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有哪幾個
專利試點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45) 示範城市創建市(28) 試點城市(31)】
廣東內汕頭 江蘇容無錫 山東淄博 廣西桂林
安徽蕪湖 江蘇南京 江蘇鎮江 江西南昌
吉林長春 黑龍江哈爾濱 遼寧沈陽 遼寧大連
山東濟南 山東青島 山東濰坊 江蘇泰州
江蘇蘇州 江蘇常州 浙江杭州 浙江寧波
浙江溫州 浙江金華 福建福州 福建廈門
廣東廣州 廣東佛山 雲南昆明 四川成都
山西太原 湖北武漢 湖北宜昌 貴州貴陽
湖南長沙 湖南株洲 湖南湘潭 河南洛陽
甘肅蘭州 山東東營 河北石家莊 河南鄭州
安徽合肥 海南海口 山東煙台 新疆烏魯木齊 [資政知識產權]
⑵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哪些要求
附件2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評定指標(暫行)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序號
三級指標
最高分值
內容及說明
記分
備 注
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水平
190(最高分)
110(基本分)
組織領導60
1
領導意識
20
市政府是否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政府(政府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目標。(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
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的情況。包括專門召開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次數、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次數以及是否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知識產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並產生顯著成效等。(5)
定期督導、檢查、落實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包括工作部署的落實和成效等)(5)
2
工作投入
20
市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手段、環境、設備、資金等支持的情況,特別是示範創建期間對工作條件的改善和資金增加的情況。
3
決策支撐
20
政府是否建立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審議機制;(10)
政府是否運用該機制,於立項前對投資的重大項目進行知識產權審查論證。(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
工作體系
建設90
4
知識產權
綜合管理機制
建設情況
10
政府知識產權協調機制建立及運行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城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的情況。(包括機制
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5
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制完善情況
40
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性質、
級別、編制、工作條件等情況。
有獨立機構及專職人員(40);合屬辦公(15);有專職人員,無辦事機構的(5)
6
縣(市)、區
知識產權局
機構建設情況
10
所轄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所屬城區、開發區、縣(市)設立知識產權局的情況。
全部建立(10);50%以上(5分以上);50%以下(5分以下)
7
城市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建設情況
10
本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情況,包括專利代理、專利信息服務及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從業人員數量及工作情況,提供相關數據。
8
行業保護協會建立情況
10
本地區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情況。對是否建立、建立的數量及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
9
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機構
建設情況
10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知識產權工作管理部門的比例。
政策法規
體系40
10
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情況
20
人大頒布法規與政府頒布規章、政府政策文件(5)
四個層次均出台(20分),每個層次
5分。沒有相應許可權的城市不考核
部門聯合發文(指知識產權局和政府其他部門或司法機關聯合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部門文件(指知識產權局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定情況(5)
11
政策法規內容完善情況
20
上述出台的有關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的政策和規定,是否涉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宣傳和人才培養等全面內容。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
90(基本分)
促進知識產權創造的措施和成效
12
職務發明獎酬制度落實情況
15
職務專利的單位對發明人(設計人)的獎酬情況,是否高於
《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標准。
13
引導專利產出的措施及
落實情況
15
採取多種方式引導知識產權產出情況。(包括:支持專利申請、
獎勵專利產出、獎勵馳名商標的產出等)
知識產權
的產出
14
年申請國內
專利增長率
10
示範創建期間每年比上一年的
國內申請增長率。
15
年申請國外
專利增長率
10
每年申請國外專利的增長率。
16
年專利申請量中發明專利比例的增長率
10
每年發明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
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7
年專利申請中企業所佔比例的增長率
10
本市每年企業專利申請佔全部
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8
年專利申請中主導產業所
佔比例
10
本市每年主導產業專利申請占
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
19
每十萬人年發明專利申請量
10
本市每十萬人年度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達到或高於本省平均量。
應高於全省平均量;若低於平均量記零分。
20
年注冊商標
數量的增長率
10
本市每年注冊商標的數量較上年注冊商標的增長率。
21
馳名商標
擁有量
10
本市馳名商標的擁有量和示範
創建期間內增加的數量。
22
職務發明申請所佔比例的
增長率
10
本市職務發明申請佔全市專利
申請的比例的年度增長率。
23
著名商標
增加數量
10
本市著名商標增加的數量。
24
已注冊登記的地理標志數量
10
本市擁有注冊登記地理標志的
數量。
25
年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
數量
10
本市每年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數量。
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
與水平
150(最高分)
90(基本分)
行政執法
26
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10
本市每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27
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平均
每個案件的
結案周期
10
