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梁彗星是否有參與民法總則的編纂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法學會黨組決定成立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2015年4月14日,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鳴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等出席會議。
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會議由張鳴起副會長主持。張鳴起首先代表中國法學會黨組宣布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立,並宣讀成員名單。張鳴起擔任小組組長、王利明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按姓氏筆畫排序)馬新彥、王偉國、王軼、尹田、劉士國、孫憲忠、李仕春、李永軍、李存捧、楊小平、楊立新、楊震、張所菲、陳小君、趙旭東、高祥、郭明瑞、崔建遠、溫世揚、譚啟平。王軼、杜林擔任小組秘書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處成員組成小組秘書處。
張鳴起傳達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2015年以來組織召開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座談會、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會議和民法總則座談會等三次民法典編纂會議的情況,就相關會議圍繞民法典編纂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框架結構、工作計劃和工作步驟等共識內容作了介紹。
王利明教授就提交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徵求意見稿)」的編寫過程做了介紹。該專家建議稿是在王利明教授2004年編纂出版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總則編)基礎上,廣泛吸收學界其他專家建議稿內容而形成的徵求意見稿。王利明教授希望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多組織小型系列學術研討會就該徵求意見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見,中國民法學研究會也會組織小型系列學術研討會廣泛徵求商法學界、知識產權法學界、社會法學界、民事訴訟法學界、法理學界、法制史學界等各領域專家意見,徵求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常務理事以及整個民法學界、民法實務界意見,以形成凝聚基本共識、代表學界主流意見的正式建議稿。
『貳』 要采訪法學教授,主題是知識產權法,該問什麼問題
作為法學教授來說,他所關心與研究的,是知識產權法的不足與進步,建議你可以問以內下幾個問題:
1.我國剛容修訂了專利法,與之前的專利法相比,有那些進步,今後還需要從什麼地方補足(即新法所增加的內容主要是針對什麼問題而言的),新法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是否已研究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2.伯爾尼公約對我國著作權法的影響。
你的問題已經說明了你對知產法不甚了解(實話實說,望勿見怪),那麼你還可以問知產法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法律,服務於何種法律社會關系,與世界他國相比(其實說白了就是日美德等國)是否處於先進水平(當然這個我可以告訴你是肯定的,因為我國的知產法立法較晚,幾乎照搬了他國的很多相關法律,也抄了不少巴黎知識產權公約的內容,當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法律本來就有一個橫向移植的問題),今後如果還要進一步改進立法,應當向那個方向邁進等等。
另外,你還可以問一下商標法中的一些內容是否與著作權法的一些內容存在相互重合或矛盾的情形以及商標法中的商號問題是否與商法(主要是指公司法和合夥企業法中的公司或企業的名稱問題)有什麼聯系。
相信你問的這些,已經差不多可以讓法學教授花點時間來回答了。
『叄』 知識產權專業的著名學者
知識產權圈裡的人都知道,南吳北鄭,中原二王,吳說的是吳漢東,鄭說的是鄭成思,二王說的是王鋒和王肅,絕對是知識產權界的權威。還有就是劉春田和馮曉青、張平。陶鑫良等等。
『肆』 《知識產權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知識產權法》課程主講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回識產權法教研室主任答。 研究方向:中國民法、中國商法、知識產權法 。主要學術著作:《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法教程》及《知識產權保護案例》等。
『伍』 知識產權法教程的作者簡介
王遷,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法學碩士。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2010年世博會知識產權咨詢專家、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中國版權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著作權糾紛調解委員會委員、上海互聯網版權工作委員會咨詢專家、上海多家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咨詢專家、《美國版權協會雜志》和《中國版權》雜志編委會成員。出版專著《論「基因歧視」及其法律對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網路環境中的著作權保護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合著《知識產權間接侵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和《中歐網路版權保護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獨著教材《知識產權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2009年)、《網路版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與《著作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發表學術論文和評論八十餘篇。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司法部課題、教育部課題和中國與歐盟信息社會項目課題等。參與了《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起草工作,作為專家調研組成員參加了《著作權法》修訂的調研工作。2009年被評為上海市第四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陸』 知識產權法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書名:知識產權法--21世紀高等院校對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必修課 ISBN:730004732
頁數:458
出版日期:2003-7-1
版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
簡介:序言
