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和剽竊是同一概念,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
判斷文字雷同是否構成抄襲和剽竊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一、字數的多少 「使用」相同或相似文字的字數多,並多處「使用」,或反復「使用」,相同或相似程度高。如果僅僅是幾句話,或少數文字雷同,不構成抄襲。但是雷同字數的多少不是判斷抄襲與否的主要依據。
二、「使用」文字在作品中的地位 即使有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雷同的文字不多,但是足以構成該作品的精髓或主線,也構成侵權。如「使用」他人創作的經典故事,該故事在該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或貫穿全文,且故事的描述基本一致就構成抄襲。
三、是否是合理引用 《著作權法》第22條的規定,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而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或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超過「合理使用」限度的「使用」行為當然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侵權」,就是抄襲。 判斷是否合理使用,可參考目的性要件、比例性要件、形式要件和合法性要件等因素。
四、兩者使用相同描述是否屬於公共知識領域 根據著作權法基本原理,作品的構成元素、原生材料、事實等創作素材屬於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他們進行創作。一部作品的獨創性正在於作者運用其獨特的技巧、知識、判斷等思維和表達能力對這些原始素材進行獨特加工。因此,創作新作品時,對他人既有作品中所表述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絕不能完全照搬他人對上述素材的描述方式。當某一思想只有唯一的或為數極少的表達時,即表達與思想融合為一時,該表達才進入公共領域而為著作權法排除保護,如:科學公式、發明方案,設計方案,國家法律、時事新聞、歷法、通用表格等。否則,對「共知知識」、「客觀事實」的介紹同樣要受著作權法保護。 即使對於作為公共知識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無論何人何處的表達都不可能具有唯一性。「每個時代都會根據現實需要重新詮釋歷史,所以,相同的歷史才可以寫出無數不同的關於歷史的文字。」 每個作者對於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的描寫,即表達方式,是一種個人創作的結果,是一種智力成果,應受法律保護。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改編一詞的定義是什麼
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叄』 著作權復制權里包含抄寫嗎
著作權法中的復制是指以印刷、復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項規定:「復制權,是指以印刷、復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權利」。
復制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之復制,指以印刷、照相、復寫、影印、錄音、錄像或其他行為做成與原作品同一形態的復制,如將文書加以手抄、印刷、照相,將繪畫、雕刻加以摹拓,將錄音帶、錄像帶加以翻版錄制等等。
廣義之復制,還包括對著作加以若干改變,即不是再制與原著作之形態完全相同之物,僅其旨趣具有同一性,如將草圖、圖樣做成美術品與建築物,音樂著作之錄音,將小說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編輯數篇論文,本國文翻譯成外國文,雕刻製成繪畫,繪畫製成照片或風景明信片,模型製成美術工藝品等等。最廣義之復制,還包括無形復制在內,如將劇本、樂譜予以上演、演奏或播送,講稿的演說或講義文稿之朗讀。
『肆』 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有什麼區別
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有什麼區別?關於這一問題,找小編整理了以下相關資料供您參考,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有什麼區別一、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權利性質不同。修改權屬於著作權中的人身權,而改編權屬於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因此兩者的保護期也不同,修改權不受保護期限的限制,作者死亡後,修改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保護。而公民改編權與著作權中其他經濟權利一樣,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有什麼區別二、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是否產生出新的作品不同。行使修改權並不產生新的作品,只是作者本人或者授權他人對作品進行修飾使其更加完善,修改不構成對作品的根本性的改變。而改編則是在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創作出一個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改編後的作品因改編者創造性勞動而具有獨立性,屬於演繹作品之一。三、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客體不同。修改權的作品類型不受限制。而改編權客體受限制。修改權中的修改,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理解沒有太大差異,對於作品類型沒有嚴格要求。改編權涉及作品形式的轉換。某些作品類型不適宜改編,如攝影作品。四、作品修改權和改編權權利行使方式不同。修改權和改編權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他人行使。修改權也可以授權他人行使,但不同於轉讓。
『伍』 改編別人的作品侵權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十四) 項規定,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與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二條規定,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從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知道,改編者對改編後的作品享有著作權,但是該著作權的行使受到一定限制,即行使改編作品的著作權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具體而言,改編者對於改編作品僅享有消極意義上的著作權,即制止他人未經許可使用其改編作品的權利,而不享有積極意義上的著作權,即不得自行或許可他人使用其改編作品。這是因為,根據原作品改編的作品同時包含原作作者和改編作者的智力成果,任何對改編作品的使用,也必然同時構成對原作品的使用。因此,對改編作品著作權的行使或任何對改編作品的使用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均應徵得改編者和原作品著作權人的同意,否則不僅侵害改編作品的著作權,還將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權(如著作權包含的攝制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二條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陸』 著作權法中的出版和復制發行有何區別
出版是指通過來可大量進行內容復制源的媒體實現信息傳播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有文字以後發展起來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寫、刻繪書籍,是一定意義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至唐代中葉盛行。現代出版主要指對以圖書、報刊、音像、電子、網路等媒體承載的內容進行編輯、復制(包括印刷、復制等)、發行(或網路傳播)三個方面。
發行,著作權法術語,指為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製件。
不同就是一個原創,一個復制。
『柒』 著作權法中復製作品與演繹作品與原創作品的區別
你是不是在考知識產權啊…
『捌』 復制權,發表權,修改權,署名權那個事著作財產權(根據)
1、著作權中的復制權,屬於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是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控製作品的使用並獲得財產利益的權利。
2、著作權中的發表權、修改權、署名權,均屬於著作人身權。著作人身權是指著作權人基於作品的創作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著作權法》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玖』 匯編權、改編權、復制權 這些都是屬於電子版權范圍內嗎
你說的不是很詳細啊 匯編權 改編權 復制權 這些都是屬於著作權 電子版權並不內是一個法律概容念
從人們使用的習慣來看,應該是指對數字化以後的作品擁有的版權。在著作權法上與此相對應的權利主要是信息網路傳播權 並不包涵 匯編權 改編權~
而匯編權 改變權 是獨立與電子版權之外的
『拾』 改編權和復制權是什麼
改編權和復制權是什麼?改編權和復制權是什麼?(2) 改編權和復制權是什麼?改編權,是指將作品從一種類型改變成另一種類型的作品,或者對作品進行改動,但不改變其類型。復制權是著作權財產權利中重要的一項權能復制是使作品能夠廣泛傳播和使用的重要手段,因而作者著作權集中體現在行使復制權上。改編權和復制權是什麼一、改編權1991年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改編是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通過改變作品的表現形式或者用途,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2001年《著作權法》將改編吸收在改編權之中,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享有的改編自己的作品或許可他人對其作品進行改編,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著作權人的財產權利之一。改編權與修改權的差別1、權利性質不同。修改權屬於著作權中的人身權。而改編權屬於著作權中的財產權。2、客體不同。修改權的作品類型不受限制。而改編權客體受限制。修改權中的修改,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理解沒有太大差異,對於作品類型沒有嚴格要求。改編權涉及作品形式的轉換。某些作品類型不適宜改編,如攝影作品。3、權利行使方式不同。修改權和改編權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他人行使。修改權也可以授權他人行使,但同於轉讓。4、對於權利的限制不同。修改權中包括合理限制,改編權則沒有。著作權法規定,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5、保護期不同。修改權不受保護期限制,改編權則有期限。修改權屬於著作權中的人身權,不受保護期限的限制。作者死亡後,修改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保護。公民改編權與著作權中其他經濟權利一樣,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