本市每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28
年假冒他人專利案件查處量
10
本市每年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的數量。
29
年冒充專利案件查處量
10
本市每年查處冒充專利案件的數量。
強化行政
執法的措施與手段
30
重大假冒他人專利案件及時移交公安
部門情況
10
構成犯罪的假冒他人專利案件
移交公安部門的情況。
31
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數量
10
示範創建期間開展執法專項
行動、執法檢查活動的次數、
規模等。
32
執法隊伍
建設情況
10
本市擁有行政執法資格的知識
產權人員的情況。包括:人員
數量、培訓次數、素質結構等。
33
跨部門執法
協作情況
10
與工商、版權、公安、葯監、質監等部門進行執法協作的情況,包括協作執法次數、出動人數、時間等數據。
34
跨地區執法
協作情況
10
到其他地區或協助其他地區在
本地執法情況。
行政執法與司法途徑的協調性
35
行政執法案件數與司法
案件比率
10
本市行政執法案件與司法比率和經行政途徑又經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行政機關勝訴的案件比例。
36
是否及時有效遏止大規模群體性侵權事件
20
有無此類案件發生,發生後是否採取措施及時制止,具體情況如何。
引導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措施及成效
37
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
的情況
20
本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靈活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並取得有利結果的情況(特別是涉外的糾紛),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司法保護
38
司法案件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結案周期
10
本市每年知識產權訴訟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專利實施與知識產權制度規則運用的能力與水平150
(最高分)
90
(基本分)
規則運用
39
城市、行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與規劃的研究、制定與實施情況
30
包含:城市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規劃(可以是城市知識產權發展綱要或發展計劃);行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重點行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要求提供戰略研究報告正本或階段性研究報告。
40
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的建立
15
本市重點行業或重點產品研發和出口工作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的預警機制建立的情況。
促進專利實施的措施
41
專利技術實施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情況
15
產學研結合、鼓勵實施他人專利的政策、企業獎酬政策。
42
專利交易平台建設和機制
建設情況
15
包括知識產權交易、風險投資中知識產權歸屬規則的設立與
實施。
43
促進專利實施的財政投入
情況
15
本級或下級政府設立專利實施產業化專項資金的情況。包括額度、用途和效果等。
知識產權對經濟促進效果
44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20
本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45
知識產權貿易交易額
10
現用技術交易額數據。
46
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15
本市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47
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15
本市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促進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
(基本分)
信息平台建設情況
48
建立專利信息平台數量、
種類、運行
方式、名稱
40
本市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各類平台(包括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的各類專利信息平台和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公共閱覽室等)的建設運行及政府投入情況。
信息服務的內容
49
開展專業性、深層次專利信息加工服務
的情況
20
能夠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內容。
專利信息
取得的成效
50
在戰略制定、重大項目、技術立項和技術引進過程中有效利用專利信息的情況
30
在戰略研究制定、重大項目、經濟項目、技術立項或技術引進時利用專利信息進行專利檢索、分析,有效利用失效專利信息的情況。包括有效規避專利風險、節約研發經費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情況,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加強宣傳教育與交流合作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基本分)
宣傳活動的措施與成效
51
宣傳活動
開展情況
40
新聞媒體專題:指利用新聞媒體,設立專門欄目宣傳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10)
大型宣傳活動:指宣傳面廣、參加人數多、影響力大、具有明顯效果的宣傳活動開展的情況。(20)
知識產權論壇:指舉辦省級及省級以上知識產權論壇的情況,包括次數、規模、范圍、參加人員等。(副省級以下城市不考核)。(10)
培訓活動的措施與成效
52
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的情況
30
對國家幹部、科技人員、企業管理者及有關人員開展知識產權培訓的情況。評價內容包括知識產權培訓是否納入公務員及幹部培訓課程及考核,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的次數和培訓人數等。
國際合作交流活動開展情況與成效
53
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的情況
20
開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活動的次數、名稱、內容、規模、影響等。
加強人才培養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
(基本分)
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
54
培訓基地的
建立情況
30
本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含高校)的數量、名稱、運行方式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55
培養規劃
及計劃
30
本市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長遠
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等。
56
人才庫建設
30
現有知識產權人才結構、知識
產權人才引進的措施及現狀。
創新舉措及突出成效90
工作特色
57
思路、制度
(體制、機制)、手段等
方面的創新
50
工作成效
58
成效及獲得
肯定
40
使用說明:
1.以上各項指標考核的均為示範創建期間的情況。
2.對於上述各項指標,均應提供相應的正式文件、會議記錄、工作總結及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⑶ 國家發改委:鼓勵住宅小區、旅遊景區布局建設智慧超市等
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拓展無接觸式消費體驗,鼓勵辦公樓宇、住宅小區、商業街區、旅遊景區布局建設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智慧驛站、智慧書店。
