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登記主義

物權登記主義

發布時間:2021-07-17 13:51:38

『壹』 找找 物權法 中有什麼是登記的抗辯主義(抵押權)

物權法所謂的登記抗辯主義,其實就是在
擔保物權
時,法律規定在設定
抵押權
時,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那麼其就具有
對抗第三人
的效力。
舉個簡單例子,就是兩個債權人同是對債務人的一個房子設定抵押權,一個債權人甲到房產局辦理了抵押登記,另一個債權人乙只是在
借貸合同
中設定物權抵押條款或者簽訂房屋
抵押合同

最後要實現這個房屋的抵押權是以登記優先,登記了的抵押權可以對抗沒有登記的抵押權,產生抗辯效力。

『貳』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有哪些情形

物權法上,登記對抗主義的情形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情形。船舶、航空器未專經登記,屬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條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物權登記主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叄』 關於物權的登記對抗主義

可以基於買賣合同。在登記生效主義下協助登記是主給付義務。在登記對抗主義下協助登記可作為從給付義務,這種義務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產生。

『肆』 物權法中什麼是登記生效主義

登記生效主義簡單說,物權的轉移以登記為准。
比如:甲把房子賣給乙,雙方簽訂合同乙付了內全部房款容,甲也把房子交給乙使用了。但是房產登記處登記的還是甲的名字,那麼該房的物權還是屬於甲。乙要獲得該房的產權,就得和甲一起去房產處進行過戶登記。

『伍』 用益物權中哪些是登記生效主義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無疑的登記要件主義,宅基地使用權物權法沒有明確規定,就現在的政策而言,應當也是登記要件主義(即登記生效主義。而地役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主義。

『陸』 登記要件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的區別

概念和性質不同:

登記要件主義 是指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時,需要當事人具備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並且必須將該意思表示予以登記,並自登記是該物權變動行為方可生效。

登記對抗主義是指所有權保留一經當事人合意即可成立,但不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登記對抗主義一方面維持交易之便捷,一方面亦使當事人能斟酌情事,決定是否申請登記,以保障自己的權效力。世界大多數國家均采此制,如美國、義大利以及我國台灣地區。

拓展資料:

登記對抗要件主義,這一理論認為房地產產權的變更、他項權利的設定,在當事人簽訂合約之時就已生效,即雙方已經產生債務關系,房地產權利的轉移或他項權利的設定即同時成立。

登記僅僅是作為對抗第三人的要件,所以成為對抗主義。其主要特點是:登記機關對登記申請採取形式審查,登記權利的狀態;登記只具有公示力而無公信力,不經過登記,只能在當事人中產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法院可以裁定已登記的契約無效,登記機關對此並不承擔責任。因該項制度為法國首創,所以又稱為「法國登記制」。

登記對抗主義是指未經登記,物權的變動在法律上也可有效成立,但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此種體例為法國和日本所採納。

物權是一種對世權,物權人在對其標的物進行支配的領域內,非經其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干預,否則即構成侵權。物權屬於得要求世間一切人對其標的物之支配狀態予以尊重的權利。物權之所以優於債權,便是因為物權這種與生俱來的對抗性、排他性。那麼根據登記對抗主義,既然合同生效物權便設立,那麼物權人對其享有的物權便當然地可以對抗第三人,排除第三人的侵害。

善意取得制度其實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物權人權益的基礎上設立的,它是為了保護交換關系,防止買受人在交易時產生不安全感而設定。善意取得制度與物權的排他性,涉及到民法財產交易的動態保護與民法財產權利的靜態安全的優先與取捨。由於善意取得僅限於買受人為「善意」,因此,在登記對抗主義中,即使物權的變動未經登記仍得對抗「惡意第三人」。

『柒』 物權登記對抗主義

無論是否登記,乙丙合同有效,丙為善意第三人。抵押權是物權,合同內是債權,是否登記容不影響合同效力。
物權法中的登記對抗,指的是物權變動無需登記即可生效,但不經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亦有學者稱其為「形式登記主義」,這種體制意味著登記對於相關物權變動之行為具有確認或證明的效力,但不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起決定作用。
我國《物權法》中便使用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捌』 什麼是 登記公示主義

一、物權變動之公示立法主義比較
二、我國物權變動公示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物權變動立法主義的應然模式選擇

[原文]
物權法的一般原則中,公示原則發揮著核心作用。(註:孫憲忠:《論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頁。)關於物權公示的意義,一直存有爭議。在提交全國人大常務會審議的幾個《物權法(草案)》(以下稱草案)中,事關物權公示的規定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徵:既有不動產物權變動公示對抗主義與公示生效主義的規定,也有動產物權變動公示對抗主義與公示生效主義的規定;既有所有權、用益物權變動公示生效主義與對抗主義的規定,也有擔保物權變動公示生效主義與對抗主義的規定。草案就物權變動的公示立法主義顯然已不再堅持原有的公示生效主義原則,而在事實上形成了物權變動模式的二元結構。(註:尹田:「中、日物權法之趨同」,載《中日韓民法制度趨同道路的探索國際研討會文件匯編》,2004年11月青島。)這樣紛雜的規定,其中有沒有一個統一的原因?如果有,是什麼?如果沒有,這樣的結果何以由來?
一、物權變動之公示立法主義比較
物權公示原則,即物權的變動必須以一種客觀可以認定的方式加以展示,從而獲得社會和法律認可的效力。公示的方式一般為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佔有的交付。(註:孫憲忠:《論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8頁。)從各國物權立法的實踐來看,物權變動公示的立法模式有公示對抗主義和公式生效主義之別。對這兩種公示立法主義,現今的研究多集中於價值層面的比較。一般認為,公示對抗主義的優點在於其能「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靈活簡便,有利於加快動產交易速度和發展動產擔保交易」,(註:孫鵬:《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頁。)其不足則主要表現於「在追求交易自由時將交易安全犧牲殆盡」;(註:孫鵬:《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頁。)而公示生效主義的優點主要在於其「以登記和交付為物權變動的成立要件,使當事人間的物權交易向外彰顯而客觀化

『玖』 登記對抗主義有哪些法律條文

《物權法》中登記對抗主義的條文:
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二十九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五十八條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條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九條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的動產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抵押的,不得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已支付合理價款並取得抵押財產的買受人。
-----------------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閱讀全文

與物權登記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