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 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B. 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和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出讓主體的區別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是土地交易一級市場,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代表國家通過拍賣、招標、掛牌出讓和協議四種方式出讓土地。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已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是土地使用權交易二級市,採取方式多為出售、交換和贈與。
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適用本規范;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租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他項權利,參照本規范執行。
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依法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流轉農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
且出讓土地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的處理
出讓土地申請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已取得規劃部門同意,且《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定沒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
重新公開出讓的,經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可由原土地使用權人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
出讓合同,調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調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應當根據批准改變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時的土地市場價格水平,按下式確定:原土地使用權人
應當補繳的土地出讓金額=批准改變時的新土地使用條件下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批准改變時原土地條件下剩餘年期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原土地使用權人應當按照國
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及時補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並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已出讓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
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原則上不再收取或調整土地有償使用費。
C.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人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人 國有土地的產權代表,現行法律規定為市、縣人民政府。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充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人。
D.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和劃撥
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主要為有償出讓方式,包括招標、拍賣、協議等方式專
二、國有建設用地屬使用權的無償劃撥,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1、國家機關、軍事用地。2、城市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用地。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項目用地等。
商業開發的建設用地,不得以劃撥方式取得。
E.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
國有建設用復地使用權轉讓制 土地使用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贈與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時,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隨之轉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所載明的權利和義務也隨著轉讓。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售(買賣)土地使用者(賣方)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給他方(買方),由他方(買方)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剩餘年期的價值支付轉讓金給土地使用者(賣方)的行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售後,賣方獲得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金,對該土地不再享有權利,也不再承擔責任。
F.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什麼用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協議。
最高院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屬於民事合同,並且應當採用民事救濟規則解決土地出讓合同糾紛。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從權利本身的脆弱性來看,國家壟斷市場,受讓人處於弱勢地位。如果再賦予出讓人大量行政特權,受讓人的權利處於一種不穩定、隨時可能受到侵犯的狀態。
第二,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用益物權,具有對世效力。這是國家權力的限制。
第三,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在土地出讓合同中與受讓人的法律地位應完全平等。
G.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權; 這2個區別是什麼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二、聯系建設用地使用權要先明確所要徵用的土地使用性質是建設用地,也是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前提條件,而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范圍較廣,包括工業、商業用地及集體個人等等。
(7)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主體擴展閱讀
建設用地特點
1、建設用地是生活場所、操作空間和工程的載體,不是直接利用土壤,與土壤肥力沒有關系。
2、可逆性差。農用地要變為建設用地較為容易,建設用地變為農用地卻較為困難。
3、土地利用價值高。可以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
4、區域選擇性強,在地域上選擇性很強。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8條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下列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土地即國家所有土地:
1、城市市區的土地;
2、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徵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
3、國家依法徵用的土地;
4、依法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塗及其他土地;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
6、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遷移後不再使用的原屬於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H.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一:參考答案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版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權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二 拓展資料: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利用土地營造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權利。建設用地使用權同農用地使用權相區別,是對土地進行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而從事建設的權利。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讓予以土地使用者的行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協議、招標、拍賣。
三 具體請參考網路:
建設用地使用權
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
I.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范圍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范圍 適用於以出讓方式提供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范圍。《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容產管理法》規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在國有土地范圍內進行,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辦理徵收手續轉為國有土地後才能出讓。出讓的土地還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位於城市規劃區內的,還必須符合城市規劃。
J. 什麼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 受讓人為獲取一定年期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而向出讓人所支付的貨幣總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數額和付款方式由雙方通過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