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是否能成為著作權主體,舉些實例
國家或政府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例如:美國政府規定,美國政府回的公開文件一經發表,即進入答公有領域。再比如,希特勒的《我的奮斗》的著作權在二戰結束後歸巴伐尼亞政府所有,歷經70年,著作權失效,進入公有領域,得以重新出版面世。
❷ 著作權人包括那些
我國《著作權法》第9條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作者,即直接創作作品的人;另一類是非作者,即是通過某種法律關系獲得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作者
是指直接創作作品的公民。
構成作者的要件有兩個: 1)只有公民即自然人才能成為作者,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不能成為作者。公民成為作者,享有著作權,是基於他們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而產生的。 從年齡和行為能力上看,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還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只要有創作能力,並有作品問世,均可以成為作者,他們依法對自己創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權。從創作人員從事的職業上看,無論是從事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作品的專業人員,還是從事其他職業的非專業創作人員,凡是創作了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作品的,均稱為作者。因此,作者不等於作家,作者的范圍遠遠要比作家的范圍大。 2)只有進行創作才能成為作者。所謂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就是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等,充分地表現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上。如果僅僅為他人創作作品進行組織工作,提供一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進行一些其他輔助性勞動,不能視為創作,也就不能稱為作者。 從作者構成的要件中可以知道,在著作權主體中,作者屬於第一著作權主體或原始著作權主體,他們對自己創作的作品享有的著作權不可非法剝奪。如某人因犯盜竊罪而被強迫勞動改造,並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他對自己依法創作的作品仍享有著作權,並不因他受到刑事處罰而喪失或剝奪其著作權。
非作者
就是指依照《著作權法》第9條第2項規定,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1)公民。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獲得著作權的途徑有兩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一是通過繼承獲得著作權。被繼承人生前創作了作品,作者去世後,如果沒有對作品立下遺囑,那麼就應按法定順序繼承作品的著作權。這些繼承人雖然沒有創作過作品,但由於作者的死亡,作者的有些權利仍在《著作權法》保護的期限內,繼承人就可以依法取得這些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則應按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作者著作權中的財產權。 二是通過合同轉讓取得著作權。作者通過合同的形式,向其他公民轉讓著作權中財產權的一部或全部,如向海外進行版權貿易,委託他人創作作品等,都屬於合同轉讓方式取得著作權。 2)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取得著作權的方式也有兩種: 一是通過法律規定取得著作權。如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規定:「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製作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製片者享有。」電影製片人在我國都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電影製片廠,因此,電影作品除署名權外,其他著作權均歸電影製片廠享有。類似於電影製作方法的電視作品,其著作權(除署名權外)歸製片人享有。根據我國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私人不得製作電視劇。因此,電視作品的著作權也歸法人享有。但對錄像作品的錄制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來說,錄像製片人絕大多數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但也有公民個人或合夥攝制錄像作品的。所以大部分錄像作品的著作權歸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個別的也可能歸個人享有。 二是通過合同約定取得著作權。《著作權法》第17條規定了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委託人可以通過合同,向作者支付勞務費,而獲得著作權。如某工廠委託某一位工程師設計一張產品圖紙,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某工廠支付勞務費,產品設計圖的著作權歸某工廠享有。但《著作權法》第17條中所提到的著作權委託合同,同民法中的委託合同有著本質的差別,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
❸ 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條件是什麼
《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作者是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作者對作品的創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著作權屬於作者,作者與著作權人是同一的。伯爾尼公約以及多數國家的版權法也都承認版權應當首先屬於創作作品的作者。但是,也有著作權不屬於作者的例外情況,根據本法規定,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以享有著作權,主要包括:(1)根據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受讓人經轉讓取得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2)根據第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繼承人享有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3)根據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著作權;(4)根據第十五條的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除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外,由製片者享有;(5)根據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職務作品的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6)根據第十七條的規定,委託他人創作的作品,委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取得著作權;(7)根據第十八條的規定,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轉移後,原件所有權人享有展覽權。
公民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創作作品而成為作者,因此,本條第二款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需要說明的是,只有進行創作的人才能成為作者,這里的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或者科學作品的智力勞動。僅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等,由於其行為不具有創造性而不能成為作者。
