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收到了 AutoCAD 的告知函 軟體版權問題
收到法務函≠馬上罰款
當使用盜版的企業收到對方律師法務函時,應該怎麼處理呢? 企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收到法務函≠馬上罰款。很多企業以為收到法務函就是需要馬上罰款,其實收到法務函只是提醒企業,在某段時間內需要更換正版軟體,過了期限沒整改才會開始罰款;
2、國外軟體廠商及其代理公司均是企業,不具備行政執法權,重要的是作為企業它無權查訪另一個企業,因此不必理會他們及其代理商的「高壓」非要購買他們的軟體;
3、企業在收到律師函後既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採取「鴕鳥政策」,把頭埋在沙子里,裝作沒看見。而應該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解決辦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例如盡快卸載盜版軟體,安裝正版軟體,當地版權部門也就不會再追究。
4、通常解決正版化手段有2種:第一是企業購買國外正版軟體,當然,國外軟體價格不菲,企業需要耗費巨大的經濟成本,用於後續每年的升級費用以及各種售後費用;第二是用1/5價格選擇性價比高的國產軟體,極大緩解企業采購壓力,此種方式適合非土豪級的中小企業。
如果選擇國外軟體,有可能存在信息化安全的隱患,另外容易被國外軟體商掌握該企業的內部情況,從而進行「綁架」威脅購買更多套數的軟體。
正版化新選擇:國產軟體為企業正版化安全護航
從《國家企業使用正版軟體工作手冊》中得到印證,所謂「正版軟體,既包括外國軟體,也包括國產軟體」,無論該產品與之前非法安裝的是否同屬於同一公司的產品,都屬於正版化。隨著市場化經濟發展,我國近年來出現了一大批以中望3D為代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三維CAD設計軟體,作為國家戰略性軟體產品,助力製造業企業加速正版化工作的推進,完成信息化建設。國產二維、三維CAD軟體近年為什麼比國外軟體更受到國內企業的青睞認可,主要原因是基於其高性價比優勢:
一、版權保障: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購買國產軟體還可得到政府部門的認可;例如購買中望3D超過一定數量的用戶經過推薦,可獲由版權保護聯合會頒發《正版軟體示範單位》登記證書;
二、兼容保障:對於國內許多中小型企業用戶而言,常常因為受限於上下游企業采購了國外的三維CAD軟體,而不得不購買昂貴的同類軟體。中望3D 可以兼容所有國外主流三維CAD軟體,並能高效、准確處理其它三維CAD圖紙。
三、安全保障:國產軟體更加自主可控,比國外軟體在信息化安全上更值得信賴;只需撥打全國正版化法務援助小組電話,有法務專業人士解答企業所面臨的法律正版化相關問題,並提供量身定製解決方案;
四、成本保障:目前在全國掀起的「企業三維CAD正版化扶持計劃」,共300多家企業加入,用低成本解決正版化,避免企業收到法務函後被國外軟體「綁架」而支付巨額費用。
綜上所述,當企業收到CAD盜版侵權的律師法務函時,不要不管不問,但也沒必要驚慌失措,而是需要冷靜了解多種途徑,尋找最合適企業的解決方案。國家正版化的浪潮之下,必會嚴厲打擊使用盜版的企業行為,決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切莫鋌而走險以身試法,一旦被成功狀告侵權使用盜版軟體,等待的將是嚴厲處罰,甚至企業負責人還可能會鋃鐺入獄。
相信可以咨詢下迅宜捷,他們會更相信的幫您分析給到你有效建議。
Ⅱ 公司收到CAD發的法務函,說是使用盜版侵權了,要求給個答復,不然就啟動法律程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收到autocad的法務函,應該提前詢價,根據企業自身的財務條件和成本情況,了解是全部采購autocad,還是搭配采購價格更低的軟體,更合適。
正確了解軟體正版化知識,提前知曉可供選擇的其它軟體備選方案,將有助於企業主在突發情況下,更有把握地用最低的成本合法合理解決問題,並且體現了企業對於autocad等軟體知識產權的尊重及支持。
因使用盜版autocad而收到autocad法務函被autocad罰款,如果置之不理,或者沒有其它價格更低的備選軟體可選,最後就必須用高昂的采購費用來換取「和平「。
很多企業以為收到法務函就是需要馬上罰款,其實收到法務函只是提醒企業,在某段時間內需要更換正版軟體,過了期限沒整改才會開始罰款。因此在一定的期限內,還有時間准備應對。
國家版權局、信息產業部等9部門聯合編訂出版的《企業使用正版軟體工作手冊》中作出了詳細解釋:軟體正版化,指軟體終端用戶購買正版軟體,代替原來安裝的非法產品。也就是說無論該產品與之前非法安裝的是否屬於同一公司的產品,都屬於正版化,沒有硬性規定要購買使用盜版被查處的軟體。因此可以選擇全部采購autocad,也可以采購價格更低的軟體搭配,降低總體成本。
Ⅲ 著作權版權登記地方部門登記的沒有法律效應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地方部門開通這個功能有什麼用呢
有法律效應的。
地方發布的證書,上面的編號是例如<贛><滬>,但如果是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登記的話,編號是<國>。
不過地方的一般會對地方戶籍有要求,得是本地的人可以登記,在這里工作但不是本地人的不行。一部分地方目前實施的,還需要到登記大廳去辦理,一部分地方已經可以在線上完成部分資料填寫,但仍然需要郵寄等。
如果是劇本、小說、漫畫,可以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DCI體系示範平台——雲萊塢上登記。線上可以完成全部流程,而且沒有費用,可以獲得版權登記證書,<國>字開頭的。
Ⅳ "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什麼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評定指標(暫行)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序號三級指標最高分值內容及說明記分備 注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水平190(最高分)110(基本分)組織領導601領導意識20市政府是否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政府(政府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目標。(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的情況。包括專門召開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次數、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次數以及是否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知識產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並產生顯著成效等。