俊彬,劉偉平,林仕相,黃紅斌,陳東明,基於SoC的高穩定度激光光源驅動器,光通信研究, 2004,No.2, p64-66(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21] 陳婭,劉偉平 等. 有線電視客戶服務中心的設計與實現,中國有線電視, 2004年18期 P63~67(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22]羅任翔,劉偉平,陳舜兒,黃紅斌,鄭力明. 基於以太無源光網路的有線電視全業務接入系統, .中國有線電視, 2004年22期 P41~44 (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23]李西明. 劉偉平. 黃紅斌. 鄭力明. 陳舜兒 TDMoIP 技術及其應用
[24]張多英. 李學易. 劉偉平. 李建東. EPON系統中的MPCP協議研究 應用光學 2004年04期, p21-25
[25]陳婭. 劉偉平. 林雅. 新型有線電視客戶服務中心的設計與實現,China Cable Net Summit 2004(2004.9),p407-414(通訊作者)
[26]陳婭. 劉偉平. 黃紅斌. 陳舜兒 劉軍,ENUM地址解析技術及其應用
[27] 劉恆. 劉偉平. 黃紅斌. 劉敏 一種新型光電復合纜在接入網中的應用 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 2005年01期 P23-26 (2005.1)(通訊作者)
[28] 李西明. 劉偉平. 黃紅斌. 鄭力明. 陳舜兒 一種基於VoIP技術的呼叫中心綜合服務平台設計方案 微計算機應用 vol.26,No.1 2005年01期 p63-65 (2005.1)(通訊作者)
[29] 羅任翔. 劉偉平. 李學易. 陳舜兒. 黃紅斌, 以太無源光網路技術及其進展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5年01期 、vol.42,no1,p12-15 (2005.1)(通訊作者)
[30] 詹特倫. 劉偉平. 黃紅斌. 陳舜兒. 基於CX28975晶元組帶E1介面的G.SHDSL設備的設計與實現 電信科學 2005年03期 vol.21,no.3, p49-52(通訊作者)
[31] 羅任翔. 劉偉平. 陳舜兒. 黃紅斌. 鄭力明 有線寬頻接入技術分析比較及其發展 中國有線電視 2005年05期 p418-422 (2005.3)(通訊作者)
[32] 謝靜. 劉偉平. 陳舜兒. 黃紅斌. 劉敏. 下一代光網路中的多粒度光交換技術,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p10-13 2005年04期 vol.42,no.4(2005.4)(通訊作者)
[33] 李西明,劉偉平,黃紅斌,鄭力明,陳舜兒,CTI系統中快速轉換盒設計方案,計算機工程與設計,vol.26, No.4, p1110-1112, p1115 (2005.4) (通訊作者)
[34] 陳婭. 劉偉平. 黃紅斌,陳舜兒. 電話QQ的設計與實現,電訊技術, 2005年3期 (通訊作者)
[35] 彭晶 劉偉平,陳舜兒,黃紅斌,劉敏 FTTP技術的新寵——有源乙太網, 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 2005年07期 P (2005.7) (通訊作者)
[1] 劉偉平、杜戈、廖常俊等《光纖布拉格光柵反射旁瓣的抑制技術》,《激光與紅外》,2001,31(3):180-183(核心期刊)
[36] Weiping Liu, Du Ge, Li Steven et al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uniform fiber Bragg grating used in DWDM systems」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IES, 2002, No.2,p96 (外文期刊)
[37] 陳曉峰、劉偉平、杜戈《長周期光纖光柵(LPG)均衡濾波器在光纖放大器中的應用》,《光通信技術》,2002,26(3):42-45 (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38] 陳曉峰、劉偉平、杜戈等《動態可調諧光纖光柵單/雙信道濾波的實現》,《光通信研究》,2002年 第五期(總113期) P 55 –57(核心期刊,通訊作者)

4. 怎麼查核心期刊的編輯部地址

樓主你好,裡面沒有編輯部地址。《光學學報》的編輯部地址是: 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 郵編: 201800
查雜志地址很簡單,首先網路一下,這個前提是雜志有網站,上面都會有地址等信息的。也可以去知網,萬方或者龍源去查看該雜志的版權頁,肯定有地址電話的。也可以去教育大論文下載中心向版主求助。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好。

