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超版權日媒

中超版權日媒

發布時間:2021-07-18 22:21:16

⑴ 懂球帝拿下中超版權,這對於足球產業、體育媒體會帶來哪些改變

答案顯而易見,因為懂球帝看得很清楚,想以版權作為體育媒體的護城河,在當前國內的環境下絕無可能。而懂球帝作為創業公司,資金實力又遠沒有其他“豪門”雄厚,在這種情況下,以高價買入一個無法成為護城河的賽事版權,不僅得不償失,而且有可能讓公司“過把癮就死”。

筆者反復強調,賽事是體育產業的核心。如果想用以賽事版權作為自身的護城河,只有兩條路徑可以選擇:要麼自創一個大受歡迎的全新體育賽事IP;要麼長期壟斷包括中超、五大聯賽、NBA和CBA在內的重要賽事版權。

既然懂球帝與B站存在相似性,那麼他們在中超版權價格回歸到相對理性區間後,選擇殺入版權賽道的邏輯,也必然與B站破圈後大量購買經典影視IP資源相類似。

可以注意到,B站最近兩年在獲得大筆融資後,開始在內容方面發力,購買了大量經典影視作品版權。但這不意味著B站要走長視頻平台的老路,想要用獨家內容去留住用戶,畢竟B站的用戶是因B站而來,並不是因內容而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地下交通站》這部老番近些年能夠翻紅,重要原因就在於擁有其版權的B站對前者的傳播。經過B站用戶的UGC鬼畜二度創造,讓更多人對這部老電視劇產生了興趣,從而選擇在B站補作業,從而形成了生態閉環。可是B站的《地下交通站》版權到期後,因為沒有談攏新的合同,因此下線了這部電視劇,然而那些因為B站才了解這部劇從而補作業的用戶,會因此離開B站么?答案是否定的。

