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集體使用權調查建庫軟體 2013怎樣刪除多餘界址點
只要是集體土地,集體外的人員無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只有做變通。
比如:租賃,可以版簽署租賃協議,權但是租賃協議不能支撐開發建設,最多也是小打小鬧。
還有一個風險比較大的方式,成立集體企業,以村或村內的個人為法人代表,對土地進行開發,但是僅僅能夠經營,不能出售,你個人的利益通過借貸等方式維護,風險比較大,因為權利主要在村民手上。
還有就是比較復雜的土地轉性了,要和村委會,當地的國土局等打交道,把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再進行開發,這個很花時間和金錢,但是是正規途徑
『貳』 是不是學校購買了超星的資料庫使用權我們就可以免費在裡面現在書籍了嗎
是的,一般學校購買了之後,你在校園網里,通過學校的類似圖書館資料庫鏈接點進去就可以了
『叄』 基於C/S結構的地形圖資料輔助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趙立鴻1李泉1金樂2
(1.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南京210018;2.江蘇省地質資料館,南京210018)
摘要 空間資料庫理論、技術和實踐日臻成熟,在日常地形圖管理服務工作中,引入空間資料庫概念,在不進行矢量化的條件下,構建地形圖數據模型;建立安全、大容量的SQL資料庫,設計C/S結構的地形圖管理系統,提供便捷的計算機查詢、輔助管理服務。通過實踐分析,這種方法改變長期以來紙質查找、人工管理的傳統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對實際工作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 地形圖;輔助管理系統;空間資料庫;C/S 結構;數據模型
地形圖在國土資源、交通電力等行業得到廣泛利用,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圖表編號、人工查找」的傳統地形圖管理服務方式,比較繁瑣、容易產生錯誤。利用信息技術、引入空間資料庫的概念,在不需對地形圖進行矢量化的前提下,建立GIS格式數據,使用SQL進行資料庫管理,設計C/S結構管理系統,便捷、直觀地提供地形圖的借閱管理服務,極大地提高地形圖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1 傳統的地形圖管理方式
在傳統的國土資源部門對地形圖管理服務中,一般採用各種不同的比例尺的接圖表標注所含圖幅編號,輔以紙質賬本對照、查詢,提供借閱服務。這種管理服務方式雖然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要保存大量不同比例尺的接圖表,不能便捷地反映地形圖的新舊程度,必須由十分熟悉已有地形圖資料情況的人從事服務,難以提供准確、直觀的查詢,佔用較大的人力、物力、容易產生錯誤,特別是對於圖件的數量較大時更顯得不便。
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地形圖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實際工作的要求,必須採用新方法、新技術、新思路面向社會提供准確便利快捷的地形圖管理服務,改變傳統的地形圖管理服務方式。
2 C/S 結構的地形圖資料輔助管理的設計概述
採用兩種格式,一是 MS ACCESS 格式外部屬性數據,二是 MAPGIS 格式空間數據。利用 SQL Server資料庫對數據進行管理,通過調用資料庫的各類屬性信息,供用戶多方式查詢、瀏覽和數據輸出。在MAP GIS環境設置中選擇「網路數據源」,在其數據源配置中,添加Odbc數據源管理器的「驅動程序」之SQL Server項,連接完成、數據源測試通過,供管理系統使用。管理系統採用C/S結構實現地形圖數據管理,提供基本數據維護和編輯功能。
3 構建「 空間庫」地形圖數據模型
3.1 引入空間資料庫概念
空間數據是描述一維、二維和三維空間對象的數據,以空間數據為處理對象的資料庫為空間資料庫。GIS數據量具有海量性特徵,需要在二維空間上劃分為塊和圖幅、在垂直方向上劃分為層來進行管理。空間數據除了要描述地理實體的空間坐標和空間分布之外,還要描述地理實體之間的空間關系以及實體組成元素之間的拓撲關系。