(5) 定期督導、檢查、落實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包括工作部署的落實和成效等)(5) 2工作投入20市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手段、環境、設備、資金等支持的情況,特別是示範創建期間對工作條件的改善和資金增加的情況。 3決策支撐20政府是否建立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審議機制;(10)政府是否運用該機制,於立項前對投資的重大項目進行知識產權審查論證。(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工作體系建設90 4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機制建設情況10政府知識產權協調機制建立及運行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城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5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制完善情況40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性質、級別、編制、工作條件等情況。 有獨立機構及專職人員(40);合屬辦公(15);有專職人員,無辦事機構的(5)6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10所轄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所屬城區、開發區、縣(市)設立知識產權局的情況。 全部建立(10);50%以上(5分以上);50%以下(5分以下)7城市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建設情況10本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情況,包括專利代理、專利信息服務及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從業人員數量及工作情況,提供相關數據。 8行業保護協會建立情況10本地區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情況。對是否建立、建立的數量及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 9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建設情況1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知識產權工作管理部門的比例。 政策法規體系4010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情況20人大頒布法規與政府頒布規章、政府政策文件(5) 四個層次均出台(20分),每個層次5分。沒有相應許可權的城市不考核部門聯合發文(指知識產權局和政府其他部門或司法機關聯合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部門文件(指知識產權局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定情況(5) 11政策法規內容完善情況20上述出台的有關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的政策和規定,是否涉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宣傳和人才培養等全面內容。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促進知識產權創造的措施和成效12職務發明獎酬制度落實情況15職務專利的單位對發明人(設計人)的獎酬情況,是否高於《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標准。 13引導專利產出的措施及落實情況15採取多種方式引導知識產權產出情況。(包括:支持專利申請、獎勵專利產出、獎勵馳名商標的產出等) 知識產權的產出14年申請國內專利增長率10示範創建期間每年比上一年的國內申請增長率。 15年申請國外專利增長率10每年申請國外專利的增長率。 16年專利申請量中發明專利比例的增長率10每年發明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7年專利申請中企業所佔比例的增長率10本市每年企業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8年專利申請中主導產業所佔比例10本市每年主導產業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 19每十萬人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0本市每十萬人年度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達到或高於本省平均量。 應高於全省平均量;若低於平均量記零分。20年注冊商標數量的增長率10本市每年注冊商標的數量較上年注冊商標的增長率。 21馳名商標擁有量10本市馳名商標的擁有量和示範創建期間內增加的數量。 22職務發明申請所佔比例的增長率10本市職務發明申請佔全市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年度增長率。 23著名商標增加數量10本市著名商標增加的數量。 24已注冊登記的地理標志數量10本市擁有注冊登記地理標志的數量。 25年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數量10本市每年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數量。 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行政執法26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10本市每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27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的結案周期10本市每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28年假冒他人專利案件查處量10本市每年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的數量。 29年冒充專利案件查處量10本市每年查處冒充專利案件的數量。 強化行政執法的措施與手段 30重大假冒他人專利案件及時移交公安部門情況10構成犯罪的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移交公安部門的情況。 31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數量10示範創建期間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的次數、規模等。 