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主贈送土地使用權的相關問題
贈與合同
1.格式 贈與合同
甲方(贈與人):×××(寫明姓名、住址)
乙方(受贈人):×××(寫明姓名、住址)
甲乙雙方就贈送×××(贈與的標的物,如贈與微機一台,應寫明「浪潮38
6型微機一台」,如其他物品,也應寫明該贈與物是什麼、在什麼位置)事宜達成
協議如下:
一、甲方將其所有的×××(標的物)贈送給乙方,其所有權證明為:(寫明
證明甲方擁有所有權的證據名稱,如贈與房屋,就應有房產所有權證,贈與微機應
有購買該微機的發票等)
二、贈與物的交割
(寫明交割的條件,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交割,辦理什麼手續等等)。
三、乙方應在×××期限內辦理所有權轉移的手續逾期不辦的,視為拒絕贈與
(也可以約定其他條件)。
四、本合同自××日起生效(可以寫自公證之日起生效)。
五、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簽字、蓋章) 乙方:×××(簽字、蓋章)
××××年×月×日
2.說明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方將自己所有的物品、現金或者某種權利贈送給他人的行為
。贈與合同通常是單務合同,即合同生效後,贈與方負有將贈與物交給受贈人的義
務而不享有任何權利;受贈方享有領取贈與物的權利而不承擔義務。贈與也可以附
條件,即贈與一方要求受贈方履行某種義務,受贈方不履行義務贈與方有權撤銷贈
與。但這種條件一般是與贈與人的利益無關的條件,而不是要求有償地贈送。如果
將某種物送給他人並要求給付一定的金錢就不是贈與關系。因此,附條件的贈與仍
然是單務行為。簽訂贈與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有:
(1)贈與標的必須是贈與人所有的或者贈與人有權處理的財產或者某種權利
,贈與人不能把不履於自己或者自己無權處理的財產和權利贈送他人,否則,構成
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贈與標的可以是物,可以是貨幣(包括外國貨幣),也可以
是有價證券、某種權利。例如專利權人可以將專利權贈與他人,房屋所有人可以將
房屋贈與他人等。
(2)權利轉移涉及到有關部門批準的,應當在合同中訂立清楚。例如,贈與
房屋合同就需要到房管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手續,沒有辦理手續的,其轉讓無
效。
(3)合同中要寫清楚贈與人有權處理贈與財產的證明文件,確保贈與行為的
合法有效。
㈡ 土地使用權的贈予與繼承問題
看看這兩處房產的產證上寫的誰的名字
贈予合同必須是書面的,且必須經受贈人同意!
㈢ 受讓得來的土地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受讓取得土地使用權,是指從原土地使用權人處通過法律行為取得使用權。如通過購買、投資、受贈、繼承等方式取得。
㈣ 父母把土地使用權贈予女兒,如何交稅
不用交
只要來按照【2006】144號規定,具自備了無償贈與的條件,且准備齊全所書資料,即房產所有人「贈與公證書」和受贈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持雙方共同辦理的「贈與合同公證書」,以及房產所有權證和《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 》即可申請免稅。
㈤ 國有土地使用權贈予,過戶能不能辦理
一、贈與人與受贈人簽訂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贈與書的主要內容為:
1、贈與人與受贈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贈與人與受贈人的關系;
3、贈與的理由;
4、被贈與標的物的名稱、數量和基本狀況、坐落地點;
5、贈與人對贈與行為的意思表示;
6、贈與人在贈與書上簽名或蓋章、簽名日期。
二、辦理公證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規定,房屋贈與必須辦理公證。辦理贈與公證由贈與人住所地或贈與行為發生地公證處受理。贈與不動產的,也可由不動產所在地公證處受理。辦理贈與公證申情人應提交下列證件和材料:
1、贈與人的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護照、通行證復印件);
2、贈與書;
3、贈與物清單及所有權證明,如房產證、存單等;
4、贈與物為共有財產的,應提供共有人同意將財產贈與他人的書面意見;贈與物為集體所有的,應提交該集體組織成員同意贈與的書面意見;贈與物為全民所有的,應提交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准贈與的文件;
三、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一)房屋贈與當事人到房地產管理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應提交下列證件:
1、房屋贈與申請表;
2、房屋權屬證書(房屋共有的提供共有權證);
3、房屋戶型平面圖;
4、房屋贈與公證書;
5、贈與人及受贈與人身份證或戶口復印件(與原件核對);
6、契稅收據
(二)房產土地贈與
土地證更名需履行「申請-受理-踏察-審批-登記-發證」共6道程序,需要提供以下資料:
1、土地登記申請書;(業務窗口提供申請書,由買賣雙方當場填寫)
2、國有土地使用證;(原土地證)
3、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業務窗口提供,買賣雙方現場簽字)
4、申請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新產權證)
5、轉讓雙方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四、贈與人將房屋交付受贈人
這里的交付要以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為准。如果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但當事人之間訂立了書面贈與合同,贈與人已將原房屋產權證交給受贈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8條規定,也應當認定贈與成立,然後補辦過戶手續。
