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應當終止原土地出讓合同
是的。政府決定收回土地使用權必須同時收回原土地證。
⑵ 撤銷土地使用權證法律依據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無權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准佔用、徵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
對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國有土地使用證注銷登記,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完成,需進行地籍調查的宗地,另加20個工作日。
(2)撤銷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判決書擴展閱讀:
《土地登記辦法》第三條規定,土地登記實行屬地登記原則。申請人應當依照本辦法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依法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權利證書。
由此可知,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頒證機關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而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依法登記發證後第三人對其結果提出異議的,利害關系人可根據《土地登記規則》的規定向原登記機關申請更正登記,也可向原登記機關的上級主管機關提出行政復議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自《土地登記辦法》頒布後,《土地登記規則》已經自行廢止,但關於更正登記的內容在《土地登記辦法》中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因此,對於已經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不服,當事人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外,還可以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向區人民政府申請更正登記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⑶ 法院是如何判決一個起訴案例的變更和撤銷的.
同一個案件,同一個事實,同一家高級人民法院,卻先後出現兩個截然相反的認定、判決。
這是一起「民告官」的行政官司,終審、再審判決均由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南省高院」)作出。
一起土地糾紛,法院一審二審均認定土地證合法
陳世周和麗華基公司原本是合作愉快的買賣雙方。
2008年10月27日,麗華基公司與陳世周簽訂了《土地出讓協議書》,受讓陳世周名下的位於海口市秀英區海榆西線九公里處北側的11646.11平方米土地使用權。
麗華基公司表示在協議簽訂後向陳世周支付了1240.5699萬元,高出當時該地的基準地價35萬元/畝,以84萬元/畝為成交價,同時也代陳世周繳納稅款116.730011萬元,僅剩下百萬余元尾款。
2010年3月12日,海口市政府將上述土地過戶登記到麗華基公司名下,分別為海口市國用(2010)第003254號、第003261號。
海南在2010年1月正式獲批建設國際旅遊島,全島范圍內的土地價格也因此開始突飛猛進。當年年底,陳世周以妻子王瓊玉名義向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海口市政府頒土地證違法為由,上訴請求撤銷其頒給麗華基公司的土地證。
2011年5月9日,海南省高院二審駁回了陳世周的上訴請求,維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判,即判決海口市政府給麗華基公司頒發的003261號土地證合法。可陳世周不服,申請海南省高院再審。
陳世周堅持認為和麗華基公司辦理變更登記申請時自己沒有親自到場簽名,認定海口市政府的變更登記違法。海南省高院在二審審判中,雖認為陳世周堅持的「沒有親自到場簽名」事實成立,但依照《土地登記規則》和《土地變更登記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並沒有要求在土地變更登記過程中雙方親自到場,而是側重於要求雙方共同申請。
對此,海口市政府辯稱,本案屬於國際旅遊島建設後產生的土地糾紛案件之一,實際上是陳世周本人對自己土地增值沒有作出正確判斷,現在是對自己以前轉讓土地真實意願的反悔。
麗華基公司也認為,《土地出讓協議書》是陳世周親筆簽名的,代表他的真實意思,所有證據顯示陳世周一直都申請土地過戶,因此這宗土地過戶申請是雙方真實意願。
全國律協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土地法專家王才亮認為,陳世周自己簽的名,但是沒有親自到場去簽,從法律上來講,雖有瑕疵,但不導致無效。
法院再審撤銷其作出的二審判決,暗指有相關部門介入
2013年年中,案件開始「逆轉」。
2013年6月8日,海南省高院的(2012)瓊行再終字第4號行政判決書撤銷了自己之前的終審判決和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判決撤銷海口市政府頒給麗華基公司的003261號《國有土地使用證》。
作出這一判決的依據,系海南省高院的前後兩組審判法官,對陳世周沒有親自到場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這一核心事實的認定發生了根本變化。
海南省高院(2011)瓊行終字第70號判決書認定:「盡管本案在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的過程中,海口市政府在當事人沒有提交原土地使用權證的情況下,便給麗華基公司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致辦證程序存在瑕疵,但該瑕疵並不影響海口市政府頒證行為結果的正確性。」
到了海南省高院的(2012)瓊行再終字第4號行政判決書時,判決書對這一事實的認定從「瑕疵」變成了「程序性違法」,該判決書寫道:「正是由於海口市政府在給麗華基公司頒發土地使用權證存在上述的程序性違法,陳世周以此主張土地轉移登記行為不屬於其真實意思表示,導致雙方當事人發生糾紛,並多次訴訟,已經嚴重影響到陳世周的實體權益。」
「這個案子如果沒有當事人的投訴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介入,一般情況下是不予撤銷的。」該案審判員鄭船給麗華基公司的釋明筆錄中稱:「法院雖然作出了撤銷辦證的判決,但是原審已查明,你公司與陳世周的買賣行為是真實公平的。」
「麗華基公司負責人沈春生通過不正當手段用了15個月過戶,我就向有關機構反映了這個事情。」陳世周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沈春生用了哪些不正當手段?面對這個疑問,陳世周並沒有給出明確回答。
「基於行政頒證行為被撤銷」,審判員鄭船還在釋明筆錄中向麗華基公司建議:「為了保證你公司的合法權益,建議通過民事案件保護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世周履行合同,辦理過戶手續,並向法院申請訴前保全。」
而據中國法院網的報道,海南省高院是最早開展在判決後向當事人釋明的法院之一。2006年起,海南省高院開始執行《關於實行判後釋明聽證的規定》,這一舉措被有關媒體解讀為可以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化解對立情緒,有效遏制涉法上訪,起到了一種司法救濟的作用。
根據審判員的建議,麗華基公司隨即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麗華基公司稱,從今年3月至今,海南省高院已受案開庭半年多,該案還是沒有判決。
對於該案件中「有關部門如何介入、影響案件」、「法院釋明是否會讓訴訟方認為法院不能獨立審判」等疑問,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系采訪了海南省高院。海南省高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案件還在審理當中,建議待判決之後再進行報道。
⑷ 法院撤銷了縣政府為我的土地頒證行為,但縣國土局及縣政府直今並沒有注銷我的登記及收回我的土地使用證
既然法院撤銷了縣政府為你頒證的行為,你就喪失了土地使用權。縣國土局和縣政府至今沒注銷登記、沒收回土地使用證屬於執行判決遲緩,實際上你的土地使用證已經是無效的使用證了。一切都應以法院最終判決為准。
⑸ 政府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起訴
某政府決定收回某一處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是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該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包括行政賠償。當然能否勝訴,還要看具體情況。
⑹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糾紛,法院有沒有權利取消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糾紛,法院有權利審理,當然就可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取消回國有土答地使用權。
《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⑺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政行為被撤銷,是否影響
可以申請來行政復議。
國土管理自部門或者縣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決定,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或者法人對決定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⑻ 法院是否有權判決撤消國有土地使用證
1、若屬行政案件,當事人起訴的就是行政機關違反法律程序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法院有權判決撤消該具體行政行為,要求行政機關重新作出。
2、若是民事案件,法院無權撤消。但是有權裁定強制過戶。
⑼ 收到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通知可以行政復議嗎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復。制
國土管理部門或者縣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決定,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或者法人對決定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