32執法隊伍建設情況10本市擁有行政執法資格的知識產權人員的情況。包括:人員數量、培訓次數、素質結構等。 33跨部門執法協作情況10與工商、版權、公安、葯監、質監等部門進行執法協作的情況,包括協作執法次數、出動人數、時間等數據。 34跨地區執法協作情況10到其他地區或協助其他地區在本地執法情況。 行政執法與司法途徑的協調性35行政執法案件數與司法案件比率10本市行政執法案件與司法比率和經行政途徑又經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行政機關勝訴的案件比例。 36是否及時有效遏止大規模群體性侵權事件20有無此類案件發生,發生後是否採取措施及時制止,具體情況如何。 引導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措施及成效37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的情況20本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靈活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並取得有利結果的情況(特別是涉外的糾紛),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司法保護38司法案件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結案周期10本市每年知識產權訴訟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專利實施與知識產權制度規則運用的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規則運用39城市、行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與規劃的研究、制定與實施情況30包含:城市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規劃(可以是城市知識產權發展綱要或發展計劃);行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重點行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要求提供戰略研究報告正本或階段性研究報告。 40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的建立15本市重點行業或重點產品研發和出口工作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的預警機制建立的情況。 促進專利實施的措施41專利技術實施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情況15產學研結合、鼓勵實施他人專利的政策、企業獎酬政策。 42專利交易平台建設和機制建設情況15包括知識產權交易、風險投資中知識產權歸屬規則的設立與實施。 43促進專利實施的財政投入情況15本級或下級政府設立專利實施產業化專項資金的情況。包括額度、用途和效果等。 知識產權對經濟促進效果44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20本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45知識產權貿易交易額10現用技術交易額數據。 46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15本市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47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增長率15本市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促進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信息平台建設情況48建立專利信息平台數量、種類、運行方式、名稱40本市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各類平台(包括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的各類專利信息平台和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公共閱覽室等)的建設運行及政府投入情況。 信息服務的內容49開展專業性、深層次專利信息加工服務的情況20能夠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內容。 專利信息取得的成效50在戰略制定、重大項目、技術立項和技術引進過程中有效利用專利信息的情況30在戰略研究制定、重大項目、經濟項目、技術立項或技術引進時利用專利信息進行專利檢索、分析,有效利用失效專利信息的情況。包括有效規避專利風險、節約研發經費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情況,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加強宣傳教育與交流合作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宣傳活動的措施與成效51宣傳活動開展情況40新聞媒體專題:指利用新聞媒體,設立專門欄目宣傳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10) 大型宣傳活動:指宣傳面廣、參加人數多、影響力大、具有明顯效果的宣傳活動開展的情況。(20) 知識產權論壇:指舉辦省級及省級以上知識產權論壇的情況,包括次數、規模、范圍、參加人員等。(副省級以下城市不考核)。(10) 培訓活動的措施與成效52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的情況30對國家幹部、科技人員、企業管理者及有關人員開展知識產權培訓的情況。評價內容包括知識產權培訓是否納入公務員及幹部培訓課程及考核,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的次數和培訓人數等。 國際合作交流活動開展情況與成效53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的情況20開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活動的次數、名稱、內容、規模、影響等。 加強人才培養的措施與成效90(最高分)50(基本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54培訓基地的建立情況30本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含高校)的數量、名稱、運行方式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55培養規劃及計劃30本市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長遠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等。 56人才庫建設30現有知識產權人才結構、知識產權人才引進的措施及現狀。 創新舉措及突出成效90工作特色57思路、制度(體制、機制)、手段等方面的創新50 工作成效58成效及獲得肯定40 使用說明:1.以上各項指標考核的均為示範創建期間的情況。 2.對於上述各項指標,均應提供相應的正式文件、會議記錄、工作總結及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Ⅳ 進行版權保護的好處
