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農村土地繼承使用權!急急急!
1、你說的土地改革復是否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進行的土地改革。
2、如是的話,我國土地改革後由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又到人民公社。之後土地全部由集體所有和管理。
3、現階段我國土地都是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
因你說問題不清楚所以無法答復。
2. 農村土地使用權怎樣繼承
農村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是集體分給本村農戶承包的。
土地使用權延續的要求是:土地承專包人屬去世,土地尚在承包期內,與承包人在同一戶口簿上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其家庭成員續包;沒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發包方收回再分配。
《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3. 農村本分地(自留地)是否可以繼承
自留地的權屬是集體所有性質,村民享有自留地的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是不能夠繼承的
4. 居民是否能繼承農村自留地
不能。農村自留地的承包也屬於《農村土地承包法》中所指的「家庭承包方式」。《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第三十一條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根據上述條款,因你家除了你爺爺外,都是居民戶口,就不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便不符合第五條的規定,不能承包農村土地。按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你父親只能繼承該塊自留地當年的收益,但也不能繼續承包權。
5. 農村自留地如何確定使用權
公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權屬於國家或者集體;公民的自留山、自留地,所有權屬版於集體。權而國家及集體所有的土地是可以依法確定由個人使用的。即公民對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等,有依法使用的權利。因為遺產必須是公民個人合法擁有的財產,所以,公民是不能將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作為遺產繼承的,而只享有使用權。
農戶經營的自留地、自留山的收益,如種的莊稼、果木、葯材等,則為個人所有。你父親去世後,這些收益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另外,因為我國農民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都是按家庭人口、勞動能力。以農戶為單位分配的,一般不作過多調整,以保持其穩定性。家庭個別成員死亡,並不妨礙農戶其他成員對自留山、自留地的經營權和使用權。但並不是繼承,只是家庭共同生活人繼續經營和使用。
也就是說你們有權利經營自留地,自留山。但是自留地,自留山的所有權是集體所擁有。
6. 農村自留地歸誰後代可以繼承嗎
自留地是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根據1962年發布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規定,當時由生產大隊或生產小組劃出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到七,分配給社員家庭作為自留地,長期不變,用於開展家庭副業生產。
另外,自留地只能用於農業生產,不能在自留地上建房的。《土地管理法》規定:“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7. 自留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嗎
不可以的,但可以在一個家庭戶口內成員繼續使用
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專有權。所以不可以作為遺屬產繼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產權屬於公民自有,可以繼承,按照我們法規規定,地隨房走得原則,你可以根據房屋所有權的變更而繼續使用宅基地。但自留地不能繼承,可以通過變更使用權而繼續使用。
8. 農村自留地能否繼承
如果你是該村意外的戶口,及不是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一的話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第二款「必須經過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取得該自留地的經營權或者重新落戶於該集體,否則應由該集體收回土地。
9. 農村自留地繼承使用權的繼承
沒有道理,建房要經當地土管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