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國音樂版權收入

中國音樂版權收入

發布時間:2021-07-14 09:16:40

Ⅰ 音樂版權收入都有那些

音樂版權作為著作權的一種,其保護期限適用著作權的一般保護期限。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或者說是著作權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權的期限內,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保護;著作權期限屆滿,就喪失著作權,該作品便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著作權法》中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及各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對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及各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Ⅱ 中國音樂家協會指定版權費收取單位

中文名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外文名
Music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
成立時間
1992年12月17日
發起組織
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回樂家協會
所在地
中國大陸答
組織性質
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Ⅲ 中國音樂產業,詞曲作者收入低,到底是誰的責任

我的中國心
作詞:黃沾 作曲:王福齡
演唱:張明敏
河山只在我夢縈
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國印
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裡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裡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
我的中國心

Ⅳ 歌曲的版權翻唱是如何收費的

要是徵得人家同意,在翻唱的時候,自己有公司的,公司來協商這個事情;要是沒有公司的,自己可以來協商這個事情。但是,這個費用問題,一直是內部協商的,沒有公開過,只要不是很離譜就是可以的。畢竟,很多人翻唱的時候,也是為了助興而已,例如王菲翻唱李健的歌曲,我覺得李健未必會跟王菲要錢,反而可能覺得是自己歌曲大火的一個方式呢!

翻唱歌曲,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註明人家的原創,自己是翻唱而已。這個是對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人家知識產權的尊重。我們國家現在在大力倡導尊重紙市場全,你覺得是不是翻唱算侵權嗎?

Ⅳ 國內的音樂製作商版權商什麼時候向廣播電台收取版權費

一、錄音制來品:
(一自)使用音協管理的音樂作品首次製作CD、盒帶等錄音製品,採用版稅的方式付酬。按照批發單價×版稅率6%×錄音製品製作數量計算。非首次製作錄音製品的,按照法定許可收費標准即批發單價×版稅率3.5%×錄音製品製作數量計算。批發價不確定的,比照市場同類製品的批發價計算。但每首音樂作品使用費不得低於¥200元。
(二)CD-ROM、MP3等高容量的數字化製品使用我會管理的音樂作品,按每個數字化製品所含音樂作品的數量計算使用費,即每首音樂作品0.12元×數字化製品的復制數量。但每首音樂作品使用費不得低於¥200元。
(三)音樂作品的長度超過5分鍾的,每增加5分鍾按增加一首音樂作品計算使用費(不足5分鍾的按5分鍾計算)。
二、錄像製品:
(一)LD、VCD、DVD等低容量的數字化製品使用音協管理音樂作品,採用版稅制計算使用費,即數字化製品批發價×版稅率6%×數字化製品製作數量。數字化製品批發價不確定的,比照市場同類製品的批發價計算,但每首音樂作品使用費不得低於¥200元。
(二)音樂作品的長度超過5分鍾的,每增加5分鍾按增加一首音樂作品計算使用費(不足5分鍾的按5分鍾計算)。

Ⅵ 應當如何維護原創音樂人該得到的版權收入

據報道,近日,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及國內幾大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對網路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要求相關公司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維護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為廣大網民、聽眾更好地提供音樂服務。

報道稱,版權局負責人表示,獨家授權這種模式並不是國際網路音樂行業的慣例,在國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現將整個曲庫授權給一家音樂平台獨家使用的情況,即使某張專輯在某個時段存在獨家授權,一般時間也較短,像中國這樣整個曲庫的獨家授權是不正常的。

為此國家版權局約談了騰訊、網易、阿里和網路等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他們要認真履行2015年《網路音樂版權保護自律宣言》的承諾,遵守著作權法律法規,抵制各類侵權行為,不得傳播未經權利人授權的網路音樂。要配合支持國家版權局的網路音樂版權重點監管工作,妥善處理相互之間的版權糾紛,優先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版權爭端,依法維權。

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采購獨家版權。要積極促進網路音樂廣泛傳播,推動網路音樂作品轉授權,消除影響網路音樂廣泛授權和傳播的不合法、不合理障礙。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帶領,積極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路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路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

