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許可證貿易的授權方式
許可證合同按照授權程度和方式又分為:① 獨占許可證協議。即在規定的地區內,接受方在協議的有效期內對許可證協議項下的技術享有獨占的使用權,許可方不得在該地區內使用該項技術製造和銷售商品,也不得把同樣的技術授予該地區內的任何第三方。②排他性許可證協議又稱全權或獨家許可證 協議,即在規定的地區內,許可方和接受方在協議有效期內對許可證協議項下的技術都享有使用權。但許可方不得將此種權利給予第三方,即不得與第三方簽訂同一內容的許可協議。③普通許可證協議即供方允許受方在規定的地區和時間內享有使用協議中所規定的技術製造和銷售相關產品的權利。但這種權利不是獨占的,對供方(或出讓方)沒有限制,技術使用權轉讓給受方後,技術供方仍可在該地區內使用該項技術或將這項技術的使用權授予任何第三方。④分許可證協議,又稱「從屬許可證協議」。即在協議的有效期內,接受方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把協議項下的技術向第三方轉讓。⑤交叉許可證協議,又稱「互換許可證協議」。即雙方以價值相等的技術,在互惠的基礎上,交換技術的使用權和產品的銷售權,一般都是不收費的。這種方式常在合作生產、合作設計時使用。
進行許可證貿易時,技術供方和受方就許可證的標的、轉讓范圍、 轉讓條件、期限和支付等合同條款進行磋商,達成一致後簽訂合同作為雙方必須遵守的法律文件。合同的內容是許可方(即技術供方)給予引進方(即技術受方)製造、使用或銷售許可證項下的產品的有限權利,而引進方則支付給許可方以相應的酬金。
❷ 雙方合作申請的專利,是否雙方共同擁有所有權、使用權
《專利法》第十五條規定得很明確: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也就是說,
1、申請專利事先簽署了合同的,按合同辦。
2、事先沒有簽合同的,可以自己單獨實施,不需要共有權人同意,也不用分配收益。
3、事先沒有簽合同的,可以單獨地以普通許可的方式許可他人實施,不需要共有權人同意,但是要分配收益。
4、事先沒有簽合同的,其他方式行使權利的,要經過共有權人同意。
(2)供方只享有普通許可使用權擴展閱讀:
一、權利
(一)實施許可權
它是指專利權人可以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技術並收取專利使用費。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二)轉讓權
專利權可以轉讓。轉讓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權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三)標示權
它是指專利權人享有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
二、義務
專利權人的義務主要是繳納專利年費。專利法第43條規定: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未按規定交納年費的,可能導致專利權終止。
此外,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的單位,在授予專利權後,應當按照規定對發明人或設計人進行獎勵;專利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應按規定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給合理的報酬。
❸ 關於專利使用權和許可使用權
不能。
根據專利法第11條的規定,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不能實施其專利。
專利法對實施的專具體定義為,以生產經屬營為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而消費者只是購買和使用了該產品,雖然有使用,但明顯不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因此不能找購買仿造品的客戶索賠,只能找這些仿造品的生產銷售商索賠。
❹ 甲公司開始不經營任何業務,只是授權其他公司使用其商標,如果一旦甲公司開始經營,其他公司就可能有風險
商標許可有三種形式:1、獨占使用許可,就是許可人曾諾在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存續期間放棄自己的使用和再許可給第三方在約定范圍內使用,被許可人依法獨占享有的商標使用權
2、排他使用許可,就是許可人在約定期間、地域內除自己使用外,僅將商標授權一家使用,不再許可給第三方
3、普通許可,同一期間、同一地域可以許可給多家。
您所說的情況適用於第一種形式
案例
2005年6月,趙某申請注冊了竹子圖形商標。隨後,趙某與A集團簽訂了一份《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合同約定:趙某將竹子圖形商標許可A集團在中國內地獨占性使用,商品范圍為衣褲類系列,使用期從2006年6月1日起至2010年5月31日止,使用費每年8萬元,如趙某違約,應給付違約金30萬元,並約定在合同履行中發生爭議,提交泉州仲裁委員會仲裁。該合同於同年6月19日經國家商標局備案登記。
2006年7月,A公司發現B公司在褲子上使用該竹子商標。在與趙某協商無果的情況下,A公司向泉州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要求趙某停止許可B公司繼續使用該商標並承擔違約責任。趙某稱,其作為商標權利人,有權許可他人使用屬於自己的權利。而A公司稱其享有獨占許可權。
