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識產權法中,什麼是機械表演權如何理解。
新《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九)項規定,著作權人享有「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這是我國立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賦予我國著作權人以機械表演權。機械表演是相對於現場表演而言的。所謂現場表演,亦稱為「活表演」,是指演出者運用演技,向現場觀眾表現作品的行為。而機械表演是指藉助錄音機、錄像機等技術設備,以物質載體的形式,向公眾傳播被記錄下來的表演的方式。機械表演可以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再現表演。但是,在《著作權法》修改之前,我國的著作權法律制度對著作人表演權的保護僅限於現場表演權。1991年頒布實施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在第五條中對表演的界定是「演奏樂曲、上演劇本、朗誦詩詞等直接或者藉助技術設備以聲音、表情、動作公開再現作品」,這就明確排除了著作權人控制機械表演的權利。
② 知識產權法中著作權法規定,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
從法律條文來看,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不向觀眾收費,不向表演版者支付報酬。但是在實權際操作中,因為是否支付報酬很難確定,而一般演出也總是有廣告贊助等等,所以說,絕對符合免費表演的演出幾乎沒有。
還有一點,一般意義上的公益演出絕大部分也並不符合免費表演的概念。即使如賑災義演等,從法律條文上來說,大部分義演還是要向觀眾收費的,而且也可能有贊助行為。嚴格來說,這樣的演出也是需要向權利人支付報酬的。畢竟你公益的是別人的歌曲,未徵得權利人許可,你是不能演出的。
總之,這個免費表演的界定在實際操作中是很難的。用句時髦的話來說,這得需要演出主辦方有一顆「道德」的心。。。
③ 法律問題:葉某創作<星光燦爛>詞典並在某雜志發表,郝某在個人舉辦的賑災義演中演唱了該歌曲,南極公司錄
郝某不用支付報酬,因為其是免費表演已發表了的作品;南極公司要支付報酬,因為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南極公司應向葉某支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