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發展歷程與版權問題分析

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發展歷程與版權問題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15 02:08:26

㈠ 深度分析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

谷歌退出中國,我認同的有幾個原因:
其一、谷歌中國暫時沒有合適的領軍人物。在李開復離開谷歌時,谷歌一時難找到合適的領軍者,所謂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沒有領軍人,當然谷歌中國的本土化和品牌塑造會比較吃力,這極大的動搖了谷歌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其二,政策和法規不同,讓谷歌無法適從。互聯網不是賣技術和產品,賣的是本土化和用戶習慣。而本土化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關鍵,卓越亞馬遜無法對抗淘寶、facebook在中國沒戲,反而QQ和新浪微博大行其道,這就是本土化的力量。
作為外來者,谷歌很難認清中國政策,難以把握中國政策的變化,所以總是在觸碰高壓線。
其三,谷歌連續遭遇危機,惹惱了谷歌美國。谷歌被央視曝光涉黃、谷歌圖書館計劃遭遇起訴,並且政府相關部門也出面指責谷歌不妥,李開復離職等等,這一切都 讓谷歌總部很頭痛。選擇退出顯示出美國人的果斷與沖動,就如同微軟被歐盟惹惱之後,直接將windows內置瀏覽器刪掉一樣,最後讓歐盟無所適從。谷歌離 開中國,估計有很多網民感覺到悲傷,畢竟30%的份額不是小數字,有1億多網民在用谷歌,這種搜索習慣一旦養成,他們很難放棄谷歌。

㈡ google數字圖書館的特點

谷歌數字圖書館好處在於可以更迅速的找尋到所想要的書籍、文件甚至是圖片。數字圖書館的好處在於它能夠輕易的連接並瀏覽許多不同的頁面,能夠更快速的找到我們所想要的數據,數字圖書館有別於傳統的圖書館在於它不受限於倉庫空間的限制,數據的數字化大大的縮減了書籍所佔的空間,所以數字圖書館有能力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相對的,維護一個傳統圖書館的花費遠高於維護一個數字圖書館,因為傳統的圖書館需要在人事成本以及書籍維護費上花上一筆開銷,而數字圖書館則完全不需要這筆花費。 由於數據數字化,傳輸變的更方便,數據的搜索不會受到距離的影響,從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輕易的連上數字圖書館並找尋他們所想要的信息,一個使用數字圖書館的用戶完全不用親自到圖書館一趟,他們只需要在家上網便可。
谷歌數字圖書館的好處在於它能夠二十四小時的使用,沒有日夜的分別,當你需要時即可查找你所要的信息。 分析人士指出,三大網路公司以反對壟斷為由聯手抵制谷歌打造數字圖書館,原因是三大公司的商業利益可能受到谷歌數字圖書館影響。
美聯社報道,亞馬遜公司可能是受影響最大者。亞馬遜以經營網上書店起家,一直將網路售書作為主業。它開發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受廣大群眾歡迎,給它帶來豐厚利潤。谷歌數字化圖書使讀者多了一個獲取電子讀物的重要來源,勢必使亞馬遜受到挑戰。
微軟和雅虎一直企圖挑戰谷歌在網路搜索上的「老大」地位,以爭取更多廣告收益。
搜索圖書功能可使谷歌訪問量進一步增加,從而帶來更多廣告收益,這是雅虎和微軟不願看到的結果。
美國亞馬遜公司、微軟公司和雅虎公司26日共同行動,反對谷歌公司就建造數字圖書館與圖書作者和出版商達成的協議。 亞馬遜、微軟和雅虎公司以及其他一些機構和企業26日成立「開放圖書聯盟」,以抵制谷歌協議。
聯盟聯合主席彼得·布蘭特萊和加里·里巴克批評谷歌協議「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壟斷和定價壟斷」。「由單獨一家公司和一小撮合作出版商控制的數字圖書館最終將會導致消費者、圖書館、學者和學生面臨更高價格和不夠水準的服務,」布蘭特萊和里巴克聯合發表聲明說。 2009年10月13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報道稱,谷歌數字圖書館涉嫌大范圍侵權中文圖書,從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獲悉,570位權利人17922部作品在未經授權已被谷歌掃描上網。谷歌公司將面臨中國權利人的侵權指控。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570位包括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和作家在內的權利人對此毫不知情,且沒有證據表明谷歌公司取得了權利人的授權。法學專家認為,谷歌的這種未經許可的復制和網路轉載的行為均涉嫌侵犯著作權。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由於谷歌強勢霸道的態度,目前與谷歌總部方面的協商並無結果,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正在與知識產權專家協商下一步的維權行動。 谷歌日前提出和解聲明,表示每本著作可以獲得至少約60美元的賠償。
谷歌的這份和解方案公布在中國作協官網「中國作家網」上。在這份方案中,谷歌把條款分為「同意和解」和「不同意」兩類。同意者,每人每本書可以獲得「至少60美元」作為賠償,以後還能獲得圖書在線閱讀收入的63%,但前提是需本人提出「申請」。明年6月5日之後還未申請,則被視為自動放棄權利。如果作家選擇「不同意」,則可提出訴訟,但不得晚於明年1月5日。2010年01月14日谷歌與文著協第四輪談判延期。在中國作協同意谷歌延期一周提交處理方案的最後一天,1月9日谷歌正式回應《中國作家協會維權通告》,承認與中國作家的溝通做得不夠好,並表示道歉。但是,就在事態有望向前推進時,12日谷歌單方面突然「變卦」,原定於12日下午2點在京舉行的中國文著協與谷歌第四輪談判,暫時延期。12日谷歌表示,因網路攻擊可能關閉中國網站,並可能撤銷在中國的辦事處。

