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包荒山荒地有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農業生產。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造林。個人或者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農業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除農業承包合同另有約定外,承包方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產品處分權和收益權,同時必須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承包方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按照《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在承包期內,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轉包所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也可將農業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者。承包期滿,承包人對原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享有優先承包權。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的,該承包人的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承包人只享有按原確定用途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土地所有權。不得在承包地上毀田打坯、建房、葬墳和開礦。
❷ 荒山荒地轉建設用地需要什麼手續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條:依法改變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或者因依法買賣、轉讓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而使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更換土地證書。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開發國有荒山、荒地、灘塗,必須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批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辦理。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單位和個人承包經營的土地和依法確定給個人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應當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擅自建房、建窯、建墳、采礦、採石、挖砂、取土。
(2)山荒地土地使用權轉讓規定擴展閱讀: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對嚴重毀壞種植條件的,除責令違法者限期治理外,處以罰款的,依照耕地保護法規規定的標准執行;
對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沙化、鹽漬化的,除責令違法者限期治理外,處以罰款的,依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標准執行;對因開發土地造成水土流失的,除責令違法者限期治理外,處以罰款的,依照水土保持法規規定的標准執行。
❸ 國家法律對農村古老墳地周圍荒山荒地距離有什麼具體規定
國家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也沒有具體的標准,而且具體情況,也要看當地的規定。
憲法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❹ 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抵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1)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2)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3)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
(4)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5)抵押人依法承包並經發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
(6)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❺ 承包荒山荒地用於造林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農業生產。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造林。個人或者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農業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除農業承包合同另有約定外,承包方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產品處分權和收益權,同時必須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承包方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按照《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在承包期內,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轉包所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也可將農業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者。承包期滿,承包人對原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享有優先承包權。承包人在承包期內死亡的,該承包人的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承包人只享有按原確定用途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土地所有權。不得在承包地上毀田打坯、建房、葬墳和開礦。
❻ 請問農村裡,開荒時所產生的自留地是什麼概念,有沒有權進行土地使用權轉讓
開荒時所產生的自留地,是指根據地方政府的政策,允許並鼓勵農民在荒山荒坡荒地上開墾,並按政策規定開出的荒地屬於個人自留地。這項政策在一些地方確實實行過。
你家當時開荒時如果有這樣的政策規定,自然可以按自留地處置。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規定就不行。
❼ 農村的荒地是否允許買賣
農村的荒地不允許買賣,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為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2、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3、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4、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7)山荒地土地使用權轉讓規定擴展閱讀:
1、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3、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❽ 荒地的使用權歸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四十八條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一)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二)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三)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四)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第八十一條 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採挖。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
國家所有的礦藏、水流,國家所有的和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根據上述規定,荒地的使用權由承包人所有。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約定享有權利和義務,在承包合同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荒地所有人再次向他人發包,是違約行為,也違反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荒地的承包人不同意的話,你可以向村集體要回土地使用費並要求承擔相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