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不阻卻物權

不阻卻物權

發布時間:2021-07-18 20:53:19

❶ 所有權的善意取得和物權的追及效力

簡單的說,就是你媽媽雖然是出錢得到的這個勺子,而且不知道你爸爸並不是勺子的所有人,但是這個勺子仍然不是她的,你是可以取回來的

一、善意取得的物不應僅僅限於動產

通常認為善意取得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不適用善意取得。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足以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維護第三人對公示公信力的信賴。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公示的作用在於昭示物權的變動,保護交易的安全。通常認為動產以交付佔有為公示方法,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公信原則的基本要求指物權變動以登記和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即使登記或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其目的在於保護交易的安全,穩定社會經濟秩序。

在動產所有權轉移方面,第三人善意而無過失地相信動產的佔有人即為合法佔有並擁有合法處分權的所有權人,從而與其締結合約,支付相應對價後應當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即使該佔有人實際上並沒有所有權和處分權,也應當承認交易的有效性。但對如贈與等無對價存在的第三人,即使第三人為善意,也不宜認定其合法取得動產的所有權。因為善意取得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交易的安全,而贈與等無償行為不屬於交易的范圍,不在保護之列。而對於從受贈與人處有償取得該動產的,則應當認為交易有效,由受贈與人在受益范圍內承擔返還義務。

對於不動產,第三人善意無過失地相信行政機關登記的公信力,或者確信不動產登記的所有權人的代理人有權處分,從而與其發生交易行為,並進行了產權變更登記的,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確認其依法取得的產權為有效。即使該行政機關的登記有誤或代理人實際並無代理權也不例外。財產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故而,善意取得的財產不應僅為動產,也包括不動產,如此才能全面保護交易的安全,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二、 善意取得只要求取得財產時為善意

通過對善意取得構成要件的分析,應當認定只要求第三人在取得財產時為善意且無過失即可,即使事後第三人知曉與其交易的人並無合法處分權,也不影響先前交易的效力。

但取得財產的時間如何界定呢?有人認為應當是合同簽訂時,有人認為應該是第三人交付錢款時,有人認為是標的物實際交付時。筆者認為應該界定為實際交付時為妥。

如果是動產,自該財產交付給第三人實際佔有前,第三人始終善意且無任何過失,該財產交付即所有權轉移,即使第三人尚未支付價款也不影響所有權的轉移。如果確未支付價款,僅在交易雙方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並不導致所有權移轉的無效,因為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交付為公示方法。

如果是不動產,交付並由第三人實際佔有並不構成所有權的轉移。這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應當認為,只有合法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之後才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效力。因此,只有第三人在辦理產權變更登記之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可以構成善意取得。否則,應當不影響不動產實際所有權人的追及權的行使。

所以,對善意取得的成立應當以第三人取得財產前為善意且無過失,才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三、 盜贓物產權的變動

按照通常的觀點認為,對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無論幾經轉手,國家機關主要是偵查機關都可以從第三人處追回。且通常的觀點也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僅限於動產,不動產並不適用。但筆者對此持不同意見。

(一)盜贓物中動產的善意取得

如果以不正當的低價與非法佔有人進行交易,無論任何情況均不得構成善意取得,更無須說無償取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能產生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而如果第三人善意且無過失並支付了相應的對價的話,應當產生善意取得的效力。原所有權人包括國家機關也不得向第三人行使墜及權。原所有權人的 損失可以通過侵權之訴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解決。

(二)盜贓物中不動產的善意取得

通常認為不動產不能成為盜贓物,但現在理論和實踐中對此都已經有了突破。比如某人以暴力或脅迫等非法手段,使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到登記機關辦理了產權變更登記,登記到了行為人或他人的名下,爾後登記後的權利人與第三人訂立合約,並重新變更登記,應當認定合同有效。至於原所有權人的損失,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行為人追償。

再比如,由於登記的行政機關的過錯造成登記的錯誤,被錯誤登記為所有權人者與第三人交易的,同樣應當認定善意取得的構成,即使是盜贓物也不例外。

宗上所述,善意取得構成對物權的追及效力的合法限制,甚至以犧牲原所有權人的利益來保護交易安全和第三人權益,這是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符合現代的價值趨向。(D)

❷ 民法中是不是有「阻卻「這個概念啊

債的體系裡面有「意定之債」比如合同,還有「法定之債」,其中之一就是「侵權之債」「侵權之債」構成有4要件1.損害客觀事實存在2.行為既有違法性3.因果關系4.過錯(無過錯責任例外)針對第二個構成要件「行為違法性」出現了「阻卻事由」比如:正當防衛,職務行為等。發生這些情形著行為不既有違法性。學習民法,一定要體系化。[] 查看更多答案>>