5. 宋如華的成功之道

所謂「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宋如華在本職的教師崗位上發揮得相當出色。他在任教期間於《中國激光》、《光學學報》、《通信學報》、《Proc.SPIE》等中外學術雜志、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部分論文被國外權威刊物索引摘錄,部分論文先後獲國家、省光電學會、科協優秀論文獎。
1992年7月,宋如華率領兩名青年教師以5000元資金創辦托普公司。按照宋如華自己的話說,自己本來是「一輩子吃粉筆灰」的命,沒想到「一不留神」,便「溜下了海」。宋如華原來只是想把高校的一些項目外包到企業,騰出點時間精力自己搞科研,誰知他和托普剛巧趕上了90年代我國本土IT基礎產業發展的契機,托普的事業開始騰飛。 從原來的應用電子項目起家,從一家只賣電子顯示屏的小公司開始,宋如華經過九年的苦心經營托普集團集合硬體、通信、網路、精密數控機械等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融合系統集成、技術咨詢與IT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90年代初中國本土企業自我掌握知識產權的專業軟體前景並不明朗。1994年,宋如華借鑒了海外的一些軟體發展的經驗,領導托普率先將目光轉向軟體開發,並研發出自主版權的稅務軟體,一炮打響。不久,企業的營銷渠道就從成都推廣到了全國市場。
從「四五個人七八條槍」偏於成都一域的民營企業,發展今日擁有近30個軟體產業基地、50多家核心企業的大型應用軟體供應商之一,宋如華帶領托普集團在十年內累計銷售收入逾百億元,累計上繳利稅近4億元。僅2001年一年,托普就完成產值55億元,實現利稅6.86億元。
隨後,宋如華進入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資本運作。1995年,托普實行股份制運作,企業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業務領域也急劇擴大。宋如華作為一個技術人才是個老手,作為資本運作卻是個新手,但是黃鶯初啼,托普前進的歌聲卻也是可圈可點。
1998年4月,托普閃電入主上市公司「川長征」,借殼上市,出現了「托普軟體」。企業業務重組後股價一路攀升,令行家和分析師大跌眼鏡;2000年,托普旗下「炎黃在線」再次在深市買殼上市;2001年4月,「托普科技」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托普形成了三家上市公司和另外七家核心企業為中心,總資產59億,凈資產35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印度、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特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機構。
十年艱苦創業路,宋如華本人一路行來,吃盡苦頭,也收益滿滿。憑借企業的軟體概念和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宋如華的身價扶搖直上。例如托普集團在深圳上市的子公司中,宋如華擁有26%的股份。這些股份在.com高峰時期,就曾經為這位普通的大學教師創造了價值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近6億的「紙上富貴」,宋如華也因此受到了《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的注意。
與很多人名利雙收後甚囂塵上不同,宋如華面對財富保持著一份平靜的心態。《福布斯》排名公布後不久,他即向媒體指出,《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存在估算上的缺陷——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他並沒有那麼高的身價。「《福布斯》實在太高抬我了。」他說。
在中國現代民營企業的探索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個字眼:儒商。結束體腦倒掛的創業時代,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和技術產權、無形品牌入股出現在了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宋如華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托普集團重大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宋如華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不少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長年的企業經營實踐中中,宋如華還實現了從一名技術專家向企業家、管理專家的成功轉變。
宋如華倡導「以人為本,以技為魂,以市場為源,以管理為紐帶」的管理理念,順應市場的發展,企業不斷實施「超越式發展」。同時針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造,他提出「一體化管理」的模式。他提出的建設中國軟體產業帶的思路及其逐步實施方略,對推動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從圈錢到圈地,從圈地再到圈錢,「資本新人」宋如華晉身運作高手的速度快得驚人。從1994年6月開始,托普一口氣在北京、杭州、天津、武漢等城市設立了8家辦事機構;1995年底,托普的銷售收入達到4000萬元,5年之後,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20個億;2001年,托普通過了SW-CMM3級國際認證,企業躋身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無聲無息之中,宋如華和托普將產業做大,企業開始了多元化。除了軟體產品被廣泛運用在稅務、醫保等公用事業部門及房地產行業,托普也涉足廣告業和房地產。幾乎是遵循所有多元化企業成長的慣例,托普也進入了金融服務業。2002年6月28日,由托普集團、四川托普科技發展公司、四川金融租賃股份、三通高科等股東共同投資1000萬元,非常低調地成立了普盛保險代理公司,這是四川省首家獲得保監會同意開業的專業保險代理公司。
金融產業鏈到位之後,宋如華一償夙願,構想中的五大托普集團核心業務成型。托普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應用軟體;邁托普公司,主要發展「TOP」品牌產品;柯爾公司,主要向國內外IT產品製造商提供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托普教育公司,擁有托普大學、四所信息技術學院和一所培訓學院;托普金融公司則是以金融機構或內部金融機構為載體,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實現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構建托普集團的資本平台。
世上有三種「稀缺」資產:錢、土地和人。宋如華和托普不缺土地也不缺錢,唯獨缺的是企業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大舉招兵買馬亦是勢在必行。盡管步子是稍微快了一點,顯得不太穩健,但是無論如何,繞了一圈,宋如華又當上了「教師」——孔子有「弟子千人」,其中「賢者七十二」,宋如華則收了「門徒」五千,其中也必有不少精英,堪與孔聖人媲美了。

