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辨別書的真假
辨別書的真假的方法:
1、書的紙的質量。
盜版書是用劣質紙做的。含有大量熒光劑的漂白紙會滲透到另一面。通常一邊的話會滲透到另一邊。
2、書的印刷質量。
盜版圖書印刷質量差將直接導致色彩表現的偏差,而內部文本容易出現重復、文本模稜兩可等情況。如此一來,書籍印刷的不精確將影響我們的視力和兒童識字的准確性。
3、書的氣味。
盜版圖書通常只會使用劣質的油墨。劣質的油墨不僅氣味濃重,雖然大部分的有害味道會揮發,但是還是會殘留一些難聞的味道。
4、看書號和價格。
書號是一本書的「准生證」,擁有書號,即表示可以正式出版全國發行了。自費出書在大陸是擁有一定的經濟門檻或作品市場價值、社會價值要求的。而低於此價位(5000)元的出書,可以被認定為不正規的出書。
(1)勘誤版權頁擴展閱讀:
盜版書出現之因
暴發心理的驅動
有的書商生意越做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貪欲熏心,利令智昏,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由於盜版書定價低、折扣大,所以對集體、個體經營者有誘惑力;他們明知是盜版書,但為了謀取高利潤,財迷心竅,知法犯法,經銷盜版書。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書刊經營者上當受騙。
貪圖便宜
盜版書價格一般低廉,有些還可以議價、殺價,這些對一般讀者具有吸引力。有些讀者即使知道是盜版書,但限於財力,也有可能購買;有的還自我安慰道:只要能看, 質量差點何妨。
管理不力
有些執法管理部門對書刊市場缺乏系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沒有防患於未然的防範措施,就像滅火隊一樣,哪裡著火哪裡撲,未能釜底抽薪,斬草除根。
此外,對盜版者懲罰不力,僅收繳罰款而已;因為懲罰不重,使其心存僥幸,一有時機,又卷土重來,故會重演。當然,法規不健全、操作性不強也是原因之一。
出版社措施不力
被侵害的出版社有的對盜版書掉以輕心,未及時採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如有的暢銷書初版印數太少,不能滿足書刊市場;出版社既沒有及時再版再印,也沒有採取防範措施,以致盜版書在一段時間內搶佔了書刊市場,相當一段時間後,有關部門才發現再查處,但為時已晚,查而難禁。
輿論配合不力
新聞媒介對於盜版書的特徵、辨別、危害等有關知識宣傳介紹不夠,致使盜版書有機可乘,招搖撞騙,許多讀者讀後才大呼上當。
此外,新聞媒介對盜版書的侵害行為討伐不力,致使許多讀者對盜版書不以為患,有的人發現盜版書也裝作沒看見,懶得管「閑事」,甚至出版管理部門的某人也說:盜版書又不是黃黑之類的有害出版物,你能把人家怎麼樣?
② 同一版本,不同次印刷的書內容有區別嗎
同一版本、不同次印刷的書,我們叫做重印書。
重印書內容有區別么?也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如果有,就是少量的勘誤,不影響版式、頁數、開本等。
在圖書版權頁上,有專門的版次說明。某種同一版不同次的圖書,書號一定是不變的。
與重印書容易混淆的是再版書。
再版書不難理解就是某種書的版不同,再版對原書的改動較大,同時現在要求再版書必須換書號,那麼書號也不同。
我們有時也會看到,再版書和以前版次的圖書是同一書號的情況,這種現象在以前經常出現,是因為對再版書必須換書號的要求沒那麼嚴格。
(一)
重印的概念
概念:重印是圖書第一次印刷後,沒有改動或改動甚少的再次(或多次)印製。
特點:圖書重印時,開本、書號、版式均不變,但封面、扉頁可以重新設計;中國標准書號條碼一般也不變,但若定價有調整,則必須在原來的條碼後加上附加碼(整個條碼需重新申請製作)。
(二)
再版的概念
概念:再版是對原書作較大修改後重新排版印製。
特點:再版雖以原書為基礎,但要進行較大的修改,有時甚至是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操作時完全按照生產新品種的程序進行,製作成本與初版書接近。
再版的圖書,不可再用原書號,必須改用新的書號;除書名外,其他如封面裝幀、開本、版式等都可以重新設計。
重印和再版都是對同一本書的再次印製,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
再版僅指同一個出版單位的出版行為。如果某種圖書原由甲出版社出版,後來改為由乙出版社出版,它就不是再版書,而是乙出版社的初版書。
③ 湖南科技出版社翻譯的《時間簡史》水平到底怎麼樣
建議讀英文原版書,但是讀原版的難度比較大,一些名詞啊什麼的不明白.
