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哪家汽車公司(知識產權)
中國企業:北京汽車
美國汽車:吉普-美國汽車公司(號稱美國當時第四大汽車集團,後被克萊斯勒並購)
雖然是一個案例,但是通過案例,我們得到的是教訓。翻開歷史,讓我們再次通過事實把教訓牢記在心。
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北京汽車開創了中國汽車行業對外開放的先河。1984年1月,北京汽車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中國第一個汽車整車製造合資企業——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至此,北京汽車和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
1983年5月5日,經過了長達4年半的漫長談判後,北京汽車製造廠與當時美國第四大汽車廠美國汽車公司(AMC)在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合資協議。美國汽車公司以專業技術、工業產權和800萬美元現金入股,持有合資公司31.35%的股份。中方北京汽車製造廠則以廠房、設備及一些資金入股,持有合資公司68.65%股份。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公司正式開業。
在北京吉普公司里,除了廠房、設備入股外,中方也拿自己的212輕型越野吉普車這款產品作為合作內容。從解放戰爭期間收繳的國民黨軍事指揮車改裝而來的212,在沿用了幾十年之後,的確有技術升級的必要。
2002年6月6日,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延長30年的合資經營合同獲得政府批准,成為中國加入WTO後,汽車行業第一個延長合資合同並獲批準的整車企業。
再來看看克萊斯勒和那個美國第四大汽車公司的關系。
克萊斯勒於1925年6月6日創建了克萊斯勒公司。
1987年,克萊斯勒公司收購其他公司合並成立吉普—美國汽車公司(Jeep—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
以下內容是針對您問題補充的答復補充。
1980年1月,中國政府正式籌建專利制度,後又成立了中國專利局。1984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再就是目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站上可以檢索出自1985年9月10日以來公布的全部中國專利信息,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的著錄項目及摘要,並可瀏覽到各種說明書全文及外觀設計圖形。從時間上看,專利的公開時間等等,與上述事實中描述的內容基本上是可以吻合的。而且這個假設是美國公司有在中國尚不健全的專利制度下,剛建立起來的專利制度下申請了45項專利,32項即使有效,也只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至少有13項發明是未進行審查的。事實上,美國公司在中國根本就沒有申請專利,沒有進行專利申請也就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貳』 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有哪些
自主品牌有很多,比較著名的、在市場上佔有了一定份額的主要包括奇瑞、吉版利、華晨以及新殺出的「權黑馬」比亞迪等,其代表車型有奇瑞A5、吉利自由艦、華晨駿捷、比亞迪F3。作為自主品牌的代表,奇瑞的銷售量連續3年以70%~80%的速度增長。
天津一汽的表現也一直不錯,夏利品牌轎車銷量一直不錯,天津一汽另一自主品牌產品威志也已經上市,銷售情況不錯。
華晨的品牌轎車包括駿捷和尊馳。
吉利尤其以自由艦的表現最為突出。
比亞迪F3更像一匹「黑馬」成功殺進經濟型轎車行列。今年,比亞迪憑借單一車型F3榮膺全國第一季度「產量增幅,銷量增幅,以及單品車型銷量冠軍」三冠王的稱號。比亞迪F3從上市至目前為止,在全國突破60000輛。 繼奇瑞瑞虎、吉利金剛的陸續上市,自主品牌又有幾款新車型即將推出,如吉利遠景、比亞迪F6等。
此外一汽奔騰、海馬福美來2代都算自主品牌。
『叄』 關於汽車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在不申請專利的情況下如何和企業溝通,文書如何寫
從問題看,您不了解專利。申請專利的過程中,申請人是不需要去專內利申請部門所做地容的,所以不存在您說的距離的問題。
您既然沒申請專利,您的技術方案就不是專利技術。
還說明一點:不是所有申請了專利的技術方案,都會被授予專利權。
與企業做技術合作的事情與專利沒有必然的聯系。只不過,如果您合作的技術不是專利技術的話,在合作過程中,如果在合作過程中,企業或者相關人員獲取技術方案之後,自行實施,您維權起來會困難。
『肆』 汽車行業面臨的困境
你好
1.受沖擊最大的車企來說,工廠每個月的薪資,廠租,員工福利,貸款利息等等,這筆成本並不小,解封後,將面臨的還有產量的急速下滑,畢竟接下來大量的小老闆,個體戶因春季引發的疫情導致的大面積虧空,需求大大減少,不說多,攔腰斬是必然的。在這本就不太樂觀的行情壓力,更加亞歷山大。
