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著作權案例分析:
1.不是.沒有共同創作的合意.
"願為黃黎民教授將教案作些文字加工,然後交出版版社出版,黃教授表示權同意,並表示事後給予陳某一定的物質酬勞".
2.合理.陳某的稿費系非法所得,理應退還.
3.應當是沒有權利的.因為"黃教授表示同意,並表示事後給予陳某一定的物質酬勞",這段可以看出,雖然並沒有明示,但是按照給予報酬來看的,他們之間關系系為委託.而應當認定為作品最終著作權由委託人享有.
本案應當由黃某在報紙上發表變更著作權的聲明,並且退還所有稿費,並且要接受處罰.
⑵ 著作權人的案例分析
一位朋友受某單位的委託,精心設計了該單位的網站及其各級主頁。這個單位曾經表示:如果他的網站做得好,可以將他調進該單位工作(但是既沒有書面協議,更沒有正式向他原單位提交調入文件)。他將網站做好後,各界好評如潮。一家全國性大報也為該網站的幾個專題特別設立專攔,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上。
一天,他發現這個網站的幾個專題主頁都被另一個城市的一家大型網站轉發在他們的網頁上,其中還對一些內容進行了刪改。經過了解,原來是委託建立網站的單位允許那家網站「使用」這些網頁的……
北京以侵犯著作權罪首判賣盜版光碟者
他面臨著這樣一個局面——盡管他不是這個網站的所有權人,但是他是不是這些主頁的著作權人?他有沒有權利就這一事件起訴?由於目前很多單位缺乏製作網頁的專門人才,在進行上網工程時多是聘請單位以外的專業人才完成主頁製作工作。主頁製作完成後,若沒有對其著作權歸屬作出明確約定,就可能引起同樣的爭議;所以及時澄清這一問題,將對這些單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另外,一些專業網站的主頁,也是由網站工作人員製作完成。盡管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果可能具備《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法定條件而屬於「職務作品」;但是實踐中也並不排除該員工系利用業余時間、在自己家中完成主要設計及編寫工作,從而不能完全排除「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的可能性。其結果將可能是因不具備《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條件而不屬於「職務作品」!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該員工因某些原因提出權利主張,並出示相應的製作主頁過程中形成的文檔、資料、開發日誌等材料,證明自己系業余時間利用自己的設備完成該項工作,則該主頁著作權歸屬問題的爭議就將給該單位帶來極大困擾。
所以,就這一案例進行探討,從中取得經驗教訓,就是非常值得正在進行此項工作,或者已經上網運行卻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單位和網路公司重視的問題了。
再來看這位設計主頁的朋友的情況:
那家單位委託他製作主頁時並沒有簽定書面合同,可以想見,雙方也沒有明確約定主頁著作權的歸屬。《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按這一規定,在「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情況下所產生作品的著作權就應該歸作者所有。而那家委託單位盡管是網站的主人,可能也是主頁內容(包括文字、圖片等信息)的所有權人,但是對主頁的獨特設計(色彩、文字、圖形及其組合形式)卻並沒有著作權。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城市的網站雖然經網站所有權人同意,卻未經主頁著作權人允許而轉發這幾個主頁,就應該被視為侵犯該主頁製作人著作權的違法行為。這位主頁設計、製作人完全有權利就主頁整體設計的著作權侵權問題向另一個城市的那家大型網站提出權利主張,並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起訴。有人認為:只要是個人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任務而為的行為,其成果就「當然」屬於「職務作品」;或是屬於「僱傭」與「被僱傭」關系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就理應屬於該單位所有。其實這是一種不完全正確的認識——如果受託方不是該單位員工,如果受託方雖然是該單位員工,但其完成的作品未「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如果雙方沒有簽定合同或者沒有其他方式的約定……其所產生的法律後果將極大不同。
從上述案例中所能得到的教訓是,為了有效地避免以後發生糾紛及糾紛發生後產生的不良影響,在目前方興未艾的上網工程中委託他人製作主頁的單位和接受委託代人設計主頁的技術人員都要注意主頁著作權的歸屬問題,一定要注意通過合同的方式穩妥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⑶ 著作權案例分析 大家幫幫忙
雖然某抄甲匯編的客體均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如果在其篩選及編排上能體現某甲自己的創意與風格,那麼這些匯編而成的小冊子也是受著作權法的保護的,且某甲是該作品的權利主體。其次,雖然某乙翻印量較大,但如果只是供其個人欣賞或研究學習,某乙的行為並不能構成侵權。反之,某乙將3000份小冊子對外進行買賣,向公眾進行傳播,那麼顯然構成侵權,並且向某甲賠償因不法行為而所得的所有經濟利益。如果某甲要進行訴訟,那麼須及時搜集某乙不法行為的可靠證據(書面證據!)。
⑷ 著作權法案例分析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等。
注冊商標的撤銷,是指商標不具備注冊條件但取得注冊時,商標局可以依職權或由商標評審委員會根據第三人的請求撤銷商標的制度。《商標法》第27條第1款規定:「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8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1、構成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違反了《商標法》第8條的規定(即商標禁用條款)。
2、注冊申請人採用了欺騙手段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商標注冊。根據《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5條的解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