國內的譯本實在是太差了.
書是兩個人翻譯的,其中一個還是作者的學生,但是令人咋舌的是錯誤百出啊!
但是讀讀也差不多~以後讀英文的吧 !
④ 同一版本,不同次印刷的書內容有區別嗎
同一版本、不同次印刷的書,我們叫做重印書。
重印書內容有區別么?也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如果有,就是少量的勘誤,不影響版式、頁數、開本等。
在圖書版權頁上,有專門的版次說明。某種同一版不同次的圖書,書號一定是不變的。
與重印書容易混淆的是再版書。
再版書不難理解就是某種書的版不同,再版對原書的改動較大,同時現在要求再版書必須換書號,那麼書號也不同。
我們有時也會看到,再版書和以前版次的圖書是同一書號的情況,這種現象在以前經常出現,是因為對再版書必須換書號的要求沒那麼嚴格。
(一) 重印的概念
概念:重印是圖書第一次印刷後,沒有改動或改動甚少的再次(或多次)印製。
特點:圖書重印時,開本、書號、版式均不變,但封面、扉頁可以重新設計;中國標准書號條碼一般也不變,但若定價有調整,則必須在原來的條碼後加上附加碼(整個條碼需重新申請製作)。
(二) 再版的概念
概念:再版是對原書作較大修改後重新排版印製。
特點:再版雖以原書為基礎,但要進行較大的修改,有時甚至是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操作時完全按照生產新品種的程序進行,製作成本與初版書接近。
再版的圖書,不可再用原書號,必須改用新的書號;除書名外,其他如封面裝幀、開本、版式等都可以重新設計。
重印和再版都是對同一本書的再次印製,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
再版僅指同一個出版單位的出版行為。如果某種圖書原由甲出版社出版,後來改為由乙出版社出版,它就不是再版書,而是乙出版社的初版書。
⑤ 常見的圖書輔文種類有哪些
圖書輔文的類別很多,它們的撰寫要求、表現形式與編排方法也都各有特點。這里主要介紹常用、常見的一些輔文種類。一、封面文字和書名頁文字封面文字是圖書的面封、底封和書脊上應設置的文字,如書名、作者名、出版者名等。書名頁文字是扉頁、版權頁和附書名頁上應設置的文字,如版本記錄、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等。二、內容提要、作者簡介、出版前言、出版後記、凡例和封面宣傳語內容提要是對圖書內容和特點的簡要介紹和說明。作者簡介是對作者的身份等的簡要說明。出版前言是以出版者的名義,從編輯工作的角度,向讀者作的交代文字。出版後記是編輯完成編輯工作之後所寫的文字。凡例是說明書籍內容和編纂體裁的文字。封面宣傳語是置於圖書面封、底封或腰封上,對本書作評價、推薦的宣傳文字。三、序、前言序和前言統稱「序言」,是置於正文前的獨立文章。序亦稱「敘」,前言亦稱「引言」、「前記」、「寫在前面」等。序與前言的內容和要素基本相同,但在習慣上序多用於學術價值、文化內涵較高的作品,而前言多用於教材和演繹作品。序可以分為自序、他序、代序、原序、譯序、修訂版序、第×版序等。自序由作者撰寫,內容一般包括該書的創作意圖、基本內容、編撰體例、寫作背景、資料來源、撰稿過程、主要特點、存在問題、讀者對象以及作者的寫作分工、所獲幫助等,都是不宜寫入正文而又有必要向讀者交代清楚的問題。他序由他人所撰寫,但署為「序」即可。他序可以不止一篇,內容一般包括作者介紹,對作品的分析、價值評判以及就某些問題所作的深入探討等。如果自序與他序同時存在,他序應在自序之前,以示對他序作者的尊重。代序是指被作者選用來代替序言的某篇文章,「代序」兩字放在該篇文章標題後的括弧內即可;有了代序,不應再有自序或他序。原序一般只存在於引進版圖書或編選圖書中,指的是原著作者的序。譯序也一般只存在於引進版圖書中,除了說明翻譯緣由、翻譯過程、翻譯分工的文字之外,也可以介紹原作者的基本情況、創作意圖、寫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基本內容與對其的分析、價值評判等。