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題目:下列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是()
答案選擇ABCD;工程設計圖紙、口述作品、署名小說、國家頒布的法律都是屬於著作權保護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具體規定如下:
一、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二、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築作品;
5、攝影作品;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計算機軟體;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1)試題受著作權法保護嗎擴展閱讀
一、著作權的定義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
二、著作權作品的構成要件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第一,應當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現。
第二,應當具有獨創性或原創性。
第三,作品的表現形式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⑵ 高考試卷有知識產權嗎
高考試抄題屬於國家機關的行政性文件,而根據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這類文件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一般來說,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等,而高考命題機構從性質上說屬於國家機關授權或者委託執行公務的單位;其次,作為每年一次每年不同的一種考核工具,很難認為高考試題屬於一種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因此,在滿足獨創性的條件下,高考試卷仍然可以構成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⑶ 求論文!! 著作權法不保護國家考試真題!及相關材料!
你這是在找槍手啊!能出多少錢啊,據說網上有很多槍手。
①試題可否說是「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試題作為出題者依據科學事實或其他種種作品分析歸納創新而得,期間必不可少會涉及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當然這些只能作為試題的組成部分,而不能與試題本身所混淆,由此試題不應屬於著作權法條5條所規定之內容。
②對於「法無明禁止即自由」分析法是否會違背立法本意?
有些學者提出這種分析思路會造成著作權客體的極度膨脹,甚至會違背立法本意,這種看法的確是有道理的,隨意擴大立法范圍,顯然會造成對法律立法本意的誤解,造成對立法精神的反面理解,但是筆者所提的觀點是在特定條件,特定前提下所適用的,這一條件即是從著作權這一權利的法理解釋角度針對特定對象即本文所論述的試題所提出的,並非肆意擴大著作權客體范圍,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今後遇到類似問題自然可以作出其他的分析。
作品在著作權法中的定義是很明確的,它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由此定義可以看出,判斷試題是否可以成為作品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試題應當具有獨創性。通說認為,只要是自己的腦力成果,不是抄襲、剽竊他人的作品就應當是具有獨創性的,所以試題作為出題者經過一定的勞動創作而得一般都是具有獨創性,這也是判斷試題是否為作品的基本特徵,當然在此應當說明的是並非所有的試題都有獨創性,缺乏獨創性的試題自然不是作品,不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甚至還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2、作品應具有可復制性,顯而易見試題為了滿足一定目的需要是可以進行復制的,當然這里的復制不同於產品的製造,作品的復制是對構成作品的非實用符號的復制。可以說每一種作品都是由一系列的符號構成,試題同樣也不例外,3、作品應當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現。這體現了著作權法中與獨創性緊密相關的一個原則「思想與表達的二分原則」,這里的表達也可理解為作品的形式,顯然試題體現了出題者對題目類型,難易的考慮,而所出之題則是這種思考的表現,這一特徵也說明了著作權法保護的應該是作品的表達,也就是試題的本身,至於出題者的思路也就難以作出保護了。
經上述分析,可以發現試題是符合著作權法中規定的作品基本特徵的,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試題應受著作權法保護是有依據的,也有學者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試題的必要條件作了具體歸納:1、具有獨創性;2、具有法定的表現形式之一;3、未受法律禁止出版,傳播;4、不屬於著作權法第五條所列的類別。
考卷、題庫簡言之即為試題的集合,從性質上講可以屬於資料庫,在實踐中,一般而言應當將考卷、題庫歸入匯編作品加以保護,因為試卷或題庫是對試題的編排,整理和選擇,這一過程是符合我國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要求的作品獨創性的。
很遺憾,這篇文字的觀點是試卷受到著作權保護,提供給你是希望你能夠在裡面發現觀點上的錯誤,並且提出反駁的觀點。
⑷ 關於試題的著作權法
著作權保護的並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保護思想的表達方式。要求獨創性等等
如果是自己做的,我覺得是有著作權的。別人要用的話,理應有你的同意。但是你如果覺得對方侵犯了你的著作權,你要有別人抄你的證據,同樣如果這個人證明那些試題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話,就不構成對你著作權的侵犯了。
⑸ 以下哪項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我國著作權法列明了下列不受法律保護的對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二、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三、 時事新聞;
四、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點子或想法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的人說:"這是我想出來的,我有版權。"到底這個想法或點子是否有版權?這一問題涉及的是:著作權法到底保護什麼?是思想內容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
在著作權領域,著作權法只保護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和情感本身。這是各國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論。也就是說,作品所表達的思想、程序、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本身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存在於人們腦海之中的點子或想法,由於沒有以某種形式表達出來,不能受著作權法保護;即使點子或想法已經通過某種形式如文字、圖畫等形式表達出來,但是由於其本身屬於思想內容的范疇,同樣不能享有著作權。當然,如果這個想法或點子在工業上或商業上有價值,可以通過專利法或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保護。例如:甲研究的葯方對防治禽流感非常有效,那麼,甲可以就此申請發明專利。獲得專利後,他人未經甲同意不能使用該葯方。如果甲不申請專利,也可以將葯方作為商業秘密對待,採取保密措施防止葯方外泄。
