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知識產權合同的概括
知識產權合同
包括著作權合同、專利權合同,商標權合同等,其系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知識產權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性質上屬於民事合同。
識產權或稱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指權利人對其所擁有的知識資本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貳』 合同的訂立是什麼有哪些方式
合同的訂立又稱締約,是當事人為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權利義務關系而進行協商、達成協議的過程。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叄』 專利合同有哪些簽訂合同需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專利合同?專利合同主要表現在專利技術轉讓交易這一塊上,專利除了版申請以外還可權以進行專利轉讓,而進行專利轉讓的時候勢必需要進行專利合同簽訂,只要專利人雙方協商一致通過進行專利交易活動,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合同簽訂;當然除了專利轉讓之外的還有專利許可方面的合同,但是性質不相同。關聯文章《專利代理合同》什麼是專利合同那麼專利一般是如何進行轉讓、許可的呢?專利轉讓合許可的途徑都大同小異,可以通過專利網站了解專利技術的情況進轉讓交易,也可以通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咨詢相關專利技術的,如果有相關的專利技術第一時間通知專利的形式;如今的專利交易市場活動變得越來越活躍,技術資源具備一定的流通性,這樣資源配置就更加的合理化。如果專利人找到自己意向的專利技術就可以聯系專利權人進行是否進行專利轉讓或者是專利許可,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可以通過知識產權局下載相應的專利轉讓文件或是專利許可文件進行填寫,資料填寫完成之後就可以直接交至知識產權局;當然如果專利人沒有時間進行專利交易或者許可的時候可以委託專利代理機構幫忙代辦。
『肆』 知識產權協議有哪個部門負責簽訂,知識產權協議是什麼
知識產權合同: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後依法享有的權利。通常分為兩部分,即「工業產權 」和「版權」。根據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的規定,知識產權包括對下列各項知識財產的權利: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及唱片和廣播節目;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業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活動而產生的一切其他權利。總之,知識產權涉及人類一切智力創造的成果。
專利合同是指當事人就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的轉讓以及就專利實施許可而明確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而訂立的合同的統稱。
專利合同可以分為專利權利轉讓類的合同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專利權利轉讓類合同又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是指專利申請人在提出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之前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受讓方的需要,與受讓方達成的關於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協議,合同的中心內容就是明確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包括單位向職工和其他個人轉讓、職工和其他個人向單位轉讓、單位向單位轉讓以及個人向個人轉讓、共有人向其他共有人轉讓等合同。專利權轉讓合同是指專利權人與受讓方就專利權的轉讓達成的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我國專利的種類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權轉讓合同也相應地分為發明專利轉讓合同、實用新型專利轉讓合同和外觀設計專利轉讓合同,三種不同種類的專利權轉讓合同對權利義務的約定也會有所不同。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許可方與被許可方(實施方)就專利權的許可實施而達成的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專利實施許可分為普通許可、獨家許可(又稱排他許可)和獨占許可幾種,各種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各有特點。通常,也將已經申請專利但尚未獲得專利權的技術的實施許可納入廣義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范圍。
『伍』 訂立合同時可以採取哪些形式
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就是合同當事人實現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時間界限。履行地點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履行義務和另一方當事人接受履行義務的地方。履行方式是合同當事人約定的履行合同義務的方法。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或雙方當事人違反合同規定,不履行或者不全面、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違約責任是促使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使對方免受或少受損失的法律措施,也是合同的主要條款。解決爭議的方法。爭議又稱糾紛。解決爭議的方法是指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解決爭議的方式有:雙方通過協商和解;由第三人進行調解;通過仲裁解決;四是通過訴訟解決。
『陸』 合同訂立的幾種方式有哪些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第十一條對書面形式作出了進一步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