仲裁庭認為,趙某與A公司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合法有效,且合同中明確約定A公司享有獨占使用權。趙某再次許可他人使用該商標,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在仲裁庭的調解下,趙某同意終止與B公司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並一次性支付8萬元的違約金給A公司。
案件點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商標法第四十條規定的商標使用許可包括以下三類:(一)獨占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不得使用該注冊商標」的規定,趙某將商標使用權許可A公司獨占使用後,除A公司外,包括趙某本人和其他第三人都不可以使用本案所涉的竹子商標。因此,趙某再次許可B公司使用該商標屬於違約行為。
❺ 什麼是許可證貿易 它有幾種形式
許可證貿易:技術許可方將其交易標的的使用權通過許可證協議或合同轉讓給技術接受方的一種交易行為。又稱「許可貿易」。許可證的標的,通常是「軟技術」,可以是專利、設計、工業 模型、商標及版權,也可以是專有技術(訣竅)。許可證合同,視其標的的不同分為:①專利許可證。是一種古老的技術轉讓方式, 其含義系指專利所有人或其授權的法人及自然人在一定范圍內允許他人使用其受專利保護的技術權利。②專有技術許可證。專有技術系指生產秘密、技術知識、經驗、製造方法等。專有技術許可證不同於專利許可證,它是靠合同中的保密條款來保護的,專有技術的有效期比專利更富有伸縮性。③商標許可證。商標稱為商品的牌子。商標權是商標的使用者向主管部門申請、經主管部門核准所授 予的商標專用權。商標許可證是指擁有商標專用權的所有人通過 與其他人簽訂許可合同,允許他人在指定的商品上及規定的地域 內使用其注冊的商標。4.綜合許可。技術的所有者把專利、專有技術和商標的使用權結合起來轉讓給他人使用。
按授權的的范圍分,可分為普通許可、排他許可、獨占許可、分許可和交叉許可
許可證合同按照授權程度和方式又分為:① 獨占許可證協議。即在規定的地區內,接受方在協議的有效期內對許可證協議項下的技術享有獨占的使用權,許可方不得在該地區內使用該項技術製造和銷售商品,也不得把同樣的技術授予該地區內的任何第三方。②排他性許可證協議又稱全權或獨家許可證 協議,即在規定的地區內,許可方和接受方在協議有效期內對許可證協議項下的技術都享有使用權。但許可方不得將此種權利給予第三方,即不得與第三方簽訂同一內容的許可協議。③普通許可證協議即供方允許受方在規定的地區和時間內享有使用協議中所規定的技術製造和銷售相關產品的權利。但這種權利不是獨占的,對供方(或出讓方)沒有限制,技術使用權轉讓給受方後,技術供方仍可在該地區內使用該項技術或將這項技術的使用權授予任何第三方。④分許可證協議,又稱「從屬許可證協議」。即在協議的有效期內,接受方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把協議項下的技術向第三方轉讓。⑤交叉許可證協議,又稱「互換許可證協議」。即雙方以價值相等的技術,在互惠的基礎上,交換技術的使用權和產品的銷售權,一般都是不收費的。這種方式常在合作生產、合作設計時使用。
進行許可證貿易時,技術供方和受方就許可證的標的、轉讓范圍、 轉讓條件、期限和支付等合同條款進行磋商,達成一致後簽訂合同作為雙方必須遵守的法律文件。合同的內容是許可方(即技術供方)給予引進方(即技術受方)製造、使用或銷售許可證項下的產品的有限權利,而引進方則支付給許可方以相應的酬金。
意義
❻ 專利許可使用權的種類
專利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被忽視的一項權利,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專利權被侵犯的事情發生。隨著人們對專利的保護意識的逐漸提高。那麼專利許可使用權的種類呢?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專利許可使用權的種類1、獨占許可是指被許可方不僅取得在規定的時間和地域內實施某項專利技術的權利,而且有權拒絕任何第三者,包括許可方在內的一切其他人在規定的時間、地域內實施該項技術。2、排他許可亦稱獨家許可,即在一定地域,許可方只允許被許可方一家而不再許可其他人在該地域內實施其專利,但許可方仍有權在該地域內實施。就是說,獨家許可除了不能排斥許可方本人實施以外,與獨占許可基本相同。3、普通許可亦稱非獨占性許可。是批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時間和地域內使用某項專利,同時許可方自己仍保留在該地域內使用該項技術,以及再與第三方就同一技術簽訂許可合同的權利。4、從屬許可又稱從屬許可。這種許可的被許可方在得到許可方同意的條件下,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許可第三方實施其專利。分許可的條件必須在許可合同中予以說明,如未說明,即使是獨占許可,也不能認為具有再許可權。5、交叉許可又稱互惠許可、相互許可、互換許可。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權人在一定條件下相互授予各自的專利實施權的一種交易。交叉許可一般不涉及使用費支付,僅限於交換技術范圍及期限等。如果兩項專利的價值不相等,其中一方也可給另一方一定的補償。
❼ 比較獨占許可,普通許可以及排他(獨家)許可的區別
