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發布時間:2021-07-07 22:56:25

❶ 涉外律師領軍人才計劃是什麼

為適應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需要,司法部計劃在未來五年內,中國將著力培養1000名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建設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服務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務機構。計劃在2017年到2022年間,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將培訓一支通曉國際規則、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隊伍,主要從事國際投資和並購,反傾銷、反壟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保護,以及國際商事仲裁等領域的法律服務。

❷ 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算ABCD四類人才嗎

大學本科畢業不是認定A、B、C、D四類人才的審核標准。

長沙市高層次人才按照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省市級領軍人才、高級人才等4個層次分類,分別用A、B、C、D指代。

1、A類:國際頂尖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際知名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獎、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英國皇家金質獎章、圖靈獎等。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印度、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院士。

(4)國家「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

(6)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2、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一二層次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魯迅文學獎獲獎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醫大師;吳階平醫學獎獲獎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專利金獎前2名(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創意金獎人物獎。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副組長,項目組長、且項目通過驗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負責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劃」領域主題專家組組長、副組長、召集人;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且項目已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金」資助的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者。

(6)近3年中國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近3年世界500強總部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7) 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3、C類:省市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第三層次人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優秀專家;「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省名中醫稱號獲得者。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前5名、一等獎前3名;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省青年科技獎;「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單項獎一等獎、二等獎第一名;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省專利獎特等獎、一等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省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省部學術委員會主任,省部工程實驗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課題組第一負責人,且課題通過結題驗收;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或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863計劃」專題組組長、副組長,且專題通過驗收。

(5)近5年,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6)近5年,在長沙市注冊,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20名機構的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7) 近3年世界500強地區總部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近3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世界500強金融企業中擔任中高級以上職務的金融專家;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在長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選下列人才計劃的: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省級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市「3635」計劃領軍人才;市「313」計劃專家;其他副省級城市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

(9)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4、D類:高級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長沙市「3635」計劃除領軍人才以外人選。

(3)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作為主要成員承擔過省級以上研究課題或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的專業技術人才。

(4)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市技能大師;省技術能手;省技能大賽「十行狀元」。

(5)長沙市大中型企業獲市級以上獎勵的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持有注冊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證券保薦人等證書的在長金融機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6)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的博士,要求發表4篇以上SCI、EI、CSSCI論文,或總影響因子10分以上。

(7)長沙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年薪50萬元以上的高級經營管理和研發人才。

(8)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❸ 華東政法大學怎麼樣

  1. 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華政,位於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入選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創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學科的上海市重點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2. 華東政法大學前身為原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並組建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學校於1958年並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學校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3.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280餘畝;圖書館藏書223餘萬冊,中外文報刊1530多種;各類在校生21000餘人,教職工近1400人;設有18個學院(部),開辦24個本科專業。

總的來說,華東政法大學非常不錯。

❹ 劉華的簡介

女,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管理學博士、法學碩士、專利代理人。
擔任中國知識產權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法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是武漢仲裁委仲裁員,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及湖北省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專家,「十二五」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❺ 何煉紅的社會兼職

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首批專家,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三批百名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人選。兼任中國知識產權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兼職研究員,湖南省知識產權協會秘書長,湖南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❻ 2020年度「太倉科技領軍人才計劃」 申報支持哪些領域

