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的政治作用
國際知識產權聯盟(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每年都要公布自己的IIPA 特別301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就是列出需要執行更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國家。
剛剛公布的2009年報告中列出38個需要執行更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國家,其中中國屬於重點觀察對象。 重點觀察對象包括:阿根廷、汶萊、加拿大、智利、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巴基斯坦、中國、菲律賓、俄羅斯、泰國。
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的成員包括BSA(美國商業軟體聯盟)、ESA(娛樂軟體聯盟),MPAA(美國電影協會)和RIAA(美國唱片工業協會),可能有的讀者會奇怪,怎麼都是美國版權組織,國際知識產權聯盟號稱國際,其實是成立於1984年的民間組織,代表美國以版權為基礎的產業,其宗旨是謀求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對其版權產業的保護。也被人們稱為「美國國際知識產權聯盟」。
事實上,所謂的「國際知識產權聯盟」主要是代表美國大公司利益,在全球范圍之內通過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來獲得更大的收益。其最大的功能,也是其最大的爭議就是,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常常扮演高於國家主權之上的角色,將原本通過法律和市場合理解決的知識產權問題政治化,變成國際政治問題,通過政治輿論和政治施壓,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
B. 中國有沒有加入知識產權協會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中國分會成立於1982年,現有個人和集體會員280多個,成員來自政府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單位、企業等。 協會旨在促進國際、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和科技合作,主要工作有:
1.宣傳推行本國的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2.對國際、國內知識產權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及時向國內、外有關方面提出建議;
3.加強與國際知識產權法律界的合作,增進與有關組織、各國知識產權律師和其他有關人士的廣泛接觸和業務聯系,促進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發展;
4.舉辦或協辦各類知識產權講座和培訓,促進會員對國際、國內知識產權動向的了解和交流;
5.編輯發行有關知識產權的雜志、資料。
AIPPI中國分會前三任會長分別為原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任建新,原國務委員、政協副主席宋健,原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2005年9月選舉產生了第六屆理事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任會長,張偉、段瑞春、閻曉宏、李玉光、蔣志培、安青虎、李勇、楊梧任副會長,陸普舜任秘書長。
AIPPI中國分會成立後,許多會員參加了歷次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召開的國際大會或執委會。中國分會還分別於1985年和1992年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大型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受到中國政府及社會各界重視和國際知識產權界的關注。1985年開始舉辦的中、日兩國定期知識產權交流會現已擴大為中、日、韓三國的交流。根據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章程的規定,國家分會的會員同時是國際協會的會員。國際協會收取的會員費為每年130瑞士法郎,中國國家分會收取的個人會費是每年50元人民幣,集體會費為每年500元人民幣。
地址: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58號遠洋大廈10層
C. 知識產權機構如何與當地商會、行業協會合作!
合作方式有很多,建資料庫啊、專利交易、專利代理啊。
例如江蘇高校科技網就是省教育廳主辦的,為國內高校提供產學研服務。
D. 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怎麼加入
目前,對外沒有加入的相關要求和信息公布,可以致電該聯盟咨詢。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牽頭的中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聯盟於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旨在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新興知識產權組織。
聯盟獲得工信部科技司、電子信息司以及國家和地方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是一個行業性、非盈利組織。截至2016年1月6日,正式提交材料加入聯盟成為創始成員的已有64家國內企事業單位,包括華為、中興、方正、酷派、海爾、大唐電信等。聯盟成員覆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相關設備和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標准化、科研院所、相關軟體開發、系統集成、互聯網、內容與服務等領域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組織,旨在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新興知識產權組織。
聯盟成立的宗旨,是以聯盟為載體,納入集成電路產業鏈條上下游的相關企事業單位,通過對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的整合與管理,既解決制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本身固有問題,又引領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運用,在做大做強優勢企業的同時,注重對下游中小弱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為其掃清發展障礙,確保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聯盟總體目標一是風險管理,建立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二是資產管理,通過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並購,創建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資產,引導實施全球專利布陣;三是資產運營,通過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建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的比較競爭優勢。
E. 知識產權協會怎麼組織會員開會工作計劃
中國的知識產權協會一般是地方性的,有科技局出面聯合代理所、企業組織的,每個地方規定不一樣,你可以具體詢問
F. 浙江首個涉外知識產權聯盟在哪裡成立
為進一步復提高寧波企業對涉制外知識產權相關政策的了解,增強企業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爭議的能力,3月29日,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聯合中國(寧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寧波涉外知識產權聯盟揭牌,為甬企「走出去」提供專業化知識產權創新保護。
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勵永惠,市口岸與打擊走私辦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利珍參加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管理處處長袁小林主持。會議還邀請了美國布林克斯律師事務所Jon Beaupre律師、韓國C&S專利事務所的李義勛律師、Real Kaite公司的鍾佩玲總裁、北京融智麟閣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姚李英博士等多位外來自中美國、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的知識產權領域、國際貿易領域和投融資領域的專家做了主題演講。
中國(寧波)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寧波大學、海天集團、奧克斯集團、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等18家聯盟成員單位及100餘家相關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G.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簡介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成立於1897年,英文名稱為: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AIPPI(是法語名稱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a Protection de la Propriété Intellectuelle的首字母縮寫)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成立於1897年,該協會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部,會員達8000多人,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國際大會和執委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中國分會成立於1982年,現任會長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任兼任。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宗旨是,在國際間改善和促進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各國對知識產權立法的研究,實現各國知識產權立法的一致,以利於知識產權在世界范圍內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該協會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部,會員達八千多人。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國際大會和執委會。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的主要機構分為主席、副主席、執行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主要活動是通過召開國際交流會議、組織專門的研討會、資助專項議題的研究等。2004年6月,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國際大會在日內瓦召開,有來自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家分會和地區分會的2100多名會員以及獨立會員參加了這次盛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專利局、歐洲內部市場協調局、保護植物新品種國際聯盟以及其他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派代表出席了大會。
H. 知識產權協會
你好。全國性的知識產權協會組織主要有:中國版權協會、中華商標協會、中國專利內保護協會、容專利代理人協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等。
至於如何招收個人會員,可以直接與各協會聯系。
I. 中國國際品牌知識產權保護聯盟主要做什麼
你好,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來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保護企業商標品牌,共同抵制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