㈢ 谷歌侵權門的事件進展

權威渠道消息表示中國政府代表將在2009年10月於美國召開的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上,就谷歌數字圖書館引發的版權保護問題與美方進行深入磋商。
與此同時,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組織了「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及和解協議研討會」,參與維權的專家組正式成立,5名成員都是業內的權威專家、律師。該小組的維權工作將在2009年「十一」後啟動。
美國方面有關谷歌數字化圖書計劃的聽證會推遲到了2009年11月6日舉行。
國家版權局已經明確表示支持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在法律范圍內維權。據悉,中國內地很多出版社如北大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已經明確授權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為其主張權利,出面與谷歌交涉,維護合法權益。
面對討伐聲谷歌選擇了沉默。谷歌方面仍似乎沒有改變擴張在線圖書館的意思,並且稱2008年由美國作家協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曾就谷歌未經授權即對圖書進行數字化一事達成的和解協議只在美國有效。也就是說,美國本土以外的著作權人接下來想要維權將更加不容易。
2009年12月29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稱谷歌就數字圖書館版權糾紛一事向該協會提供了一份初步清單。根據這份清單,谷歌數字圖書館共涉及中國圖書8萬余種。谷歌此次公布的數據是按照國際統一標准書號(ISBN)中國號段為「7」檢索的數據,由於1987年以前中國沒有採用ISBN,所以未包括在內。 真正完整的名單肯定比這份長,因為1987年以前中國出版的圖書並未包含在此次谷歌提交的清單中。據了解,谷歌應該沒有任何技術障礙搜索1987年前的相關數據,並提供給我們一份完整的名單。
截至2009年,中國文著協共有超過兩千作家會員。希望更多中國作家加入文著協,通過共同協商維權,發出更大的聲音。 .

㈣ 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網路傳輸版權問題,如種類,國內及國際的規定,最重要的版權問題..

數字圖書館內的電子圖書如果沒有過保護期,仍然需要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未經許可的回行為侵犯了著作答權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數字圖書館存放電子圖書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合理使用,也不符合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法定許可。

㈤ 谷歌侵權門的其他相關

數字圖書館本身的確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項目:數字圖書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能上網,就可以方便地查找相關信息,幫助人們在更大范圍內共建共享信息資源。試想,當人們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台電腦上輕松查閱大英圖書館的孤本印刷版《聖經》,或翻看美國國會圖書館中的中國古代地方誌,將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文明的交流起到多大促進作用?說它是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工程,一點不為過。
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文化大同」,對作者與出版商的著作權和版權的保護,絕對不能輕易繞過。谷歌要想將數字圖書館項目做成功,就必須尊重、維護作者與出版商的著作權和版權。而且無法預知,谷歌建立數字圖書館最終是為公益還是為利益?如兩者兼有,誰占的比重更大?會不會因壟斷而高收費?但有一點,在網路時代的今天,數字圖書館絕對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正因此,有專家建議中國作家不必動輒上升到民族尊嚴的宏大層面,坐下來與谷歌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利益的問題,不妨彼此協商、討價還價;法律的問題,不妨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最終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數字圖書館計劃,而不是令其半路夭折。
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已經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潮流,法律應該順應這個潮流而不是逆潮流。版權法的發展也是這樣,總是技術先行法律跟進。谷歌和解協議需要修改的部分可能包括:谷歌競爭對手在與出版商達成類似協議時不能享受到更有利的條件,以及規定谷歌如何使用網民閱讀習慣信息的條款。