⑵ 中超版權指什麼

轉播權

⑶ 中超版權賣了80億,CBA怎麼那麼少

中超賣80億深深刺激了CBA
10月28日,體奧動力將與中超公司舉行簽約儀式,正式成為「2016-2020年中超電視公共信號製作及版權合作夥伴」。為了獲得中超聯賽版權,體奧動力公司5年要支付80億元人民幣,年均16億元人民幣,與今年的版權費相比上漲了20倍。盡管這一數字被業內驚呼為「天價」,但不少人認為這就是市場決定的結果,而CBA的主管部門中國籃協也受到了不少啟發。
10月10日,CBA聯賽新聞發布會上談到未來CBA的發展,中國籃協競賽部主任張雄表示:「中超的這個版權價格我認為是由市場來決定的,既然他們能賣那麼高,我相信我們CBA的電視版權銷售如果改變銷售模式的話,我相信電視版權的收入一定會比原來高。」
據張雄介紹,CBA聯賽的商務權益是籃協授權給盈方經營,其中包括電視轉播權和新媒體轉播權,目前的合同到2017年結束。張雄說:「2017年結束後,中國男籃是不是繼續選擇盈方,或是選擇其他的公司合作,目前還不能確定。並不排除CBA未來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市場化公司,由自己的公司去運營商務合作方面的招商,這種可能性也存在。」
張雄表示:「一切由市場來決定,而不是由某個人的意識來決定市場的價值,CBA聯賽最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CBA聯賽的市場價值也應該水漲船高,現在各個CBA俱樂部對於中超的版權賣出這樣一個天價數字之後都對未來CBA的市場開發前景充滿了期待。」但是眼下這份版權合同距離到期還有兩年時間,CBA的天價還需再等等。
電視轉播費用低,俱樂部貼錢地方台直播
如果說中超已經實現了由版權公司負責製作電視信號並支出版權費用,那麼電視轉播目前對於CBA俱樂部來說是比較麻煩的問題。先不說央視轉播CBA比賽所付出的費用只有一百多萬,央視能夠承載的比賽畢竟有限,CBA球隊主要還得靠在地方台轉播,都是各家談自己的。由於電視直播平台的稀缺性,導致CBA俱樂部在轉播權的談判中屬於弱勢一方,得看電視台的臉色。
根據《金陵晚報》記者的調查,目前,像北京、遼寧、山西、上海及廣東等CBA俱樂部在地方台的轉播是不需要俱樂部掏錢的,有的只需要俱樂部解決一小部分製作人員的開支。
但是其餘的CBA俱樂部,只能通過與地方電視台艱難地談判達到自身比賽落地。像浙江廣廈及浙江稠州銀行這兩支球隊,由於浙江省電視台要價太高,已經放棄在省台轉播,只能與杭州少兒頻道合作,轉播費用是降低了一些,但是轉播信號不能覆蓋全省,只能是杭州范圍,最終受到影響的是浙江全省范圍內的球迷。
江蘇南鋼隊與江蘇省台之間也是就費用問題年年扯。隨著肯帝亞入主江蘇隊,人們原本以為江蘇隊的電視轉播問題會更容易解決,但是因為談判之初費用問題差異較大,肯帝亞俱樂部不惜將和江蘇體育休閑頻道的矛盾公開化,一度鬧得不可開交。好在最終雙方還是達成了一致,只是費用不降反升。
新媒體版權商業開發,網易栽樹搜狐納涼
2005年,瑞士盈方進入中國,盈方中國中國籃協達成協議,負責CBA聯賽商務開發和電視轉播,成為CBA聯賽商務推廣合作夥伴,當時承諾每年支付650萬美元(約4000萬人民幣)。
當時,通過銷售媒體版權來回收收入是很不現實的。電視媒體央視一家獨大,和當時的中超一樣,CBA版權在央視賣不起價,頂了天也就百萬級別,地方台更是雁過拔毛,俱樂部不貼錢已經算是賺了。而網路媒體當時對於CBA的價值並不看重,TOM網曾經拿到過CBA版權。
2008年,CBA的新媒體版權合同到期,網易正好對體育這塊有興趣想投入,於是和盈方中國聯系版權購買一事。當時時值馬國力正式成為盈方中國總裁之前,網易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成功地簽下了2009-2012賽季三個賽季的CBA新媒體獨家版權。當時,網易所拿到的權益很多,包括CBA和TCB(中國男子籃球隊)的獨家視頻直播、點播權利,獨家承建CBA和TCB官網的權利及相關現場廣告權益,甚至包括新媒體分銷權,而這些權利的三年總價值不過才1000萬出頭。此外,網易還擁有優先續約權。
雖然拿到了白菜價,但是那幾年的球市並不好,從2009年「北極星計劃」夭折、中國男籃兵敗天津亞錦賽開始,CBA和中國男籃的戰績和形象也開始明顯走低,CBA說不清楚的裁判黑哨疑雲、中國男籃亞洲霸主的淪落都讓外界開始拿中國籃球和中國足球相提並論,而網易接手CBA版權的那幾年正好是籃球職業聯賽和國家隊的最低谷。雖然是低價拿,卻並未成功售賣出去,這也直接導致了合同到期後,居然主動放棄了優先續約權,這個決定甚至也令盈方中國的老大馬國力很是不解。
2011年6月,CBA改變了銷售策略,不再賣獨家,而是賣給一家門戶+一家視頻網站,最終搜狐和PPTV聯合宣布正式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及CBA聯賽官方合作夥伴,搜狐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官方網站及CBA聯賽官方網站的獨家運營商,並與PPTV網路電視承建的CBA官方網路電視媒體。兩家拿下CBA版權一年的價格應該在1000萬左右,比三年前的價格翻了兩番。2014年1月,搜狐和PPTV又與CBA成功續約三年,價格在1500萬以上,而樂視則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拿到了互聯網電視平台的兩年轉播權,但是場次受到限制,因為搜狐作為CBA官網具有優先選擇權。
如果說網易前幾年做CBA官網是鋪墊,那麼自從2012年北京首鋼首奪CBA總冠軍以來,CBA球市回暖,重新獲得了市場和贊助商的芳心,搜狐也憑借著CBA官網的身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強大的銷售能力完全能夠回收版權成本並有盈餘,也牢牢將版權控制在自己手中。說是網易栽樹,搜狐納涼,並不為過。
為什麼CBA版權這么便宜?和中超版權的5年80億相比,目前這份CBA版權合同的收益過於渺小,但是要知道2014年中超版權的收入也不過才5000萬左右,如果沒有市場和資本的干預不可能達到天價。而且中超的賽季時間跨度長達8個月,而CBA只有5個月,單場比賽的現場觀眾和電視轉播受眾人數也有較大差距。更不用說眼下從上至下發展體育產業的重心也是落腳於足球。
不過等到2017年與盈方的合同到期之後,CBA很可能不再將商業權利打包出讓,而採用類似中超的版權競標制,讓市場來決定媒體版權的最終價值,中超的5年80億屆時或許會被CBA刷新,但在此之前,CBA在商業化、職業化的道路上還需引入更多專業人才,將聯賽蛋糕做大做強。