要建設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台。推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台建設,支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多場景應用,促進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和城市建設數據匯聚。完善智慧城市領域標准體系,開展關鍵急需標准制定。
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車城網」。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實現社區智能化管理。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建設建築產業互聯網,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發展「中國建造」。
應新能源汽車和寄遞物流配送車輛需求,優化社區、街區、商業網點、旅遊景區、度假區等周邊地面及地下空間利用,完善充電電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電樁(站)建設力度。鼓勵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
引導社會資本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募集資金,或到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公司債、可轉債及資產支持證券融資,拓展新型消費領域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於新型消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在支持新型消費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深入發展數字文化和旅遊。加快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舉辦數字文化和旅遊消費體驗活動,促進在線演出市場發展,鼓勵上網服務場所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支持數字文化企業參與傳統文化和旅遊業態改造提升。制定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指南,完善分時預約、在線預訂、流量監測、科學分流、無接觸式服務、智能導游導覽等功能。在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示範城市優先建設一批新型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地,加強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藝術展覽、沉浸式體驗型項目等多種業態集合。
該《通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醫保局、國家版權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郵政局、國家中醫葯局、國家葯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共28個部門共同發出。《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對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進消費、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培育新型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⑷ 利用法律和國情的認識,談談我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什麼意義
可以提高我市公民的法律意識 可以增強公民的創新能力 也能有效的保護知識產權 能提高我市的經濟發展
⑸ 哪些省份成立了知識產權運營基金
廣東省和珠海抄市政府分別為珠海襲的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橫琴金融與國際特色試點平台配套2500萬元,陝西省政府為西安的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台配套1000萬元。運營基金方面,地方財政已確定的配套資金合計3.45億元,其中,四川省力度最大,省市兩級財政共配套投入1.3億元;江蘇省明確了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的運行模式,聚焦專利產業化,並結合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企業特點,研究起草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子基金設立方案,探索支持蘇州、南通、鎮江等市成立市級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風險補償基金方面,遼寧省知識產權局會同省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聯合印發了《關於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的通知》,在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錦州、阜新、遼陽、朝陽和盤錦10個市開展試點;中央財政出資5000萬元,按照2:1比例由各試點城市共同出資1億元,計劃募集資金規模達1.5億元。
⑹ 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哪些
我有個冰狗網的朋友告訴我的,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知中查到的,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如下圖所示:
⑺ 想知道: 鄭州市 金水區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管理委員會 在哪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郭民生介紹,知識產權創意試點園區的建設思路是搭建回「一區一中心三園多群答」的空間框架。「一區」,即沿鄭州市賈魯河、東風渠5公里的濱河區域,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研發設計企業總部集聚區;「一中心」,即在鄭州市文勞路東段建設建築面積為4萬平方米的創意產業綜合公共服務中心;「三園」,即河南科技園、創意設計園、文化創意園;「多群」,即依託鄭州市和中原城市群高校、設計研究院所的優質資源,打造多個有特色的創意設計集群。
⑻ 利用法律和國情的知識,談談我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什麼積極意義
創建國家知來識產權示範城市1、有利自於推動本市法治建設進程,營造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提高司法公信力。
2、有利於更好的保護知識產權人及相關的工商業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當地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3、有利於提高城市形象、吸引高端外資、擴大城市影響力。
4、是我國入世以來,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進程的一大體現,有利於提示我國國際形象。