6. 袁飛的論文論著

袁飛,王珊紅,程恩.無線視頻質量的自動測量理論及方法[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Vol.24(2),2010:p153-161.
袁飛,劉錦鍺. 無線視頻的內容活動性分析 [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l.48(4), 2009:p.514-518;
袁飛,黃聯芬,姚彥. 基於視覺掩蓋效應及奇異值分解的圖像質量評測方法[J].光學精密工程,Vol.16(4),2008:p.706-712.
袁飛,黃聯芬,姚彥. 一種基於HVS 特性的視頻質量評測方法[J]. 光電工程,Vol.35(1),2008:p.120-125.
袁飛,程恩. 視頻質量評價中時域信息檢測的新方法 [J],光電工程,Vol.36(8), 2009 p.123-127.
袁飛,黃聯芬,姚彥. 視頻質量客觀評價技術研究[J]. 電視技術,Vol31(3),2007:p.91-94.
袁飛,程恩. 水下圖像傳輸質量的實時評測模型 [J] .儀器儀表學報.(錄用)
專利及著作權:
面向無線網路的視頻質量自動評測系統及其評測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號:ZL 200810071287.1,授權時間:2010.01.20,授權號:100584047.
視頻及圖像質量綜合分析及評測系統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登記號:2009SR038084,登記時間:2009.09.09.
節能燈功率自動檢測系統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登記號:2009SR038514,登記時間:2009.09.10.
基於USB2.0的DMB-TH移動數字電視接收系統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登記號:2009SR042750,登記時間:2009.09.27.
節能燈壽命試驗檢測系統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登記號:2009SR040224, 登記時間:2009.09.17.

7. 教育部門認可的刊物都有什麼

教育部門認可的刊物都有:

一、《中小學教育》

《中小學教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出版的教育專業期刊雜志。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教育教學學術交流。

《中小學教育》期刊給一線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教育教學才能的平台,為評職晉級提供理論依據。本刊以探尋本真理念、關照教育實踐、引導改革潮流、推動教育創新為宗旨,為理論研究和教育決策提供參考,為教學實踐提供指導。

二、《教學與管理》

《教學與管理》創刊於1984年,是由太原師范學院主管、主辦,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聯辦的教育類期刊。據2019年5月《教學與管理》官網顯示,《教學與管理》編委會共有編委15人。

《教學與管理》主要設有理論研究、實踐研究、辦學改革、教育管理、學校管理、師資建設、學生管理、德育建設、教研活動、教學內容、教學方略、教學評價、教材研究、考試研究、外國教育、教師論壇等欄目。

三、《教師雜志》

《教師》雜志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登記,由海南省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教育類學術理論期刊(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系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來源期刊、CNKI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龍源國際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

