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死亡後 農村土地使用權子女能否繼承
父母死亡後,在父母與簽訂集體土地的協議承包期內子女有權繼承,待承包期到期後,集體土地要重新開始承包,因父母已經去世,注銷了戶籍,以前承包的土地就要退回村集體。
⑵ 父親過世,兒子如何繼承過戶集體土地使用權
農村集體土地使來用權包括承源包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
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其權利主體為家庭,原則上無適格主體繼承;採取個人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其權利主體為個人,承包利益可以繼承。
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為被繼承人所有,而房屋與宅基地不可分割,宅基地使用權也應隨房屋歸繼承人使用。宅基地使用權是用益物權,也應當是可以繼承的。
以上只是法理分析,現在的現狀是宅基地使用權不可以繼承,也就不能辦理過戶手續,一般默認房屋所有者即為宅基地所有權人,除非土地滅失再重新分配宅基地。土地上所建房屋是肯定可以繼承的。
先辦理繼承公證。需要身份證,戶口簿,死者死亡證明、注銷戶口證明和婚姻狀況證明等。再去房管局辦理過戶手續。需要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圖紙等。
參考:《繼承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民法通則》
⑶ 集體土地使用權承包人去世後,子女屬外縣戶口人員是否享有繼承權
可以。
以上回答不可作為自行處理案件的依據。
詳細情況請來電約談,不要追問,網上說不清楚(追問功能已關閉,你追問了我也看不到)。
***** ***** ***** ***** *****
【 陝西的朋友,請直接電話聯系(號碼在網頁右側),方便溝通,網上說不清楚 】
【 如電話無人接聽或無法接通,請簡訊留言:「請回電」。 請保留律師電話,以便及時聯系 】
【 只接聽陝西省電話,外省當事人請自重,勿來電騷擾,謝謝 】
⑷ 集體土地使用權人死亡 土地使用證是否有效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 通俗地說,就是大家共有的(如村、鄉鎮等)。所以,這個集體中有部分死去,其性質不變。如果這個集體全部死亡,則由上級組織進行管理。
⑸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繼承
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5)集體土地使用權去世後擴展閱讀:
依據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⑹ 我家是集體土地使用證,土地使用權人時父親,父親過世了,土地使用權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為農戶,農戶家庭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代表人——戶主死亡後,只要其家庭還有1名以上成員存續,該農戶仍依法擁有完整的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
根據農業部等6部門《關於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意見》(農經發[2011]2號)有關「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注銷登記」的政策規定,由農戶家庭成員共同協商,推舉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代表人,向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提出變更代表人和家庭人口的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手續。
家庭成員內部對推舉代表人意見不一致、存在糾紛的,待協商一致後再進行確權登記。
⑺ 集體土地使用證戶主已去世十年了房屋也倒塌了,還好有10年的使用權,現在還好使嗎
現在農村土地政策,在全國各地情況不盡相同,我們這里的政策是,土地所有權80年不變,
家庭中的老輩人過世了,地自然留歸自己的子女,只有特殊情況下,土地所有權才回歸集體,比如說孤寡老人,五保戶,先天殘疾沒有後人,等等,
如果覺得事情不靠譜,可以詢問一下村裡的幹部,
⑻ 父母死亡後 農村土地使用權子女能否繼承
需要看具體情況
一、《土地承包法》規定的能夠繼承的土地承包權只有版兩種,分別是林權地和通過招標、拍賣或公開協商取得的「四荒地」。
二、因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而非個人承包制,家庭成員中有死亡的,減人不減地。本來不需通過繼承也可保存承包權。但《土地承包法》中規定承包期內,全家轉為非農業,承包地收回。
所以說一要看土地承包權是什麼;二要看子女戶口情況。
⑼ 我的父母都已去世,如何農村的房屋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名字改成我的
農村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有認定家庭以及家庭成員的相關規定政內策,什麼時候也能認定。即容時的家庭成員延續的家庭立了戶主,政府執行土地法以及家庭聯產承包政策認為有必要時會按照現在的戶主改變檔案登記。你聽說過弟兄們分家嗎?你們弟兄倆如果有一個已經結婚需要分家在大家庭內部分配一下承包地和宅基地,按照村幹部的要求把分的結果寫成書面材料交給村委會,就等著政府改就行了。不是過戶。另外村幹部知道人去世了他們上報派出所也能注銷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