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房使用權糾紛案的受理有關規定
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各級軍事法院、各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各海事法院:
隨著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和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關房屋和土地使用方面的糾紛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不僅收案數量和糾紛種類有增多的趨勢,而且出現了許多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新的情況和新問題。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現就不少地方提出的而又需要明確的有關房地產糾紛案件的受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凡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房地產方面的權益發生爭執而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訟爭的房地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庭依法受理。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門就有關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的處理決定不服,或對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門就房地產問題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房地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庭依法受理。
三、凡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有關起訴條件的屬於歷史遺留的落實政策性質的房地產糾紛,因行政指令而調整劃撥、機構撤並分合等引起的房地產糾紛,因單位內部建房、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騰房等房地產糾紛,均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當事人為此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依法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可告知其找有關部門申請解決。
② 法院判決房屋買賣合同有效,當事人不履行義務協助辦理過戶怎麼辦
法院判決房屋買賣合同有效並判令賣方辦理過戶手續,當事人不履行義務協助辦理過戶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條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2)使用權公房買賣解除案例判決擴展閱讀:
房屋買賣合同的有效條件:
1、合同當事人必須符合主體資格。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備能夠以自身行為依法行使權利並且承擔義務的資格。
(1)一般主體要求。依《民法通則》規定,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房屋買賣行為復雜,涉及標的金額較大,法律一般禁止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所簽房屋買賣合同無效,除非事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事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2)特殊主體要求。為了維護房屋交易秩序,現行法律和政策對房屋買賣當事人設定了一定條件和限制,必須符合特定要求。
在商品房現售中,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房屋出賣方必須具有法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使用批文、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等。在商品房預售中,預售方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應當持有預售許可證和確定施工進度與交付日期。
商品房出賣方如違反上述要求,就會被認為不符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主體資格,應當宣告合同無效,賠償買受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
此外,政府確認的城市低收人家庭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經濟適用房,僅本單位的職工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單位自管公房,機關、學校和部隊等單位經批准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城市私房等。
2、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表意真實。依照現行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系當事人真意表示的結果。
房屋買賣只有在自願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才能真正實現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理想。因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無權代理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房屋買賣合同等,皆非買賣當事人真實意思,原則上視為無效。
因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簽訂的房屋買賣行為,亦屬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有權不予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法律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3、房屋買賣不得違反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房屋買賣行為應當符合房地產政策,遵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社會公共道德。
否則,房屋買賣行為無效。例如,在房屋買賣活動中,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房屋買賣雙方不得買賣土地,不得瞞報房屋買賣價格偷逃稅收,不得買賣拆遷房屋等。
合同無效的情況:
1、房產、地產分別轉讓,合同無效。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為土地的附著物,具有不可分離性,因此,房屋所有權通過買賣而轉讓時,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必須同時轉讓。
2、未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合同無效。房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以買賣雙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門登記過戶為標志,否則,房屋買賣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實際交付也屬無效。
3、產權主體有問題,合同無效。出賣房屋的主體必須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非所有權出賣他人房屋的,其買賣行為無效。房屋的產權為數人共有的,必須徵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賣,出賣共有房屋時,須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書。
4、侵犯優先購買權,合同無效。房屋所有人出賣共有房屋時,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
5、單位違反規定購房,合同無效。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購買,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單位違反規定,購買私房的,該買賣關系無效。
6、買賣中存在欺詐行為,顯失公平,合同無效。買賣城市私有房屋,雙方應當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房評價標准議定價格,經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同意後才能生效。
7、非法轉讓,合同無效。
③ 法院判決的公房使用權能對抗這個屋的所有權嗎
不能。你只有使用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只有所有人才能處分該房產,使用權人行使使用權時,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利益。所以,公房使用人不能對抗所有權人。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一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利益。
④ 公房承租使用權把房子給賣了合不合法法院判決了有效是怎麼回事
可能你沒明白,合不合法,既然法院判了有效,那麼就合法,不服就找證據,再去上訴了。
⑤ 原作為同住人使用權的公房,在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現原承租人已將其變更為產權房了,現應怎樣解決此事
你這個同住人有登記,有公租房租賃合同么?如果根本就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同住人,本來就不需要經你同意,因為你本來就不是當年公租房福利對象,也無權購買這個產權
⑥ 法院判決公房使用權房屋滅失掉了以後法院的判決使用權怎麼應用
房屋滅失了則無法行使使用權,該判決無法執行。
⑦ 買賣公房的使用權法院判有效產權單位判無效究竟是誰說的算
這種情況還是應由單位說了算,單位是有決定權的。
法院只是按照國家的制度去分配,但是單位原有的制度不會變,他也是有保障的。
⑧ 法院關於房屋使用權的判決,能作為辦理產權證的依據嗎
可以。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專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屬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因此,無須登記,房屋的所有權歸屬自生效判決做出之日起便已確定。其當然可以作為房屋所有權登記的依據。
⑨ 法院判決有房屋的使用權,但是房屋被賣之後產權發生變化,我還有使用權嗎
如果你有能力購買這套房子,你可以向法院行使第三人撤銷之訴,主張優先購買權。從知道這個判決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⑩ 公房承租使用權登記訴訟撤銷並變更承租人,案由是什麼
你們兄妹三人,必須通過當地公證處公證確認後,是不會影響你們拆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