四、《新課程》

《新課程》是2005年山西三晉報刊傳媒集團出版的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教育類學術期刊,系山西省一級、國家二級期刊,主要圍繞教學改革和實踐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的指導刊物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刊物。

五、《陝西教育》

《陝西教育》(高教)屬於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是為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及中等職業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發表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高學歷人群各類原創性的學術理論、成果綜述、評職、晉級等方面提供主陣地。

國內外公開發行,屬於ASPT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龍源期刊網全球版權唯一代理期刊。望陝西及全國各地從事教育、科研、專業技術工作的同仁多賜佳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小學教育

網路—教學與管理

網路—教師雜志

網路—新課程

網路—陝西教育

8. 200分!英語超牛的請進

我不同意LS的見解。做翻譯工作肯定會遇到很多不同行業的文章,如果都需要懂行才能翻譯,那翻譯工作的門檻太高了。參考查閱專業詞典,還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另外,翻譯機器對這種學術文獻是束手無策的!

化學選礦的浮選過程中燒綠石的活化

在對含有中礦和硅酸的泥濘燒綠石進行化學選礦時,這些在硅酸鹽溶解於鹽酸時所產生於礦漿中的物質將會被吸附於燒綠石的表面,這現象已通過紅外光譜被證實。對浮選燒綠石的抑制也被歸咎於這個因素。因此,如果浮選燒綠石的抑制是因為吸附了硅酸,那麼活化肯定是因為在燒綠石表面的吸附物質分解了。本論文主要針對使用能夠分解硅酸表面化合物的化學劑來活化燒綠石的情況研究。如果使用氟劑來分裂Si-O-Si 鍵,燒綠石的活化可以稱為氟活化,如果是用鹼劑,則稱為鹼活化。
燒綠石的氟活化:氟硅酸鹽鈉(Na2SiF6)的作用有時被認為是調節試劑是因為它對石英、長石以及角閃石有抑制的效果。例如,如果將Na2SiF6加入鹼礦漿中,現已知道會產生下列反應:Na2SiF 6 + 4NaOH → 6NaF+ Si (OH)4
Na2SiF6 + 2Na2CO3 → 6NaF+ SiO2 + 2CO2.
Na2SiF6 + 2CaO →2NaF + 2CaF2 + SiO2.
當氟硅酸鹽鈉溶解時所產生的膠狀二氧化硅粒子估計可能會附在礦物表面,使浮選受阻【2,3】。再者,在鹼性溶液里可能會同時出現絡合離子SiF62-和其分解產物F-及SiO2H20。已知道的是雖然氟硅酸鹽鈉溶液本身含有不少的二氧化硅,但它能夠溶解硅酸鹽礦物【4】。不過,對這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解釋。考慮到絡合離子的分解(2H + + SiF6 2- =2HF + SiF4 soL),我們只能假設硅酸鹽的溶液是由於在特定的條件下產生的游離HF所造成的*。因此,針對氟硅酸鹽鈉作為燒綠石的活化劑的調查是值得關注的。
試驗工作包括初步的准備(流程圖1),其中涵蓋將礦漿中和至PH7, 氟硅酸鹽鈉處理(可變用量),接著用比例L:S = 25:1稀釋礦漿並將之過濾。浮選則是使用中性介質(PH7.0 – 7.1)里的油酸鈉來執行。
化學選礦的浮選顯示了以氟硅酸鹽鈉作預處理的活化效果。該試劑對燒綠石可浮選性的活化效果並不是非成礦岩(長石、石英以及角閃石)的礦物被加劇抑制所導致。如將Na2SiF6的濃度增至7.5公斤/噸,我們觀察到不只是提鈮增加,浮選的泡沫產品產率也增加了。當繼續將濃度增至15公斤/噸時,提鈮繼續增加,但泡沫產品產率實質上保持恆定。從化學選礦研究氟硅酸鹽鈉對燒綠石可浮選性的活化效果,以及這現象的關系……

* 通過使用強酸來增加氫離子的濃度可影響這種反應(根據I.G.Rhyss【5】)。

9. TOP集團 CEO是誰

宋如華

閱讀全文

與光學學報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