⑼ 海寧市麥芃知識產權代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麥芃知識產權代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為提供知識產權代理咨詢、知識產權法律咨詢、知識產權運營及管理咨詢、知識產權信息研究、知識產權培訓等服務的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公司擁有專業、成熟的服務團隊,包括知識產權管理咨詢師、代理人(商標、專利)、知識產權律師、知識產權顧問等,著力建設廣闊、全面的知識產權服務平台,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佳知識產權服務。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咨詢服務: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初期於2012年6月在全國6省市試點,GB/T29490-201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於2013年3月1日發布實施。該標準是基於過程方法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型,能夠有效指導企業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根據《2013年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推進計劃》的工作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決定啟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推行工作,引導和支持企業推行實施國家標准,全面提升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國家層面、各地方層面通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對開展貫標工作的企業給予政策性獎勵。麥芃擁有一支強大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咨詢隊伍,獨立咨詢師均為最早從事知識產權體系貫標咨詢的人員,具有豐富的輔導經驗和靈活的輔導方式。結合各地方特色及企業特色,採取診斷定製服務模式,既可滿足企業客戶對於自身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和完善的需求,也可滿足第三方認證機構對於企業的標准要求,還可根據客戶需求,在體系覆蓋層嵌入多服務溝通渠道,提供代理、法律、培訓等知識產權相關項目的增值服務。
法定代表人:羅仲寅
成立時間:2015-05-08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48100020644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海寧市硤石街道海馬路22號304室
⑽ "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什麼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評定指標(暫行)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序號三級指標最高分值內容及說明記分備 注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水平190(最高分)110(基本分)組織領導601領導意識20市政府是否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政府(政府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目標。(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的情況。包括專門召開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次數、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次數以及是否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知識產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並產生顯著成效等。(5) 定期督導、檢查、落實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包括工作部署的落實和成效等)(5) 2工作投入20市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手段、環境、設備、資金等支持的情況,特別是示範創建期間對工作條件的改善和資金增加的情況。 3決策支撐20政府是否建立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審議機制;(10)政府是否運用該機制,於立項前對投資的重大項目進行知識產權審查論證。(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工作體系建設90 4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機制建設情況10政府知識產權協調機制建立及運行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城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5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制完善情況40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性質、級別、編制、工作條件等情況。 有獨立機構及專職人員(40);合屬辦公(15);有專職人員,無辦事機構的(5)6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10所轄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所屬城區、開發區、縣(市)設立知識產權局的情況。 全部建立(10);50%以上(5分以上);50%以下(5分以下)7城市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建設情況10本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情況,包括專利代理、專利信息服務及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從業人員數量及工作情況,提供相關數據。 8行業保護協會建立情況10本地區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情況。對是否建立、建立的數量及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 9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建設情況1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知識產權工作管理部門的比例。 政策法規體系4010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情況20人大頒布法規與政府頒布規章、政府政策文件(5) 四個層次均出台(20分),每個層次5分。沒有相應許可權的城市不考核部門聯合發文(指知識產權局和政府其他部門或司法機關聯合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部門文件(指知識產權局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定情況(5) 11政策法規內容完善情況20上述出台的有關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的政策和規定,是否涉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宣傳和人才培養等全面內容。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促進知識產權創造的措施和成效12職務發明獎酬制度落實情況15職務專利的單位對發明人(設計人)的獎酬情況,是否高於《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標准。 13引導專利產出的措施及落實情況15採取多種方式引導知識產權產出情況。(包括:支持專利申請、獎勵專利產出、獎勵馳名商標的產出等) 知識產權的產出14年申請國內專利增長率10示範創建期間每年比上一年的國內申請增長率。 15年申請國外專利增長率10每年申請國外專利的增長率。 16年專利申請量中發明專利比例的增長率10每年發明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7年專利申請中企業所佔比例的增長率10本市每年企業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8年專利申請中主導產業所佔比例10本市每年主導產業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 19每十萬人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0本市每十萬人年度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達到或高於本省平均量。 應高於全省平均量;若低於平均量記零分。20年注冊商標數量的增長率10本市每年注冊商標的數量較上年注冊商標的增長率。 21馳名商標擁有量10本市馳名商標的擁有量和示範創建期間內增加的數量。 22職務發明申請所佔比例的增長率10本市職務發明申請佔全市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年度增長率。 23著名商標增加數量10本市著名商標增加的數量。 24已注冊登記的地理標志數量10本市擁有注冊登記地理標志的數量。 