Ⅶ 一首音樂的版權費要多少

對一段音樂收取版權費有不同的方式。對於質量較差的著作權作品,只能打包銷售,統一定價。每件物品價值多少,可以使用多少年。

使用該作品,除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詳見著作權法)外,應向該文字、音樂作者支付相應費用。

在任何公眾地方播放音樂(例如車站候車室、超市大堂、禮堂等)在播放之前,請注意它是否受到版稅的保護,因為最輕微的錯誤都可能導致商業糾紛。

(7)中國音樂版權收入擴展閱讀:

第二十二條著作權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工作可以未經許可的使用,並沒有支付報酬,著作權人在下列情況下,只要作者的名字和標題的工作表明,並享有的其他權利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規定: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或者說明問題,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中適當引用;

(三)為報道時事,不可避免地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上復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轉載、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政治、經濟、宗教等時事新聞,但作者聲明不得轉載、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刊登、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翻譯或者少量供教師、研究人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使用的已經發表的作品,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展示或者保存版本而復制收藏的作品;

(九)向公眾免費演出已經發表的作品,或者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在戶外公共場所設置、陳列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中文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修改為盲文出版。

Ⅷ 一名歌詞歌曲創作人員在如今的中國一年能拿到多少版權費以五首歌曲30場演唱會為例。

除極大牌的詞作家(也就幾個人吧),其它人單靠作詞基本無法養活自己,偶爾能出幾首也只能是飽一頓飢一頓。怎麼保護自己的創作權益,具體可咨詢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網上能查到電話)

Ⅸ 音樂人如何才能靠創作獲得收入

加入曲投投共享歌曲版權收益
當音樂人無法通過音樂養活自己時,還有多少人會堅持下去?付費才能保護音樂人的權益
為什麼小部分獨立音樂人目前還不太贊同全面音樂付費,因為就目前情況來說,支撐獨立音樂人的主要收入還不是版稅,而是演出。不同於大眾流行的歌手,獨立音樂的受眾范圍相對較小,如果推行付費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前期曝光和知名度的提升,從而影響演出收入。
這還是一些能接到商演的音樂人,事實上還有很大比例的音樂人目前是兼職狀態,用其他工作的收入來填補做音樂的支出。

Ⅹ 音樂人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

昨日下午,騰訊音樂人首期月亮沙龍在北京樂空間舉行。本次沙龍特別邀請到樂童音樂聯合創始人郭小寒作為主持人,知名樂評人鄧柯、知名樂隊鹿先森樂隊主唱郭倍倍及其樂隊經紀人楊朝嘉、知名原創音樂人陳鴻宇和愚青作為沙龍嘉賓,就沙龍主題「音樂人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進行了精彩探討。現場還有數十位業內人士到場參與分享,整場活動干貨滿滿,氣氛熱烈。

「原創音樂人的時代已經來臨」

現場主要以原創音樂人的經濟收入為切入口,談論當下音樂人的收入來源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勢,同時也探討了互聯網時代,音樂人如何實現商業化與藝術性之間的平衡等熱點話題。

到場嘉賓普遍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原創音樂人的發展變得比以前容易很多。樂評人鄧柯表示,互聯網時代傳播渠道更多了,音樂人和他的作品進入公眾視野的機會也多了,難度小了。「雖然挑戰和競爭也多了,但隨著整個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大家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滿足,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和購買力都大大增強,我覺得現在是處於一個賣方市場,優質音樂內容的供給還是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音樂人們闖盪江湖的難度要比唱片時代容易一些。」

知名樂評人鄧柯

鄧柯表示,互聯網時代迅速地改變了整個音樂產業環境,尤其是以騰訊為首的音樂平台推動了中國數字音樂正版化進程後,原創音樂人的收入有了很大改觀,版權收入成為很重要的一部分。陳鴻宇、郭倍倍、楊朝嘉、愚青等分享自己/樂隊的收入來源時表示,當下的收入主要來自線下的演出和實體銷售收入,以及線上的版權收入。大家認為,版權收入在未來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大。鄧柯也建議音樂人們加大在創作上的投入,多生產優質的音樂作品。「未來的版權,一定是越來越值錢的。」

