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同時,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得需要,如寧波海天集團1998年就成立了「海天塑料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暢銷,就是因為有研發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適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國的標准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30年,高新技術等領域標准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何況,標准本身也是一種產品。俗話說「一流企業賣標准、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標准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准誰就能擁有市場。可見,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看,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寧波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走在前列,很多如:浙江廣博、寧波博威,還要奇迪電器還成為我國首家牽頭承擔強制性國家標准起草制訂工作的企業;特別是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打火機國際標準的制定,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更有競爭力。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B. 26.如何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
一要推進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充分發揮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研究制定和督促檢查年度工作任務、目標和各項措施的實施;積極開展行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作,推動建立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制定和完善與專利和標准有關的政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知識產權創造體系,支持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打造知名品牌;深入開展各類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全面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水平和應對知識產權競爭能力。同時,進一步完善專利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二要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宏觀管理。深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在經濟、文化和社會政策中的導向作用,加強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加強文化、教育、科研、衛生等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運用財政、金融、投資、政府采購政策和產業、能源、環境保護政策,引導和支持市場主體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強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導向作用,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產業化。 三要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專利運用與產業化體制機制建設、平台建設和示範項目建設。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工作。繼續開展對國家重點行業、領域的專利技術分析和預警機制研究。提高知識產權中介服務能力,建立誠信信息管理、信用評價和失信懲戒等誠信管理制度。提高面向社會和公眾的專利文獻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學術研究的信息化管理,優化整合學術研究資源。 四要切實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建立政府主導、新聞媒體支撐、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宣傳工作體系,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國家普法教育中增加有關知識產權的內容,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加強國際和區域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及基礎設施建設與利用的交流合作,聯合外國政府、協會或民間機構共同在境外舉辦大型知識產權交流宣傳活動。
C. 知識產權對於公司的發展有何作用和意義
一個毋庸置疑的現實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甚至可稱得上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殺手鐧」,創造、利用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並從中獲益的重要條件。對於我們寧波的民營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學會和掌握如何應對知識產權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如何切實提升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競爭力,如何維護自身的自主知識產權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並轉化為切實的市場競爭力等,這些都成為擺在我們寧波民營企業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今天,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廣大企業更是創新的主體,其實保護好知識產權就是企業創新的一個途徑,因為知識產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也是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保護知識產權,維護知識產權發展的良好環境,首先就是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如果企業自身都不重視保護知識產權,誰會有積極性來關注、維護你的知識產權?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別人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要做好知識產權的經營和管理,作為企業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領先優勢權,就應該著手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重視技術研發,不斷開發適應市場和客戶的新產品。
通過設立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要對研發資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確保對工藝設備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同時,企業還要以各種方式對研發機構進行制度上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國際性新產品技術創新得需要,如寧波海天集團1998年就成立了「海天塑料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已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他們的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暢銷,就是因為有研發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適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二、實施技術標准戰略,著力提高品牌的技術附加值和質量水平。
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國的標准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30年,高新技術等領域標准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准在規范質量水平、引導技術發展上舉足輕重,沒有好的標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產品。何況,標准本身也是一種產品。俗話說「一流企業賣標准、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標准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的制高點,誰擁有標准誰就能擁有市場。可見,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看,提高標準的生產力已經刻不容緩。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已經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寧波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突出的意識,走在前列,很多如:浙江廣博、寧波博威,還要奇迪電器還成為我國首家牽頭承擔強制性國家標准起草制訂工作的企業;特別是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打火機國際標準的制定,使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更有競爭力。