⑷ 日媒再挖國足病根:中國球員收入比日本高10倍 沒

7月6日消息,美國《新聞周刊》日文版發表文章,關注中國足球發展,內容是在國內已經討論了很多次感慨:中國這么有錢,為什麼搞不好足球。

文章表示,和冰島或者日本這樣足球中等國家世界盃上的表現引起的歡呼相比,有一個國家雖然沒有去世界盃,但是對於世界盃的關注度更高,那就是中國。
阿里巴巴旗下視頻平台優酷花16億買下世界盃版權;中國的萬達、海信、蒙牛、vivo,帝牌、LUCI和雅迪等中國七家公司贊助本屆世界盃;10萬中國球迷赴俄羅斯。俄羅斯還進口了10萬只冷凍小龍蝦,此外,球迷球衣和國旗等,很多球迷觀戰用品也是中國製造。
贊助商、觀眾、球迷用品、甚至小龍蝦,中國世界盃唯一沒有來的,那就是中國國家隊。2002年韓日世界盃,是他們最後一次出現在世界人們的面前。

日媒還表示,中超有著巨大的資金流,不斷獲得世界級選手,2017年,中超平均每場比賽上座人數達到世界第5位的23800人,超過日本J聯賽的18800人。在決定亞洲俱樂部第一的亞冠聯賽上,廣州恆大2013年和2015年兩次奪冠。

國民對足球充滿熱情,資金巨大,國內聯賽水平也在提升,為什麼中國隊來不了世界盃?
日媒分析主要是有幾個原因:中國體育選手以前是由國家出報酬來進行精英業余制度培養。退役選手得不到國家保障,有體操界王牌選手退役後成為乞丐(張尚武)的報道,因此很多人不再願意去練體育。
足球選手培養需要更多資金投入,而地方更願意考慮優先於個人項目,比如舉重。
還有一個深刻的問題,那就是球員要想水平提升出國踢球是必不可少的。但中國選手收入非常高,據媒體報道說要高於日本5到10倍,因此願意去歐洲踢球的中國選手幾乎不存在。一名中國記者表示,中國足球弱的原因是,錢太多了。

⑸ 日韓媒體怎麼評價中超引進拉米雷斯

隨著中超買人檔次的提升和大手筆,眼下中國俱樂部的意向已經成為了國際市場足球炒家們哄抬物價的一種手段,被中國人看上變成了講故事的時尚。
日韓媒體從去年冬天每周都在用差不多的口吻對中超的各種引援震驚著,當然人家的國字型大小也在得意本國連續第8次進入了奧運會。
在J聯賽、K聯賽獲得好成績的外援現在已經不太被中超的俱樂部看得上眼了。未來很長時間里,還會需要研究,如何繼續對處中國足球市場出現的問題。

