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使用證使用權如何收回
你可以取回你的土地使用權證,也可以立遺囑取消兒子的財產繼承權,但不可以起訴脫離父子關系,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產權的權利人不一致,可以要求產權登記部門予以更改.
『貳』 承德市現在有哪些地方是規劃在內拆遷的
價格不一樣有挺多的因素的,比如地段、具體手續、政府規劃等等吧,你看下下面的,你就應該有所了解~~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一)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
下面這個請參照遼寧省的一些規定吧!承德的沒有找到!
不過都是大同小異:
最具體的規定是:
關於印發本溪市明山區姚家新區征地動遷補償安置方案的通知(本政辦發[2006]96號)
另外還有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辦法:
你可以參考以上規定,計算補償數額.對以上規定的補償認為不合理,基本上沒有解決辦法,個人是無法對抗政府的,理論上可以找各大媒體暴光等,實踐上很難實施.但不按這個規定補償,應該很好解決,有該規定不按規定執行的部分直接指出,不改正直接到政府上訪,而且不執行規定你找媒體暴光,有理有依據也容易暴光.
本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
本政辦發[2006]96號
關於印發本溪市明山區姚家新區
征地動遷補償安置方案的通知
明山區人民政府,本鋼、北鋼,市政府有關委辦局、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本溪市明山區姚家新區征地動遷補償安置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本溪市明山區姚家新區征地動遷補償安置方案
為保證明山區姚家新區征地動遷補償安置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遼寧省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辦法》(市政府令第23號)和《本溪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市政府令第86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結合明山區姚家新區征地動遷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征地動遷補償安置原則
(一)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二)嚴格執行征地動遷補償安置政策,依法征地,依法補償安置;
(三)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
(四)撤銷姚家村建制、剩餘土地收歸國有,繼續使用原有土地的原農民集體及其成員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
(五)征地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被拆遷人補償安置,按《本溪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二、征地補償安置標准
根據《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徵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該地被徵用前 3年年均產值(其中,菜田年均產值為3000元/畝,旱田年均產值為2000元/畝,林地、園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年均產值參照旱田標准)予以補償。
(一)徵用土地補償費:耕地按l0倍予以補償,林地、園地按6倍予以補償,建設用地按7倍予以補償,未利用地按3倍予以補償。
(二)安置補助費:耕地按18倍予以補償,林地、園地、建設用地按4倍予以補償。
三、地上附著物補償
對征地范圍內的農業戶或村集體所有的地上附著物,根據調查核實後的類別、數量和質量,按照《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補償標准》(本價發[1995] 81號)規定予以補償。《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補償標准》未做規定的,可比照其他行業的標准或參照市場重置價格確定補償標准,經用地單位、產權人及土地征遷實施單位三方協商同意簽字蓋章後予以補償,並按順序裝訂成冊,登記建檔。
四、農業人口安置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發[2006]3l號)精神,姚家村建制撤銷後,失地農民實行貨幣補償和社會保障兩種安置方式。安置方式由村民自願選擇。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村集體財產全部用於安置農民,其分配方案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五、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與安置
(一)補償安置條件。在征地范圍內,必須持有市、區房屋產權管理部門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以下簡稱房證),並有與之相對應的房屋和《土地使用證》,有該區域的戶口及與戶口相符的常住人口,經市、區房屋產權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核定後給予補償安置。
(二)補償安置要求。拆遷范圍內國有土地上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證的,應在拆遷公告大會後向市房屋產權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和《城鎮房屋拆遷產權審定書》;集體土地上持有房證的,應在辦理拆遷補償安置手續前,辦理《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為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認定書》。
(三)補償安置方式。根據征地范圍實際情況,對符合補償安置條件的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置換或貨幣補償兩種安置方式。
