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利的徐衛東,後來去了宇通集團。
確定是的。
徐衛東2004年去了宇通集團下任營銷總監,待了一年,被業內稱為用賣牛奶的方式賣客車,大打品牌傳播攻勢並獲得成功。在業內、在宇通留下一段佳話。
❷ 誰知道伊利的市場部總監安娜
喝伊利酸奶!
❸ 伊利四大發展期是哪年
伊利概況: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唯一一家乳製品贊助商,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企業。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130多個,生產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一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2005年躍居全國第一位。中國有四大黃金奶源帶:內蒙奶源帶、東北奶源帶、華北奶源帶、新疆奶源帶。伊利在這些地方都無一例外地成了主角。
截止目前,伊利集團擁有優質牧場近200個,可控良種奶牛超過200萬頭。在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中,為了解決農民養牛資金困難的問題,伊利為養奶牛戶累計發放奶款150多億元,以滾動的方式累計向農戶發放購牛款近20億元;為確保乳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伊利一次性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防疫工作補貼和疫病防治;設立了2000多萬元的風險基金,補償奶農在養牛過程中的意外損失,從而解除奶農的後顧之憂。
伊利的技術創新:
伊利在行業首創三級研發體系,一級研發體系是與國家重要科研部門合作,對重大的基礎課題進行研究;二級研發體系是伊利的技術中心,對產品和技術進行前瞻性的研究;三級研發體系是事業部的研發人員,他們的研發重點更側重於針對消費者的研究。
2006年6月,伊利集團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家被批准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乳品企業。
2006年伊利集團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第二批全國企事業專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這是乳品行業內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5年伊利集團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建成了國內唯一一個中外乳業專利信息平台;伊利集團與自治區科技廳聯合組建了國內第一家乳業研究機構——內蒙古乳業研究院。
2004年,伊利集團技術中心被確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伊利集團擁有世界一流的質量標准體系和管理制度,在質量管理方面強調「質量零缺陷」,並在行業內率先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這些為伊利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提供了安全屏障。
北京奧運會將成為伊利發展歷程的一個全新起點,是伊利品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乳業迄今為止取得的最高成就。
伊利的社會貢獻:
伊利集團通過積極納稅,為社會承擔責任,為國家貢獻更多財富:十多年來,伊利集團納稅總額接近50億,是乳品行業公認的納稅狀元。此外,在伊利集團的帶動下,五百萬奶農走上了致富路。伊利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基地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基地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伊利還有計劃有戰略的推進社會公益活動。伊利集團已經累計投入近4億元用於各項公益事業,這在行業內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今後幾年全力支持、宣傳奧運,已經成為伊利集團的頭等大事。
牽手奧運領跑中國乳業:
2005年11月16日,伊利通過了全球最高標準的檢驗,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食品品牌;並且在2006年4月14日又成為2005-2008年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乳製品合作夥伴。
伊利牽手北京奧運,是中國乳業的至高榮譽。因此,伊利集團充分利用奧運良機,把伊利對北京奧運的責任和使命,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宣傳奧運,支持奧運,幫助民族和國家奉獻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盛會。
❹ 伊利公司有哪些專利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已經公開的專利有1189件,其中發明專利(339) 實用新型(150) 外觀設計(700)。
數據來源:上海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檢索系統
❺ 徐軍何時成為伊利冷飲事業部總經理
1996年加入伊利集團,先後擔任伊利液態奶事業部人力資源部、供應保障部總監、伊利集團戰略采購部副總經理等職務。自2006年1月擔任伊利冷飲事業部總經理。
❻ 伊利和蒙牛哪個公司的員工薪水較高
論實力伊利肯定是中國乳業的最強。蒙牛沒法比,只是牛根生背親棄義另起的爐灶。至於薪水嘛,這就不清楚了,如果你是為了眼前小利可以去蒙牛,如果是為了做事業,那就去一個有實力而且有潛力的企業,畢竟一個現代化的企業不是一個小作說到牛奶品牌,現在提起最多的可能就是「蒙牛」和「伊利」了吧,而之前占據中國乳業市場的「光明」這些年好像漸漸沒落了。
光明乳業可以說是一個百年企業,它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1911年一位英國商人在上海創辦的上海可的牛奶公司,然後到2002年上市,再到現在,光明乳業發展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僅從歷史上時間上來說,光明是當之無愧的「國奶」。但是現在的光明乳業的前路看著並不是很「光明」!