⑹ 中國足協對足球聯賽有版權嗎

沒有版權。來
2015年9月25日中源超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體奧動力公司成為「2016-2020年中超電視公共信號製作及版權合作夥伴」。為了獲得中超聯賽版權,體奧動力公司五年要支付80億元。
中國足球協會是中國足球運動的管理機構,國內簡稱中國足協或足協。它是亞洲足球聯合會及國際足球聯合會的成員。全國性群眾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1955年1月3日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由主席、專職副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司庫組成的常務委員會,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履行其職務。主席會議是執行機構,處理日常工作。下設咨詢、財務、競賽、女子足球、青少年足球、學校足球、裁判、法規、科學技術、教練、安全、新聞、外事等12個專項委員會。職能是:研究制定足球的發展規劃、計劃和方針政策;負責和指導本項目俱樂部的建設和後備人才的培養,管理本項目的各級國家隊;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本項目的全國競賽制度、競賽計劃、規劃和裁判法;組織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組織科學技術研究,提高訓練水平;制定足球場地標准和足球器材的研究、發展;開展國際交往和技術交流等。

⑺ 中超版權競標誰是贏家

原始概念
印刷術發明以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抄本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的情況,那時還少見。印刷術,特別是公元11世紀40年代畢升的活字版印刷術發明以後,一件作品可以印製多冊出售,作品載體的復製品──圖書成為印刷商謀取利潤的商品。為了壟斷某些作品的印製與銷售,印刷商將待印的作品送請官府審查,請求准許其獨家經營。中國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刻印的四川眉州人王充所著《東都事略》,目錄頁上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的聲明。在歐洲,公元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術以後,1469年威尼斯共和國授予書商喬萬尼·達施皮拉為期 5年的印刷圖書的特權。封建帝王和地方官吏發現,通過審查待印的作品,可以禁止新思想的傳播,1556年英國女王瑪麗一世批准倫敦印刷商成立書商公司,對於該公司成員出版的圖書授予壟斷權,但同時規定,圖書必須送皇家審查,並在該公司注冊,方可印刷發行。未經注冊,擅自印行,由皇家星法院懲處。由官府授予印刷商壟斷某些作品的出版權,或下令禁止翻印他人已經出版的作品,標志著原始版權概念的形成。此種原始版權制度,僅僅有利於統治者和印刷商,與作品的創作者毫無關系,實際上是一種限制言論出版自由的原始新聞檢查。

現代概念
原始版權制度在中國延續了700多年,在歐洲延續了200多年。17世紀下半葉,在英國哲學家J.彌爾頓、J.洛克等人提出的「人生來自由平等」、「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等新思想的沖擊下,以王室為中心的封建壟斷制度開始動搖。經過資產階級革命,代表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製取代了君權神授的君主專制,王室授予印刷商的壟斷權亦隨之廢除。在英國,王室授予書商公司的印刷特權廢除後,書商和印刷商援引文學產權的理論要求對其印刷的圖書給予一定形式的法律保護。1709年1月11日下院提出了一項議案,要求在一定期限內將圖書的印刷發行權授予作者或作品原稿的購買者,這項提案成為1710年4月10日生效的《安妮女王法令》。該法令規定:凡已經出版的圖書,自法令生效之日起21年內作者有權重印該書;尚未出版的圖書,作者享有28年的出版權。《安妮法令》是世界上第 1部版權法,它廢除了王室給書商頒發印刷許可證的封建壟斷制度,承認作者有權支配和處理自己的作品,使其成為版權主體,標志著現代版權概念的形成。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天賦人權」的口號給版權又注入了新的內容──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延伸,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維護其人格的精神權利。承認作者既享有經濟權利又享有精神權利的1791和1793年的法國版權法,豐富和發展了現代版權概念。

⑻ 中超的轉播權是誰所有呢

2015年9月25日,「2016-2020年中超聯賽電視公共信號製作及版權」爭奪終於落下帷幕!據悉,體奧動力以80億的總價競標成功,將獲得未來五年的中超轉播權。
本次入圍最終競標的四家企業分別是代表央視的中視體育、此前已獲得中國之隊轉播權的體奧動力、上海五星體育和廣東電視台。中超公司開出的競標底價為3億/年,但體奧動力最終在這場版權爭奪戰中以「五年80億」的競標價笑到了最後,這也意味著體奧動力將在未來幾年「壟斷」中國足球(包括國家隊和中超聯賽)的轉播權。
據了解,體奧動力將採取分批支付的方式,前兩年將每年支付10億人民幣,後三年則將每年支付20億人民幣。

