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六條: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所以說,從法律的上來講,著作權就是版權。
一、著作權即版權的原因
為什麼說:"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無論稱著作權還是稱版權,其規定的內容大體上是一致的。從世界各國的立法體例來看,稱著作權法的國家,其保護的客體不僅包括文字作品,也包括其他作品,還包括鄰接權的內容。稱版權法的國家,保護的內容主要也不是出版者的權利,而是作者的權利,其保護的客體和稱著作權法的國家基本一致。因此,稱著作權法還是稱版權法,從各國的歷史條件出發,其細微處可能有點差別,但從實質看,兩者的含義是一致的。
第二,在國際法領域,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是通用的,可以互換。如以大陸法系國家為主發起的伯爾尼公約,其第二條兩款中使用Author』sRight,日文轉譯為著作權,在該公約英文文本中,這幾處都換為Copyright,日文轉譯為版權。
第三,從我國的使用上看,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也是通用的,其含義一致。對英文中的Copyright,香港地區的作者一般譯為版權,台灣地區的作者一般譯為著作權,我國大陸的作者有的譯為版權,有的譯為著作權。從撰寫的論文和出版的圖書來看,雖然有的冠以著作權法有的冠以版權法,但研究的問題是相同的。
二、權利種類和形式
著作財產權的種類在過去一百年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原先較單純的出版權、演出權,因電影的發明而有公開上映權、因廣播及電視的發明而出現公開播送權,時至今日因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公開傳輸權隨之而生,除了這些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的新型態著作權利,另外一些較傳統的權利也由於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而發生變化,例如因為國際間的交流日漸頻繁,著作物在各地區以及國際間的散布權問題獲得重視;著作物所有人以往基於所有權擁有將該物出租的權利,規模有限,對於著作權人的利益影響不大,但由於大型連鎖租書店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著作權人的利益,從而使得著作物的出租權亦須被顧及。一般來說,著作權人對於著作享有若干項基本權利,其中有一些是專屬權利。他們享有使用、或根據議定的條件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專屬權。
作品形式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美術、攝影作品;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Ⅱ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知識版權的今天,抄襲風氣見長,個人被抄襲如何維權
知識版權問題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知識版權了,對於抄襲的會給予嚴重的懲罰,如果個人要是被抄襲應該用正當的法律手段進行維權。而像商標侵權已經被列入刑法,這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基本上全世界都在注重知識版權這個問題,以後在有搬用別人的東西打上自己的名聲,就會被社會輿論噴死掉。
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知識版權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人抄襲別人的原創知識,或者自己的作品被不懷好心的人盜用,我們一定要用正當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力,而且一定要維護到底,不能像那些社會偷手低頭,和他們斗爭到底。
Ⅲ 版權問題
國外發達國家在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中十分注意版權保護,不經版權人的許可,不得將成果以任何形式或用任何手段進行復制或傳播,也不得儲存於任何性質的檢索系統中。各國的地質調查局通常只掌握成果或數據的使用許可證,版權則由國家聯邦或其他機構控制。例如,英國地質調查局作品的版權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英國地質調查局知識產權管理處授權代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頒發成果使用許可證,而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出售的也不僅是實際數據,而是使用數據的許可。
1.加拿大
加拿大《版權法》規定了任何產品的版權,包含原始的地理資料庫的期限。政府作為版權擁有者,有以任何方式使用數據的專有權利,以及對私有和公有的使用者或者組織授權的權利。
2.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成果版權的法律依據是1968年《版權法》(1980年和1984年先後兩次修訂)。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按許可條件向客戶提供資料產品。版權在提供給另一方的任何數據中都始終保持,即便在不收取許可費或版稅的情況下,以及另一方在數據的使用上被授予廣泛權利的情況下也是這樣。例如,對於可以從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網站上下載的大多數產品都不收取許可費。然而,澳大利亞聯邦依然保有數據的版權,顧客必須遵守許可條件,這些條件在下載時一並提供。
3.英國
英國地質調查局為了不使版權受到侵犯,凡與作品版權有關事宜須經版權所有者的許可。在一般情況下,須持有特定的版權許可證,而且須繳納適當的年費才可復制英國調查局的作品。持許可證的受證人有權按規定摘錄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圖件和其他文件轉給第三者。但這種許可證的持有人無權將英國地質調查局的作品當成其自己的作品,也無權以這種假象發表作品。具體規定如下:(1) 作為版權所有者,BGS有權根據1988年《版權、設計專利法案》採取措施防止侵害,或針對未經許可的承包商或是使用非法復製品的承包商的直接侵害採取行動;(2) 為了確保版權侵害不會愈演愈烈,必須對具體項目的版權許可加以限制,即必須獲得版權所有人的授權;(3) 通常,BGS資料的重新製作要通過一項特殊的版權許可,並支付適當年費。年度許可授權獲得許可的人將BGS地圖的具體摘要以及其他文獻提供給第三方。許可並不意味著BGS資料歸獲得許可者所有,也不意味著獲得者有權發布這些資料,無論其是否故意。(4) 獲得許可者應注意,除非已經預先從BGS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獲得許可,第三方基於獲得許可者的許可取得的BGS地圖之復印件,不能為了傳播進行再復制;(5) 一項BGS版權許可並非適用於所有數字化復制或改變的形式,這種復制或改變必須經過特殊許可,它不適用於對BGS資料其他任何進一步使用的情況。任何進一步使用都必須另行審核。BGS相片資料的使用也需要另行許可;(6)BGS資料顧客若有要求和許可申請,可與BGS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聯系。
