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美國收購了公司名下知識產權中國能用嗎
你好,收購了就可以,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Ⅱ 外國人剽竊中國知識產權找中國什麼部門機構來解決
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該方面事物,最後具體還得國家商務部(涉及商業專利),或文化部(涉及著作權),以及外交部進行接洽處理
Ⅲ 被外國收購的中國著名企業有哪些
1、福建南孚電池 ------------ 美國吉列公司
2、河南雙匯肉製品 ------------ 美國高盛集團
3、黑龍江哈爾濱啤酒 ------------ 美國AB(百威啤酒)
4、黑龍江佳木斯聯合收割機 -------------美國約翰迪爾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時英博
6、四川雙馬集團 -------------拉法基
7、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
8、G華新 -------------HOLCHIN B.V
9、G東睦 -------------睦特殊金屬工業株式會社
10、華潤錦華 -------------華潤輕紡
11、樺林輪胎 -------------新加坡佳通輪胎
12、江蘇無錫威孚 -------------德國博世
13、西北軸承 -------------德國FAG公司
14、錦西化機 -------------德國西門子
15、TCL國際電工 -------------法國羅格朗
16、上海輪胎橡膠 -------------法國米其林
17、上海貝爾 -------------法國阿爾卡特
18、深圳賽格三星 -------------韓國三星康寧
19, 德龍鋼鐵-----------俄羅斯第二大鋼鐵企業Evraz
20.統一石化----------英荷殼牌
21.娃哈哈--------達能
中華牙膏、大寶、匯源(即將被收)
Ⅳ 中國企業收購外國企業案例,越多越好
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 5月1日,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合並後的新聯想將以13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新聯想在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佔有三分之一的份額,在全球企業個人電腦市場上佔領先地位。新聯想的強大實力包括國際知名的「Think」筆記本電腦品牌及中國知名的聯想品牌等。 根據收購交易條款,聯想支付給IBM的交易代價為12.5億美元,其中包括約6.5億美元現金以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市價價值6億美元的聯想股份。交易完成後,IBM擁有聯想18.9%的股權。此外,聯想將承擔來自IBM約5億美元的凈負債。聯想個人電腦的合並使得聯想的年收入將達約130億美元,年銷售個人電腦約1400萬台。 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 持續虧損達5億歐元(約合6.13億美元)的西門子手機業務於上月被中國台灣最大的手機廠商明基收購。明基也因此一舉躍升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根據雙方的協議,今年10月1日之前,西門子集團將補足西門子手機部門此前的虧損,以沒有負債的凈資產方式將其手機部門移交給明基,同時西門子再提供價值2.5億歐元的現金和服務支付明基,投入未來手機核心專利的開發、行銷以及品牌推廣。此外,西門子還將以5000萬歐元購入明基股權 以目前明基股價計算約為2.5% ,成為明基戰略股東。此次交易,明基將免費使用西門子所有與手機相關的專利。西門子在與明基達成的交易中約定,自2005年10月1日開始,西門子手機事業體將在凈值無負債的基準下,將資產完全轉移至明基,包括現金、研發中心、相關知識產權、製造工廠以及生產設備與人員等,明基將開始負擔一切生產及人工等開銷。 金融界網站6月11日消息 據《金融時報》報道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家電製造商青島海爾(Haier)正考慮收購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並已開始就顧問服務與投行接洽。 海爾是全球眾多有意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的潛在競標者之一,交易價值可能高達70億美元。 該交易知情人士表示,來自韓國、德國、土耳其、墨西哥、瑞典和義大利的家電製造商以及私人股本集團都在考慮收購這塊業務。該業務去年的銷售額為72億美元,但長期以來一直是通用電氣盈利能力最差的業務之一。 2005年,海爾與私人股本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和百仕通(Blackstone)聯合競購另一個美國的象徵——家電集團美泰(Maytag),但最終輸給了Ripplewood Holdings。 此後,中國和印度的製造商一直在競購美國製造企業,希望將其低成本生產設施與美國的品牌和分銷結合起來。中國的家電和消費電器製造商不僅能夠在價格,而且能夠在質量上與韓國和日本競爭對手相抗衡。 同時,對於中國和印度企業而言,與幾年前相比,資金已不是太大的障礙。 在最初考慮收購美泰時,海爾缺乏資金,不得不依賴於合作夥伴為交易提供資金。 但現在,人民幣已經升值,而且中國政府正鼓勵企業投資海外,旨在抵消一部分巨大的經常賬戶盈餘。 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高管表示,其任務之一就是為這類海外收購提供資金。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DB)等銀行也可能會為競購提供資金,甚至在交易中取得部分股權。 盡管海爾現在不再需要合作夥伴的財務實力了,但管理問題仍是中國企業的弱項。 這意味著,海爾可能會考慮與美國本土合作夥伴結成戰略聯盟。 通用電氣拒絕置評,記者也未能立即聯繫到海爾對此置評。
