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是哪個
是一個自籌資金的聯合國機構組織
2. 世界知識產權那年開始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由來 根據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歷年「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回顧 2001年 今天創造未來 2002年 鼓勵創新 2003年 知識產權與我們息息相關 2004年 尊重知識產權 維護市場秩序 基本常識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知識產權的三個特點】 1、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 2、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
3. wipo上如何查詢各國國際專利總數
你好啊。
你可以去查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18年全球專利申請報告等之類的數據。
4. 怎樣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查詢統計數據
您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會公布知識產權(IP)活動概覽, 詳細數據都能查到。據WIPO舉行版的新聞發布會消息權:《WIPO 2011年IP大事和數據》涵蓋了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和工業設計,收錄了世界90個知識產權局的IP數據,可作為快速參考指南。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201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加快縮小中國與發達
因為中國的領導只對別人好,自己人只會壓榨
6. 近十年來,美國及世界對中國提起的知識產權訴訟量分別是多少啊
知識產權是私法,原則上國家除非作為民事主體出現,否則是不會作為原告被告的。
7. 國際產權率指數的標準是多少
美國商會全球知識產權中心日前發布題為《描繪路線》的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第二專版)。該報告基屬於指標得分對相關國家知識產權環境取得的進展和存在不足進行分析,旨在成為國家政策制定者具有建設性意義的統計工具。
據了解,與2012 年公布的第一版相比,此版報告將關注的國家從11個增至25個,評價指標也增至6個項目下的30項。本年度指標總分為30分,25
國的平均得分為16.59,占總分55.3%。其中,美國得分為28.52,居25
國之首,但執法得分居英、法之後;中國的總體得分為11.62,占總分的38%,較2012 年度的統計數據提高1
個百分點,但總體知識產權環境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商業秘密保護和知識產權執法方面;印度得分為6.95,僅占總分的23%,總體知識產權環境得分最低,尤其是在專利、版權和國際條約相關領域
8. 世界知識產權日
根據中華人民來共和國和阿爾及自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
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世界知識產權日日期。
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9. 世界知識產權表示,中國專利申請穩居世界第一,哪些科研技術佔比較大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3月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稱,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仍保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通過產權組織提交國際專利申請最大來源國後,2020年中國繼續領跑全球專利申請量。 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
10.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關於中國
中國於1980年6月3日加入該組織,成為它的第90個成員國。中國1985年加入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1989年加入商標國際注冊的馬德里協定,1992年10月加入保護文學藝術品伯爾尼公約,1994年1月1日加入專利合作條約。至1999年1月,中國共加入了該組織管轄的12個條約。
2008年7月3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表2008年《世界專利報告》稱,2006年世界專利申請量高達176萬件,比2005年增長了4.9%。中國、韓國和美國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促進了世界專利申請量的增長。報告認為,世界專利申請量的增長證實創新活動日益國際化。報告說,2006年日本的專利申請量為514047件,美國為390815件,韓國為172709件,德國為130806件,中國為128850件。由於國內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顯著增長,中國在世界專利申請量總數中的份額大大提高,2000年至2006年,中國所佔份額已從1.8%增至7.3%。2005年和2006年之間,中國、韓國和美國申請人提交的專利申請總數分別增長了32.1%、6.6%和6.7%。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立法
另外,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專利法。我國專利法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依法建立的專利制度保護發明創造專利權。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 商標法。我國商標法自1983年3月施行。1993年2月22日進行了修正,擴大了商標的保護范圍,除商品商標外,增加了服務商標注冊和管理的規定;在形式審查中增加了補正程序,在實質審查中建立了審查意見書制度。 著作權法。我國著作權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修正,2010年2月26日進行了第二次修正。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2002年1月1日實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規定了6種知識產權類型,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並規定了知識產權的民法保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也在第七節,以八條的篇幅,確定了知識產權犯罪的有關內容,從而確定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制度。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發明獎勵條例》等單行法和行政法規也都對相關的知識產權作了規定。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1994年6月16日《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表
白皮書分三部分:一、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二、中國具有高水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三、中國具有完備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體系。
白皮書說,中國政府恪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國際公約及雙邊協定的真誠立場和充分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得到了國際輿論廣泛的贊譽和支持,白皮書在結束語指出,世界上總有某些人視而不見中國的發展變化,不顧基本的事實,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妄加評論。對此論調,無需爭辯,事實是最好的回答。
2015年12月14日,發表《2015年度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闡述了2014年全球知識產權活動的最新發展態勢。報告指出,中國在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知識產權領域的申請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報告稱,2014年全球創新者共提交了約270萬件專利申請,比2013年增長4.5%。2014年全球共授權約118萬件專利。目前全球所持有效專利總共約為1020萬件,其中美國佔24.7%,日本佔18.8%,中國佔11.7%。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在報告發布會上說,「中國過去幾年的專利申請量一直非比尋常」。根據報告,中國在2014年的專利申請量為92.82萬件,位居世界第一,超過了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國和日本的總和。不僅位於中國的專利申請部門收到了最多的專利申請,而且中國公民和企業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交的專利申請也最多,共83.7萬件。
報告還說,2014年全球商標申請量比2013年增長6%。中國在這一領域也位居世界第一。在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中國申請量盡管比2013年減少14.4%,但仍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