三、實施品牌戰略,完善企業專利、商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過培養、引進和聘請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把品牌知識、品牌經營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增強企業經營者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品牌創造、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與大專院校和有關機構組織合作,開展以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同時,企業要通過公司戰略會議的形式將實施品牌戰略作為公司的重要決議,在各個部門貫徹執行下去;通過建立專利、商標管理制度,開展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重構知識產權優勢,全部鞏固與保護自身的無形資產。
www.chofn.net
D. 簡述知識產權法制建設的重要性
我國科技法制建設和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加速科技進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技法制建設和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工作是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任務,是保障和促進科技進步的關鍵措施。2000年全國科技法制和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以來,在依法治國方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引下,在各級人大、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法制建設和科技創新知識產權工作不斷躍上新的台階,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科技法制建設不斷深入
一是國家科技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取得重要進展。繼《科技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之後,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牽頭開展了又一部科技專項法《科學技術普及法》的研究起草工作,各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全國人大立法調研;以科普管理工作實踐和地方科普立法經驗;為這部法律的出台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積極推動科技專項立法的同時,科技部繼續爭取其他領域立法對科技工作的支持,在《中小企業促進法》、《政府采購法》等相關經濟立法中加入促進科技進步的措施,體現《科技進步法》的精神,如在《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建議增加了技術創新專章,在《政府采購法》中建議加入了有關促進科技產業發展的相關條款等。科技部還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了生物安全、信息技術安全等方面立法的前期調研工作。
在法規政策建設方面,圍繞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的新任務,以科技資源保護和共享為目標,已陸續啟動了國家科研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科學數據的匯交和使用、各類自然科技資源庫的建設和共享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工作,有三項條例已列為國務院今年立法計劃調研項目,並取得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其中國家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管理條例、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修訂的調研和起草工作已初步完成,將盡快報送國務院。
二是在國家立法推動下,地方科技立法更加活躍和多樣化。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以及有立法權的地區都根據《科技進步法》的規定,結合本地方科技進步的需要,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科技進步實施條例和其他地方性科技法規,不僅數量多,將近200多部,而且調整領域廣,操作性強,調整范圍包括科技進步、技術市場管理、科學技術普及、成果推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企業等;一些地方還在技術秘密、科技投入、風險投資、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科技條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立法探索和嘗試,為國家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地方立法作為國家立法的重要補充,已成為我國科技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依法行政方面,部分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建立了包括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評議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和依法賠償制等科技行政執法責任制度體系。
三是一系列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頒布實施,有效促進了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和科技管理的規范化。圍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貫徹實施,科技部先後發布了《國家科技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關於受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規定》四個部門規章,規范了科技獎勵工作的各個方面。為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管理,科技部頒布了《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兩個部門規章,對科技計劃的設立、計劃項目的實施提出基本規范,同時又以科技部令的形式向社會發布《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估評審行為准則與督查辦法》,實現對計劃項目評估評審活動的公眾監督。此外,《關於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的若干規定》、《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的實施,為科研機構立法做好了前期准備。
四是推動了科技法規和規章制定工作的規范化。嚴格規章制定程序,是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環節。為此,根據《立法法》和《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要求,科技部發布第八號令,重新修訂《科學技術部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進一步科學劃分規章與規范性文件、「紅頭文件」的界限,強調規章的規范性和社會公開性,以改變重紅頭文件、輕部門規章的習慣作法;建立法規、規章立法規劃和計劃制度,強化規章出台前的法制審查工作,明確法制部門與業務部門在立法工作上的職責分工,保證法規、規章制訂工作圍繞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穩步進行,實現科技法規、規章與法律的協調統一性。
為保證科技法制的統一和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要求;近年來各級科技管理部門開展了三次大規模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廢止、修訂了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不適應科技發展或過期的規章和政策性文件。為適應政務公開的要求,科技部已決定建立科技部公報制度;作為今後科技管理部門公開政令、宣傳政策法規的公眾渠道。
E. 知識產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應該包括哪些
政府辦公廳,宣傳部,政法委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高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回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答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教育廳, 科學技術廳, 公安廳, 司法廳, 財政廳,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環境保護廳 ,農業委員會, 商務廳,文化廳, 衛生廳,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國資委,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廣播電影電視局, 版權局,統計局,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知識產權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農業機械管理局, 林業局
F. 每年知識產權行業舉行的國際性會議都有哪些
知識產權商用化國際會議
G. 聽說有一個知識產權的公司前段時間在無錫舉行了一個什麼會議
對的,前段時間匯桔雲知識產權大數據戰略共享儀式在無錫順利舉行。
H. 知識產權法院設立地點有哪些
第一、我國目前有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第二、我國目前專有南京知識產權法屬庭、蘇州知識產權法庭、杭州知識產權法庭、寧波知識產權法庭、合肥知識產權法庭、福州知識產權法院、重慶兩江新區知識產權法庭、成都知識產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