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拆遷時房屋面積是怎麼量的
一、一般規定
l.房屋面積計算系指外圍水平面積及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包括房屋建築面積、共有建築面積、使用面積等的測算。
2.房屋建築面積計算按房屋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層高2.20 米(含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築。
3.房屋共有建築面積系指各產權人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
4.房屋使用面積系指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牆面水平面積計算。
5.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米以上計算。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層數。
6.房屋所在層次是指本權屬單元的房屋在該幢樓房中的第幾層。地下層次以負數表示。
二、計算全部建築面積的范圍
永久性結構的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單層房屋內如帶有部分樓層者,符合規則一般規定的亦應計算建築面積。
多層和高層房屋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3.房屋內的技術層(管道層、附層、夾層等)層高在2.20 米以上的按其牆外圍水平面積計。
拓展資料:
拆遷流程
(一)拆遷人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
(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按房屋拆遷許可證內容向社會發布公告。
(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向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四)確定拆遷補償標准和安置方案。一般而言,對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遷補償方式分為一般情形的補償和特殊情形的補償兩類。一般情形的補償分貨幣補和房屋產權調換、結算價差,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補償方式。特殊情形的補償被拆遷人不能選擇,或只作貨幣補,或只作房屋產權調換、結算價差。
(五)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六)裁決拆遷。
(七)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有就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處申請辦理證據保全的義務。
新的拆遷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590號令,於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公布施行。 原《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被廢止。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
第二章徵收決定
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九條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
第十條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第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第十三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第十四條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第十六條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
第三章補償
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十八條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十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徵收評估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第二十二條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第二十三條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二十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第二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第二十九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徵收補償檔案,並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徵收補償費用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並公布審計結果。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中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二條採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三條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的,責令改正,追回有關款項,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有關責任單位通報批評、給予警告;
第三十四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由發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房地產估價師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並記入信用檔案;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注冊證書;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本條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繼續沿用原有的規定辦理,但政府不得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B. 拆遷依據那個面積房產證的建築面積還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面積
如果你有房產證,那麼按照房產證上的面積計算。土地使用證上的面積不是拆遷計算范圍內的。87摸底也是依據。會有專門的測繪隊對你的房屋進行測繪,自己測繪的數據也是沒有用的。測繪隊只對上級部門負責。
C. 小產權房拆遷賠償面積怎麼算
如果擁有該集體土地的使用權,是可以得到相應補償的,如果是外村戶口的居民,補償是要給所買房的那個人(該集體行政村戶口的居民)的!
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亦稱「鄉產權房」。「小產權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該類房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小產權房的出現與城市房價躥升密不可分,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亦是從房價上漲邁入快速之年的2007年開始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小產權房」不得確權發證,不受法律保護。
D. 房屋拆遷面積如何計算
拆遷補償是對被拆遷房屋所有人的一種補償,而且拆遷補償標準是有明文規定的。但是房子的拆遷面積怎麼計算?讓小編來教你。
如何計算拆遷房屋面積?
1、長久性結構的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多層房屋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
2、房屋內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及其梯間、電梯間等其高度在2.2米以上部位計算建築面積。
3、穿過房屋的通道,房屋內的門廳,均按一層計算面積。門廳、大廳內的迴廊部分,層高在2.2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4、樓梯間、電梯(觀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
5、房屋天面上,屬長久性建築,層高在2.2米以上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度在2.2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6、挑樓、全封閉的陽台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封閉陽台的認定以房屋竣工時的狀態為准。
7、屬長久性結構有上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8、與房屋相連的有柱走廊,兩房屋間有上蓋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9、房屋間長久性的封閉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0、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的入口,層高在2.2米以上的,按其外牆(不包括採光井、防潮層及保護牆)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1、有柱或圍護結構的門廊、門斗按其柱或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2、玻璃幕牆等作為房屋外牆的,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3、屬長久性建築有柱的車棚、貨棚等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城市房屋拆遷是針對被拆遷房屋所有權進行的補償,這個補償價格是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的,已包含地段和土地使用權益的因素,土地使用權是不再另行補償的。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2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E. 農村房屋產權在拆遷賠償時的合法建築面積如何核定