⑼ 請教大家,中超的每場比賽的版權是誰的

體奧動力80億「天價」購買中超版權底氣何來?
2015年10月29日 09:4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體奧動力和中超簽約

「你我為了理想,歷盡了艱苦,我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但願你會記得,永遠地記著,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

9月底,80億元拿下中超聯賽5年媒體版權後,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下稱「體奧動力」)至今沒有舉辦慶功會,執行董事李義東只是給公司股東「黎叔」黎瑞剛發去了上面這首歌——羅大佑1977年發表的《閃亮的日子》。

「重新出發首先是要站在未來看今天。」10月28日,中超聯賽版權簽約後,李義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曲終人散後,體奧動力團隊面臨的則是加班。作為內容提供商,如何提高製作水平及轉播質量、優化媒體覆蓋、豐富版權產品等都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其目標是讓中超聯賽成為世界一流聯賽。

從3億到80億

兩個月前,李義東發給「黎叔」的另一首歌是《上海灘》,因為面對中國足球、中超聯賽,這位老球迷當時的心情可謂「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歡笑悲憂」。

喜,因為中國職業足球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即便1992年啟動改革的背景是一種被「拋棄」的悲涼,但1994年開始的職業化還是造就了中國職業足球的輝煌十年。

1994年到2004年,投資一家中國足球俱樂部一年的金額,從100萬元被迅速「炒」到了2000萬元,甚至更高;俱樂部平均年廣告收益從最初的幾十萬元增長到了約3000萬元;中國足協則從曾經的清水衙門變得炙手可熱。

李義東1994年發起創立的體奧動力(前身為華奧星空)在甲A時代就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合作夥伴,配得上「合作時間最長夥伴」的稱號。

「我今天站在這里不容易,很幸運。」說到這里,李義東很感慨,畢竟與他打過交道的5位足協專職副主席、6位中超公司總經理中的一部分,在2009年的反腐風暴中相繼身陷囹圄。

那一年,所有人都在問,中國足球該走向何方?

於是,2009年開始,相關部門對於足球產業鏈條進行了多次調研;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台,足球產業成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焦點」;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方案包括11個部分、50條改革措施,無論是各大俱樂部負責人呼籲多年的「足球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造血功能」還是「體制改革」都有所涉及。

投資者則最關注足球改革中的兩點:「管辦分離」和轉播權。觸及中國足球「靈魂深處」的前者在今年8月已有動作。改變中國足球盈利模式的後者在今年5月也有試水,即中國足協通過公開招標將國足未來4年電視轉播、新媒體版權等四項權益銷售給一家民營公司,當然故事的主角是體奧動力。

9月,中國足協銷售「中超聯賽」5年媒體版權的消息一出就引發業界關注,畢竟,作為「中國體育版權市場上的皇冠明珠」,誰擁有中超聯賽版權,也就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對於這一點,大家都不傻,所以競爭很激烈。到最後沖擊階段,8家企業中只剩3家,包括體奧動力、中視體育等。」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一家首輪被淘汰的知名企業負責人透露,版權價格最初起價在3億元左右,被淘汰是因為相關資質不符合足協要求,「大家都不差錢,主要還是資質的問題。」

本報記者了解到,參與競標的幾家企業背後,不僅有輪流坐過榜首位置的幾位中國首富的背影,也有的獲得華人文化產業基金這樣強大基金支撐的,更有實力雄厚的國有傳媒老大。

投標沖刺階段,有一家企業將競標最高價叫到了43億元,這對李義東也造成了很大壓力,最終他做出了「一桿清台」的決定——80億!沒有給投標對手們留下第二輪回手的機會,雖然另一家企業的底牌叫到60億元。

中超轉播權平均半場僅賣7萬元

李義東表示:「其實我們有一個很顯性的參考系統,80億5年,按照14億的人口來算就是人均1.1元。英超的轉播權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80億元,英國總共6400萬人口,折算下來大概人均280多元。這是我們聯賽的經濟水平、管理水平、轉播水平、傳播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的,這說明中超聯賽未來會有極大的上升空間,這正是我們敢於投出80億的基礎。」