Ⅳ 求09 10年中國企業並購外企和外企並購國內企業的案例
企業:北汽
收購對象 :瑞典薩博部分技術
簽約日期: 2009年12月14日
交易價格 :14億瑞典克朗(約1.97億美元)
核心內容:北汽與瑞典薩博汽車公司完成了相關知識產權的收購工作,其中包括現款薩博9-5、9-3等三個整車平台和兩個系列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所有權以及部分生產製造模具。
企業:寧波韻升
收購對象 :日本日興電機
簽約日期: 2009年12月14日
交易價格 :11.7億日元(約9200萬元人民幣)
核心內容:寧波韻升收購日興電機79.13%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後,日興電機將成為寧波韻升的控股子公司。日興電機為日本知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主要經營車用電裝品、直流電動機及控制機器等產品的製造及銷售。
Ⅵ 有哪些外國的品牌被中國企業收購了
個人知道的案例如下,
1.聯想收購IBM 個人電腦PC部門
2.TCL收購湯姆遜
3.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
4.上汽收購雙龍
5.吉利收購沃爾沃
6.騰中收購通用悍馬品牌、商標和商品名稱所有權
7.香港YGM收購日本Renown雅格獅丹亞洲地區所有權
8.安踏收購百麗旗下義大利的國際著名運動品牌FILA中國區品牌所有權
9.上海中服公司收購皮爾卡丹中國區商標所有權
10.中國動向收購日本PhenixKappa品牌在日本的所有權,Phenix品牌
11.雅戈爾收購KELLWOOD旗下的新馬集團和SMART公司,此次並購也獲得了被並購方所擁有的Nautica、Perry Ellis等五個授權許可品牌。
Ⅶ 關於中國知名企業被外國收購問題
企業收購是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的一種形式,不管對本國市場,還是收購企業均有利有弊。外資進入中國市場,若經營的好,當然對擴大市場有利,但也會使本國同行業的競爭加劇,對知名企業的收購,可以擴大企業在國外的影響力,但也同樣削弱了本國對知名品牌商標的獨占權。
近日,海爾正准備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第三大電器生產商美泰。據悉,海爾等3家企業至少要支付12.5億美元,加上同時要承擔的美泰留下的9.75億美元債務,海爾要完成此次收購將支付近23億美元,大大超過了聯想並購IBM全球PC業務的17.5億美元。這將是中國製造企業涉及金額最大的一起跨國並購事件。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泰公司表示將緊鑼密鼓地與協議各方展開會議,最終的收購結果可能會在未來六至八周內做出。在收購資金問題上,海爾有著足夠的優勢。今年鐵定入圍世界500強的海爾集團,其2004年銷售額已超過了1000億人民幣。
海爾目前拒絕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也未說明它將計劃如何改組這家美國公司。然而,擺在這家雄心勃勃的中國公司面前的是不容小覷的挑戰。中銀國際分析師唐青青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由於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海爾的利潤空間已經縮小。此外,如何扭轉美泰克的困境也是一個巨大挑戰。
短時間來看這會賺錢,但長時間來看不利於樹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你知道有一人將來會當皇帝,你就收他做義子,現在看來你要花錢養他,但他當了皇帝,你就是太上皇。
從市場的發展來看,算是對資源的只有配置,沒有人能阻攔得了,大魚吃小魚。不管誰接手,都是要把這個企業變得越來越強。。。
從市場的發展來看,算是對資源的只有配置,沒有人能阻攔得了,大魚吃小魚。不管誰接手,都是要把這個企業變得越來越強。。。
Ⅷ 中國史上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有哪些
中國史上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有小護士,哈爾濱啤酒,大寶,蘇泊爾,中華牙膏等。
1、小護士
原為國內著名化妝品牌,原為深圳麗斯達日化公司的品牌產品,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時宣布:歐萊雅集團已正式簽訂了收購中國護膚品牌小護士的協議。
對於具體成交額,雙方都諱莫如深,且作為收購條件之一,小護士品牌的擁有者李志達今後將退出化妝品行業。
Ⅸ 外國公司如何才能收購國內工廠或公司
有辦理海外小企業買賣業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