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權法有訴訟時效的規定嗎
1.物權是沒有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請求確認物權 2、佔有保護請求權在我國民訴法中主要是佔有物返還請求權(自侵佔之日起一年,為除斥期間)
B. 物權法有無追溯時效
我國民法的追訴時效抄只規定了債權襲,對於物權是不適用追溯時效的,但是物權設計形成權時有一定的除斥時間,除斥時間不同於訴訟時效,應當加以區別,除斥時間期滿屬於放棄該權利,而訴訟時效期滿權利仍然存在,仍具有起訴權,只是失去了勝訴權。
另外,對於你的案例作答,我國物權行為採取債權形式主義,即有效債權行為+交付/登記=物權變動>第三人,所以,如果第三人與賣出人在債券行為上無漏洞,且交付登記了,原物權人就不得收回房產,只能找當時的賣出人賠償侵權損失。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物權法:對於物權所有權的侵害,訴訟時效有限制嗎
侵來害物權所有自權的訴訟是侵權訴訟,一般為二年。
所有權確認糾紛訴訟是物權法內容的訴訟,沒有時效限制.侵害所有權的訴訟是侵權訴訟,一般為二年,最長不超過20年.最關鍵的是這個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就是如果不知道權利被侵害的事實,則不存在超過時效的情況。
D. 物權請求權是否適用於訴訟時效
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具體闡述如下: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之返還原物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客體是債權請求權。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限於請求權。因為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但不是所有的請求權都適用的規定,請求權中的債權請求權符合訴訟時效客體權利的特徵,其以財產權利為內容,不具有支配性。
若權利人長期怠於行使權利,會使法律關系處於不確定狀態,不利於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穩定,故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4)物權的時效擴展閱讀: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債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侵害並發生財產損害時,物權人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它是一種索求性、進取性的請求權。其典型的民事責任形式即是賠償損失責任。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是保護物權的兩種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物權請求權的實現或物權性民事責任的承擔,權利人無需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權利人僅僅要求將受到妨害的物權恢復到其完滿狀態。而受害人慾請求行為人損害賠償者,則應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時主觀有過錯。
(2)物權請求權的實現不以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為前提。而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現有財產或非財產性損害。
(3)債權請求權的行使有訴訟時效的限制,而物權請求權很難適用訴訟時效。
(4)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主體並不局限於物權人本身,因為物權請求權是與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對物的佔有構成侵害或妨礙的,物的持有、佔有者即可行使此項請求權。如租賃物的承租人對他人侵害租賃物的行為可以提起訴訟行使上述權利。
因此,這是一種對物訴訟。而債權性請求權的行使是以相對人為對象,且以權利人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損害者才可以侵害方為被告提起訴訟,故這是一種對人訴訟。
E. 物權與訴訟時效
只有分家的單子,很難說清,因為分家單上的簽字是代筆,而且你爺爺以外回的另外三個人都答已經去世。
地隨房走,分家以後,宅基地應當隨之變更。你可以查一下目前這兩塊宅基地的使用人是誰,(如果宅基地使用證不好找,到土地管理局可以查檔)另外一家蓋上了房,只要宅基地還是你爺爺的名字,蓋房者在他的宅基地上蓋房,屬於侵權,你爺爺可以主張權利。
如果蓋房時間超過二十年,你家都沒有理會,現在主張權利就有難度了。
以上見解,僅供參考。
F. 法律問題(物權及訴訟時效),請賜教!
你前一個問題純粹是一個理論探討問題。
物權主體更迭,就是物權從一個主專體轉移至另一主體,可以理解為前屬一個主體的物權終止,後一個主體物權的取得。
物權客體、內容發生完全變化,比如物權標的物滅失,或者物權標的物發生化學變化,從一種物體變成另一種物體等,都意味著先前的物權已經終止了。
而物權的變更,可以理解為物權種類的變更,比如從所有權變成使用權,從所有權變成用以物權等。
後一個問題。訴訟失效滅失,並不代表實體權利的滅失。訴訟實效到期後,當事人依然可以向法院起訴,法院應當依法受理,這就是當事人的訴權;法院受理後,發現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且沒有法定中止、中斷因素的,應當駁回起訴。這就是當事人的勝訴權問題。就是說訴訟時效過了,當事人依然享有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只是法院不會支持其訴訟請求。
G. 物權的取得時效
物權的取得實效,我覺得那就是有一個相應的限制吧,或者是相應的一個比較規定就是這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