如果譯序與原序同時存在,譯序應在原序之前,以示譯序介紹的是包括原序在內的作品整體。修訂版序或第×版序只在該書出修訂版(不是重印)時才存在,一般是因新版中對原來內容有了補充,對原來觀點有了修正,需要在新序中加以說明;新序與舊序同時存在,舊序應標明版別(如「初版序」),新序應在舊序之前,以示新序介紹的是包括舊序在內的作品整體以及其中包含著的變化、發展。序的長短不限,重要的是必須言之有物,盲目的自賞或廉價的吹捧是自序或他序的大忌。四、跋、後記跋是放在書末的說明性文字,它的內容、要素與通常所說的「後記」、「附記」相似。跋是相對於序而言的,而後記、附記則是相對於前言、引言、前記、緒言等而言的。跋、後記與序、前言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序與前言一般說明本書的創作意圖、基本內容、編撰體例和讀者對象,而跋與後記則或補充序與前言之不足,或對稿件完成後的新情況加以說明,或對他人在寫作過程中給予的幫助致以謝意等。譯後記只存在於翻譯圖書中,在該書無譯序或譯者前言時,譯後記有代替譯序、譯者前言對原作者和作品進行評介的功能;如有譯序或譯者前言,譯後記則重在說明譯校過程及其他技術性問題。跋和後記一般應由作(譯)者撰寫,少數也有請他人撰寫的。跋排在圖書的出版後記之前。五、目錄目錄或稱「目次」,是圖書正文前表明該書基本內容和層次結構的部分,一般包括正文及部分有關輔文的標題,兼有檢索性和介紹性功能。有多級標題的圖書,至少應收入兩級,三四級及以下標題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收入目錄。設置目錄內容要堅持詳略得當的原則,避免巨細不分的煩瑣。圖書如果系多人合集,每篇作品的標題後面應有作(譯)者名。序言、後記、跋等如系他人撰寫,亦應註明姓名。所列各級標題均應標明其在書中的頁碼。目錄一般由作者編制,編輯進行檢查核對、修正補充,但也可由責任編輯編制。目錄中的各項頁碼,在三校結束以後由校對者填人。六、注釋注釋是以簡短的詞語對圖書內容或文字所作的說明。注釋的類別比較多,情況也各有異同:有解釋詞語、符號、外文的,有交代資料來源、引文出處的,有對正文內容加以訂正、校勘、補充的,有進行評論、闡發的。隨附於正文中的夾注或附註(對正文中詞語所作的詮釋或對引文出處附帶的說明,夾印於正文之內,字級或字體常與正文不同並用括弧隔開),本書將其視為正文的組成部分,而其他類別的注釋則列入輔文范疇。這里列舉的是較常見的幾種主要的注釋形式。1.腳注。也稱「邊注」、「頁末注」。它或對正文中詞語作詮釋,或對引文出處作說明,或對文中內容加以訂正、補充及作闡發性說明等。內容為引文出處的腳注應包括一定的基本著錄項目,詳見本書第八章的第五節。2.文後注。它的內容與腳注相同,集中印於圖書正文的某一部分之後(按該部分的性質,又可分「段後注」、「章後注」和「篇後注」)或者全部正文之後(即「書後注」)。被注文字按先後順序編列注碼,文後注的序碼須與其一致。3.呼應注。此類注釋多見於古籍選注本。某一詞語在前文中已有注釋,若其再次出現,則以此注說明參見前某頁某注;或根據該詞語在不同地方的用法差異進行說明,各有側重,互相呼應。4.譯注。第一種含義是指對古籍作品的內容既加註釋又以語體文進行翻譯;第二種含義是指翻譯圖書中譯者加的注釋。5.自注。這是本書作者加的注釋。6.原注。這是古籍、翻譯圖書、多人合集的某部分內容中原作者的注釋。7.編者注。這是主編者或出版者在選編或編輯過程中加的注釋。各類注釋的分類原則並不一致,包含的內容亦各有側重,因此在實際表現時會有交叉(如腳注、文後注往往可以是自注,也可以是編者注、譯者注)。七、附錄這是附於圖書正文後面的,與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或雖與正文內容有關但不適宜放入正文的各種材料。從狹義的角度看,它包括對正文內容有所增補的文章、文件、圖表等有關資料;從廣義的角度看,它還包括參考文獻、譯名對照表、索引、大事年表等。