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民法典有哪些改動
民法典的改動太大了。
如今,我國社會經濟形態發生巨大變化,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使得法律制度必須與時俱進,實現經濟發展與法律體系之間的契合。
民法典合同編是合同領域的基本法,合同是民事、商事活動領域中基本的法律行為形式。而民法典的合同編草案的編纂,充分考慮到了當前經濟生活的新變化,民法典合同編將為這些新需求、新方式、新生活提供明確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草案共1260條,其中合同編有525條,佔比近一半。此次民法典編纂的合同編中,有很多內容都和老百姓密切相關,比如禁止高利貸、明確電子合同訂立規則等等。下面分享一下民法典合同編中出現的新規定。
詳情可見: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中出現的新規定,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哦!
2. 2020年民法典頒布,是要等民法典出來後再備考法考嗎
當然越早復習越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3. 2020年兩會我們要關注什麼為什麼要關注
【導讀】2020年兩會已經開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將在5月21日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在5月22日召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特殊的一次兩會,必然引起全世界矚目,對於正在備戰公考的小夥伴也要關注這場一年一度的政治盛會,了解國情民事,為自己的理論知識「充電」。對於正在備考的大家對於兩會應該有所了解,那麼2020年兩會我們要關注什麼?為什麼要關注呢?
3、把握兩會熱點
(1)2020年作為收官之年,要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同時,我們還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搞好污染防治,打贏三大攻堅戰。因此我們要關注兩會,知道收官之年,我們國家要做哪些重點工作。
(2)如何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如何更好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如何更好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更好地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如何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准備和工作準備……這些都需要全國兩會進行系統地安排部署。
(3)即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受到廣泛關注,從交通事故到醫療糾紛,從高空拋物墜物到個人信息泄露,從人身損害到精神損害……生活中可能侵害你我權益的種種行為,需要完善的侵權責任制度來進行預防和制裁。
此外,還要關注5G推廣,教育育現代化如何有效推進、減稅降費等。
4、關注記者問答
記者問答環節中,大家要額外關注,注意到記者從哪些方面進行提問,這對於大家理解我們國家的相關政策,有很大的幫助,能夠幫助大家從整體上把握好國家政策。
今年的兩會雖然召開的時間,比往年晚了一些,也成為特殊的一次兩會,所以有可能是考試中的重點知識,也是當下的一大時政熱點。大家一定要關注兩會中的重要知識、熱點新聞,在平時的生活里,注重積累,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4. 2020年祖國獲得了哪些成就
一、輝煌成就——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符合預期——「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四、共商國是——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將審議民法典草案。
五、人口發展——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六、主場外交——聯合國第二屆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屆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大會召開。
5. 如果一個女孩兒故意侵害另一個女孩兒的人權算犯法嗎
如果一個女孩故意侵犯另個女孩的人群根據民法法則他是算犯法的
6. 2021民法典適用於2020年發生的事件嗎
2021民法典可以有部分案件適用於2020年發生的事件,但絕大部分都是適用於2021年以後發生的事件。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該合同的履行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因民法典施行後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三編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關規定。
7. 民法典是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唯一通過的一部法律嗎
是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