4S店呢,也是場租,人工,以及未來幾個月的行情不利,主要是需求減少,行業競爭加劇,薄利帶來的生存能力再次下降。盡管很多企業實行低薪制度,但是不代表就沒有壓力,只是將壓力轉嫁員工,員工又將消費能力轉移至消費,最後整個經濟鏈條都處於不敢消費和低消費情態很長一段時間,反復震盪。
2.自救方式
車企和4S店唯一能夠自救的方式有兩個途徑,第一是從自身出發,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汽車品控管理,工藝水平提升,員工素質提升,生產效益精細化管理,車輛設計水平等方向,強化內功,方能贏得機會。比如長安CS75的大起大落就說明,汽車的質量非常的重要。
在於品牌的營銷能力和4S店的銷售能力,這或許屬於雙向努力才能完成了,車企本身要定位準確,投放精準,4S店則需要深挖具體每一個潛在客人。
一點個人的觀點,望採納,謝謝。
『伍』 我有個汽車專利。
只要汽車行業認可,又是一道安全屏障,另外必須是汽車業的一個賣點回,他們才會有興趣,答呵呵。我認為應先去大品牌的合資汽車廠家找主管人員協商,價錢合理就是合作的第一步的成功。有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我可是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可要給我分哦!
『陸』 有誰知道汽車行業的專利免費下載的網頁
登錄國家知識產權局,點開高級搜索,在關鍵詞一欄里選擇汽車燈具,專利類型勾選外觀專利,搜出來的就是你要的專利。你是檢索專利用於點子碰撞創造新專利還是要判定自己的專利是不是符合申請條件呢?
『柒』 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被侵權的現狀
有這樣的案例嗎,中國目前的汽車工業主要還是引進國外專利技術,模仿和復制國外品牌的車型,有國外的對這個汽車侵權,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哪個這個汽車是完全中國知識產權的
『捌』 我國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困局是什麼你有可破破局良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在專利方面,根據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統計數據,從1985年至2005年,國外企業在我國申請的發明專利總量約為國內企業的11.2倍。而且,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集中在車上保護、發動機、電氣控制等關鍵技術領域;國內企業的專利申請則集中在車輛傳動、特種運輸等非關鍵領域。
在國外市場,我國企業的專利部署極少,目前還沒有出現為拓展海外市場積極開展專利部署的跡象。例如,根據企業、品牌名稱在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資料庫進行檢索,我國長安、奇瑞、吉利、一汽、東風等著名汽車企業都沒有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獲得任何授權專利,也沒有公開任何專利申請。相比之下,豐田公司在美國授權的專利是1.0483萬件,公開的專利申請是2486件;本田公司在美國授權的專利是1.2214萬件,公開的專利申請是3912件。國內企業的PCT專利申請也不多。例如,吉利、奇瑞各公開了1件和2件申請。本田、豐田則各公開了2462件、2863件申請。從這些情況看,我國汽車行業要實現品牌和技術崛起,急需在諸多重大技術領域有所突破。
目前,這六大領域的863課題招標工作已經展開。隨著863課題研究的深化,我國完全有能力在這六個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幫助國內企業徹底打破知識產權困局,迅速推動我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崛起。
『玖』 舉例說明,我國汽車工業與國外的差距(從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情況出發)
國內的發動機研發水平也就達到國外發動機的90年代產品。
中國的自動變速箱技術極差(現在所謂的自動擋變速箱也就是在手動擋變速箱基礎上加之一套自動換擋器)
車輛高技術電子配件基本全靠進口,如ACC感測器,車道保持感測器,陽光雨量感測器。
國產的ABS泵的技術水平較差,現在雖不少中低端車大量採用,但這是因為價格低廉。在實際測試中剎車性能要查很多,更不要說在路面打滑情況下。
現在的汽車發動機電腦,多少都是進口德國美國的。
『拾』 汽車自主知識產權問題
汽車的開發成本很高。要想賺錢,必須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以攤分開回發和銷售成本。你這樣模答仿生產的話,可能比買來還貴,所以,得不償失。
有些是可以模仿的,如外形;有些是模仿不來的,如:核心的技術構造及材料合成。即使你偷來了技術,不能做大,也是徒勞的。(做大後,別人會通過專利保護掐你!)
所以,汽車行業里目前還沒有通過模仿成為國際品牌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