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企業在購買土地使用權時,向政府多交了一部分錢,政府答應作為扶持資金返還給企業,返還的這部分要交所得稅
這個應該是政府補助,屬於與資產相關的,先計入遞延收益,按資產的使用期限,分期計入營業外收入;屬於與收益相關的,直接計處營業外收入。不屬於所得稅免稅的,應當按規定交納所得稅
『貳』 單位購買土地支付土地出讓金500萬,政府返還400萬,該如何賬務處理
去問中紀委網站去
『叄』 企業購買土地使用權時花費360萬,後來由於政府優惠又返還300萬,該怎麼入賬呢
借:銀行存款
貸:補貼收入
要交企業所得稅.
『肆』 土地出讓金返還
土地出讓金有以下返還方式:
第一、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建設購買安置回遷房.
第二、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拆遷(代理拆遷、拆遷補償).
第三、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開發項目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建設公共配套設施(學校、醫院、幼兒園、體育場館).
第五、政府將土地出讓金返還給其它關聯企業或個人.
第六、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未約定任何事項,只是獎勵或補助.
『伍』 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返還,有沒有法律依據及相關文件
禁止土地出讓金的返還,不過可以通過從先租後轉,或者工程進行中以提供配套建設基金的名義進行間接上的資金支持。
根據國土資源部2014年第61號令《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其中有以下規定:
第二十二條 經營性用地應當以招標拍賣掛牌的方式確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價格。
各類有償使用的土地供應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用地最低價標准。
禁止以土地換項目、先征後返、補貼、獎勵等形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價款。
第二十三條 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先出租後出讓、在法定最高年期內實行縮短出讓年期等方式出讓土地。
採取先出租後出讓方式供應工業用地的,應當符合國土資源部規定的行業目錄。

(5)土地使用權支付資金後政府返還擴展閱讀:
土地出讓金返還方式
1、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建設購買安置回遷房
2、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拆遷(代理拆遷、拆遷補償)
3、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開發項目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4、土地出讓金返還用於建設公共配套設施(學校、醫院、幼兒園、體育場館)
5、政府將土地出讓金返還給其它關聯企業或個人
6、政府主導拆遷,土地出讓金返還未約定任何事項,只是獎勵或補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出讓金
『陸』 房地產支付的土地出讓金中,政府返還的部分怎麼樣處理才可以避免
政府返還,如指定返還土地出讓金,在專項應付款(留政府返還出讓金痕跡)列支,直接沖減土地成本(繳納的出讓金),屬於免稅收入。如未明確指定用途,在營業外收入列支,記繳企業所得稅。
『柒』 企業購買土地使用權時花費517萬,後來由於政府優惠又返還317萬,該怎麼入賬呢
要看這317萬是以什麼形式返還的。
如果是對土地使用權價款的直接優惠,則無形資產=200,如果之前已經入了無形資產517,則沖減317,使余額為200.
如果不是直接優惠,屬於專項的補助,則無形資產=517,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317
『捌』 土地出讓金返還政策是怎樣的
土地出讓金返還政策就是政府徵用土地後的相應補償政策,各地情況不一,標准不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條規定
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8)土地使用權支付資金後政府返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是為了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律。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玖』 企業購買土地使用權時花費617萬,後來由於政府優惠又返還317萬,該怎麼入賬呢
如果你的企業執行2006年發布的新企業會計准則,則要把政府返還的錢作為政府補助處理,如果你的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則可以計入資本公積處理。
『拾』 交付土地出讓金後 政府給的資金支持 是否可以作為營業外收入(如是是否交營業稅)
應做營業外收入處理,要計入所得計征企業所得稅,但不徵收營業稅,因為該收入不屬於《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收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規定,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房地產企業由政府返還的土地出讓金等按照財政收支規定當然屬於財政性資金。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並非所有的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都是不征稅收入,還要根據財稅〔2008〕151號文件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的規定,注意區分出當中的應納稅收入。
根據財稅〔2008〕151號文件的規定,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除此之外的其他財政性資金則都屬於征稅收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9〕87號)對此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間,企業取得的來源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性資金,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一是企業能夠提供資金撥付文件,且文件中規定該資金的專項用途;二是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三是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從實際情況看,房地產企業取得的政府返還款難以滿足上述要求,只是政府為招商引資或變相的協議出讓的一種策略而已,所以,此土地返還款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