㈥ 谷歌數字圖書館

我在美國,我天天用GOOGLE BOOK,從沒看過有版權的文章被貼上的。
而且Google Book 在國內是被屏蔽的,如專果沒問題,為什麼屬要屏蔽?大家只要上去試試就知道真偽了。
可以用代理上去看看。查查張抗抗女士的作品到底是全文,還是片段上傳。

㈦ 谷歌數字圖書館的侵權表現在哪些方面

谷歌數字圖書館並不侵權,它在各國的服務都是遵守當地法律的。

㈧ 谷歌版權門詳細事件經過

早在2001年,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布林與佩里就認為,互聯網的訊息只佔人類訊息的一小部分,更多知識以紙質的形式分散於世界各處,應該將它們搬到網上去。這是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最初構想。
2004年,谷歌覺得自己已有足夠力量發布這一被稱為網路「阿波羅」的數字圖書館計劃。圖書館內的圖書分為全書預覽、有限預覽、摘錄視圖,用戶可以免費搜索到裡面的書籍,如果感興趣,可以選擇付費下載或者購買。
2004年,谷歌公司開始大量掃描圖書,准備打造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過去5年,谷歌已收錄全球近千萬種圖書。
2005年,這一計劃遭到美國出版商協會及多個出版商和組織的阻擊,走上訴訟的道路。出版社稱,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掃描一部完整的著作,並將其存儲在Google的伺服器上,已經侵犯版權,美國作家協會以及出版商協會對谷歌提起了集體訴訟。2006年,這一計劃在歐洲也引起官司。法國的出版商將谷歌告上法庭,另外,多個圖書館也反對谷歌的掃描計劃。2008年,美國作家協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就谷歌未經授權即對圖書進行數字化一事達成和解協議。
據國外媒體報道,紐約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陳卓光日前宣布,已初步批准谷歌同兩家美國出版機構提交的修訂版數字圖書和解協議。法院將於2010年2月18日就此舉行所謂的「公平聽證會」,屆時該修訂協議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將陳述各自觀點。
「和解協議最大修訂部分,是適用范圍的縮小」,谷歌全球研發總監丹尼爾表示,此次谷歌提交的修訂版和解協議主要針對美英澳加四國。不過,在美國進行版權登記的中國書籍,也將適用於和解協議。
2009年6月,中國文著協收到美國版權人協會等機構的通知,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涉及部分中國作者。
10月13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報道稱,谷歌數字圖書館涉嫌大范圍侵權中文圖書,從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獲悉,570位權利人17922部作品在未經授權下已被谷歌掃描上網。
10月16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通過中國作家網發出《就谷歌侵權致著作權人》,呼籲中國作家堅決維護合法權益。
2009年10月29日,谷歌公司方面代表抵達北京協商。
2009年11月2日,谷歌、文著協雙方首次正面會談,建立正常溝通渠道。據報道,在第一次會談中,谷歌承認「圖書館掃描計劃未經包括中國作家在內的任何人授權」。
11月20日,雙方舉行第二次會談並取得一定進展。據介紹,谷歌方面代表同意在12月前提供所收錄中國作家圖書清單。但在是否侵權這一核心問題上,雙方仍然存在分歧。據悉,雙方將於12月進行第三次會談。
據文著協常務副總幹事張洪波介紹,在會談中,谷歌公司的代表不承認「侵權」,而是認為掃描圖書本身是種復制行為。谷歌方面表示,雙方在認識上的分歧或許是由於法律制度的不同。谷歌負責圖書事宜的全球研發總監丹尼爾此前也表示,所有圖書的掃描只是用於搜索,且只顯示摘要,不存在版權問題。

㈨ 谷歌的電子圖書館計劃什麼時候完成啊

http://books.google.com/ebooks?hl=us
確切的來說,還沒有完成~
看看頁面就知道了,實際上還是傾向於商業化的東西,沒有實現當初承諾的「免費」!

㈩ 谷歌圖書館侵權事件該怎麼應對與解決

可以以侵權行為,協商不成,向法院起訴追究該網站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發展歷程與版權問題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