土地補償標准分為農村集體和國有土地二類: 1.農村土地徵用補償標准,依據我國土地法及土地法實施條例確定。可向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咨詢。 2.國有土地的標准,參照當地國土部門公布的不同地類地價確定。 具體說來: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問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它的具體計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不撤銷的,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村或居民點范圍內申請宅基地新建住房,並獲得相應的貨幣補償,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十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被拆遷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費用,由建設單位支付給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 ◆農村房屋拆遷一般規定 補償安置依據: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築面積,一般以房地產權證、農村宅基地使用證或者建房批准文件的記載為准。如記載與實際不符的,除已依法確認的違章建築外,應以實際面積為准。 特別情況的處理: 1.1 征地公告時,被拆遷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且新房已建造完畢的,對新房予以補償,對應當拆除而未拆除的舊房不予補償。征地公告時,被拆遷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畢的,被拆遷人應當立即停止建房,具體補償金額可以參照建房批准文件內容補償,也可由拆遷當事人協商議定; 1.2 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1.3 違法並應無償拆除的建築、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以及征地公告後擅自進行房屋及其附屬物新建、改建、擴建的部分,一般不予補償。 1.4 同一拆遷范圍內,既有國有土地、又有集體土地的,國有土地范圍內的拆遷房屋補償安置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規定執行;被徵集體土地范圍內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按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規定執行,如當地規定按城市房屋拆遷規定執行的,從其規定。 ◆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准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按以下國家標准確定: (一)磚混結構一級房屋每平方米 400 元,二級每平方米 380 元,三級每平方米 360 元; (二)磚木結構一級房屋每平方米 260 元,二級每平方米 240 元; (三)磚土木結構一級房屋每平方米 200 元,二級每平方米 180 元; (四)簡易結構一級房屋每平方米 50 元,二級每平方米 30 元。 各結構房屋折舊率按以下標准扣減: (一) 5 年以內(含 5 年)房屋折舊率為 0 %; (二) 5 年以上(不含 5 年)至 10 年(含 10 年)房屋折舊率為 5 %; (三) 10 年以上(不含 10 年)房屋折舊率為 10 %。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存在的問題 2.1 安置方式比較單一。我市各鎮拆遷安置方式主要以劃地自建為主,這種安置方式(一)有利於開展拆遷動員工作,自建房屋符合我市農村村民的傳統居住方式,樂於被村民接受;(二)有利於解決征地拆遷和項目建設的時間矛盾;(三)有利於緩解鎮村財政拆遷安置補償的資金壓力。但是,這種單一的安置方式,不能有效應對近年來拆遷過程中的新矛盾。在安置用地方面,劃地自建的安置方式需要佔用大量土地,並且安置選址向城市規劃區、集鎮區靠攏。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規劃區、集鎮區土地的可利用空間逐年減少,無法滿足大規模拆遷安置的用地需求;在安置對象方面,劃地自建不再適用於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被拆遷戶,但在實際操作中,對戶口已外遷或已轉為城鎮戶口的被拆遷人仍以宅基地方式安置,無法滿足這部分拆遷戶的實際需求。 2.2 安置政策不夠完善。我市城區范圍內居民房屋拆遷的補償費包括房屋的重置價和區位價,綜合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我市規劃區外各鄉鎮房屋拆遷的補償費只按重置價補償,綜合房屋的實際情況評估確定。各鎮現行的房屋補償政策未能體現農村宅基地的區位價值,尤其集鎮區域國有土地的區位價值。 2.3 拆遷程序不夠規范。各鎮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全市尚無統一的拆遷政策,缺乏公開透明的拆遷機制,存在操作任意、程序不規范的現象。在鄉鎮房屋拆遷中,因拆遷量大,項目建設時間緊,大多在未取得項目批准文件、規劃許可證、用地批准書的情況下實施拆遷。這種方式,雖然保證了項目建設需要,但是缺乏法律依據,面對法律意識較強的村民維權行為時,容易陷入被動狀態。2.4 安置用地大量佔用耕地。各鄉鎮現行安置方式以劃地自建為主,安置用地不僅大量佔用耕地,也擠占建設預留用地空間。全市歷年來共安置拆遷農戶24799戶,佔用土地面積約15999畝,佔用耕地面積約14143畝。東南開發區規劃區域內古里片區建設預留用地面積約為1.2萬畝,古里片區共安置拆遷農戶2224戶,安置用地約為1822畝,占總量的15%,而虞山鎮金山苑定銷房安置小區規劃面積475畝,設計戶數1629戶,戶均佔地面積0.29畝/戶,古里片區若參照上述方式安置的話,可節約用地約1170畝。由此可見,安置用地大量佔用耕地,不利於有效集約利用土地,保護耕地資源;佔用建設預留用地,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工業和其他用地的發展用地,不利於土地資源的後續利用。 2.5 部分安置用地手續不完善。各鎮在農村房屋拆遷安置過程中,由於拆遷量大,時間緊,部分安置用地手續不完善,拆遷農戶的合法權益未受到保護。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因各鎮建設預留用地主要安排給工業及其他項目建設,部分安置點選址暫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需要調整;原地塊復耕復墾後產生的用地指標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及工業項目建設,導致安置地塊未能及時落實農用地轉用計劃。全市共安置拆遷農戶24799戶,安置總用地面積約15999畝,目前,已辦理用地審批約19608戶、面積約12650畝;未辦理用地手續的拆遷農戶5191戶、面積約3349畝,其中:需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約932戶、面積約596畝;需落實農用地轉用計劃的約3415戶、面積約2185畝。相關鏈接:農村房屋拆遷評估 房屋重置價格,是指採用估價時點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重新建造與被拆除房屋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的房屋的正常價格。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不包括房屋的裝飾價值。房屋裝飾應單獨出具評估報告。拆遷安置房產權知識 拆遷安置房,是指在人民**實施土地儲備地塊、非經營性公益性項目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軍事設施建設等行政劃撥用地的拆遷過程中,以確定的價格、套型面積向具有本市市區戶口(含農業職業)的被拆遷人定向銷售的住宅房屋。
F. 樓房拆遷配房的面積怎麼計算
拆遷時按照產證面積的和使用權的 藍卡面積
G. 使用權房子動遷後買產權,應怎麼算面積
80平每平米需要交納1400元=11200.
其中45平免費/80平-45平=35平
35平*1400=49000.
找什麼部門或者該打哪個電話??--有用嘛?
H. 拆遷房屋面積如何計算
城市房屋拆來遷是針對被拆遷房自屋所有權進行的補償,這個補償價格是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的,已包含地段和土地使用權益的因素,土地使用權是不再另行補償的。
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的規定: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一般以房屋權屬證書及權屬檔案的記載為准;各地對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認定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的性質或者面積協商一致的,可以按照協商結果進行評估。
對被拆遷房屋的性質不能協商一致的,應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確認。對被拆遷房屋的面積不能協商一致的,可以向依照《房產測繪管理辦法》設立的房屋面積鑒定機構申請鑒定;沒有設立房屋面積鑒定機構的,可以委託具有房產測繪資格的房產測繪單位測算。
對拆遷中涉及的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認定的具體問題,由市、縣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房地產管理部門制定辦法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