1、獨占許可證。可對抗商標所有人的獨家使用,指許可人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准許一個被許可人在規定的地域和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上獨家使用其注冊商標。
在獨占許可中,被許可人獲得了在合同規定范圍內該注冊商標的獨占使用權,只能由被許可人使用該注冊商標,連許可人即注冊人自己也不能使用該注冊商標,否則即構成違約,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排他許可證。商標權人和被許可人使用的並行,指許可人在同一時間內准許一個被許可人在規定的地域和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上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同時,不得再准許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但許可人本人仍然保留使用該注冊商標的權利。
3、普通許可證。「薄利多銷」的形式,指許可人在同一時間內准許一個被許可人在規定的地域和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上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同時,不但許可人本人仍然保留使用該注冊商標的權利,而且還保留了許可其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權利。
在普通許可中,被許可人只是取得了該注冊商標的使用權,至於許可人使用該注冊商標以及其他第三人經許可使用該注冊商標,被許可人都無權干涉。
商標許可形式及法律風險:
商標許可基本形式包括獨占使用、獨家使用和普通使用三種。
1.獨占使用許可形式,是指許可人將注冊商標的使用權授予一家被許可人,在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存續期間許可人放棄自己依法享有的商標使用權。
2.獨家使用許可形式,是指在商標使用許可人存續期間,除商標許可人自己使用外,只授予一家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
3.普通使用許可形式,是指許可人可以將被許可商標許可多家使用,同時商標權人自己也可以使用該商標,這種形式較為普遍。
由於商標本身的創新價值不高,更多體現為具體使用商標企業的商譽和信用,因此若企業希望獨占使用,則可能採用洽談商標轉讓的方式直接獲得商標所有權。
正因為這種特點,商標許可與專利許可形式不同,普通使用許可是商標許可中最為常見的形式。
即使是普通使用許可,被許可方同樣需要在一定區域、一定時間、一定領域內排除競爭,若商標權人在同一區域同時許可多家使用商標,必然影響被許可人的利益。
在普通使用許可形式合同中缺少對商標權人的必要限制,應當認為被許可方面臨法律風險。必要的限制包括商標權人不得在特定區域、時間、領域許可第三方使用商標,商標權人在特定區域、時間、領域自營的限制等。
商標使用許可-網路
❽ 商標轉讓和商標許可之間有什麼區別
商標轉讓商標轉讓是商標注冊人在注冊商標的有效期內,依法定程序,將商標專用權轉讓給另一方的行為。轉移的是商標的所有權,商標轉讓後轉讓人不享有處置商標的任何權利。商標轉讓一般有合同轉讓、繼受轉讓和因行政命令而發生的轉讓。
商標許可是商標使用權的轉讓,商標的所有權並不發生轉移。商標許可分為普通許可、排他許可和獨占許可。商標許可後許可人還享有商標的所有權,有的也可以繼續使用商標。
1、注冊商標轉讓實質上是商標權主體的變更;而使用許可實質上是商標使用主體的擴展。
2、在轉讓中轉讓人不再享有商標權,不負有監督受讓人商品(或服務)質量的義務;而在使用許可中許可人繼續擁有商標權,負有監督被許可人使用該商標商品(或服務)質量的義務。
3、注冊商標的轉讓要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核准;而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只需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並報當地工商機關備案。
4、在轉讓行為中,受讓方要符合法定條件;在許可行為中,對被許可人的條件要求相對要寬。
5、在轉讓中,轉讓人將注冊商標的所有權、專用權、轉讓權、使用許可權和法律訴訟權全部轉讓給受讓人;在使用許可中,被許可人只享有使用許可的權利。
6、在轉讓中,受讓人在遵守《商標法》的前提下自由決定對該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期限;而在使用許可中,由許可人和被許可人共同確定該商標的使用許可期限。
7、商標轉讓需要簽訂相關轉讓申請文件共同提交商標局備案轉讓,其法律結果是商標專用權的轉移,而商標許可只需要簽訂商標許可合同即可。商標許可應當提交商標局進行商標許可合同備案,不去備案的法律後果是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8、商標轉讓應當將相同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一並轉讓,商標許可則沒有這樣的規定。
9、在實際應用中,商標許可根據授權使用的期限繳納使用費用,而商標轉讓則根據雙方達成合意一次性繳納轉讓費用,亦即購買商標的轉讓費用。
10、商標許可若是一標多人使用的情況,很有可能造成同行業的惡性競爭,造成不必要損失,而商標轉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則最高,通過商標轉讓取得商標也是比較穩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