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是什麼
計算機行業的重要財產除了計算機本身就是其內部的軟體價值,所以為了保護好有極高升值空間的軟體就必須通過登記著作權來作為法律上的保障,但著作權的登記首先就得根據制度的規定來進行。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是什麼?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是什麼我國實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著作權從軟體完成之日起就自動產生,登記並不是權利產生的必要條件。那麼為什麼還要做軟體著作權登記這件事呢?因為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通過登記,可以通過登記機構的定期公告,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產品。軟體著作權個人登記,是指自然人對自己獨立開發完成的非職務軟體作品,通過向登記機關進行登記備案的方式進行權益記錄/保護的行為。軟體著作權企業登記,是指具備/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對自己獨立開發完成的軟體作品或職務軟體作品,通過向登記機關進行登記備案的方式進行權益記錄/保護的行為。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和國家優惠政策。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我國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實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通過登記,可以:1通過登記機構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產品。2在發生軟體著作權爭議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是主張軟體權利的有力武器,同時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司法保護的前提。3在進行軟體版權貿易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權利證明,有利於交易的順利完成。同時,國家權威部門的認證將使您的軟體作品價值倍增。4合法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該軟體產品,並可以出版發行5申請人可享受《產業政策》所規定的有關鼓勵政策。登記制度的產生也是因為在軟體盛行的社會上產生了為了爭奪利潤而侵害別人合法軟體所有權的情形,法律為了讓整體經濟在軟體行業的推動下盡快發展而專門設定登記制度來保障各方面的權利。
2. 著作權登記有什麼意義著作權登記的作用是什麼
著作權登記有什麼意義?著作權登記的作用是什麼?從各國的情況來看,著作權的取得是否必須以登記為條件,立法上的態度不冬相同。有的國家採用注冊取得著作權制度,規定只有經過登記才能取得著作權,未經登記不能獲得著作權,那麼著作權登記有什麼意義?著作權登記的作用是什麼?著作權登記有什麼意義?著作權登記的作用是什麼?版權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願登記制度的在於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我國實行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企業可以依法就文字作品、美術攝影作品、工程和產品設計圖紙及說明等向各地版權局申請登記,取得版權局頒發的登記證書,作為享有著作權的有效憑證。著作權登記具有多方面的意義。著作權登記有什麼意義?1.它能幫助著作權人確定和明確權利歸屬。作品創作的過程復雜,如委託創品、法人作品、職務作品等,這就需要一個法律確認過程,以此減少相關權利糾紛。2.在著作權人被侵權需主張自己的權利時,登記的事項可作為擁有權利的初步證明。訴訟中,原告常常需要拿出原稿、原件、創作行為的證明材料、受讓或許可使用的合同等作為權屬證據。對一些沒有發表或不為人熟知的作品要拿出相關原件或合同相對困難,而著作權登記內容,如著作權證書可起到類似證明作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已將著作權證書作為證據採用。3.著作權登記也能保護權利人的相關經濟利益。隨著著作權保護意識的提高,使用者在取得授權時,需要對方提供相應的證明,以減少經濟風險。在傳統的使用作品的領域,人們對作品的認定有一個基本判斷。但網路中,常常會出現難以確定權利人的情形,如果取得版權登記證書,問題就容易解決。
3. 作品著作權登記制度從哪一年開始實施
作品登記不是來著作權取得的必自要手續。
作品實行自願登記。
作品無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但版權登記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
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能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作品登記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
4. 為什麼要登記著作權
一、著作權自願登記僅僅是著作權成立證據的一種,不能作為當然的權利證書使用。我們知道著作權自作品完成之日成立,因此著作權成立的依據應該是作品的創作思路、原創手稿等一些列能夠表達創作過程的原始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說明該作品由作者獨立創作完成,而著作權登記僅僅要求對作品的權屬進行說明,沒有要求提供原始資料作為證據。因此,著作權登記只能證明申請人對某一作品進行了登記,至於該作品是否為登記者獨立創作完成則沒有審核。因此,當著作權登記與著作權原始資料相沖突時,著作權將以原始資料確定作者和著作權人。