本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織編寫的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必修課教材之一。教材基本上按照教育部所確定的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基本要求編寫,同時又考慮到知識產權法的發展,適當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關於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保護、域名保護等知識產權問題。全書共分為6編24章,闡述了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保護對象、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發展和作用。同時編著者分別闡述了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其他知識產權的基本理論和各項具體制度,對各項專門的知識產權法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疇、法律原則、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律責任及權利救濟等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講述;最後介紹了保護知識產權的主要國際公約原則、內容及發展變化。教材在編寫的內容上採用知識產權法學的通說理論,力求達到概念簡明准確,體系合理嚴謹,知識要點新穎全面,理論聯系實際;對知識產權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對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直至2002年10月以前的最新修改內容作了全面反映。
在編寫體例上本書包括「提要」、「重點問題」、正文論述、「法律應用」、「課後復習」5個部分。每章開頭設置「提要」,是對本章所闡述的問題的精練概述,是教學大綱中所要求掌握的最主要的問題,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點。「重點問題」是該章教學的重點問題。,正文論述是對各章節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具體講述。「法律應用」則是針對在知識產權法律應用、管理和司法實踐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它與正文闡述密切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課後復習」則以問題形式點出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途徑。編者認為,教師在使用本教材教學時可以按照上述體例給學生以入門指導,明確教學重點,講授基本原理和知識,訓練學生在法律實踐中引用法律知識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以課後復習題檢查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應當注意由於教材力求簡明和篇幅所限對有關問題的理論深化闡述往往不夠,加之法律實踐情況復雜,對有關疑難問題概括也難以全面。因此,教師應當根據教學課時適當增加有關知識,以充實教學內容。學生在使用本教材時可按照上述體例預習、聽講、討論、復習。在學習中力求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同時要根據教材給出的閱讀書目,擴大知識面,加深對重點、疑難問題的理解,使所學知識不局限於本教材。
本教材第一編知識產權概述(第一章)、第二編著作權法中的第二、三、四、五章和第四編商標法中各章的「法律應用」部分由西北政法學院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韓松教授編寫;第三編專利法(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由西安交通大學法律系主任、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馬治國教授編寫;第四編商標法(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章)由鄭州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連峰副教授編寫;第五編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其他知識產權(第二千二、二十三章)由煙台大學知識產權法教研室宋紅松副教授編寫;第六編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第二十四章)、第二編著作權法中的第六、七、八、九章由西北政法學院知識產權法教研室李艷講師編寫。
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近幾年出版的有關教材和論著,並將其作為參考書目列於書後,特向有關作者致以謝意!由於編寫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韓松
2003年4月於西北政法學院
『柒』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教授
來小鵬。。。這一個足夠了~~其他的老師。。咳咳 不多說了
『捌』 知識產權法案例精解的作者簡介
丁麗瑛,婦,江蘇宿遷人,1965年出生於廈門。198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現任廈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福建聯合信實律師事務所律師、廈門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為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理事。
王靈石,男,福建廈門人,畲族,1958年出生,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法專業本科畢業。1976年12月參軍,1982年1月到廈門造紙廠工作,1984年7月加入政法隊伍,在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從事民事審判工作,1994年1月至今從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曾任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現任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
『玖』 中國和日本在知識產權領域最著名教授有做哪些,有哪些著作
日本的有:著作不是很清楚
長 平彰夫 日本東北大學
加藤浩一 郎 日本金澤工業大學
岡田広司 日本椙山女學園大學
池內寬幸 作品:《專利激情在燃燒》
渡邊睦雄 作品:《化學和生物技術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與閱讀 》
我們中國的知識產權宗師 鄭成思 教授,主要著作有:《知識產權文叢》,《知識產權法-新世紀初的若干研究重點》,《知識產權論》,《鄭成思文選》,《知識產權法》,《專利實質條件》,《版權侵權認定》,《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知已知彼打贏知識產權之戰-中國「入世」知識產權縱橫》,《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中的法律問題》,《知識產權研究》,《版權法》,《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等;
中南財經大學教授 吳漢東,著作有::《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著作權合理使用研究》、《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區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王遷 作品有:《論營業秘密保護的若干問題》、《論工業產權侵權的歸責原則》、《論平行進口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網路版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知識產權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著作權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馮曉青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
『拾』 中國知識產權法界有哪些有名的教授
很多了,比如:
社科院:鄭成思老師(已逝)、唐廣良、孫憲中、李明德、李順德等
中南財經政法:吳漢東、胡開忠、曹新民等
人大:劉春田等
中國政法:馮小青、張今、張楚、來小鵬、費安玲等;
北大:張平、鄭勝利、陳美章等
其他不列了,還有很多很厲害的中青年學者,比如薛虹、馮曉青等,這些都是看過他們的書或者論文的,具體你可以到有關知識產權網站去找,肯定有更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