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擔保人和保證人(擔保物權的問題)
擔保人和保證人屬於物的擔保與保證共存,債權人完全可以要求保證人丙再承擔剩餘300萬的責任。
Ⅱ 擔保物權人和被擔保物權人分別指
擔保物權人是指債權人,被擔保物權人這個名詞沒有,跟擔保物權人相對的應該是擔保人是指提供擔保的債務人或第三人。
Ⅲ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根據擔保法,在一般保證的情況下,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版強制執權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的,保證人有權拒絕。所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只是規定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並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而不是要求保證人必須參加訴訟。據此可知,第一百二十八條關於「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的規定,是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所以,在一般保證中,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不存在互相矛盾的問題。
Ⅳ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而保證人與物權人為同一人時,物權人還負保證責任嗎
保證指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為債務人履行債務而向債權人所做的一種擔保。是典型的人保、典型的約定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由於保證是以保證人的信用提供擔保,因此保證被稱為人的擔保。而物的擔保是指擔保人以某一特定財產提供的擔保,其類型包括抵押、質押和留置。
當一個主債權同時設有保證與物的擔保時,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擔保法》第28條做出了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如果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屆滿後怠於行使擔保物權,致使擔保物的價值減少或者毀損、滅失的,視為債權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物的擔保,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減輕或者免除保證責任。上述規定表明:
1、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債務人自己提供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僅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即保證人承擔的是補充擔保責任。
2、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債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擔保的,如各自承擔的擔保責任范圍已由合同明確約定,則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債權人無權要求保證人或物的擔保人在合同對其確定的責任范圍之外承擔責任。
3、當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擔保時,如果當事人被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保證人與物的擔任人之間承擔的是連帶擔保責任。債權人對到期受清償的債權,既有權選擇要求保證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承擔保證責任,也有權選擇要求物的擔保人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承擔保證責任。承擔了責任的擔保人,可以直接向債務人追償,也可以先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然後就其本人最後承擔的責任份額再向債務人追償。也就是說,連帶責任的承擔使直接向債權人承擔責任的擔保人享有了雙重追償權。
4、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時,如果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則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這一規定則僅適用於物的擔保是由債務人提供的情形。在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時,因物的擔保與人的擔保處於同等地位,債權人有權選擇行使物的擔保或保證。如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兩者均有承擔擔保責任的義務。此時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對保證人沒有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物上保證人與保證人相互之間是否具有求償權
你這個問題應該算比較典型,我的看法是這樣的:1、甲和乙對小王的內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容 2、小王的債權人(債主)有權要求甲和乙任何一方(甲、乙、或者甲和乙)對小王欠他的債務償還任意比例的債務 3、甲和乙之間對小王債務的承擔份額協議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通俗點說就是,小王的債主找甲和乙任何一方還錢都可以,而且還多少也由他說了算,如果一方有錢,他可以向甲或乙單獨索要全部欠款,而且甲或乙不能拒絕。你這種情況屬於變賣物品償債,債主可以從變賣所得里拿走他那部分的欠款,如有剩餘,歸物品變賣人支配,也就是說另一個沒變賣的人不能要求從變賣說得里拿到補償。如果甲和乙對擔保的份額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就是說外面債主的錢給完後,出錢的擔保人可以要求沒出錢的擔保人補償他應該支付的部分,而不能以這個為理由不支付債主全部的欠款。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說法
Ⅵ 擔保物權人是提供物的人還是債權人
在一個債務糾紛合同中,合同雙方分別叫做債權人和債務人。擔保原債務合同的合同叫做擔保合同。擔保合同中,提供物的人叫擔保人,擔保物權人一般是指原合同的債權人。
Ⅶ 請問銀行做質押人和擔保人有區別嗎
質押與保證是兩種擔保形式,質押需要提供質押物作為擔保,並由債權人(銀行)佔用,提供質押物的人就是質押人;而保證是以人作為擔保,提供保證的人的就是擔保人。
質押權又稱質權。質押人即出質人,質押權人即質權人。在質權法律關系中,佔有質物並享有質權的債權人為質權人;轉移財產並設定質權的債務人或第三人為出質人。
質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轉移佔有的、作為履行債務擔保的特定財產,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有權就該財產賣得的價值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物權。
擔保承擔連帶責任。
Ⅷ 什麼是擔保物權人是提供擔保的物權人還是債權人
擔保物權,「用益物權」的對稱。是指他物權或限制物權的一類。為了擔保債權的實現,由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特定的物或者權利作為標的物而設定的限定物權。
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擔保物權不以標的物的實體利用為目的,而是注重於其交換價值,以確保債務的履行,故又被稱為「價值權」,其標的物必須具有交換價值。
至於權利客體價值形態的變化,並不影響擔保物權的存在。因而擔保物權具有物上代位性,即當擔保物權的標的物轉化為其他價值形態時,擔保物權以變形物為客體。擔保物權以債權的存在為前提,具有附隨性。
(8)擔保人與擔保物權人擴展閱讀:
擔保物權是傳統民法上典型的物權形式。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擔保物權制度的目的就是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擔保物權是以確保債務履行為目的,在債務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特定財產上設定的一種物權。其特徵在於:
第一,擔保物權以確保債務的履行為目的。擔保物權的設立,是為了保證主債債務的履行,使得債權人對於擔保財產享有優先受償權,所以它是對主債權效力的加強和補充。
第二,擔保物權是在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財產上設定的權利。擔保物權的標的物,必須是特定物(抵押物可以為不動產,質權、留置權則為動產),否則就無從由其價值中優先受清償。
第三,擔保物權以支配擔保物的價值為內容,屬於物權的一種,與一般物權具有同一性質。所不同的是,一般物權以對標的物實體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為目的;而擔保物權則以標的物的價值確保債權的清償為目的,以就標的物取得一定的價值為內容。
Ⅸ 法律:擔保物權人和擔保人是一個概念嗎分別指什麼
擔保物權人和擔保人不是一個概念。
擔保物權人是指第三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債務版的履行權,將自己財產設定擔保,當債務不能履行的時候,享有該抵押物的優先受償權的個人。
擔保人是指,根據擔保法規定,第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這里的第三人即擔保人,包括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
(9)擔保人與擔保物權人擴展閱讀
擔保物權人須滿足兩個條件:
1、必須要向債務人提供一定的資金幫助,
2、債務人也提供了具有一定價值的擔保物做擔保。
擔保人具有法律規定的資格,須滿足以下所需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當地有常住戶口和固定住所;
4、有能力履行擔保義務。
5、沒有明顯的違約記錄。
擔保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