(四)核定原房屋建築面積。實測房屋建築面積與房證建築面積正負差在2平方米(含2平方米)以內的,以房證建築面積為准;實測房屋建築面積大於房證2平方米以上的,以房證建築面積加2平方米為准,其餘建築面積按《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補償標准》作價補償;實測房屋建築面積小於房證面積2平方米以上的,以實測建築面積為准。
(五)戶數的計算。對合法被拆遷人只有一個房證和與之相對應的房屋而分為多個戶口的,仍按一戶對待,並以與房證相符的戶口為准;對有一個戶口多份房證的,原則上按一戶對待,但應單獨立戶而尚未辦理分戶手續的除外。
(六)對因「規劃封區,居住擁擠的村民建房後一直未獲得《房屋所有權證》,又確無第二住處,歷史上無售房行為,且村委會出具證明的,可比照有證房屋予以安置;對為生計等原因開辦餐飲服務業而未能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可按實際工程造價給予貨幣補償。
(七)貨幣補償安置。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安置的,不予安排宅基地,按核定後的房屋建築面積,原為平房的,按該地區(項目)安置住宅平均售價的 80%予以補償;原為樓房的,按該地區(項目)安置住宅平均售價的90%予以補償。該地區(項目)安置地區住宅平均售價由物價部門確定。
被拆除住宅房屋經本市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評估後,評估價格高於上述標準的,按評估價格予以補償。
已享受住房解困待遇的,此次動遷只補償不安置。
(八)房屋產權置換。
1.實行姚家小區統一安置,單元立體分配。住宅房屋還遷安置套型參照下列標准:一類套型43平方米,二類套型60平方米,三類套型80平方米。
2.被拆遷人選擇房屋產權置換的,按核定後的原房屋建築面積就近上靠標准套型予以安置。安置房屋建築面積與原房屋建築面積相等不結算差價;安置房屋建築面積大於原房屋建築面積部分按物價部門確定的價格結算差價;安置房屋建築面積小於原房屋建築面積部分按第七項規定予以貨幣補償。
3.被拆遷人要求增室的,經用地單位批准,可給予增加1個居室,並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6個月內按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交齊增室款。未按期交款的不予增室。
(九)有合法房證的被拆遷人動遷時各項補助費用標准:
1.選擇房屋產權置換的,在過渡期間發給臨時租房補助費每戶每月200元;
2.搬家補助費每戶300元,一次結清;
3.被拆遷人使用的固定電話、有線電視一次性遷移按有關規定辦理。
(十)在集體土地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補償安置:
1.有建房批准手續,但未建房屋的;
2.在封區期間突擊違章建房的;
3.有該地區戶口但無房證的;
4.有合法房證,但戶口不在征地拆遷區域內的,原則上不予安置,只對原房屋進行評估作價予以貨幣補償。
(十一)拆遷安置過渡期限為自拆遷補償協議簽訂之日起24個月,超期按有關規定辦理。
六、非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與安置
(一)對集體土地上有合法土地使用權、工商營業執照、合法房屋產權、經營場地或房屋的集體及個體工商業戶,拆除其建築物和構築物按市房地產評估價格予以補償,其他補償按《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辦法》和《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補償標准》有關規定執行。
(二)拆除雖有工商營業執照,但註明為住宅的營業用房,其經濟補償按《本溪市征地動遷安置辦法》規定執行,其安置按住宅處理。參考資料:
『叄』 有土地使用權的可以收回嗎
有土地使用權的,可以收回嗎?有土地使用權的不可以收回,除非是銀行貸款,用土地抵押的,可以,還不上貸款,可以收回,再一個就是家裡無人,可以收回
『肆』 出讓土地使用權能否提前收回應如何收回求解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出讓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得提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為公共利益需要或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提前收回,但必須經過批准並要履行法定的收回程序,並對原土地使用權人給予相應補償。 出讓土地使用權提前收回必須符合收回的條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報經原批准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請示應當包括提前收回理由、收回對象、收回程序、補償辦法等。有關人民政府批准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下發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書,並送達給土地使用權人。(政府批准前應當告知原土地使用權人,土地使用權人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批准後土地使用權人有異議可以要求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提前收回出讓土地使用權應當對原土地使用權人給予合理補償,補償標准為被收回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其中,無地上建築物的,應當按照收回時原出讓土地使用權剩餘使用年期的土地市場價格確定;有地上物的,應當按拆遷補償標准(房地產市場價格,含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和地上物重置成新價格)進行補償。
『伍』 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許可權屬於哪個部門
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行使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的許可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版條之規權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
(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