㈥ 夫妻之間土地使用權贈與需交納稅金嗎
一、受贈方: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9]78號),就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進行了明確。《通知》規定,以下三種情形的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三)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除上述規定情形以外,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二、受贈方:契稅
《契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三)房屋買賣。
(四)房屋贈與。
(五)房屋交換。
可見,個人無償贈送房產,受贈方需要計算繳納契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契稅的計稅依據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另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37號)規定,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繼承土地、房屋權屬有關契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 [2004]1036號)規定,《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征契稅。
㈦ 贈與合同中贈與的標的可以是使用權嗎
您好:
這個在法學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贈與合同的標的只能是回「所有權」,但答個人偏向於「贈與合同的標的可以是使用權以及其他利益」;但同時應當區別與「無償租賃合同」等合同法有明確規定的無償合同形式。
理由如下:
根據《合同法》185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此法條中的「財產」應做廣義解釋——即包括「有形實物財產」和「權利財產」,如果僅僅將此財產理解為「有形實物財產」的話將明顯不滿足現代社會財產利益形式多樣化的需求,典型的譬如「土地使用權的贈與」、「擔保物權的贈與」等等;
其次贈與合同突出了「財產轉移的無償性」,這種轉移是確定的、永久的、無保留的所以其應當區別於其他有明確規定的無償合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㈧ 贈與土地需交什麼稅
一、買賣雙方需繳納的稅費
3 P; P: u新浪樂居論壇 買方:
0 d: ~. _5 o/ H' V買房,購房,裝修論壇,房產論壇 房屋登記費:80元/套,手續費:3元/平方米,印花稅:0.5‰+5元/證 ,契稅:首次購房1%、非首次購房1.5%! y- J- E- b6 e
賣方:
營業稅:5.55%或差價×5.55%或免徵,個人所得稅:1%或免徵,土地收益金:1% ,手續費:3元/平方米,印花稅:0.5‰
1、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上市交易的,按全額的5.55%徵收營業稅;個人購買單套建築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住房超過5年上市交易的,免徵營業稅,個人購買單套建築面積超過120平方米住房超過5年上市交易的,按差額的5.55%徵收營業稅。
2、個人已購公房、解困工程住房、集資建房、安居工程住房、經濟適用房及拆遷安置住房轉讓,按全額1%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通過其它形式購買的住房轉讓,按全額2%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個人轉讓購買時間超過5年、並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取得的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所有的非住宅房屋轉讓,按差額20%徵收個人所得稅。j
3、公房轉讓徵收1%的土地收益金
二、贈與雙方需繳納的稅費
住房:80元/套或非住房550元/證,手續費:住房3元/平方米、非住房5元/平方米,印花稅:0.5‰+5元/證,契稅:3%,土地收益金:1% 。\
贈與人:
手續費:住房3元/平方米、非住房5元/平方米,印花稅0.5‰ 通過上面的比較不難發現,贈與的契稅稅率高於買賣,但買賣過程中存在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如果出賣方轉讓的是購買超過5年的住房,免徵營業稅。雙方承擔的契稅及個人所得稅合計1%-3.5%,平均水平仍低於贈與的契稅。另外,為防止利用假贈與逃避稅收,國家稅務總局將無償贈與行為區分為一般贈與行為(包括繼承、遺囑、離婚、贍養關系、直系親屬贈與)和其他無償贈與行為兩類。對以一般贈與方式取得的住房,其購房時間按發生受贈、繼承、離婚財產分割行為前的購房時間確定。對於以其他無償贈與方式取得的住房,其購房時間以發生受贈行為後新的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確定。也就是說,一般贈與行為以贈與人取得房屋的時間確定購房時間、其它無償贈與以受贈人取得房屋的時間確定購房時間,以此確定計稅金額。並且,按照《通知》的規定:「受贈人取得贈與人無償贈與的不動產後,再次轉讓該項不動產的,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以財產轉讓收入減除受贈、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以此計算,如果轉讓方與受讓方辦理了個無償贈與,如再次買賣房屋,必然要面臨巨大的個人所得稅支出。
因此,除非某些特定的情況,房產贈與的納稅成本高於買賣。
㈨ 私人贈送土地使用權有法律效力r
私人贈送土地使用權如果沒有超出承包期,具有法律效力。
在我國現階段,土地的使用專權屬於國屬家或農村集體,在農村土地承包期內,農村村民對土地只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權,但不享有所有權。所以,私人贈送土地使用權如果沒有超出承包期,是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