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契稅的計稅依據,征稅對象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
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1)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承受方交。
(2)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除了考慮土地增值稅,另由承受方交契稅。
(3)房屋買賣。
以下幾種特殊情況,視同買賣房屋:
(1)以房產抵債或實物交換房屋,應由產權承受人,按房屋現值繳納契稅。
(2)以房產作投資或股權轉讓,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獨資經營的企業,免納契稅
(3)買房拆料或翻建新房,應照章納稅。
(1)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的計稅依據擴展閱讀:
契稅一般規定: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契稅。
2、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免徵契稅。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自2000年11月29日起,對各類公有制單位為解決職工住房而採取集資建房方式建成的普通住房,或由單位購買的普通商品住房,經當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房改部門批准、按照國家房改政策出售給本單位職工的,如屬職工首次購買住房,均可免徵契稅。
4、自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
5、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減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災害、戰爭等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6、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是否減免。
『貳』 房屋置換如何交納契稅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四條第(三)款規定: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交換的契稅計稅依據,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條規定: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徵契稅。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按照前款征稅。 對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交換及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的計稅價格作為計稅依據。
『叄』 雙方交換房子,應該怎樣辦理手續.怎樣交稅
契稅
一、什麼是契稅?
契稅是指在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權屬轉移過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二、契稅的徵收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依據《條例》規定,下列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行為屬於契稅的徵收范圍: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包括土地使用權的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三、契稅的納稅義務人?
凡在我國境內承受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單位和個人是契稅的納稅人。
所稱單位,是指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它組織;
所稱個人,是指個體經營者,城鄉居民個人,外國人及其他個人。
四、契稅的征稅對象和計稅依據是什麼?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權屬轉移的土地、房屋。計稅依據的確定則分以下三種情況: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計稅依據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的計稅依據,為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
對於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五、契稅的稅率是如何規定的?
契稅稅率為3-5%,具體適用稅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幅度范圍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湖北省契稅稅率規定為4%。
六、契稅的減免稅政策規定有哪些?
按《條例》規定,契稅的減免政策規定有四條: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契稅;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契稅;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此外,《條例》還規定:經批准減征、免徵契稅的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不再屬於《條例》規定的減征、免徵契稅范圍的,應當補繳已經減征、免徵的契稅款。
七、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契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契稅納稅人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性質憑證的當天。
八、契稅的納稅地點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條例》規定,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條例規定契稅的徵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地方稅務機關。
『肆』 契稅計稅依據是成交價還是評估價
契稅的計稅依據是是成交價還是評估價,是根據改變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分別是:
根據成交價格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
根據市場價格核定
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
契稅實行3% ~5%的幅度稅率。實行幅度稅率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因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3%~5%的幅度稅率規定范圍內,按照該地區的實際情況決定。
『伍』 土地使用權契稅計稅依據含還建房價值嗎
如果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有建築物,土地使用權契稅的計稅依據就包含該建築物的價值;如果沒有建築物,就不包括建房價值。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陸』 契稅 房屋交換不是以差價為計稅依據,為什麼這題是這樣的
房屋交換,當交換價格不等時,由多交付貨幣的一方繳納契稅。
第一筆業務,這個公司是支付差額方,所以由這個公司繳納契稅300萬*3%是9萬。
第二筆業務,這個公司是收取差額方,所以它不交稅,是對方交稅。
『柒』 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契稅的計算
問題1,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就是指土地使用權與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與房屋所有權的交換。
問題2,土地使用權無法與房屋所有權交換。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房屋完整產權應該包括房屋的所有權和與之相應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情況下,這二權具有一致性,即房屋所有權和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具有同一性或統一性。房屋的置換通常指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同時交換。既然不適用,契稅的計算也無從算起。
『捌』 姐妹房屋置換應如何納稅
如果交換後的房屋與原房屋價值相等,可免徵契稅,如果交換後的房屋比原房屋價值高,則按差額繳納契稅。具體依據是:1.《契稅暫行條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四條第三項規定,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交換的契稅計稅依據,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2.《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十條規定,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徵契稅。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按照前款征稅。 對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所有權交換及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的計稅價格作為計稅依據。
『玖』 契稅什麼時候交,它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一、契稅計稅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規定: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二、契稅納稅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規定:
第八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九條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