附錄可由作(譯)者完成,亦可由編輯視需要而製作。附錄的製作要求是簡明、可靠、新穎、實用。八、參考文獻這是無法在腳注中一一註明引文出處時,在全書正文之後或各部分之後一並列出的參考、引用資料名單,其中應包括的基本內容項目詳見本書第八章的第五節。參考文獻一般由作者完成。列參考文獻的原則是精要、實用,所列的應是作者參閱過的有實際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的刊印既表現出學術規范的要求和對原作者的尊重,也為讀者的查檢、研究提供方便。九、索引索引亦稱「引得」、「通檢」,是將圖書中的專項或多項內容按一定次序編排的檢索工具。索引是辭書的必備內容,學術著作和資料書亦應配有索引。按標目可分為主題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詞語索引、作者索引、文獻索引、筆畫索引、綜合索引、引文索引等;按印製形式可分為書後索引、單卷索引等。編排的次序通常有外文字母順序、筆畫順序、部首順序、漢語拼音順序、分類或主題順序等。索引有時由作者完成,但有經驗的編輯或其他有關的出版工作人員可以將此項工作做得更好。編制索引的原則是條目齊全、簡明,編排科學、規范,易於檢索。索引應置於跋或後記、出版後記之前。十、大事年表大事年表是按年月日順序記載重大事件的表格,兼備參考性和檢索性功能。附於某本圖書中的大事年表多為與該書基本內容相關的某一方面的內容,少數亦有提供全面背景的。大事年表一般由作者完成。編制的原則是全面而詳略得當、簡潔而有利參考。十一、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是對正文中一些專門名詞的說明,多用於社科、科普類圖書與翻譯圖書。它一般由作者撰寫,亦可由編輯撰寫。撰寫原則為簡明扼要。十二、譯名對照表譯名對照表是將有關的中外人名、地名、事物名及其他專有名詞的原文與譯名對照列出的表格,兼備參考性、檢索性和說明性功能。一般翻譯圖書、涉及外國事物較多的工具書和其他圖書常附譯名對照表於正文之後。它可以按漢字排序,亦可以按外文排序。譯名對照表可以按照規范的出版物編制,並由作(譯)者或編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補充。十三、其他輔文除了上述幾種之外,屬於圖書輔文的還有口號頁文字、呈獻頁文字、題詞頁文字、勘誤表等。
⑥ 霍金的名言讀懂什麼
如果你說的是霍金的觀點的話,我認為不能說不正確,只能說還存在爭議,或者不同的觀點。
因為就我們對宇宙的了解,還沒有證據證明誰的是對的,誰的是錯的。基於自己的觀察和了解,這些人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和解釋,還有待於我們對宇宙加深了解後,才能有證據判斷他們的觀點是對還是錯。
現在就說他們一定錯了,還為時過早。 關於宇宙的東西或文章,沒有一個人可說的完全正確,只是一個猜測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插圖本)中文版竟然差錯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對照英文版原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本裝幀精美、暢銷全國的科普圖書編校質量竟然如此之差。專家呼籲我國的科普圖書質量亟待提高。
一位資深的業內專家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將美國紐約矮腳雞出版社出版的《時間簡史》(插圖本)原著與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文版一字一句進行了對照,結果發現如按照國家頒布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中文版插圖本的差錯率至少達10/萬字,為典型的「不合格品」。其中,許多差錯純屬編校時粗心大意造成的無可爭議的「硬傷」。