由於實際工作中地形圖自身的海量性特徵,同時地形圖保密性的要求,不宜完全公開和擴散,難以開展完全的矢量化、數字化。因此,在本文設計的利用空間資料庫管理地形圖,僅引入空間資料庫概念和理論,並不涉及地形圖具體圖元信息,只是以不同比例尺圖幅為單位描述一部分地形圖基本信息,反應館藏地形圖實際情況,為其查詢和借閱服務提供便捷的手段。
3.2 構建地形圖空間資料庫模型
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中關於數據內容和數據之間聯系的邏輯組織形式,資料庫由相應的數據模型來定義。地圖數據是基於空間參考的數據,有三個信息范疇:空間數據、非空間數據和時間因素。空間數據包括空間定位、空間量度、空間結構等;非空間數據包括專題屬性數據、質量描述數據等描述信息。空間數據與非空間數據通過掛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也可各自單獨使用。在地形圖空間資料庫模型構建中,同樣包括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兩種。
空間圖形數據採用矢量圖件。在本模型中,並不需要對具體的地形圖圖元進行數字化,而僅以所管理的地形圖的接圖表及其他相關地理信息作為矢量圖形,所選擇的比例尺以工作對象的最大比例尺為准。實際數據採集中,只需要利用通用制圖軟體生成相應范圍的接圖表,稍加編輯,即可滿足需要,圖面圖元可以為單一的面元或線元,也可採用面元與線元綜合方式。在二維空間上主要以各種比例尺圖幅來劃分,輔以不同行政區范圍、地質體、土地分區、水陸單元等,形成實際工作所需的面元。在垂直方向上用圖層來進行管理,圖層劃分按照實際需要進行,如按比例尺、按圖件形成時間、地形圖生產單位等劃分圖層。地形圖空間數據的主體是不同比例尺的圖幅(面元或線元),給定其圖幅統一圖元編號,以備與屬性數據關聯。
採用常用的MAP GIS軟體編輯矢量圖形,進行數據准備。根據實際需要,僅採集圖幅接圖表數據信息。作為管理對象的各種圖件,按比例尺(1:5千~1:50萬)劃分圖層,同一比例尺可按「版次」進一步分層;可進一步添加行政區界線、等高線、主要高程點、關鍵地理位置及其注記等作為輔助圖層(表1:地形圖基本圖層劃分)。拓撲各種比例尺接圖為面元,將帶有其圖幅基本信息屬性,輔助圖層可作為查詢、檢索的提示信息。
表1 地形圖基本圖層劃分表
非空間數據為專題屬性數據。在本數據模型中,屬性數據主要反映相應圖幅一些基本內容,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綜合考慮進行屬性數據結構的定義,一般包括圖幅統一圖元編號、圖符名稱、比例尺、四個角點坐標等相關查詢管理指示信息(表2:地形圖空間資料庫結構屬性表)。相關數據項填寫說明:「統一圖元編號」為10位(1-2位為省份編碼,3-4位為資料類別碼,5-6位為工作程度碼,7-10位為順序碼)。「用戶編號」系用戶自定義的內部地形圖簡化編號。「比例尺」、「資料類別」、「作業單位」等項均可以代碼填寫。其中「主要地點」項可以作為管理服務的重要檢索條件之一,不可或缺。
表2 地形圖空間資料庫結構屬性表
圖形數據與專題屬性數據具有統一的結構,但自成體系、分別管理,採用分離組織的方法存貯,減少了不必要的機時與空間開銷;實際地形圖管理服務或空間應用分析又離不了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聯合分析,圖形數據與專題屬性數據的連接為增強整個地形圖數據處理的靈活性,因此,圖形數據與專題屬性數據必須進行有效連接。在本模型中,通過「統一圖元編號」項,把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掛接,將地形圖屬性掛接在相應圖幅面元上,形成空間地形圖數據整體。
地形圖空間資料庫採用統一的坐標系、編碼和屬性數據,不同比例尺的圖形數據有相同的屬性結構;數據編碼優先採用國家標准編碼,可按照規范格式自定義編碼。基礎數據採用元數據(Metadata)管理,本文從略。
4 利用SQL Server管理資料庫
完成「空間」性質的地形圖資料庫後,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利用SQL Server2000進行後台資料庫管理。建立SQL資料庫,本文擬名為jiangsu,根據空間數據圖層設置相應的數據表存放圖層數據。鑒於採用了C/S結構的多用戶操作管理,為保證數據安全,必須設置相關用戶操作許可權(存放在admin表中),主要是區分查詢、瀏覽和編輯許可權。
5 C/S 結構地形圖資料輔助管理系統設計
