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載音樂版權問題
音樂下載圖謀版權保護技術 免費午餐需買單
--------------------------------------------------------------------------------
2005年5月30日,由國家版權局、信息產業部共同制定的《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正式實施。《辦法》的出台填補了在網路信息傳播權行政保護方面規范的空白,但在網路數字版權保護問題泛濫的今天,《辦法》與普遍存在的版權問題的博弈結果又將如何?
如今,網上MP3音樂,視頻,歌曲都是隨手可得,而互聯網的興起給傳統版權保護帶來了太多棘手的問題,包括文字、音樂、數據、影視、圖例等所有能以數字化技術處理轉換的作品,都無一例外的遭遇「比特」空間的版權「免費化」阻擊。 甚至有人說,傳統版權在互聯網時空已經死亡。
MP3引發的音樂數字版權保護
網路數字版權尤其以MP3下載為頭號難題,MP3在線下載讓網民享有音樂的成本大大降低,重要的是,除了買MP3之外,你幾乎無需為此付費。當然是互聯網捧紅了MP3,因此MP3也日漸成為網上數字音樂的傳輸標准。然而,當你點擊「開始下載」的時候,你可能認為這樣的免費通道是理所當然的,更不會考慮過自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權益。
由於我國版權立法,尤其在網路傳輸環境下的立法滯後和公民法律觀念淡薄,MP3音樂網站的侵權現象普遍存在。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全國共有MP3音樂網站200多個,但與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簽訂使用合同的卻寥寥無幾。由於法制的不完善,作為錄音製品的製作者也很難把侵權者推上被告席。
然而,MP3下載引發的關於音樂數字版權的思考還沒有結束,更大的問題又來了。由於隨著手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高端手機都可以通過USB介面與PC相連,直接將電腦中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手機鈴聲及音樂傳輸至手機中,從而手機用戶可以不通過移動運營商下載鈴聲,這時就出現了更數字音樂版權進一步延伸的保護問題。
以諾基亞、三星、索愛為首的幾大手機巨頭,紛紛劍指MP3,盯上了一直沒有被消費者正視的手機音樂功能,數字音樂不約而同地成為他們今年手機市場爭奪的另一個主旋律。這比之前將MP3下載到PC上更令人緊張。這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數字音樂,但久拖未解的版權問題也就得到了「沿襲」。
現在,免費的午餐延續到手機上來,科技進步這把雙刃劍在滿足用戶音樂享受的需求時,也讓數字版權的擁有者頭疼不已。從手機鈴聲到手機MP3歌曲的播放乃至視頻電影的播放,將會出現無數的版權紛爭。從磁帶、CD、MP3播放機到現在的多媒體手機,可以說,技術進步本身應是無罪的。如果一味以版權保護為由而封殺技術的創新與進步,這也應該是人類的一大悲哀。因此從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天開始,這對矛盾就成為人們面對的最大問題。
產業鏈共建數字版權保護技術
那麼,這樣的免費大餐到底還能吃多久,有專家預言,未來絕對不可能像這樣「免費」到底的,該來的畢竟會來到。
在這場數字版權的商業大戰中,商家想出多種辦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從技術上來說,可以通過數字版權保護DRM來操作。微軟、惠普、時代華納等公司都在保護數字版權(DRM)的技術上投下了巨資。據預測,美國數字版權管理軟體市場在2008年的銷售收入將從2003年的3600萬美元提高到2.74億美元。
想用蘋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來下載受版權保護的音樂,那你只有一個來源:蘋果的iTunes服務。iTunes的成功為唱片行業樹立了新的範例,音樂內容和網路的結合在美國已經讓iTunes有了超過1億美元的銷售額,所有唱片公司都在尋求和網路的合作機會,而巨大的收益已經讓唱片公司感覺到不能再忽視掉這部分「凈損失」。
作為來源於互聯網數字音樂的手機鈴聲及視頻同mp3是一樣的道理。通過產業鏈合作與行業自律,走軟硬結合的道路,手機或ipod都只是作為一種終端,手機與電腦相連,只是技術問題,甚至越方便越好。關鍵在於模式,而互聯網運營商與SP們現在正在積極和唱片公司合作,共同探討版權的問題。
在版權保護方面,運營商們一方面積極尋求合作授權,另一方面也在通過數字版權保護?DRM?技術讓這種合作更加穩固。唱片公司現在需要的是既安全又有親和力的數字版權技術,要保證用戶下載後不能隨意傳播,但可以用靈活的方式滿足用戶需求,例如允許用戶把某一首鈴聲推薦給他的朋友並為此付費。
技術、法律、自律三管齊下
這場互聯網技術革命性的互聯共享,將通過技術的改進、不斷的較量和適應,達到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合理平衡,版權問題從長期看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5月30日,《辦法》的發布已經透露出了一些跡象。
法律保障不力的重要原因是網路版權立法滯後,「無法可依」,甚至「立法不當」。以前,文化部曾經發出《關於音像製品網上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禁止經營從網上下載的MP3音樂製品」。顯然,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行為,不能因為許多MP3音樂下載存在侵權行為,就杜絕MP3音樂在線服務的開展。作為行政執法機關只能順應科技的發展,加快立法步伐,對網上經營業務實行許可證制度,規范網上數字音樂經營活動,才能使數字音樂的在線服務朝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作為我國第一部網路著作權行政管理規章,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責令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停止侵權行為,並追究責任。雖然這部規章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監管依舊存在真空,但有關部門能夠負責的關注並面對互聯網著作權問題,這對建設健康的網路秩序及保護數字版權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曹增光)