(鹿先森樂隊主唱郭倍倍及樂隊經紀人楊朝嘉)

對於現場觀眾提出的「有作品但沒人聽得到」的苦惱,嘉賓們建議可以拓展發歌渠道,主動嘗試參加大平台的音樂人計劃,為自己爭取盡量多的資源。「互聯網時代不存在懷才不遇,很多互聯網平台的音樂人計劃都在為音樂人服務,給優質音樂人資源,大家要做的就是產出好內容,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有足夠影響力的平台,讓作品被更多人聽到。原創音樂人的時代已經來臨了,關鍵大家自己要努力。」

新時代,音樂人要注重內容、傳播和互動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60%的歌手,月收入不足2000,而80%的音樂人,作品根本無法被大眾所接觸到。即使很多小有名氣的原創音樂人,也無法完全靠音樂創作獲得好的收入,而是靠另一份賺錢的「本職職業」收入來維系音樂事業。在當下互聯網時代,盡管音樂人擁有更多的渠道去推廣自己的音樂作品,但由於個體的聲量有限,效果往往無法達到預期。面對新機遇和挑戰,音樂人究竟該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

對此,郭倍倍定義了他所認為的「理想收入」:「我覺得理想收入分兩塊,一是能靠音樂吃飽飯,二是你靠音樂掙到的錢能支撐你繼續做音樂,讓你的音樂更完善。」

郭倍倍分享觀點

對此陳鴻宇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持續創作出好音樂的能力。「所有的運營都是基於內容,在創作階段,最重要的是專心把音樂做好,創作者的作品先要取悅自己,然後才是發布出去找更多的知音,就是所謂的『市場』。」

有了好的內容,傳播和渠道也非常重要。在場嘉賓都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表示互聯網時代應該多嘗試新玩法,除了常規的在平台發布歌曲,進行宣傳,還可以嘗試電台、歌單、榜單、直播、網路節目等,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傳播網,拓展收入渠道的同時,也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聽到。

獨立音樂人陳鴻宇分享觀點

除了優質內容和多渠道傳播,和受眾的互動也得到沙龍嘉賓的重視。新生代原創音樂人愚青現場分享了自己在社交網路上以及平台生態玩法上的互動體驗,「我覺得除了音樂、演出,讓大家多了解生活中的你,這樣才會更立體,我很樂於讓聽眾分享真實的自己。」郭小寒也表示,對於原創音樂人來說,歌迷和受眾除了聽歌,還在欣賞人。「音樂人自己展現出來的個人氣質,以及和樂迷的情感連接,對於作品的傳播都意義重大。」

新生代音樂人愚青現場彈唱原創作品《舊詞》

月亮很遠,但腳步不停

此次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現場,除了上台分享的嘉賓,還有數十位業內人士和資深樂迷到場支持,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交流探討,氣氛熱烈。

首期月亮沙龍圓滿結束

「月亮沙龍」是騰訊音樂人項目繼原創榜後又一新動作,據了解,騰訊音樂人將沙龍系列取名為「月亮沙龍」飽含深意,其靈感來源於自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寓意音樂是月亮,是音樂人追尋的詩和遠方,但便士也是我們需要的。在追尋「月亮」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歌聲在黑暗中沉默,也有不少音樂人迷失方向,騰訊音樂人項目要做的,就是要幫音樂人靠音樂掙到錢,既追尋「月亮」,也擁有「便士」。

據悉,在圓滿舉辦了首期沙龍之後,騰訊音樂人項目很快將會舉辦下一期,該項目將會通過「月亮沙龍」系列,持續探討行業熱點話題,為廣大音樂人和樂迷提供深度干貨。此外,騰訊音樂人也正在積極籌備數字專輯製作、全國巡演、音樂人培訓等多項事宜,項目將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之全力,幫助更多音樂人既追尋「月亮」,也獲得「便士」,讓更多不凡的聲音,被全世界聽到。

圖片:攝影師 王蒙

閱讀全文

與中國音樂版權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