為滿足地形圖資料管理服務的實際需要,提供便捷的查詢、瀏覽及數據維護等功能。藉助MAPGIS提供的二次開發介面,研製實用的地形圖資料輔助管理系統。系統提供基本的顯示瀏覽、查詢檢索、初步分析以及數據編輯維護等功能。其直觀、便捷、准確的特點,極大地提高地形圖管理服務水平和日常工作效率。同時選用C/S結構,數據集中安全存放,多客戶端使用同一伺服器上的數據,既可以同時編輯,又可同時多客戶端同時查詢、利用。
其中「系統」菜單設置更新系統、設置顏色、外部數據導入等功能,「查詢」方式包括按居民地、關鍵字(模糊/精確)、行政區界線、經緯度、屬性欄位等方式進行,「編輯」功能按使用許可權提示開啟:「輸出」:可以將查詢結果輸出為其他格式(Excel等)。
此外本系統可延伸兩種功能:一是針對資料服務要求,在系統中加入借閱、歸還等基本功能;二是參照此方法,將其他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等專題的圖件資料分類建庫,採取同樣的方式實現管理服務。
6 結束語
通過上述數據組織、管理設置、系統設計、開發運行,實現了「在不進行圖件矢量化」的條件下,使得通過對較小量的基本數據的管理,以較快的反應速度,實現對種類復雜、數量繁多的紙質地形圖的計算機輔助管理,極大地提高地形圖資料管理效率、便捷地為客戶提供服務。此外,這種設計和管理方式,對於其他各類專業、專題的圖件管理都是一種有益和有效的嘗試,進一步拓展後,應用前景較為廣闊。
『肆』 誰有SuperMap土地使用權調查資料庫建庫系統軟體的詳細使用手冊(包含軟體裡面每一個工具怎麼用)
Sales_data trans;
while(std::cin>>trans){
if(total.booKNO==trans.booKNO)
total+=trans;
else{
std::cout<<total;
『伍』 如何破解sqlite資料庫文件
針對sqlite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現有兩種方案如下:
1.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加密。
2.對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
1.uin怎麼獲取?
這個uin不是登錄的帳號,而是屬於內部的、程序界面上不可見的一個編號。
至於查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登錄web微信後,按F12打開網頁調試工具,然後ctrl+F搜索「uin」,可以找到一串長長的URL,裡面的uin就是當前登錄的微信的uin。
還
有一種方法就是配置文件里,導出的微信目錄下有幾個cfg文件,這幾個文件里有保存,不過是java的hashmap,怎麼解析留給小夥伴們自己琢磨吧,
還有就是有朋友反應退出微信(後台運行不叫退出)或者注銷微信後會清空這些配置信息,所以小夥伴們導出的時候記得在微信登陸狀態下導出。博主自己鼓搗了一
個小程序來完成解析。
2.一個手機多個登錄帳號怎麼辦(沒有uin怎麼辦)
根
據博主那個解密的帖子,必須知道串號和uin。串號好說,配置中一般都有可以搞到,uin從配置中讀取出來的時候只有當前登錄的或者最後登錄的,其他的幾
個記錄都沒辦法解密。網上某軟體的解決方法是讓用戶一個一個登錄後再導出。這個解決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或者有時候根本不知道uin。
後來經過一個朋友的指點,博主終於發現了解決方法,可以從配置中秒讀出來這個uin,這個方法暫時不透漏了,只是說明下這個異常情況。
3.串號和uin怎麼都正確的怎麼還是沒辦法解密
先
說說串號這個玩意,幾個熱心的朋友反饋了這個問題,經過博主測試發現不同的手機使用的不一定是IMEI,也可能是IMSI等等,而且串號也不一定是標準的
15位,可能是各種奇葩,比如輸入*#06#出來的是一個,但是在微信程序里用的卻是另一個非常奇葩的東西,這種情況多在雙卡雙待和山寨機中出現,經過嚴
格的測試,現在已經能做到精確識別,那幾位熱心的朋友也贈與了不同的代碼表示鼓勵。
4.計算出來了正確的key為什麼無法打開資料庫文件
微
信這個變態用的不是標準的sqlite資料庫,那個帖子也提到了不是資料庫加密,是文件的內容加密,其實是sqlcipher。官方上竟然還賣到
149$,不過倒是開放了源碼,水平夠高的可以自己嘗試編譯。google還能搜索到sqlcipher for
windows這個很好編譯,不過博主不知是長相問題還是人品問題,編譯出來的無法打開微信的資料庫,後來改了這份代碼才完成。