(2)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所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的。
(3)未經授權,代理人以其名義將被代理人的商標進行注冊的。
(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進行注冊的。
(5)以其他不當手段取得注冊的。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之日起計算。有效期期滿之前六個月可以進行續展並繳納續展費用,每次續展有效期仍為十年。續展次數不限。如果在這個期限內未提出申請的,可給予 6 個月的寬展期。若寬展期內仍未提出續展注冊的,商標局將其注冊商標注銷並予公告,如不使用也可申請注銷,前提是已經注冊。
⑸ 知識產權案例分析(著作權)
向亮和北方出版社都侵犯了張大宏的著作權。出版社是故意,而向亮是在明知非自己作品的情況下仍同意將這些作品納入自己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中,他們都侵犯了張大宏對這些攝影作品的署名權、復制權、發行權。
⑹ 關於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分析
1、李復某說法不合法。根制據《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故李某抗辯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張某著作權。適用於《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剽竊他人作品的」侵權情形(李某未經張某許可,原封未動照搬其作品,用於商業活動)。 3、李某的商標專用權有效期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勝訴); 商標被撤銷、不保留申請記錄,不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敗訴,商標被商評委撤銷)。
⑺ 求助:一道關於著作權的案例分析!!!!!!
針對以上問的觀點如下:
1、丙侵犯了甲、乙的著作權,其未能著作權有同意的情況內下擅自演唱容歌曲,侵犯了甲、乙對作品所享有的表演權;
2、3、4、A、B網站如果明知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甲、乙著作權的行為或在收到甲、乙提出的確有證據的警告後,沒有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的,或者在甲、乙的要求下不提供丁在網路上注冊的資料的,A、B網站構成侵權,視情形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
5、下構成侵權。丁在未經得甲、乙同意的情況下,甲、乙的作品擅自復制、上傳到網上去,侵犯了甲、乙對其作品所享有的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⑻ 知識產權 著作權侵犯案例分析
《著作公法》第三十三條 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報社、期刊社可版以對作品權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
我認為出版社未經賈某許可擅自添加照片的行為侵犯了照片著作權人的使用權,賈某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⑼ 著作權法案例分析題
1.()是(或構成)(0.5分)
(B)錢某的許可復制發行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2.(A)否(0.5分)
(B)錢某對所採集的民間藝術無著作權(0.5分)。
3.(A)否(0.5分)
(B)依誠實信用原則解釋意思表示,趙某獻辭無非表明"該劇系為阿芳而作"之義,而非轉移著作權(0.5分)。
4.(A)是(0.5分)
(B)孫某對其表演的許可錄音錄像權(0.5分)。
5.(A)是(0.5分)
(B)所播錄音錄像製品本身即屬侵權作品
6.(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7.(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8.(A)是(0.5分)。
(B)趙某的修改權(0.5分)和保護作品完整權(0.5分)。
9.(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加答"李某等表演者的現場直播許可權"者減0.5分,因為李某等人的表演本身即屬侵權行為,故無表演者權利可言)
10.(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1.(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2.(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孫某繼承人的轉播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⑽ 著作權案例分析
試著回答回答,僅供參考哈。
1、圖書館通過與甲達成協議並支付一定金錢取回得對山水畫的收藏權。答
2、甲的子女享有作者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三項權利。
3、 法律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後50年。而死後的權利應為其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或其權利義務承受者享有。凡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將他人的作品予以發表;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等行為均屬於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處理:
(1)停止出版等著作權侵權行為。
(2)公開賠禮道歉。
(3)賠償甲子女相應的損失。
(註:著作權又稱版權,它是法律賦予作者或其他權利人因創作或合法擁有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享有的專有權利。法律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利不受非法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