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總主編、主編以及各遍作者著作權如何劃分
愛讀書的朋友會經常發現,在一個系列的書籍的封面上總會出現在這樣的情況,封皮左上角:總主編+++。書名的下方:主編+++。翻開書本又有很多編者,這些編者負責書籍每一章節的編寫工作。這種情況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法學類書籍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國著作權法並沒有主編權的相關規定,因此有必要探討。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如無相反證據,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是作者。針對一本書上既有總主編,又有主編,還有各編的作者,這單一作品的著作權歸誰所有呢?總主編還是主編?抑或各邊作者?這一系列的書本的著作權歸誰所有呢? 第一部分,單一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針對這種情形,我認為這單一作品(只考慮某一本書)存在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 這一作品構成合作作品。我過著作權法十三條規定,合作作品是指兩人或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與創作的,不能成為合作作者。構成合作作者的要件首先主觀上要由共同創作的意願,客觀上有共同創作的共同行為。 一本書上既有總主編,又有主編,又有各邊作者,我們說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某一出版社或總主編主導組織起來的,首先他們有共同的合作意願,而且客觀上他們共同完成了一本書的編寫。應該構成合作作品,共享著作權。 那麼主編是否享有著作權呢,這就要看主編所做的工作了。 首先,主編若只是統籌,掛名,我想,不參與實質性的創作工作,即使是主編,仍不享有著作權。 其次,若是主編構建整個作品的框架架構體例,並參與了整個作品的創作,主編當然對這單一作品享有著作權。但若是主編參與某一章節的編寫工作,主編是否對整個書本享有著作權呢?我想在現實情況下,主編會享有整個作品的著作權,因為一般情況下,主編都為所在領域的大家,影響力可能會大於作品內部其他編者,所以「理所當然」地享有整個作品的著作權。但事實上,我認為,這種情況下,主編只對自己編寫的那一章節享有著作權,除非主編對作品的其他章節的編寫也起到了創造性的作用。 最後,各遍的編者是否享有書本的著作權呢?標准依舊是「是否參與創作」,而且這個「是否參加創作」針對的著作權的范圍依舊很有限,若是對整個作品都參與了創作,毫無疑問,對整個作品都享有著作權。但若只是對作品的某一章節參與了創作,那隻能對那一章節的部分享有著作權,不能對整個作品主張著作權。 當然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第13條第二款的規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也就是說,作品各章節部分的作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編寫的那一部分拿出來,行使著作權。 第二種可能: 這一作品構成匯編作品。我國著作權法第14條規定了匯編作品的著作權問題,所謂匯編,即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編排體現獨創性。匯編作品只存在各部分作者的作品雖共同存在於一個作品內,但這單一作品不是各作者共同的合意完成,即沒有事先的共同意志。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一些行業協會等集體組織徵文出版,集體組織的負責人等為主編,作品的各篇文章作者各不相同。這種情況下,協會的負責人只是簡單把作品分為幾類,把徵集來的的不同文章放在相關的類別里,然後出版,我不認為這些主編對這本書享有著作權,因為他們從形式到內容,幾乎不具獨創性的參與,這種情況下,由協會或主辦單位享有整部作品的著作權更合適。 當然,各篇文章的作者毫無疑問享有對自己作品的著作權,他們仍舊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單獨使用,只要不侵犯整個作品的著作權。 系列作品(系列書籍)的著作權歸屬: 一,一般情況下,書本的內容,總主編不參與編寫,只參與編寫序言,而且序言針對的還不是這一本書籍,而是全套書籍,即使總主編參與到書本中,如果只是做一些校對,統籌系列作品的文字、用詞等統一協調工作,總主編只是書本編寫工作的組織者或協調者。合作作品的作者必須是參加創作的人,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品的作者。所謂「參加創作」,是指對作品的思想觀點、表達形式付出了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或者構思策劃,或者執筆操作,如果沒有對作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就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因此我認為總主編並不享有整個系列作品的著作權。 二是,總主編對整套作品做了整體的規劃設計,包括結構、體例,包括核心內容等,那麼這種情況下,總主編就對整套書籍享有著作權。但,這並不影響整套作品裡某一單一作品的權利人行使著作權。 第三部分,其他問題 我們還應該考慮到,這種合作作品或者匯編作品,主編的修改權是否可以單獨行使,即是否可以不僅總主編的同意,在再版是改變主編所編的那一作品的體例,內容等。我認為應該具體分析。 首先,若是總主編在整個系列作品中只是「統籌」「掛名」沒有實質性的參與創作,主編毫無疑問應該享有修改權。 其次,若系列作品的整個結構體例是由總主編設計創作,包括主編所編的這個作品的結構體例,即總主編是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他對整個些列的作品享有著作權,當然享有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的權利。那麼,主編未經總主編許可,就不可以單獨調整單一作品涉及整體涉及的部分。即不得侵犯整體作品的著作權。 當然,單一作品的主編並非不能行使著作權中的修改權,他完全可以脫離總主編的系列體例,另行出版自己的書籍。
『貳』 目前世界上著作權制度表現為哪幾大體系
主要表現為英美法體系和大陸法體系,但二者各有利弊,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走向了融合。英美法體系保護的作品范圍比大陸法體系要寬,並側重保護經濟權利,而大陸法體系則以精神權利為重。
『叄』 著作權法律體系和版權法律體系的區別
我雖然回來答不了你的問題~但是跟源你說一個~
我國<<民法通則>>及<<著作權法>>將"著作權和版權"並列相持,或許是一種明智之舉,尤其是200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將1990年<<著作權法>>第51條的"本法所稱著作權跟版權系同義詞",修改為"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進一步表明了立法者對"著作權與版權為同一概念"的立法態度,澄清了較長時間以來我國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爭議,統一了法律術語的含義
『肆』 知識產權在立法框架上包括的基本制度有
知識產權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
還有數不清國際條約
『伍』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廣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鄰接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內秘密權,產地標記權,專容利權,集成電路布圖權,新植物品種權等。就如同上面那位同志講的。
狹義的,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分為著作權(含鄰接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就這三個。
『陸』 關於著作權法的問題,急啊!謝謝啦!
1.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甲的訴求成立。因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是創作作品的創作者(即作者),這里的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甲在A公司擔任的是主要策劃、劇情策劃,直接參與了游戲的創作。而創意策劃與主要策劃、劇情策劃不是同一概念,未能准確體現甲的工作性質和成果。
2.某學院在校內組織拍攝、製作完成並用於教學觀摩的行為屬於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合理使用,不購車過侵權。但某學院將《受戒》用於參與法國郎格魯瓦學生電影節,觀眾主要為參加電影節的各國學生及教師,電影節組委會對外公開銷售過少量門票,影片的放映場所系對外公開售票的電影院中的某一放映廳,這樣的行為已超出了著作權法規定的合理使用范圍,已構成對北影公司的侵權。
『柒』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一般包括哪些法律制度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主要包括國內法、國際條約:
1,國內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包括:
(1)法律,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行政法規,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
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4)行政規章。
(5)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2,國際條約中知識產權法律主要包括:
(1)世界貿易組織中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
(2)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3)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4)世界版權公約;
(5)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
『捌』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一般包括哪些法律制度
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主要包括國內法、國際條約:
1,國內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包括:
(版1)法律,主要權包括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行政法規,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
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4)行政規章。
(5)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2,國際條約中知識產權法律主要包括:
(1)世界貿易組織中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
(2)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3)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4)世界版權公約;
(5)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