由於漲幅太大,雖然李義東的這種橫向比法理論上沒問題,但不少體育界人士在情感上卻很難接受。

2012年,中超的轉播權以730萬元出售;2014年,這個價格漲到了8000萬;2016年,這個數字就到16億元,也就是說,從2012~2016年的這4年之內,中超單賽季的轉播費用大約漲了218倍。

「誰都會被嚇到,但這個數字可以理解,因為中超聯賽的轉播權價值過去一直被低估。」著名足球評論員顏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般來說,在國際知名賽事的收入組成中,轉播權收入佔到一半以上。如英超2016~2019年三個賽季的本土轉播權銷售總價達到51.36億英鎊,這一數字比上一輪電視轉播費用增長了70%,這也是足球界目前金額最大的一個轉播合同。

雖然中超與英超差距較大,但並不意味著中超的轉播權不值錢。

一些公開信息顯示,中超聯賽的收視率經常會達到0.3、0.4、0.5,甚至到過0.6。收視率達到0.6意味著會有幾千萬人同時收看比賽直播。2013年數據顯示,當時中超聯賽就有2.79億的全年收視人次,這個數據在亞洲可以排在第一位;德甲聯賽超0.15都很難,有球迷換算一下,中超的收視率穩定在德甲的2到4倍。

不過,中超轉播權的銷售收入很「低廉」。有圈內人士估算過,轉播權收入僅佔中超總收入的9%,平均「一集」(半場比賽45分鍾)賣7萬元,而曾獲得中超轉播權的平台則獲得巨額收益。某賽季,中超聯賽電視轉播權銷售額僅730萬元,但通過直播中超,該平台單是獲得的廣告收入就有近9000萬元,網友戲稱,這比搶錢都牛,因為凈賺1000%以上。

「這種現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們今天也不予置評,但這次中超聯賽招標是讓轉播權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上來。」中國足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桿清台」底氣何來

理想狀態下的足球市場化至少包括三點:一是中超俱樂部自身的良性循環發展——投資者是一如既往追求企業品牌傳播價值還是出於對足球本身的熱愛;二是中超聯賽本身體制機制改革——管辦分離如何落地,體育相關人才如何培養;三是青少年的培訓機制。

中國足協副主席張劍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表示,中超聯賽在《足球改革方案》推動中國足球事業穩步發展的進程中穩步前行,中超聯賽將進一步完善中超聯賽各項建設,用最短的時間將「中超品牌」引入新的發展軌道。

也只有基於中超聯賽各項改革建設與完善,中超聯賽的轉播權價值才能發揮到最大。如此,圈內人士認為,80億的「天價」轉播權在某種層面是倒逼中超聯賽整體改革要扎扎實實落地。

當然,體奧動力最終勝出,不僅是因為給出了80億的價格,更為重要的是其在版權分銷、轉播信號製作和傳播等方面,有著對手們難以企及的優勢。

體奧動力是目前國內從事足球賽事製作經驗最豐富的公司,迄今為止累計製作場次超過3500場;體奧動力還是目前國內賽事版權分銷體量最大的公司,與中央電視台、地方衛視及近20家地方電視台有超過十年以上的穩定合作關系。

傳統電視媒體短期內要實現大幅增長並不容易,可互聯網媒體、移動互聯網媒體則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而體奧動力與主要的互聯網公司也有著常年的合作關系,這也是80億「天價」能收回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義東表示:「和英超相比,我們的經營水準、聯賽包裝程度還相當落後,但只要在各個不同方面循序漸進地提升,中國市場的規模和潛力舉世無雙。前兩年10億版權,我們會要支付額外的學習和改進成本,這一切,都會是後三年成功的基礎。」

體奧動力總經理趙軍表示,下賽季開始,中超聯賽全部240場比賽都將執行全新的製作標准,每一輪的焦點比賽都將配備超高速攝像機、字幕系統、數據系統、飛貓等特種設備,而中超聯賽製作中心則生產基於中超聯賽的各類節目,通過不同平台進行版權的銷售。

「或許,再過一兩年,你們再看今天的80億,就不會覺得驚詫。」李義東說。

⑽ 中超轉播權是誰的

中超公司吧

閱讀全文

與中超版權日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