因此,著作權登記證書不同於商標注冊證和專利證書及專利登記薄副本,不能作為權利憑證使用,只能作為權利存在的一種證據使用。
二、著作權登記證可以達到作品發表的類似效果。著作權法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但我們都知道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發表,發表的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藝術價值的作品。因此對於許多普通作者來講,作品發表或許是一種奢望。因此,著作權自願登記也是實現作品確定權利歸屬的一個簡易方式。因此,筆者認為,在沒有相反證據證明登記證書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不是作者的前提下,這些登記的權利人就是作者,進而能夠享有著作權。
三、著作權自願登記是作者保留著作權證據費用相對較低的一種方式。在一般情況下,手稿原件不一定能夠完整的保存,而且其保留的證據由於是單方證據,很難被第三者認可證據的效力,因此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著作權登記是可以證明著作權的權屬的。
而著作權成立的證據除了上述登記之外,還有許多保留證據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公證機構公證保留,第三方見證機構見證保存,也都可以保留上述證據。但公證保留著作權證據和見證保留著作權證據的費用相對較高,如一份公證書的費用大概在2000-4000元之間,而一份著作權自願登記的官方費用一般在幾百元以內,因此對於廣大作者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筆者認為還有更為簡潔低廉的方式,目前正在研究其可行性。
四、著作權自願登記可以涉及到著作權的變更、轉讓、繼承等事實。著作權自願登記不僅登記的是著作權成立,而且還包括權利變更、權利轉讓和權利繼承等法律事實,這些法律事實在進行登記後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五、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的特殊性。計算機軟體作為作品,是按《計算機軟體登記條例》登記的,而且登記後給予重點保護。
重點保護的依據是《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第32條規定:「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要規范和加強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鼓勵軟體著作權登記,並依據國家法律對已經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
在發生軟體著作權爭議、軟體著作權糾紛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是著作權人主張權利的證明,因此,它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司法保護的前提。
是軟體作品作為技術出資入股的前提。《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計算機軟體可以作為高新技術出資入股,但是一般都要求權利人提供《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作為評估依據。
軟體著作權登記是權利人享有各項優惠政策的前提條件。登記人可以依據《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享受有關稅收、知識產權、投融資、產業技術、出口、人才吸引等若乾的優惠政策。另外,取得《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後,可進行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企業的認定(雙軟認定),由此可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軟體著作權登記也是在我國境內合法經營或者銷售軟體產品的前提。
六、作品自願登記的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保護中心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保護中心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七、軟體著作權的登記受理機關為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的發證單位為中國國家版權局,申請人可委託當地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具體辦理軟體著作權的登記工作。
八、關於自願登記作品的維權。經過自願登記的作品在維權時,如果對方不能提供相反證據時可以認定登記作品的著作權,但是由於著作權的特殊性,只要獨立完成即可享有著作權。著作權的存在可能不是唯一的,因而著作權登記證書也不能排除他人獨立創作出相同的作品。因此仍需要作品登記人提供證據證明涉嫌侵權人知道或者了解權利人作品的證據,以證明模仿抄襲的行為存在。
5. 什麼是著作權為什麼要登記著作權