25年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數量10本市每年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數量。 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行政執法26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10本市每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27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的結案周期10本市每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28年假冒他人專利案件查處量10本市每年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的數量。 29年冒充專利案件查處量10本市每年查處冒充專利案件的數量。 強化行政執法的措施與手段 30重大假冒他人專利案件及時移交公安部門情況10構成犯罪的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移交公安部門的情況。 31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數量10示範創建期間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的次數、規模等。 32執法隊伍建設情況10本市擁有行政執法資格的知識產權人員的情況。包括:人員數量、培訓次數、素質結構等。 33跨部門執法協作情況10與工商、版權、公安、葯監、質監等部門進行執法協作的情況,包括協作執法次數、出動人數、時間等數據。 34跨地區執法協作情況10到其他地區或協助其他地區在本地執法情況。 行政執法與司法途徑的協調性35行政執法案件數與司法案件比率10本市行政執法案件與司法比率和經行政途徑又經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行政機關勝訴的案件比例。 36是否及時有效遏止大規模群體性侵權事件20有無此類案件發生,發生後是否採取措施及時制止,具體情況如何。 引導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措施及成效37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的情況20本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靈活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並取得有利結果的情況(特別是涉外的糾紛),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司法保護38司法案件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結案周期10本市每年知識產權訴訟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專利實施與知識產權制度規則運用的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規則運用39城市、行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與規劃的研究、制定與實施情況30包含:城市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規劃(可以是城市知識產權發展綱要或發展計劃);行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重點行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要求提供戰略研究報告正本或階段性研究報告。 40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的建立15本市重點行業或重點產品研發和出口工作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的預警機制建立的情況。 促進專利實施的措施41專利技術實施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情況15產學研結合、鼓勵實施他人專利的政策、企業獎酬政策。 42專利交易平台建設和機制建設情況15包括知識產權交易、風險投資中知識產權歸屬規則的設立與實施。 43促進專利實施的財政投入情況15本級或下級政府設立專利實施產業化專項資金的情況。包括額度、用途和效果等。 知識產權對經濟促進效果44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20本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45知識產權貿易交易額10現用技術交易額數據。 46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15本市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47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增長率15本市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促進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信息平台建設情況48建立專利信息平台數量、種類、運行方式、名稱40本市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各類平台(包括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的各類專利信息平台和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公共閱覽室等)的建設運行及政府投入情況。 信息服務的內容49開展專業性、深層次專利信息加工服務的情況20能夠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內容。 專利信息取得的成效50在戰略制定、重大項目、技術立項和技術引進過程中有效利用專利信息的情況30在戰略研究制定、重大項目、經濟項目、技術立項或技術引進時利用專利信息進行專利檢索、分析,有效利用失效專利信息的情況。包括有效規避專利風險、節約研發經費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情況,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加強宣傳教育與交流合作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宣傳活動的措施與成效51宣傳活動開展情況40新聞媒體專題:指利用新聞媒體,設立專門欄目宣傳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10) 大型宣傳活動:指宣傳面廣、參加人數多、影響力大、具有明顯效果的宣傳活動開展的情況。(20) 知識產權論壇:指舉辦省級及省級以上知識產權論壇的情況,包括次數、規模、范圍、參加人員等。(副省級以下城市不考核)。(10) 培訓活動的措施與成效52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的情況30對國家幹部、科技人員、企業管理者及有關人員開展知識產權培訓的情況。評價內容包括知識產權培訓是否納入公務員及幹部培訓課程及考核,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的次數和培訓人數等。 國際合作交流活動開展情況與成效53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的情況20開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活動的次數、名稱、內容、規模、影響等。 加強人才培養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54培訓基地的建立情況30本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含高校)的數量、名稱、運行方式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55培養規劃及計劃30本市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長遠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等。 56人才庫建設30現有知識產權人才結構、知識產權人才引進的措施及現狀。 創新舉措及突出成效90工作特色57思路、制度(體制、機制)、手段等方面的創新50 工作成效58成效及獲得肯定40 使用說明:1.以上各項指標考核的均為示範創建期間的情況。 2.對於上述各項指標,均應提供相應的正式文件、會議記錄、工作總結及其他有關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