據中國經濟時報
音樂搜索遭遇版權問題 下載收費有望成新模式 TOM科技訊(文/李立宏) 近日,作為國內第一例因為互聯網搜索引擎而產生的音樂傳播侵權訴訟案件,上海步升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訴網路侵犯音樂著作權案一審結果引發了諸多爭論。
9月21日下午,中國互聯網協會網路版權聯盟在京舉行「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與行業發展論壇」,網路、中搜、TOM、新浪、搜狐、MSN、天網搜索以及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鐵通以及環球、百代、華納、索尼、BMG等20餘家單位代表參加,專門就網路版權話題進行了一場大討論。
網路現象拷問互聯網搜索行業
據了解,一直以來,對於互聯網音樂搜索服務,無論是技術、法律層面都沒有明確的限制或規定。而國內外關於互聯網音樂版權的問題一直停留在討論層面,並未達成共識。
針對步升訴網路mp3搜索侵權案一審判決解決結果,網路副總裁梁冬說,「搜索引擎只是提供搜索服務,並不提供下載服務。如果說網路有什麼錯,可能就是因為網路的速度太快。」
Ⅱ 現在綜藝節目使用的背景音樂涉及版權問題嗎
我覺得應該不會,因為綜藝節目用的音樂也是給藝人的歌宣傳一下,很少有因為背景音樂版權問題而發什過什麼,所以我也覺得大多數都不涉及。
Ⅲ 有沒有商用無版權音樂
一般國外的音樂網站,如FreePD、Audionautix、Jamendo、Musopen、Freeplay Music都可以找到不要版權的音樂。
1、FreePD
公共領域音樂資源網站(公有領域的作品由於沒有專屬權利人,因此公眾有權自由使用它們,即CC0協議)網站可以單獨下載任意一首音樂,也可以花10美元一鍵下載全站800多首MP3格式音樂。
著作權法規定的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指的是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保護期限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
Ⅳ 我要找版權音樂
上海8G錄音棚撒,我們公司做配樂都跟他們家聯系,老闆特別逗,現在都熟了,談過其他的配樂授權,就他家態度跟服務最好,還會告訴你很多詳細的東西,不是其他家那種純商業利益第一的。
Ⅳ 在上海辦音樂網文證需要幾個音樂版權要多久時間
上海音樂網文辦理至少需要10個及以上的版權,時間一般是15個工作日左右。
上海的審核還好主要難題也就是網站、音樂版權以及社保而已。
Ⅵ 把一首音樂作為一個視頻的bgm,算是侵權嗎
如果商用的話算侵權,即有營利行為,注意是營利,而不是盈利。
一般內投稿向視頻門戶網站均算容作「營利」行為,詳細的可以咨詢各大視頻網站客服。
(6)上海BMG版權音樂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章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三十六條 網路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參考鏈接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Ⅶ bgm使用版權問題
註明音頻出處就可以,並不會造成侵權
Ⅷ 如何購買音樂歌曲版權
前段時間剪片子一直在找音樂版權的購買渠道。無奈當時個人了解的音樂版權購買渠道不多,一首Thomas Greenberg 的Hopeful Hearts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版權的地方。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後期時間。
現在做自媒體的越來越多,國人的版權意識也越來越強。為了方便後面的朋友們找購買音樂版權的地方。匯總了一些能夠使用的網站,供大家參考。
以下網站排序不分先後,前面的是國內的網站,後面的是海外的網站(部分海外的網站國內可能無法正常打開)。
下面提供的網站以網站自帶的音樂庫為主,如果要購買相應音樂人的音樂版權,建議直接聯系音樂人或者他們的經紀人。
國內部分:
01. AGM(曲多多)
網址:https://agm.hifiveai.com/
地域屬性:國內網站
官方介紹:AGM(曲多多)是全球領先的正版商用音樂授權平台,獨家授權Sony/ATV及EMI版權音樂,音樂根據用途定價。
收費方式:按首收費,可商用,按照歌曲不同用途收費。
優缺點:每次可以試聽五首,登錄以後可以無限試聽。試聽時候,AGM的聲音水印常常把人搞得神經衰弱。
前段時間,因為要幫老師製作一期關於蘇格蘭的片子,而且老師告知視頻還要拿到Tate Modern,London 和蘇格蘭城堡的展會上循環播放...所以這一次對於片子版權©️問題格外重視。偏偏這一次選的音樂在上述的網站中死活找不到購買的版權渠道。好在搜索作者的名字發現我「居然用了一個愛爾蘭國寶級音樂家的風笛音樂為蘇格蘭的視頻做配音」而且還找到了作者的郵箱。雖然蘇格蘭和愛爾蘭搞混了很搞笑,但是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賣萌裝可愛給國寶音樂家發了一封郵件。想著英國和中國還有8個小時的時差,應該不會回的太快。驚人的是僅僅用了不到6小時就收到了國寶藝術家的親切回復!一覺睡醒開心的大概要上天了。大概她覺得能收到一個中國大陸的學生的郵件聯系她買版權甚是驚訝吧。
因為和她說明的是用於教育非盈利的用途,國寶藝術家只是要求在片尾加上她的署名就好,分文不收!!!!
哈哈哈哈,這波賣萌裝可愛我給自己滿分 終於可以加上credit給老師交差了!
一般老外回復郵件都比較及時,有的就和我們中國人回復微信一樣,甚至是秒回~所以能夠找到郵箱的時候不妨試試發個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