單純事實消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單純的事實消息,是指只報道一件事情的發生的過程、時間、地點和人物,不表示報道人的觀點的消息,傳播單純事實消息可採用報紙、刊物、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媒介傳播,其手段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片等。
根據上述單純事實消息的性質,單純事實消息應屬於時事新聞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方式。」
《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傳播人應註明出處。故「單純事實消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引用、轉播等多種形式使用「單獨事實消息」不算侵犯著作權,關於這方面的侵權民事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通過大眾播放媒介傳播的單純事 實消息屬於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的時事新聞。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應當註明出處。」
公有形象不受著作權保護
不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
法條: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釋義:規定關於不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和著作權人在行使權利時應履行的義務。
一、本條第一款規定法律禁止傳播的作品不受保護。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是廣泛的,但是某些對象是排除在外的。本條第一款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這種作品雖然具備了作品的一般形式和實質要件,但是因其表達的思想傾向,某些感情的表達方式對社會有危害性,不適於出版傳播,故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符合現代法治國家的要求。對於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僅不給予著作權法保護,如果出版和傳播了這類作品還要視情節輕重,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
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主要有三類:
①違背一般法律原則的作品。
②違背社會公德和社會倫理的作品。如許多國家的著作權法都不保護黃色的、淫穢的書刊、報紙、電影等。
③故意妨礙公共秩序的作品。
二、本條第二款規定了著作權行使的一項原則。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必須依照法律規定行使,不得濫用權利,不得違背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樣規定可以推知一些著作權法沒有規定的作者權利,如作品取回權(即作者在理由正當的前提下收回自己的作品的權利),只要作者行使這些權利不違反憲法和法律也不損害公共利益即可。
望採納!!!
⑹ 下列選項中,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
1、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是B。
2、根據《著作權法》第3條第(三)項的規定,專B中某歌唱家即興創作並表屬演的歌曲屬於音樂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3、《著作權法》第5條規定:「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顯然,C、D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4、A中王某拍攝的黃色錄像是法律明令禁止的,黃色錄像是違法物品,不受任何法律的保護,當然也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⑺ b站答題 下面哪項不受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製作漢堡包的方法、新聞時間、跳水動作都不受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築作品;
5、攝影作品;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計算機軟體;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因此,題中三項均不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但製作漢堡包的方法可受專利法的保護。
(7)試題受著作權法保護嗎擴展閱讀: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中國史上第一部的著作權法律為1910年頒布的《大清著作權律》。而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實施。
根據著作權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⑻ 以下哪項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選C,都不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
⑼ 關於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嗎?我國的《著作權法》中對新聞報道出來的作品的歸屬與限制等相關問題規定得都比較模糊,因此實踐當中就存在著很多分歧,從而導致產生著作權糾紛,那麼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嗎?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哪一類新聞構成作品究竟什麼是新聞作品?目前尚無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說法。我國《著作權法》也未將新聞作品作為一類作品而加以規定。根據現行《著作權法》及2014年6月國務院向社會發布的關於《著作權法》修改的徵求意見稿,筆者試將新聞分為時事新聞、時事性文章及其他新聞作品三類。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時事新聞:《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規定:時事新聞,指通過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的事實消息。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本法不適用於:……(二)時事新聞……可見,在我國《著作權法》中,時事新聞連作品都算不上,更不用說對它的著作權保護了。新聞報道受著作權法保護時事性文章:對此我國現行《著作權法》沒有進行特別規定。根據《著作權法》修改徵求意見稿第四十二條,除作者聲明以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信息網路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信息網路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出處。該條盡管尚未生效,但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時事性文章間接地被劃入了可以合理使用的范圍之內。其他新聞作品:其他新聞作品可以認為是除時事新聞和時事性文章之外的所有新聞作品,例如在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播的新聞調查、新聞評論、社論、新聞圖表、圖片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