❸ 物權法解釋一21條合同無效可以阻卻善意取得

您好,來在「具有下列情形自之一,受讓人主張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取得所有權的,不予支持」的規定中,「取得」所有權表明該條所列要件可引發的法律效果是阻卻善意取得的成立,而非成立善意取得後又喪失所有權。故而,個案若未滿足《物權法》106條第1款後段之要件,自然無須適用《物權法解釋(一)》第21條阻卻成立善意取得。因此,老鍾所說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❹ 我國不動產的善意取得還存在哪些問題研究能實現何種目的,對立法、理論及實踐有何作用。

夫妻共同財產的善意取得 - 一方不同意,即使登記為一人財產,也不能構成善意取得,除非能證明此財產系個人財產。
預告登記制度 - 不能阻卻債權的產生,僅阻卻物權的變動。能防止善意取得的產生,保護先行為者的利益。
繼承 - 依繼承法取得,不須登記即取得。
善意取得以公示公信為基礎,然而登記又不是唯一的衡量標准。登記未必產生公信力(如夫妻財產),未登記又未必不產生公信力(如繼承)。
可從這方面深入發掘,找相關的論文文章研讀參考,
1、與善意取得配套的登記制度的現狀和問題:登記錯誤、遲延,變更是否及時等。
2、善意取得的范圍是否覆蓋全面,不動產的定義、善意取得的條件
3、「善意」的舉證:怎麼算是善意取得,舉證責任分配等。
4、善意取得涵蓋哪些處分行為:所有權買賣、抵押,分別如何保護,是否適當。
5、國外有哪些相關制度值得借鑒。
研究的目的:完善該制度,更好地保護交易安全,物權的動態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❺ 有違法性阻卻事由是否就能說明行為不違法而有有責性阻卻事由是否就能說明行為違法但行為人無需付刑事責任

屬於違法性認識錯誤,無需付刑事責任。 不是絕對的,最好來個案例。

❻ 物權法,特殊動產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不是矛盾對立關系。兩法條可以合並理解,即特殊動產所有權變動以交付受領為生效要件專,交付屬後取得所有權,但是只交付不登記,會給善意取得制度可乘之機。可理解為登記是對善意取得所有權的一種限制。所有權是絕對權,有兩種取得方式,不管哪種都可以取得所有權並當然的有登記權。但兩種取得方式在同一物,多個權利人主張權利時,誰受領並先登記的,就能阻卻排除他人的所有權主張。誰就當然擁有該不動產。不登記,所有權就無限制的循環轉移下去。以下是所有權取得的兩種方式1,原始取得。如法條1,無處分人的行為,第三因善意取得所有權,適用善意取得,特殊動產肯定是交付受領過的,其當然有主張登記的權利。2,繼受取得,如法條2,有權處分人的行為,買賣等,交付完成即取得所有權,有當然的有登記權。

❼ 預告登記是否具有阻卻強制執行的效力

第一,效力不一樣,預告登記之後,房屋所有權沒有發生變動,只是對開發商的限制約束。簽訂購房合同之後,房屋所有權發生變動,已經由開發商轉移到購房人。 第二,作用不同,預告登記的作用是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以制約開發商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進行抵押。簽訂合同是為了實現物權。 第三,"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物權法第貳0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❽ 違法阻卻事由的概念是什麼

違法阻卻性事由是大陸法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排除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的違專法性的事屬由。符合要件的行為雖然原則上具有違法性,但也存在例外現象,即在具有特別理由、根據的情況下,也可能否認符合構成要件行為的違法性,這便是違法阻卻性事由,又稱排除犯罪的事由。

所以違法阻卻性事由是從反面否認行為構成犯罪。例如故意殺人與正當防衛時致人死亡,從結果上都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但因正當防衛有益於社會,故沒有社會危害性,阻卻了刑事違法性。

(8)不阻卻物權擴展閱讀:

違法阻卻事由:

(1)正當防衛;

(2)緊急避險;

(3)自助行為;

(4)無因管理;

(5)權利行使;

(6)被害人允諾;

(7)正當業務。

(8)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的情形,是物權人(絕對權人)的特定的物喪失佔有或登記的一種不利結果。善意取得人不構成無過失侵權。無權處分是對他人絕對權的侵害,善意取得的受讓人卻具備違法阻卻事由。

❾ 不可抗力屬於刑法的阻卻違法性事由嗎

屬於。

阻卻違法性事實和阻卻有責性事實,在刑法理論上包括精神不正常、無意識、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事實。

❿ 異議登記期間,所有權人可以變更不動產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嗎

可以的,異議登記不能阻卻物權變動。

閱讀全文

與不阻卻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