什麼是著作權?為什麼要登記著作權?依法進行登記是取決於我們是不是自願性質,我們將登記大致分為自願登記和強制性質的登記。所有是法律強制當事單位一定要進行登記才能進行經營活動的,就是強制登記。在強制一定要登記的國家裡,要取得著作權一定要注冊登記;另外,在有的保護主義的國家裡,著作權跟強制登記是相關聯的。為什麼要登記著作權要想取得權利就必須要進行登記,是當事公司或個體自願去登記的我們稱之為自願登記,但也有些保護主義國家也有規定,著作權當事人也可以進行自願性登記。依據當事人是否自願登記權利,通常也將登記著作權細分為登記變動權利(包含其他項權登記事項)、登記注銷和登記注冊。登記注冊是說著作權的登記,變動權利的登記是說在取得著作權之後的登記,登記注銷是說著作權和著作權的其它權利消失以後的登記。需要當事人提交哪些材料1、申請表。具體包含:產品名字、產品分類、署名、完成的時間、發表與否、第一次發表的時間和地址;產品以何種形式完成(完成形式,職務等等其它方面);完成者的個人情況、別的著作人的情況。2、申請人的個人情況(申請人要提供自身的有效證件復印件、申請人是單位的話就要提供單位相關有效證件的復印件(副本的)和經辦人的有效證件的復印件)。3、提供樣本(申請的作品),(如果是文字的作品就要提供作品原稿;美術和攝影這兩方面的作品就要准備2張lOcm×12cm的相片;工程方面的產品就要准備三視圖、實物照片或者效果圖;影視影音方面的作品則要准備VR等等)。4、產品方面的創意分析。5、根據自身情況要求提交作者本人的委託證明、該次作品和委託合同或著作權的委託使用合同。著作權自願登記的制度著作權施自願性登記的原則,作品不管是不是已經登記了,作者本身或其它被委託的委託人的使用權利均不受影響。我們國家實行的自願登記主要是為了維護作者本人和別的被委託的版權人的合法權益,這將大大有助於在法律層面上解決著作權人本身的著作權歸屬問題這方面的爭吵,而且為著作權歸屬方面的爭執提供了最基本最原始的有效證據。
6. 著作權登記的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
版權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專影響。我國實屬行作品自願登記制度的在於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7. 原始版權保護制度最早起源於我國哪個朝代
宋
禁擅鐫
8. 著作權登記意義是什麼
著作權登記意義,我國實行著作權自願登記制度,企業可以依法就文字作品、美術攝影作品、工程和產品設計圖紙及說明等向各地版權局申請登記,取得版權局頒發的登記證書,作為享有著作權的有效憑證。那麼著作權登記意義是什麼?著作權登記著作權登記意義:1.它能幫助著作權人確定和明確權利歸屬。作品創作的過程復雜,如委託創品、法人作品、職務作品等,這就需要一個法律確認過程,以此減少相關權利糾紛。2.在著作權人被侵權需主張自己的權利時,登記的事項可作為擁有權利的初步證明。訴訟中,原告常常需要拿出原稿、原件、創作行為的證明材料、受讓或許可使用的合同等作為權屬證據。3.著作權登記也能保護權利人的相關經濟利益。隨著著作權保護意識的提高,使用者在取得授權時,需要對方提供相應的證明,以減少經濟風險。在傳統的使用作品的領域,人們對作品的認定有一個基本判斷。
9. 著作權的由來
著作權的產生與發展,與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著作權制度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自著作權制度產生後,它依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或者說,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對著作權制度不斷提出挑戰,而著作權制度也在應戰之中不斷發展完善。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受保護客體,著作權制度逐漸將它們納入了受保護的范圍之中;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對於作品的利用方式,著作權制度逐漸將這些新的利用方式納入了著作權的范圍之內。談及起源,因其與「印刷」、「出版」的密切,我們首先稱其為版權(著作權)。在其權利的演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版權由實物到權利的過渡,由載體到權利的強化,由特權到私權的演化。
1. 中國。至於版權的起源,東西方知識產權法學者無一例外地認為,版權是隨著印刷術的應用而產生的。早先,正如對印刷術的發明的認識一樣,大多數西方的知識產權學者認為,15世紀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歐洲對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是版權保護的開始;直到20世紀中後期,西方版權法相關的著述中,才漸漸對於版權起源於歐洲發生了疑問。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在該組織出版的著作中指出:「有人把版權的起因與15世紀歐洲印刷術的發明聯系在一起。但是,印刷術在更早的很多世紀之前就已在中國和朝鮮存在,只不過歐洲人還不知道而已。」綜觀版權的歷史,更多地體現在物質性產品的特權與私權上,並非簡單起於一種民事權利,更不是起源於財產權,而是更多是一種「行政特權」,而類似於15世紀威尼斯、法國、英國頒布的禁止他人隨便翻印的特許令,在中國的宋代就已出現。晚清的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在他的代表作《書林清話》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書籍翻板,宋以來即有禁例。吾藏五松閣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偁《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錄後有長方牌記雲:『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書中還記錄了一項宋代國子監禁止翻板的「公據」。宋國子監屬禮部,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系宋朝最高學府。國子監還設書庫,刻印經史書籍,供朝廷索取、賜予以及本監出售之用。南宋在監內專設「印文字所」。國子監所印書籍稱「監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國之冠。所以,國子監有官辦出版社的職能。在古代出版史上,無論官刻、坊刻、私刻,均有牌記表明刻書、藏版之所外,有的還有禁止原刻印出版者之外的其他人翻板的內容。類似的禁例,已經或多或少反映出版權保護中對經濟權利為以保護的因素,雖我國古代並沒有對版權形成制度化的保護機制,但這種低層次的非法律制度規范性的權利狀卻是客觀存在的。