一、支持領域
聚焦符合太倉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在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團隊。
二、支持類型和條件
1.創業領軍人才。重點支持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來太倉創業,特別是懂技術、懂市場,在相關領域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對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起到引領支撐作用的領軍人才(團隊)。基本條件如下:
(1)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5年1月1日後出生),具有3年以上研發、管理工作經歷或自主創業經歷,並取得較突出業績;
(2)創業項目掌握相關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潛力;
(3)申報人應為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務),且主要精力在太倉企業。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股權佔比一般不低於20%或為自然人第一大股東,且已到位的現金出資(實收資本,不含技術入股)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通過持股公司出資的,除上述條件外,持股公司在申報企業的現金出資不少於200萬元人民幣。優先支持全職來太創業的人才。
對於外籍人才,如果創業公司注冊為內資公司,其股份可由直系親屬(夫妻、父母、子女)代持。
(4)第一批(上半年)受理2019年7月1日-2020年4月30日之間來太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相關工作的創業人才;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之間來太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相關工作的創業人才。企業須有2名以上非股東(全職員工股權激勵的亦可認定為非股東)的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2.創新領軍人才。主要支持到我市科技型企業領銜科技創新工作,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創新人才。基本條件如下:
(1)具有博士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5年1月1日後出生);
(2)具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關鍵崗位5年以上相關研發管理工作經歷,並取得突出業績,擁有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的產權明晰的核心技術成果;
(3)2018年7月1日後新引進到太倉企業工作,並於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引進相關手續的創新人才。申報人引進企業後能連續3年全職為企業服務;
(4)用人單位給予人才的稅前年薪一般不低於上年度蘇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28萬元以上);
(5)引才企業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①由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特聘專家、省「雙創人才」、「333工程」培養對象、「科技企業家」、「產業教授」創辦;②國家或省認定的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科技型企業、軟體企業、動漫企業;③擁有企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台;④承擔過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的; ⑤獲得過省以上有關部門、蘇州市、太倉市引才計劃單項30萬元以上資助的企業。
優先支持本人對企業有資金投入並佔有股份的人才、企業高薪聘用的人才。
3.科技創新創業團隊。主要支持在相關重點產業領域已取得傑出成績,擁有重大原始創新技術或成果,具備解決重大產業技術問題的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能夠引領和推動產業向高端延伸及跨越發展的具有影響力的重大創新團隊。基本條件如下:
(1)團隊由1 名領軍人才、4名以上核心成員組成。成員間的專業結構和職責分工合理,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明確的主攻方向和研究開發目標,可穩定合作3年以上;
(2)團隊於2018年1月1日後在太倉創業,創辦企業已完成工商注冊且注冊資本不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實收資本不低於注冊資本的50%;
(3)團隊的領軍人才在相關領域具有重要的創新地位和學術影響,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研究水平或成果居本領域、本行業前列,業績突出。團隊領軍人才應為企業主要創辦人,且應符合創業類領軍人才關於股權、出資等基本申報條件,主要精力在太倉。
(4)團隊核心成員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職稱,年齡一般不超過55 周歲,並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較豐富的相關研發及管理經驗、較好業績和成效。核心成員應全職在太倉工作,且申報企業給予稅前年薪一般不低於上年度蘇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28萬元以上),或在申報企業的實收資本中本人貨幣出資100萬元以上;
(5)目前項目已投入經費不低於2000萬元(或者上年度實現銷售收入3500萬元以上),且能夠在未來5年內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4.重點產業領軍人才。支持我市根據先導產業布局,在重點產業領域科技前沿主攻方向引進的領軍人才,須滿足以下條件:
(1)先落戶後申報方式:
①項目符合智能裝備(先進載運核心部件及裝備)產業方向;
②2019年7月1日-2020年4月30日間來我市創(領)辦科技型企業(完成工商注冊、驗資等),且符合創業領軍人才的其他基本條件。
(2)先申報後落戶方式:
①項目符合智能裝備(先進載運核心部件及裝備)產業方向;
②4月30日前已與各區鎮簽訂落戶意向協議,擬於近期在我市創辦科技型企業。人才為擬創辦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且符合創業領軍人才年齡、學歷等基本條件。
③預評審通過後,申報人須於6月30日前完成公司注冊,符合創業領軍人才申報基本條件且通過實地考核後,可按照C類標准給予扶持。通過預評審項目可再次申報一次本級人才計劃,獲得B類及以上資助標準的,按就高不重復給予補差。超過時限或未按照要求完成落戶的,取消資格。
項目若屬於重點產業專項領域或同時符合省「雙創計劃」和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申報條件的,立項時予以優先支持。特別優秀的項目可對年齡或來太時間等適當放寬。同一項目連續申報不超過2次。
三、主要扶持政策
立項的團隊、人才可按照《關於推動創新轉型強化人才支撐的若干政策》(太委發〔2017〕30號)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1.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計劃。根據項目評審情況,分A、B、C三檔進行支持,分別給予200萬元(特別優秀的給予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外地引進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創業項目,免評審答辯直接實地考察,通過後給予B檔資助);根據項目需要提供一定面積的項目啟動場所;100—500萬元的風險投資及最高500萬元的擔保融資貸款。我市申報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創業類的,該項目自動享受太倉科技領軍人才A類專項經費資助200萬元,已入選B、C類的按A類予以補足。科技領軍人才中,對於轉移來太的滬上產業化項目,符合「四個中心」同時轉移條件的,在評審資助額度上,再增加100%;
2.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根據項目評審情況,分A、B、C三檔進行支持,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
3.科技創新創業團隊計劃。對新立項的科技創新創業團隊,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專項經費資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擔保融資貸款、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等綜合金融支持;根據項目需要提供一定面積的項目啟動場所;優先推薦申報各級、各類科技項目。
立項的團隊、人才可按照《關於推動創新轉型強化人才支撐的若干政策》(太委發〔2017〕30號)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鼓勵和支持領軍人才、團隊做強做大企業,打造蘇州標志性品牌,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享受我市「滾動再支持」政策:(1)太倉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項目,立項後3年內年銷售收入累計超過5000萬元,且通過項目驗收的,再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滾動支持;(2)立項後3年內獲社會風投機構投資額度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按5%給予滾動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享受「滾動再支持」政策的企業,再給予1000萬元以內的擔保融資貸款,優先輔導並推薦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優先支持企業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等政策。