關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否成為作者的問題,有的意見認為,作品既然是一種智力創作行為,而只有自然人才具備智慧和思維能力,所以只有自然人才能從事創作,只有自然人才能成為作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本身沒有思想,無法從事創作產生作品,他們持有的作品是經自然人創作出來而轉移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也有的意見認為,有的作品是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主持下創作的,體現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並不是執筆者的個人意志,並由該法人或者組織承擔作品的責任,如某機關的年終工作總結報告、某計算機公司研製的程序軟體等。特別是有些作品的創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個人一般不能完成這項任務。而且從法律角度講,法人作為法律擬制的人,同自然人一樣,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所以能夠成為作者。在國外也有法人可以視為作者的規定,同時在我國也有單位作品存在的事實。因此本條第三款規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根據這一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視為作者的要件包括:(1)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創作,而不是由該法人或者組織的工作人員自發進行;(2)創作思想及表達方式須代表、體現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志一般是通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領導機構(如公司的董事會)和法定代表人(如行政機關的首長)依法或者依章程執行職務而體現出來的;(3)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而不是由執筆人負責,如某公司研製的程序軟體在運行上存在缺陷,該缺陷的責任由該公司承擔,而非直接設計者承擔。具備以上三個要件的作品,稱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這里的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其他組織」是指法人以外的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組織。
以上是對公民作為作者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界定,而在實際生活中,通常以署名來認定作者,即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是作者,這是識別作者較為簡便的方法。當然,如有確鑿證據足以證明作品的署名人並非作者的除外。這個舉證責任一般要由主張著作權的人承擔。
❹ 沒有民事權利能力的組織能夠成為著作權的主體,即成為著作權人嗎
著作權是一種基於以上條款中的中國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才能享有的權利
那麼我們來分析
即是如何確定著作的作者,方法如下:
著作權的原始主體-作者(自然人和在特定條件下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一)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作者須具備的條件:
1、是直接參與創作的人。即藉助語言、文字、色彩、線條等進行創作,反映自己創作個性及特點的人。
2、確認作者的方法是,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
3、作者通過創作活動,產生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
作者作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權主體,其權利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和原始的著作權。
(二)法人、非法人單位在特定條件下也視為作者。
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對於以上並沒有對上述的中國公民,自然人,其他組織進行民事權利能力的劃分
所以你這個也是可以的只要滿足上面的條件
❺ 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享有著作權嗎
著作權中我們提到的人不僅包括公民,還包括法人以及其他組織,因此創作作品的人不但可以版是公民,也可權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以成為作者,也可以享有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第11條對此有明確的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❻ 法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成立的條件
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作品的著作權人有兩類:一是作者;二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踐中,按照作品的權利主體情況來劃分,作品可以分為個人作品、職務作品和法人作品。
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著作權法》第11條到18條的規定,關於著作權歸屬有8種情況,但是除了法人作品和職務作品外,基基本上是誰使作品具有了獨創性,誰才是作品的作者,從而也就是作品的著作權人,即著作權主體。
更多有關專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或者更多服務,請登錄www.shewentm.com或者致電010-82685045
❼ 「非法人單位」是否可以成為著作權主體 (2)課題組與教育局究竟誰是《綜合報
非法人單位可以成為著作權主體。
❽ 自然人和企業法人可以同時作為著作權人申請合作開發作品么
按現行的法律規定,並不禁止自然人和企業法人同時作為著作權人申版請合作開發作品。所以權自然人和企業法人同時作為著作權人申請合作開發作品是可以的。
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❾ 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有什麼一個作品的產生是由他人共同完成的。當遇到這種情況向相關部門申請著作權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存在疑惑。那麼著作權人難道只能是個人嗎?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著作權人又稱,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著作權人可分為原始著作權人和繼受著作權人。原始著作權人指創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規定視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著作權法》第;另一類是非作者,即是通過某種法律關系獲得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作者是指直接創作作品的公民。著作權人維權初勝由此可見,構成作者的要件有兩個:只有進行創作才能成為作者。所謂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就是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等,充分地表現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上。如果僅僅為他人創作作品進行組織工作,提供一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進行一些其他輔助性勞動,不能視為創作,也就不能稱為作者。從作者構成的要件中可以知道,在著作權主體中,作者屬於第一著作權主體或原始著作權主體,他們對自己創作的作品享有的著作權不可非法剝奪。如某人因犯盜竊罪而被強迫勞動改造,並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他對自己依法創作的作品仍享有著作權,並不因他受到刑事處罰而喪失或剝奪其著作權。非作者就是指依照《著作權法》第2項規定,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遺囑,那麼就應按法定順序繼承作品的著作權。這些繼承人雖然沒有創作過作品,但由於作者的死亡,作者的有些權利仍在《著作權法》保護的期限內,繼承人就可以依法取得這些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則應按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作者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二是通過合同轉讓取得著作權。作者通過合同的形式,向其他公民轉讓著作權中財產權的一部或全部,如向海外進行2)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取得著作權的方式也有兩種:一是通過法律規定取得著作權。如我國《著作權法》第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製作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製片者享有。(除署名權外17條規定了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委託人可以通過合同,向作者支付勞務費,而獲得著作權。如某工廠委託某一位工程師設計一張產品圖紙,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某工廠支付勞務費,產品設計圖的著作權歸某工廠享有。但《著作權法》第17條中所提到的著作權委託合同,同民法中的委託合同有著本質的差別,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
❿ 法人能否視為作者
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法人能視為作者的判斷是有依據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