Ⅳ 關於改編歌曲的版權
1.版權(就是著作權)不必申請,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自動產生。但是著作權人版可以去權備案以獲得完成之日的證明。
2.抄襲它人作品中有獨創性的部分的確屬於侵權,但是它人作品中也可能含有不具有獨創性的部分,借鑒此不具有獨創性的部分,不侵權。
3.只要借鑒的歌曲的著作權人認為歌曲侵犯了其權利,無論其實多麼不相似,其也完全可以起訴。但是基於成本/收益的考量,如果作品不出名,不產生很多收益,著作權人即使認為侵權,也可能放任。反之……
可以去搜一搜有關「很久很久以前」非常紅的《嘻唰唰》侵犯一首日本歌曲《B2G奔向你》的新聞,這一侵權案最後是和解結案——就是說賠了後者的著作權人索尼唱片一筆錢。
4.著作權是私權利,著作權人不想管,沒人會管。
可以去搜一搜《死了都不賣》的作者告別人侵權的新聞:還告贏了。
雖然《死了都不賣》只是把《死了都要愛》的歌詞改了幾個字而已,因為後者的著作權人沒有起訴,所以《死了都不賣》一點事都沒有。
Ⅳ 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
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能說上一兩點,比如說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為了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或者為了保護市場等等。那麼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今天八戒知識產權小編就為您整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可以讓你全面了解保護版權不被侵犯的理由。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一)、我國民事立法的基本原則,維護了公民正當的民事權益,完善了我國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著作權法》的實施,標志著文學藝術領域無法可依的局面的結束,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制度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二)、建立著作權法律保護制度,保護了創作者的正當權益,調動了廣大作者的創作積極性,為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著作權法》從法律上確立了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享有人身權的財產權,這就為作者進行再創作提供了物質的和精神的條件。《著作權法》禁止以剽竊、篡改、假冒等不法行為侵害作品,這為保護作者的正當權益,尊重創作者的創作成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當作者的創造性勞動受到了法律保護,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更多更好的作品就會不斷推出,新的作者也會成批地涌現出來,社會主義的科學文化事業就一定能興旺發達。(三)、從調整作者、傳播者、使用者之間的關系看,也有利於優秀作品的廣泛傳播。《著作權法》不僅要保護作者的正當權益,也要保護傳播者的正當權益,還要保護公眾進行學術活動和掌握知識、分享科學技術文化知識成果的權利。一部作品創作出來,通常不是為了自我欣賞,它要與公眾見面,以某種物質形式為廣大公眾所使用。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也要學習、吸收和借鑒前人的經驗和知識,在別人智力勞動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因此,其作品包含著他人的勞動。除了傳播者根據自己的創造性勞動而獲得相應的權利外,公眾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也有權利使用作品。鼓勵優秀作品的廣泛傳播,鼓勵廣大群眾參加各種文娛活動,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也是國家的宏觀利益。為此,對作者和傳播者的專有權作必要的限制是需要的,也是合理的。《著作權法》在保護作者利益,規定作者、傳播者和公眾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協調三者的利害關繫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四)、實行著作權法律保護,還有利於促進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我國是擁有四大發明的文明古國,早在南宋時,我國就已經有了著作權保護的觀念。但到了近代,我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落後了。為了促進我國對外文化交流,開展國際版權貿易,我國《著作權法》吸收了國際版權保護的一些基本原則,如國民待遇原則等,這對於我國有效地參與國際文化交流,從交流中吸收別國的優秀文化成果,鍛煉我國的作家隊伍,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開展著作權法律保護,也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需要,是落實對外開放政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了《著作權法》,就為我國同外國簽訂有關著作權保護雙邊協議或參加國際版權組織,創造了條件。總之,實施《著作權法》實行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對於造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促進優秀作品的大量產生和傳播,促進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開展,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具有極其重要、深遠的意義。關於為什麼要保護版權不被侵犯?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Ⅵ 2018年的時候 中國還不重視版權,為什麼今年突然冒出來是似得重視版權
以前的確不重視版權,但2018年早已是現在這樣重視版權了。別人花許多金錢和精力,不願免費供人使用非常正常,換著你願意無償提供?
謝謝你的提問
Ⅶ 版權與重授權權 是不是同一回事
雖然版權和著作權屬於「同義語」,但是兩者還是具有明顯區別的:
其一:主體不同。
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
其二,客體不同。
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
第三,形成機制不同。
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
第四,內容不同。
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
第五,期限不同。
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