2.歐洲。在歐洲,有人考證,第一個對印刷商無償地佔有並使用作者的精神創作成果謀利提出抗議的是德國的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他在1525年出版了一本題為《對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冊子,揭露了某些印刷商盜用他的手稿,指責這些印刷商的行為與攔路搶劫的強盜毫無二致,直到今天,西方國家仍舊把盜印他人作品的圖書版本稱為「海盜版」,這可能也是與我們把盜印的書稱為「盜版書」的暗合吧。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為鼓勵創作而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經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之內享有權利的法》,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由於名字太長,為了方便記憶,就用當時在位的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為《安娜法》。該法注重作者享有的財產權利及出版商對於作品利用的相關權利,這對美國版權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8世紀,法國大革命期間,在廢除了原有的各種特許權,包括出版者的特許權後,在新的著作權制度中突出了作者和作者的權利。在18世紀的德國,以康德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作品不僅能給作者帶來經濟利益,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人格,是作者精神的外延的觀點,導致了作者精神權利的產生和發展,把版權保護制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隨後,強調作者的精神權利就成了大陸法系著作權制度中的一個基本特點,與強調版權的作者財產權利且兼顧出版者利益的英美法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美國。美國版權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承接了英國的傳統。這可以從美國表述法律的語言、獲得版權的機制,以及美國法庭在定義版權時所做的法律決定中看到。除了特拉華州,美國其他12個州在1783年至1786年之間通過了版權法。這些法案均是以《安娜法》為基礎的。
這些法案立法目的依次為:
(1)保護作者的權利;
(2)促進學習的研究;
(3)為圖書貿易提供秩序;
(4)防止壟斷。所有這些法案都需要作者和出版商在當地的登記處進行版權注冊,其實際並無法成功的實行。1790年5月3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個聯邦版權法,此法案依然遵從著英國的先例。在該法案通過後的19世紀初,作者的自然權利漸漸失去了它的潛在意義,從而使得出版商從作者的版權中獲得了大部分的利潤。美國現行的版權法是1976年通過197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隨經數十次修改,卻依然承襲了注意版權的「商業性」和「登記注冊」制度的傳統。
雖然英美法系的代表國家英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在20世紀中後期將「修改權」與「保護作品完整權」這兩項精神權利,增加為版權法的兩項重要內容,但作為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的美國的聯邦版權法中,仍沒有保護精神權利的內容。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締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中也沒有對作者的精神權利予以保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主要是知識產權中的經濟權利便不足為怪了。
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產生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知識產權的立法問題,通過法律的形式授予知識產權所有者以專有權,促使知識產權進入商品貿易中,知識產權制度已經成為各項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也已成為某個或某些經濟大國保護本國利益的重要手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出現了重大意義的突破和發展。就著作權而言,我國現行的著作權起草於1979年,由於牽涉面較為廣泛,起草時間長達11年之久。直到1990年9月7日,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於1991年6月1日起實施。著作權法實施之前,又頒布了由國務院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隨著我國加入了陸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日內瓦公約》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締結Trips協議,我國先後於2001年及2010年對著作權法進行了兩次修訂工作,體現了中國對WTO規則的遵守,也表明了對著作權的保護態度更加明確、意識更加強化。
10. 我國著作權制度一般被認為起源於哪裡
您好,受《中美高能物理協定》、《中美貿易關系協定》影響,1979年4月,專一份關於起草版權法屬並逐步加入國際版權公約的報告呈遞到當時主管國家宣傳工作的領導面前。領導批復:「同意報告。請你們趕快動手,組織班子,草擬版權法。」
著作權」和「版權」對我國都是外來詞,這兩個詞都是來自日本。版權是日本教育家福澤喻吉根據英文right譯出(1869)。為參加《伯爾尼條約》,版權法正式更名為著作權法。著作權是當時主持法律修改工作的法學博士水野練太郎根據「作者權體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