5.資料庫文件內容是加密的,怎麼還原
這
個是某些特殊情況下用到的,比如聊天記錄刪除了資料庫中就沒了,但是某個網友測試說資料庫無法查詢出來了,但是在文件中還是有殘留的。這個情況我沒測試
過,不過想想感覺有這個可能,就跟硬碟上刪除了文件其實就是刪除了文件的硬碟索引,內容還是殘留在硬碟上可以還原一樣,sqlite資料庫刪除的條目只是
抹去了索引,內容還存在這個文件中。
網上的都是直接打開讀取,並沒有解密還原這個文件成普通的sqlite資料庫,使用sqlcipher
的導出方法也只是將可查詢的內容導出。後來博主花了時間通讀了內容加密的方式,做了一個小程序將加密的文件內容直接解密,不操作修改任何數據,非資料庫轉
換,直接數據流解密,完全還原出來了原始的未加密的資料庫文件,大小不變,無內容損失,可以直接用sqlite admin等工具直接打開。
6.已經刪除的聊天內容可以恢復么
通過上述第5的方式還原出原數據後,經測試可以恢復。sqlite的刪除並不會從文件中徹底刪掉,而是抹掉索引,所以可以通過掃描原始文件恢復。前提是沒有重裝過微信。。。
兩種加密方式的優缺點,比較如下:
一、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加密
優點:
1.實現數據加密快速,只需添加兩個方法
一是:對明文數據進行加密返回密文數據
二是:對密文數據進行解密返回明文數據
2.程序無需進行太大變動,僅在對數據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查詢時。針對指定的表欄位進行修改進行加密,解密的欄位即可。
不足:
1.由於對數據進行了加密。所以為了看到明文,必須密文進行解密。因此會增加處理器的消耗。因終端手機的處理能力有限,可能會出現處理數據緩慢的現象發生。
2.僅僅對數據進行了加密,還是可以看到數據表的sql語句,可能猜測到表的作用。另外,如果沒有對一個表中的所有欄位加密,則可以看沒有加密的明文數據。
需要做的工作:
1.無需考慮平台差異性,qt,android,ios都能快速的實現。只需在每個平台上,使用各自的語言,實現同樣的加密,解密演算法即可。
2.需要對加密演算法進行了解,選擇一種加密演算法,進行實現。
二、對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
優點:
1.對整個文件進行了加密,用戶通過編輯器看不到任何有用的數據,用戶使用sqlite browser軟體也無法打開文件查看數據,保證了數據安全。
2.進行打開資料庫時,使用程序sqlite3_key(db,」********」,8);即可對文件解密,對數據表的操作無需進行加密,採用明文即可。
不足:
1.需要修改sqlite的源代碼,這個工作難度比較大。
2.需要對修改後的sqlite進行編譯,需要對makefile有所了解,手動編寫makefile文件,對源程序進行編譯。因平台差異性,可能會造成某個平台無法編譯生成動態鏈接庫的可能。
3.需要對數據訪問層代碼進行修改,例如qt平台需要將以前對資料庫操作使用的QSqlQuery類,更改為使用sqlite3.h文件中定義操作,對資料庫操作。其他平台也一樣,都要做這一步的修改。
4.在程序編譯時,要加入使用加密的動態鏈接庫(linux為共享庫.so文件)windows平台最容易,只需將所使用的dll文件到應用程序中即可。其他平台需要實驗,看如何引入庫,如果編譯。
需要做的工作:
1.修改sqlite源代碼,追加對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的功能。
2.編譯含有加密功能的程序源代碼,生成各自平台需要使用的庫文件。
3.將加密sqlite庫文件引入各自平台中,修改資料庫訪問層代碼。
4.進行程序的部署,測試。
三、資料庫加密原理
目前主流的資料庫都採用了各種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用戶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存儲和資料庫操作審計等措施。
用戶認證:用戶或者程序向資料庫提供自己的有效身份證明,資料庫鑒別用戶的身份是否合法,只有合法的用戶才能存取數據
庫中的數據。用戶認證是所有安全機制的前提,只有通過認證才能進行授權訪問和審計。
訪問控制:資料庫管理系統為不同的用戶分配不同的許可權,保證用戶只能進行授權的訪問。目前,一些大型資料庫(如Oracle 等)