《時間簡史》(插圖本)是霍金在《時間簡史》(十年增訂版)的基礎上為便於讀者理解而重新出版的一本新書。記者從這位專家提供的一份詳細的《勘誤表》中看到,這本書從英文封面到英文版權頁,從霍金所寫的前言到全書的最後一頁全都有差錯。包括在英文排版時將原出版者名稱排錯、將原作者名排錯、將中國的標准書號排錯等。正文內容方面的差錯尤其嚴重,既有文字、詞語、語法、標點符號、數字、計量單位等方面的錯誤,也有自然科學名詞、科學家譯名等翻譯上的前後不統一,還有插圖、版面格式上的技術失誤,甚至將英文版原著中的句子整句「丟失」。
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在書中屢見不鮮。例如「運動得比光慢」譯成「運動的比光慢」,「20世紀」誤寫成「20本世紀」,「計算機的存貯器」譯成「計算機的記憶器」,愛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擲骰子」譯成「上帝不玩弄骰子」,「矮腳雞出版社」譯成「班頓出版社」等。在書後所附的「小辭典」最後一頁上,「白矮星」誤寫成「白矮量」,這個明顯的錯誤早在十年前出版的《時間簡史》中文版中就已經出現,經過多次印刷至今沒有被發現和更改。
還有一些翻譯上的錯誤如果不是核對原著一般讀者很難發現。如「平坦地球」譯成「平坦宇宙」,將「成正比」譯成「成比例」,「恆星和星系」譯成「恆星的星系」,「引力場」譯成「引力」等。相對於英文版原著,中文版插圖本中一些數字和年代的翻譯也有錯誤,如書中第26頁將「3萬米」譯成「2萬米」,第28頁將「13米」譯成「100米」,第46頁將「早在1750年前」譯成「公元1750年」等,這些錯誤對於真正研究《時間簡史》的讀者無疑是一種誤導。
中文版的《時間簡史》(插圖本)沿襲了英文版原著的250幅精彩插圖,印製也十分精良,但書中的圖例序號卻十分混亂,不時出現前後顛倒的現象,有些插圖中的英文還沒有被刪除或翻譯。至於書中的標點符號也錯誤甚多,霍金原著中帶有感情色彩的大多數驚嘆號,不知何故在中文譯本中被悉數刪除。
史蒂芬·霍金
我犯了一個錯誤。原因在於我用了一個過於簡單的模型。當宇宙開始收縮時,時間不顛倒方向。人們會繼續變老,所以不能指望等待宇宙收縮時去恢復你的青春。
⑦ 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出版社出的,還是出版公司出的
現在出書的有出版社,也有民營出版公司。
一般來說,出版社編校質量方面要過硬一點。民營公司是良莠不齊,有不好的粗製濫造,也有品質非常好的。
少兒書來說,許多少兒出版社的質量不錯,像浙少、接力、明天、21世紀,也有多家民營公司的產品很過硬,如海豚、同源、禹田、時代新經典(愛心樹系列,用南海出版公司的號)、啟發繪本(用河北教育的號)。
因為民營公司沒有出版權,也只能用出版社的號,所以除非他在封面或版權頁打公司的名字,一般人很難看出來,除非你熟悉他們的品牌,這對一般讀者也不可能。
但有一個簡單的辦法,現在許多兒童網站,像紅泥巴、藍袋鼠,還有當當網少兒書頻道,有許多讀者和專家推薦的好書,各個年齡段,各個品種的書都有,是非常有價值的。
我一般給孩子買書到當當網少兒頻道,許多讀者買後有評級,選擇那些好評比較多的,四星五星的書買,一般都錯不了。
或者你到網上看準哪本書好,再去書店或批發市場買也行。
⑧ 英語翻譯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中文版「硬傷」嚇人發表於:2009-01-28 1...
建議讀英文原版書,但是讀原版的難度比較大,一些名詞啊什麼的不明白.
國內的譯本實在是太差了.
書是兩個人翻譯的,其中一個還是作者的學生,但是令人咋舌的是錯誤百出啊!
但是讀讀也差不多~以後讀英文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