根據光明乳業的財報來看,2018年光明乳業前三季度的營收是155.64億元,同比下滑了5.71%;凈利潤3.94億元,同比下滑25.53%。這也是光明乳業自上市以來,營收、利潤最差的一張「成績單」了。
當時光明乳業上市的時候,它們的銷量、營收、市場佔有率都是排在最前面的,那個時候光明營收的達到50.12億元,將伊利和蒙牛遠遠地拋在後面。
光明昔日的輝煌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當時被稱為乳業「鐵娘子」的王佳芬。光明是一個老國企,制度機制僵化老化,想要創新突破並不是很容易,但是,王佳芬就是將這樣一個老國企變得現代化,使得它的機制變得更加靈活,發展也很不錯。不過因為2003年,伊利和蒙牛的常溫奶開始崛起後,光明不再是一家獨大。
2007-2015年對光明來說,成績也還是很不錯,那個時候在乳製品行業有豐富經驗的郭本恆接替王佳芬的位置,成為了光明乳業的總經理,在這段期間,光明營收直線上升,到了2015年的時候,光明的營收已經到了203.85億了,從2008年到2015年,增幅達148.4%。
但是在2015年,對光明來說,是受重創的一年,先是郭本恆申請辭職,後又被曝出郭本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光明乳業上上下下人心惶惶。後面對乳業沒有任何經驗的朱航明擔任光明乳業的總裁,朱航明在光明的這些年可以說是成績平平,也慢慢地失去了和蒙牛、伊利競爭的能力。中國乳業也從之前的「三足鼎立」到現在的「雙雄爭霸」,
這些年,蒙牛和伊利,一直在尋求創新,兩家企業今天你出了走高端的「特侖蘇」,那明天我也高端,推出「金典」;常溫酸奶你家出「安慕希」,我家就出「純甄」;乳酸菌飲料你家出「每益添」,我家就出「優益C」。光明在蒙牛和伊利這樣的高壓競爭下,早就失去了競爭的能力了,之前的「莫斯利安」也漸漸被人們忘記。
其實,光明現在營收、利潤和市場份額直線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相比於蒙牛和伊利,光明在營銷上面略遜一籌。牛奶的營銷一直是在體育和娛樂,從娛樂贊助來看,伊利贊助的有:《奔跑吧》《我是歌手4》《歌手2017》《歌手2018》《最強大腦2》《爸爸去哪兒》《二十四小時》,蒙牛有《全員加速中》《奇葩說》《變形金剛5》《極限挑戰3》》《十二道鋒味》《花兒與少年》,都是一些大熱大火的綜藝。反觀光明,只有《極限挑戰2》和《中國夢之聲》。代言人方面光明只有五月天和中國女排,而蒙牛伊利卻有Angelababy、鄧超、郭晶晶、寧澤濤、梅西等兼顧流量與話題的娛樂明星和體壇明星。雖然在體育贊助上光明是佔有優勢的,但是體育賽事的受眾畢竟是少數的。
還有就是光明內部沒有具有激勵的機制,這也是營銷團隊和銷售團隊和管理層跟不上的原因。一位光明乳業的高管在接受《網易號外》的采訪時,表示,「舉個例子,一個普通的伊利或者蒙牛的大區銷售總經理,年收入基本在百萬以上;而我們光明一個大區的銷售總監,年收入在20萬左右,兩者之間相差了數倍。」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蒙牛和伊利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市場,不是僅僅局限在常溫奶、酸奶等方面,像是蒙牛和伊利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都會根據市場定位,更加精準的推出一些產品。有針對兒童的,有針對青少年的,也有針對中老年群體的,他們還會在研發上進行嘗試,做冰淇淋,做奶粉等等,這些寬度都是光明乳業目前所不能及的坊可以比的。
❼ 黛伊利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黛伊利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1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黛伊利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❽ 關於伊利申請嗨皮牛夜商標一事,你有何看法
伊利是奶製品的龍頭企業之一,這次伊利申請了嗨皮牛夜的商標,不僅在名字上讓我們覺得煥然一新,而且也讓我們想到了蒙牛的可牛了,兩家龍頭企業這是又要開始暗自競爭了。現在的企業都很重視知識產權,爭著注冊商標,為自己企業奪下一籌,也是這些大佬每天都費勁腦力考慮的事,畢竟市場就那麼大,都想多賺點錢。
注冊商標這件事也給大家提了醒,我想想有沒有一直都伴隨自己的網名或者公眾號的名字,去注冊一個有個性的商標,或許將來有用?萬一誰要從我手裡買過去,豈不是賺了一筆?商機就在一瞬間啊,朋友們,多多把握!
❾ 伊利的綠色生產技術、專利有哪些
專利是公開的,自專利授權後所有人均可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查詢。
而企業的生產技術是屬於企業的商業秘密,你這200多個銅幣就想讓人給你做商業間諜,不覺得太異想天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