都採用了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機制,即為用戶授予不同的角色,如db—owner,security administrator 等,不同的角色允許對資料庫執行不同的操作。
資料庫加密:用戶認證以及訪問控制對訪問資料庫進行了控制,但攻擊者可能會利用操作系統或資料庫漏洞,或物理接觸計算機,而直接接觸資料庫系統文件,從而可能繞過身份認證和存取控制而直接竊取或篡改資料庫內容。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加密是防範這類威脅的有效手段。
資料庫操作審計:監視和記錄用戶對資料庫所做的各種操作的安全機制,它記錄並存儲用戶的操作,用於事後分析,以檢查導致資料庫現狀的原因以及提供追蹤攻擊者的線索。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當資料庫發生不可恢復的故障時,可以將資料庫恢復到先前的某個一致性的狀態。
四、SQLite 加密
由於SQLite 是開放源碼的,並且在其源碼中預留了加密介面,我們可以通過實現其預留的加密介面實現口令認證和資料庫加密以完善其加密機制。
1.口令認證
SQLite 資料庫文件是一個普通文本文件,對它的訪問首先依賴於文件的訪問控制。在此基礎上,再增加進一步的口令認證,即在訪問資料庫時必須提供正確的口令,如果通過認證就可以對資料庫執行創建、查詢、修改、插入、刪除和修改等操作;否則,不允許進一步的訪問。
2.資料庫加密
資料庫加密有兩種方式:
1)在資料庫管理系(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中實現加密功能,即在從資料庫中讀數據和向資料庫中寫數據時執行加解密操作;
2)應用層加密,即在應用程序中對資料庫的某些欄位的值進行加密,DBMS 管理的是加密後的密文。
前者與DBMS 結合好,加密方式對用戶透明,但增加了DBMS 的負載,並且需要修改DBMS的原始代碼;後者則需要應用程序在寫入數據前加密,在讀出數據後解密,因而會增大應用程序的負載。在此,通過實現SQLite 源碼中預留的加密介面,實現DBMS 級的加密。
3.使用xxx-tea 演算法加密SQLite 資料庫
微型加密演算法(TEA)及其相關變種(XTEA,Block TEA,XXTEA) 都是分組加密演算法,它們很容易被描述,實現也很簡單(典型的幾行代碼)。
TEA 演算法最初是由劍橋計算機實驗室的 David Wheeler 和 Roger Needham在 1994 年設計的。該演算法使用
128 位的密鑰為 64 位的信息塊進行加密,它需要進行 64 輪迭代,盡管作者認為 32
輪已經足夠了。該演算法使用了一個神秘常數δ作為倍數,它來源於黃金比率,以保證每一輪加密都不相同。但δ的精確值似乎並不重要,這里 TEA 把它定義為
δ=「(√5 – 1)231」(也就是程序中的 0×9E3779B9)。
之後TEA 演算法被發現存在缺陷,作為回應,設計者提出了一個 TEA 的升級版本——XTEA(有時也被稱為「tean」)。XTEA 跟
TEA 使用了相同的簡單運算,但它採用了截然不同的順序,為了阻止密鑰表攻擊,四個子密鑰(在加密過程中,原 128 位的密鑰被拆分為 4 個 32
位的子密鑰)採用了一種不太正規的方式進行混合,但速度更慢了。
在跟描述 XTEA 演算法的同一份報告中,還介紹了另外一種被稱為 Block TEA 演算法的變種,它可以對 32
位大小任意倍數的變數塊進行操作。該演算法將 XTEA
輪循函數依次應用於塊中的每個字,並且將它附加於它的鄰字。該操作重復多少輪依賴於塊的大小,但至少需要 6
輪。該方法的優勢在於它無需操作模式(CBC,OFB,CFB 等),密鑰可直接用於信息。對於長的信息它可能比 XTEA 更有效率。
在1998 年,Markku-JuhaniSaarinen 給出了一個可有效攻擊 Block TEA 演算法的代碼,但之後很快 David
J. Wheeler 和 Roger M.Needham 就給出了 Block TEA 演算法的修訂版,這個演算法被稱為 XXTEA。XXTEA
使用跟 Block TEA 相似的結構,但在處理塊中每個字時利用了相鄰字。它利用一個更復雜的 MX 函數代替了 XTEA 輪循函數,MX 使用 2
個輸入量。
『陸』 如何破解Access資料庫許可權
找個相關的Access資料庫密碼破解工具就可以,access資料庫密碼破解器http://www.ddooo.com/softdown/19905.htm,可以試試這個,號稱萬能破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