對版權保護可以有效防止侵權盜版,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著作權法的深入實施,各級版權行政部門不斷強化版權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內容。
對版權的保護不僅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新的良好輿論氛圍,而且我國版權保護狀況明顯改善,版權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為推動創新型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家版權局已設立17家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及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全國版權示範城市10個,全國版權示範單位74個、全國版權示範園區24個。與此同時,持續開展的版權產業國民經濟貢獻率調研為推進版權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據《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35674.15億元,佔全國GDP的6.87%;3年後的2015年,這一數值已突破5萬億元,達50054.14億元,佔全國GDP的7.30%。這一組數據表明,我國版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5)版權工作示範單位擴展閱讀:
中國版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早在南宋時期的刻印本書上就出現了「不許復板」、「版權所有」等字樣。1910年,清王朝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著作權保護首入法統。遺憾的是,這部法律和後來民國政府制定的《著作權法》一樣都是一紙空文,未能通行。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到來,新中國的版權事業也開始探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建立,就把著作權法的起草工作提上日程。
1955年,成立了以新中國首任出版總署署長胡愈之為首的著作權法起草小組,著手制定著作權法。1957年,完成了《保障出版物著作權暫行規定(草案)》的起草工作,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一下擱置了24年。
1979年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同志率領中國政府高級代表團訪問美國。中美就《中美高能物理協定》進行談判時,因為美方提出的版權問題而陷入僵局。中央領導意識到版權對外開放是一個大問題。
1979年4月,一份關於起草版權法並申請加入國際版權公約的報告,送到中共中央秘書長兼宣傳部長胡耀邦手裡,胡耀邦同志批示:「同意報告,請你們趕快動手,組織班子,草擬版權法」。中國《著作權法》起草工作由此重新啟動。
經過10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由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並於1991年6月1日正式施行。隨後,為了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又進行修訂,到2001年10月著作權法修正案通過。
《著作權法》頒布實施20多年來,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科技進步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2008年6月國務院頒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把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為國家戰略。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十七屆六中全會特別強調「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懲處侵權行為,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正是黨和國家這些重大決策,推動版權制度完善和版權事業的發展。
Ⅵ 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獲榮譽
■ 2002年度:
SobeyNet新聞制播網路系統 獲得 2002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廣播級音像數字媒體網路存儲管理系統(MPEG2/MPEG4) 獲得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SobeyEdit創意21非線性編輯系統 獲得 國家重點新產品SobeyEdit創意21非線性編輯系統 獲得 成都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通過ISO9001專業電視數字化系統開發、集成 質量體系認證在成都組建「成都數字化電視制播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列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國家信息產業部列為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3級資質企業入選成都市成長型科技型企業,是市政府重點保護的企業。被評為四川省軟體版權保護先進集體
■ 2003年度:
SobeyEdit創意21非線性制播系統(索貝SobeyEdit創意21非線性編輯系統、新聞制播網路系統) 獲得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SobeyAir電視節目自動播出系統 獲得 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SobeyEdit創意21非線性編輯系統 獲得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 的技術依託單SobeyNet新聞制播網路系統 獲得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 的技術依託單位索貝CCTV新聞共享系統 獲得 2003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最值得期待技術獎索貝藍光非線性編輯系統 獲得 2003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最值得關注產品獎通過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認證入選「2003年中國軟體產業最大規模100強」