❼ 2018年姑蘇知識產權人才計劃申報層次及條件是什麼

2018年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申報條件和扶持政策
一、支持領域
聚焦符合蘇州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優先支持在納米技術、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葯與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創新創業的人才(團隊)。
二、類型和條件
1.重大創新團隊。主要支持在重點產業領域已取得傑出成績,擁有重大原始創新技術,具備解決重大產業技術問題的持續創新能力或成果轉化能力,能夠引領和推動產業向高端延伸及跨越發展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創新團隊。具體條件如下:
(1)團隊由領軍人才和相關核心成員組成,至少5人以上。成員間的專業結構和職責分工合理,可穩定合作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明確的主攻方向和研究開發目標,年齡一般不超過60周歲。
(2)領軍人才應在國際相關領域具有重要的創新地位和學術影響,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領域、本行業前列,業績突出。團隊成員應具有博士學歷學位,並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較豐富的相關研發及管理等經驗、較好業績和成效。
(3)團隊於2015年1月1日後(特別優秀的可放寬到2011年1月1日以後)在蘇州創業或全職到蘇州企業、在蘇高校及科研院所領銜創新(屬於自主創業的團隊,企業須已正式設立;屬引進的創新團隊,應與用人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已到崗工作)。
(4)實施的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年內投入不低於1億元,且產業化前景好、具有顯著發展潛力和引領作用,能夠在未來5年內實現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2.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重點支持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來蘇創新創業,特別是懂技術、懂市場,在相關領域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對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起到示範、支撐作用的領軍人才(團隊)。具體條件如下:
創業類:(1)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1年1月1日後出生);(2)具有3年以上研發、管理工作經歷或自主創業經歷,在產品開發和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並取得較突出業績;(3)掌握項目相關核心技術。創業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主導產品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潛力;(4)為申報企業的主要創辦人,且主要精力在蘇州企業,股權一般不低於20%,且已到位的現金出資(實收資本,不含技術入股)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優先支持全職來蘇創業的人才(團隊);(5)第一批(上半年)受理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之間來蘇州創業,並完成工商注冊登記、驗資等等相關手續的創業人才(團隊);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5年7月1日-2016年8月30日之間來蘇州創業的,並完成工商注冊登記、驗資等等相關手續的創業人才(團隊)。
創新類:(1)擁有博士學歷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1961年1月1日後出生);(2)具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關鍵崗位5年以上相關研發管理工作經歷,並取得較為突出業績,擁有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的產權明晰的核心技術成果;(3)2015年1月1日後引進到蘇州企業工作,並於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引進相關手續正式到崗,引進後能全職連續為企業服務3年以上;(4)實施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水平先進,能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或更上新台階;(5)引才企業應建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能為引進人才提供較好的薪酬福利和項目實施保障。
三、支持政策
1.對立項的重大創新團隊,三年內給予最高5000萬的科研經費,團隊成員享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相關政策。
2.對立項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三年內給予100-400萬元的科研經費、50-250萬元的安家補貼資助。
3. 享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規定的工作場地、投融資、生活待遇等相關政策。
四、申報受理
1.申報方式
申報人及單位登錄蘇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www.szkj.gov.cn),進入「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 按要求填寫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創業計劃書》並上傳相應附件證明材料電子檔(原件圖片)後,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當地科技部門在網上審查並推薦上報。
2.申報材料
創業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海外留學人員應提供國家教育部出具的學歷認證)、以往工作經歷及業績證明;創辦企業證明材料(營業執照、驗資報告、公司章程及股權結構、2015年度財務審計報告、上年度單位用工參加社保、企業繳納稅收證明等);創業項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關證明材料。
創新人才需提供:人才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海外留學人員應提供國家教育部出具的學歷認證)、以往工作經歷及業績證明;引才企業營業執照、企業資質(市級以上研發機構)證明、2015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引進人才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協議、薪酬或股權證明、在當地繳納養老保險及個人所得稅等相關證明材料;實施項目主要成果及其它相關證明材料。
3.受理時間
1.第一批(上半年)受理重大創新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創業類項目,集中受理時間:3月28日-4月8日;
2.第二批(下半年)同時受理領軍人才創業和創新類項目,集中受理時間:9月1-9日。
五、相關事項
1.重大創新團隊採用一事一議,專題論證方式組織。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繼續按照常年申報、兩次集中受理評審立項的方式組織。
2.重大創新團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資助經費,按照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由蘇州市和落戶地財政分擔。重大創新團隊、創業領軍人才的科研資助經費根據項目情況分年度撥付;創新領軍人才的科研資助經費採用引導+後補助的方式撥付。
3.申報的人才、團隊及申報單位應守法守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操守,且近3年無重大不良記錄。申報人及申報單位應客觀、真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對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即取消申報資格,記入誠信檔案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3年內不再接受該單位和個人的申報。
4.已獲得「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資助的人才及企業,尚未通過驗收的,不得重復申報;己獲得蘇州所轄各市、區人才引進計劃資助的人才,不得異地申報。
5.各地要高度重視推薦申報工作,廣泛動員,嚴格審核,保質保量。每批申報項目匯總表(排序並蓋章後)分別於4月14日前、9月15日前報送市科技局。

