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的使用權屬於國土資源局管理,縣里、鄉里都有國土辦公室,土地的使用回權是他們負責;答
2、上一屆村書記買賣土地,收取錢之後沒有按照倒賣、轉讓土地使用權定罪嗎?
3、不是盈利,你們收錢292萬元幹嘛!
4、所以新一任村委也是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
『貳』 非法轉讓土地與非法非法倒賣土地的區別
非法轉讓與非法倒賣的的區別:
對非法轉讓與倒賣的區分,理論界形成了「從屬說」和「區別說」兩種觀點,前者認為「倒賣土地使用權」本來就是「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一種表現形式,確切的說,是一種典型形式;從廣義上講,非法轉讓是應當包括倒賣在內的,倒賣也是一種非法轉讓;在邏輯學上,它們是包含關系。而且,雖然將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獨立出來可以突出懲處投機行為的立法目的,但要確定何為「倒賣」何為「非法轉讓」,則不容易。
因為商業行為總是與投機色彩連在一起,何況本罪還有以「牟利為目的」的限制,要在實踐中明顯地區分兩者,成本太高卻效益甚微。
而區別說觀點認為,非法轉讓行為與倒賣行為不同。前者認為非法轉讓的非法行為往往體現在流轉土地使用權的形式上,而後者的違法行為體現在倒賣的形式合法,而在其第一次獲得土地使用權階段的目的是為了下一階段的非法牟利行為。其具體又可分為如下不同常理定義:
觀點一,所謂「倒賣」,是指行為人以轉手賣出之目的而買入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觀點二,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是指行為人出於出賣的目的,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後不進行開發利用,直接將土地使用權賣出的非法行為。
觀點三,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是指以牟利為目的,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土地使用權的行為,通常稱作「炒地皮」。
觀點四,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是指違反法律規定,買賣土地使用從中獲利
『叄』 如何理解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非法牟利
非法轉讓土地來使用權是違反自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因此獲利的稱為非法牟利。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肆』 非法轉讓土地和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的區別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都是在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前提下,進行的非法轉回讓土地使答用權的行為。也就是說對此行為定性應注意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注意土地使用權人轉讓土地時是否是合法的土地使用權擁有者;另一方面應該注意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是否分別符合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定程序、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定程序。至於對轉讓的手段並非只有擅自轉讓或騙取轉讓的手段,還有諸如不作為、隱瞞、縱容等手段。對於倒賣土地使用權的行為,這涉及到非法轉讓與倒賣兩者的區分。
非法轉讓土地
指的是沒有具備該土地使用權,而採取非法手段,賣掉土地使用權非法牟利
『伍』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具體是哪個法規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違反了《中華人名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版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權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的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和徒刑,並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的罰金。
『陸』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犯罪類型和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法律責任主任主要有哪些?(一)行政處罰。
根據《土地治理法》第七十三條的劃定,對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行為,要沒收非法轉讓土地的違法所得,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情況,限期拆除或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舉措措施,可以並處非法所得50%以下罰款;根據《土地治理法》第八十一條的劃定,擅自將農夫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轉讓用於非農業建設的,要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並處罰款;根據《城市房地產治理法》第六十六條的劃定,非法轉讓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根據《城市房地產治理法》第六十七條的劃定,非法轉讓已劃撥方式取得的使用權的,責令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六條的劃定,非法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沒收非法收進,並根據情節處以罰款。
(二)黨紀政紀責任。
首先,非法轉讓土地的責任人假如屬於公務員或者其他行政監察對象,依法應給予行政處分。
根據15號令的劃定,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對有關責任職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革職處分;情節嚴峻的,給予開除處分。
另外,違法行為當事人為中共黨員的,還可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零九條的劃定作出處理。
(三)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劃定,以牟利為目的,違背土地治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峻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罰金。
非法轉讓土地行為達到一定情節構成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司法解釋劃定了情節嚴峻的五種情形: 1,非法轉讓,倒賣基本農田5畝以上;2,非法轉讓,倒賣一般耕地10畝以上;3,非法轉讓,倒賣其他土地20畝以上;4,非法獲利50萬元以上;5,非法轉讓,倒賣土地接近上述數目尺度並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柒』 如何認定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中的「違法所得」
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違法所得,應當區分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和違法取得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兩種情形進行認定: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扣除當事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成本和對土地的合法投入。例如,某企業以出讓方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屋建設,已經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並進行了投資開發,但完成開發投資總額未到達《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的25%,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即將房地產進行了轉讓,屬於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行為,應當按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在認定違法所得時,應當從轉讓房地產的總收入中扣除違法當事人已繳納的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成本和開發建設投入。
違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違法轉讓的,違法所得為當事人轉讓全部所得。例如,某村委會與某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違法將5畝集體土地出租用於建設廠房,租期20年,每畝每年4萬元,企業一次性支付了3年租金共計60萬元。企業對土地進行了平整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10萬元。在租賃期的第2年,該企業將租賃的集體土地違法轉讓給其他單位用於房地產開發,轉讓合同列明總價款為500萬。本案中存在兩種違法行為,一是村委會非法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企業已支付60萬元租金;二是某企業違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適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違法所得應為轉讓合同列明價款500萬元,企業已支付60萬元資金和土地開發投入的10萬元不予扣除。
認定轉讓土地使用權違法所得時,轉讓全部所得、合法投入等的具體核定:《查處規程》明確,轉讓全部所得數額應當按照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確定,沒有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當事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的轉讓合同及交易憑據所列價款明顯不符合實際的,可以按照評估價認定。對土地的合法投入包括土地開發、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等,但是違法新建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建設投入除外。
『捌』 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有什麼相關規定嗎
非法轉讓復土地使用權都是在合法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前提下,進行的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也就是說對此行為定性應注意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注意土地使用權人轉讓土地時是否是合法的土地使用權擁有者;另一方面應該注意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是否分別符合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定程序、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定程序。至於對轉讓的手段並非只有擅自轉讓或騙取轉讓的手段,還有諸如不作為、隱瞞、縱容等手段。對於倒賣土地使用權的行為,這涉及到非法轉讓與倒賣兩者的區分。非法轉讓土地指的是沒有具備該土地使用權,而採取非法手段,賣掉土地使用權非法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