■ 2004年度:
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索貝中央電視台新聞共享系統獲得廣電總局2003年度科技創新一等獎。獲得成都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索貝中央電視台奧運遠程節目製作系統獲2004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BIRTV2004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應用項目大獎索貝獲「2004 中國廣電行業十大品牌企業」獎索貝CEO姚平博士獲得「2004 最具影響力的廣電行業企業人物」獎通過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認證公司被評為四川省統計先進集體「索貝」入選成都市著名商標
■ 2005年度:
通過國家級系統集成商二級認證通過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認證SobeyMAM國家創新基金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索貝中央電視台奧運遠程節目製作系統獲廣電總局2004年度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一等獎索貝Editmax1非線性編輯系統 獲得 2005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BIRTV2005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產品獎索貝MSV-10XX/IPC新一代媒體伺服器 獲得 2005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BIRTV2005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產品獎索貝深圳廣電集團全台網 獲得 2005年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BIRTV2005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應用項目大獎索貝深圳廣電集團全台網 獲得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第二屆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央電視台十運會網路制播系統獲廣電總局鑒定,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索貝」入選四川省著名商標
■ 2006年度:
中央電視台大型體育賽事網路節目制播系統,獲得「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度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應用與革新類」一等獎深圳電視台全台網路解決方案,獲得「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度科技創新獎」「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類」二等獎廣東電視台網路系統,獲得「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度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應用與革新類」二等獎Editmax7新一代高標清非線性編輯系統獲得「BIRTV2006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視頻製作與播出產品獎成都電視台全台媒體信息系統獲得「BIRTV2006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信息工程應用獎索貝公司獲首屆「廣播與電視技術創新企業·創新人物」評選「創新企業-突出貢獻獎」通過國家重點軟體企業認證公司被評為四川省統計先進集體、四川省版權保護示範單位。
■ 2007年度:
重慶廣電集團內容管理平台通過科技鑒定,項目從整體的系統構架到各應用系統、軟體系統構成和軟體模塊功能的設計,都體現了業界先進的技術水平,整個系統設計基於開放和面向服務的架構,並提供了互聯互通的統一介面規范,集約功能強,具有優異的擴展能力和配置能力,有很好的實用性。MSV-4211P高標清錄播一體化四通道視音頻媒體伺服器獲得「BIRTV2007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產品大獎。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內容管理基礎平台項目獲得「BIRTV2007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應用獎。SobeyNet獲得四川省創新產品。正式通過權威認證部門的嚴格審核,獲得了由信息產業部頒發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證書」。公司被評為四川省統計先進集體、四川省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 2008年度: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內容管理基礎平台項目榮獲「國家廣電總局2007年度科技創新獎」工程技術類一等獎,目前總局正推薦該項目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內容管理基礎平台項目,榮獲「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工業協會(2007)科技創新獎」優秀產品獎。索貝公司榮獲科技創新優秀企業獎,索貝CEO姚平博士榮獲科技創新優秀企業家獎。索貝公司「MSV-4211P雙節點四通道視音頻媒體伺服器」產品研發團隊成員:譚肇、黃德軍、楊軍、任文康、曾學宇、呂袤、周勇等人榮獲科技創新團隊獎。CCTV北京奧運會網路制播系統以其技術創新實踐、對賽事轉播的重大貢獻以及對行業發展的深遠影響,獲得了「BIRTV2008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最受矚目的「奧運突出貢獻大獎」。央視國際新媒體內容集成平台以其在新媒體方面的突出成就,獲得「BIRTV2008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新媒體創新獎」。索貝MSV 555EX精彩回放伺服器獲得了「BIRTV2008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產品獎」。索貝公司獲得「2008年四川省統計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2009年度:
「2008廣電行業十大評選」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榮獲「十大民族品牌(制播)獎」殊榮,索貝CEO姚平博士也蟬聯「十大企業風雲人物獎」。 索貝公司入圍「2008年度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工業協會2008科技創新獎」評選,索貝公司摘得四項大獎:「CCTV北京體育賽事高清網路制播系統」勇奪「科技創新優秀產品獎」、「MSV 555EX精彩回放伺服器」贏得「科技創新產品獎」、索貝公司蟬聯「科技創新優秀企業獎」、CEO姚平博士也再次榮獲「優秀企業家」稱號。國家廣電總局「2008年度科技創新獎」評選,索貝公司全面開花,5個入圍參評項目一舉贏得了包括「突出貢獻獎」在內的6項殊榮:「中央電視台北京奧運會高清網路節目制播系統」榮獲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中央電視台北京奧運會高清網路節目制播系統」同時榮獲工程技術獎一等獎、「中央電視台全台節目暫存交換系統」榮獲工程技術獎一等獎、「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大型傳媒內容管理系統」榮獲工程技術獎一等獎、「中央電視台歐美中心站新聞制播系統」榮獲工程技術獎二等獎、「荊門電視台新聞直播制播一體化網路工程系統」榮獲工程技術獎三等獎。FiSEC安全增強組件獲得「BIRTV2009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視頻組)產品獎」,北京電視台新台址全台制播網路系統獲得「BIRTV2009產品、技術及應用項目評選活動(綜合網路組)應用獎」。索貝公司獲得「2009年四川省統計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索貝系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多媒體設備及系統集成軟體」入選「2009成都市地方名優推薦產品」。索貝Enet、E7、NewStar三產品通過科技成果鑒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索貝「基於IPv6的廣播影視資料P2P內容存取中間件系統」於2009年9月獲得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技術三等獎。在國家廣電總局「2009年度總局科技創新獎」評選活動中: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第一財經業務平台獲得工程類一等獎(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電視台新聞節目製作網路系統獲得工程類三等獎(新疆電視台、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內容生產綜合業務系統運行規范及維護管理獲得軟科學類三等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順義廣播電視中心綜合業務網路系統獲得科技成果應用與技術革新獎二等獎(北京市順義區廣播電視中心、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項目同時獲得200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0年度:
「2009廣電行業十大評選」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十大國際品牌獎」殊榮,索貝CEO姚平博士也蟬聯「十大企業風雲人物獎」。 索貝公司被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版權局、成都海關、中共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省商務廳聯合認定為「四川省自主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
Ⅶ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有哪些要求
附件2
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評定指標(暫行)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序號
三級指標
最高分值
內容及說明
記分
備 注
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水平
190(最高分)
110(基本分)
組織領導60
1
領導意識
20
市政府是否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政府(政府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目標。(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
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的情況。包括專門召開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次數、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次數以及是否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知識產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並產生顯著成效等。(5)
定期督導、檢查、落實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包括工作部署的落實和成效等)(5)
2
工作投入
20
市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手段、環境、設備、資金等支持的情況,特別是示範創建期間對工作條件的改善和資金增加的情況。
3
決策支撐
20
政府是否建立重大項目知識產權審議機制;(10)
政府是否運用該機制,於立項前對投資的重大項目進行知識產權審查論證。(10)
是為滿分;否為零分
工作體系
建設90
4
知識產權
綜合管理機制
建設情況
10
政府知識產權協調機制建立及運行的情況。(包括機制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城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的情況。(包括機制
建設和履行職能等情況)(5)
5
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制完善情況
40
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級知識產權局機構性質、
級別、編制、工作條件等情況。
有獨立機構及專職人員(40);合屬辦公(15);有專職人員,無辦事機構的(5)
6
縣(市)、區
知識產權局
機構建設情況