❽ 全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是高級職稱嗎

1.申報人已取得創業項目領域相關的碩士以上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55歲;2.申報人應有3年以上在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及相關機構從事研發或管理等崗位工作經歷,並取得比較突出業績,來我市時間不超過兩年。3.申報人掌握申報項目的核心技術,擁有申報項目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4.符合我市領軍人才項目申報的其他條件。

❾ 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工作業績怎麼寫

寫自己身為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的工作業績~

❿ 長沙市認定的A、B、C、D類人才,

A類:國際頂尖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際知名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獎、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英國皇家金質獎章、圖靈獎等。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印度、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院士。

4.國家「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傑出人才。

5.近5年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技術官。

6.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一二層次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魯迅文學獎獲獎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醫大師;吳階平醫學獎獲獎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3名;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專利金獎前2名(須為專利發明人及設計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創意金獎人物獎。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主任。

4.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副組長,項目組長、且項目通過驗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負責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劃」領域主題專家組組長、副組長、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且項目已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金」資助的項目主持人,且項目已完成。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者。

6.近3年中國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近3年世界500強總部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7. 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C類:省市級領軍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第三層次人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優秀專家;「芙蓉學者」特聘教授;省名中醫稱號獲得者。

2.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前3名;省、部、軍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前5名、一等獎前3名;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省青年科技獎;「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單項獎一等獎、二等獎第一名;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省專利獎特等獎、一等獎(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

3.近5年,擔任以下職務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省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省部學術委員會主任,省部工程實驗室主任,省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4. 近5年,承擔以下項目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課題組第一負責人,且課題通過結題驗收;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或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863計劃」專題組組長、副組長,且專題通過驗收。

5. 近5年,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6. 近5年,在長沙市注冊,同一年度名列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投中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年度排行榜前20名機構的核心投資決策團隊主要負責人。

7. 近3年世界500強地區總部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近3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世界500強金融企業中擔任中高級以上職務的金融專家;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在長金融機構主要經營管理人才。

8.近5年,入選下列人才計劃的: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省級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市「3635」計劃領軍人才;市「313」計劃專家;其他副省級城市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

9.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D類:高級人才。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近5年,獲得以下獎項者: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前3名,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長沙市「3635」計劃除領軍人才以外人選。

3.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作為主要成員承擔過省級以上研究課題或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的專業技術人才。

4.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市技能大師;省技術能手;省技能大賽「十行狀元」。

5.長沙市大中型企業獲市級以上獎勵的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持有注冊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證券保薦人等證書的在長金融機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

6.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的博士,要求發表4篇以上SCI、EI、CSSCI論文,或總影響因子10分以上。

7.長沙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年薪50萬元以上的高級經營管理和研發人才。

8.其他相當於上述層次的人才。

拓展資料:

長沙,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湖南省省會,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截止2017年,下轄9個區(市)縣和5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面積1.181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1.81萬,地區生產總值10535.51億元 。

長沙地處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湘瀏盆地西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 。長沙是中國重要的高鐵、航空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長益常高鐵在此交匯,2017年黃花機場吞吐量位居中部機場第二 。

參考資料:實施細則8:長沙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

閱讀全文

與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