10
所轄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機構建設情況:指市所屬城區、開發區、縣(市)設立知識產權局的情況。
全部建立(10);50%以上(5分以上);50%以下(5分以下)
7
城市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建設情況
10
本市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情況,包括專利代理、專利信息服務及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從業人員數量及工作情況,提供相關數據。
8
行業保護協會建立情況
10
本地區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情況。對是否建立、建立的數量及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
9
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機構
建設情況
10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知識產權工作管理部門的比例。
政策法規
體系40
10
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情況
20
人大頒布法規與政府頒布規章、政府政策文件(5)
四個層次均出台(20分),每個層次
5分。沒有相應許可權的城市不考核
部門聯合發文(指知識產權局和政府其他部門或司法機關聯合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部門文件(指知識產權局制定的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文件)(5)
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制定情況(5)
11
政策法規內容完善情況
20
上述出台的有關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的政策和規定,是否涉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宣傳和人才培養等全面內容。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水平150(最高分)
90(基本分)
促進知識產權創造的措施和成效
12
職務發明獎酬制度落實情況
15
職務專利的單位對發明人(設計人)的獎酬情況,是否高於
《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標准。
13
引導專利產出的措施及
落實情況
15
採取多種方式引導知識產權產出情況。(包括:支持專利申請、
獎勵專利產出、獎勵馳名商標的產出等)
知識產權
的產出
14
年申請國內
專利增長率
10
示範創建期間每年比上一年的
國內申請增長率。
15
年申請國外
專利增長率
10
每年申請國外專利的增長率。
16
年專利申請量中發明專利比例的增長率
10
每年發明專利申請佔全部專利
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7
年專利申請中企業所佔比例的增長率
10
本市每年企業專利申請佔全部
專利申請的比例的增長率。
18
年專利申請中主導產業所
佔比例
10
本市每年主導產業專利申請占
全部專利申請的比例。
19
每十萬人年發明專利申請量
10
本市每十萬人年度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達到或高於本省平均量。
應高於全省平均量;若低於平均量記零分。
20
年注冊商標
數量的增長率
10
本市每年注冊商標的數量較上年注冊商標的增長率。
21
馳名商標
擁有量
10
本市馳名商標的擁有量和示範
創建期間內增加的數量。
22
職務發明申請所佔比例的
增長率
10
本市職務發明申請佔全市專利
申請的比例的年度增長率。
23
著名商標
增加數量
10
本市著名商標增加的數量。
24
已注冊登記的地理標志數量
10
本市擁有注冊登記地理標志的
數量。
25
年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
數量
10
本市每年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數量。
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
與水平
150(最高分)
90(基本分)
行政執法
26
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10
本市每年專利糾紛受理量、立案量。
27
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平均
每個案件的
結案周期
10
本市每年專利糾紛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28
年假冒他人專利案件查處量
10
本市每年查處假冒他人專利案件的數量。
29
年冒充專利案件查處量
10
本市每年查處冒充專利案件的數量。
強化行政
執法的措施與手段
30
重大假冒他人專利案件及時移交公安
部門情況
10
構成犯罪的假冒他人專利案件
移交公安部門的情況。
31
執法專項行動、執法檢查活動數量
10
示範創建期間開展執法專項
行動、執法檢查活動的次數、
規模等。
32
執法隊伍
建設情況
10
本市擁有行政執法資格的知識
產權人員的情況。包括:人員
數量、培訓次數、素質結構等。
33
跨部門執法
協作情況
10
與工商、版權、公安、葯監、質監等部門進行執法協作的情況,包括協作執法次數、出動人數、時間等數據。
34
跨地區執法
協作情況
10
到其他地區或協助其他地區在
本地執法情況。
行政執法與司法途徑的協調性
35
行政執法案件數與司法
案件比率
10
本市行政執法案件與司法比率和經行政途徑又經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行政機關勝訴的案件比例。
36
是否及時有效遏止大規模群體性侵權事件
20
有無此類案件發生,發生後是否採取措施及時制止,具體情況如何。
引導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措施及成效
37
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
的情況
20
本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靈活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提起訴求和積極應訴並取得有利結果的情況(特別是涉外的糾紛),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司法保護
38
司法案件結案率、平均每個案件結案周期
10
本市每年知識產權訴訟結案率,及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結案周期。
專利實施與知識產權制度規則運用的能力與水平150
(最高分)
90
(基本分)
規則運用
39
城市、行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與規劃的研究、制定與實施情況
30
包含:城市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規劃(可以是城市知識產權發展綱要或發展計劃);行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重點行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報告;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分析。要求提供戰略研究報告正本或階段性研究報告。
40
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的建立
15
本市重點行業或重點產品研發和出口工作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的預警機制建立的情況。
促進專利實施的措施
41
專利技術實施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情況
15
產學研結合、鼓勵實施他人專利的政策、企業獎酬政策。
42
專利交易平台建設和機制
建設情況
15
包括知識產權交易、風險投資中知識產權歸屬規則的設立與
實施。
43
促進專利實施的財政投入
情況
15
本級或下級政府設立專利實施產業化專項資金的情況。包括額度、用途和效果等。
知識產權對經濟促進效果
44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20
本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增加數量。
45
知識產權貿易交易額
10
現用技術交易額數據。
46
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15
本市有馳名商標的品牌的銷售額。
47
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15
本市主導產業專利實施率的 增長率。
促進專利信息傳播與利用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
(基本分)
信息平台建設情況
48
建立專利信息平台數量、
種類、運行
方式、名稱
40
本市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各類平台(包括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的各類專利信息平台和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公共閱覽室等)的建設運行及政府投入情況。
信息服務的內容
49
開展專業性、深層次專利信息加工服務
的情況
20
能夠提供專利信息服務的內容。
專利信息
取得的成效
50
在戰略制定、重大項目、技術立項和技術引進過程中有效利用專利信息的情況
30
在戰略研究制定、重大項目、經濟項目、技術立項或技術引進時利用專利信息進行專利檢索、分析,有效利用失效專利信息的情況。包括有效規避專利風險、節約研發經費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情況,重點考察本市知識產權局在這方面開展工作的情況。
加強宣傳教育與交流合作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基本分)
宣傳活動的措施與成效
51
宣傳活動
開展情況
40
新聞媒體專題:指利用新聞媒體,設立專門欄目宣傳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要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10)
大型宣傳活動:指宣傳面廣、參加人數多、影響力大、具有明顯效果的宣傳活動開展的情況。(20)
知識產權論壇:指舉辦省級及省級以上知識產權論壇的情況,包括次數、規模、范圍、參加人員等。(副省級以下城市不考核)。(10)
培訓活動的措施與成效
52
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的情況
30
對國家幹部、科技人員、企業管理者及有關人員開展知識產權培訓的情況。評價內容包括知識產權培訓是否納入公務員及幹部培訓課程及考核,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的次數和培訓人數等。
國際合作交流活動開展情況與成效
53
知識產權國際交流的情況
20
開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活動的次數、名稱、內容、規模、影響等。
加強人才培養的措施與成效90
(最高分)
50
(基本分)
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
54
培訓基地的
建立情況
30
本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含高校)的數量、名稱、運行方式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55
培養規劃
及計劃
30
本市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長遠
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等。
56
人才庫建設
30
現有知識產權人才結構、知識
產權人才引進的措施及現狀。
創新舉措及突出成效90
工作特色
57
思路、制度
(體制、機制)、手段等
方面的創新
50
工作成效
58
成效及獲得
肯定
40
使用說明:
1.以上各項指標考核的均為示範創建期間的情況。
2.對於上述各項指標,均應提供相應的正式文件、會議記錄、工作總結及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Ⅷ 我國從何時開始在全國推進版權示範城市,示範單位,示範園區創建工作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戰內略部署。圍繞這一部署容,國家版權局於2009年出台了《創建全國版權示範城市、示範單位和示範園區(基地)管理辦法》,以此來扶持、培育、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版權示範城市、單位、園區(基地),充分發揮它們在全社會的示範和引導作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截至今年9月,成都、青島榮獲了「全國版權示範城市」榮譽稱號。國家版權局同時還評選紹興縣中國輕紡城花樣版權登記管理保護辦公室、安徽省版權交易中心、青島創意100產業園、南京市徐庄軟體產業基地、安徽省版權教育基地、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全國版權示範單位和示範園區(基地)。這些城市與單位牢牢抓住版權工作這條線,在提升城市創新能力,特別是在促進區域經濟、文化、科技和社會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版權示範系列工程建設工作也成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