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使用權可以買賣過戶嗎
使用權的房過戶其實就是使用權轉讓,不可買賣;如下: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版對自己的不動產權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一百一十七條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使用權房即是對他人的房屋佔有、使用和收益。使用權人只能轉讓使用權,且不得損害所有權人權益。
簡單點說就是所有權人能賣房子,使用權人不能賣房產。
一般城市的公房有兩種情況,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前者直接到所在地的房管部門辦理,費用根據各城市消費水平而不同;後者要到單位產權單位辦理,費用不確定贈與繳納房價3%的契稅和0.05%印花稅,免其他稅.。
如果轉讓,要承擔買賣雙方的全部稅費.。
過戶申請書 ;
由買方向公房管理部門提出承租申請,准備好由他來承租的書面材料、原公房租賃合約、他的身份證明和戶口簿等材料到房管部門辦理承租人變更手續。
2. 住宅使用說明書應該由物管公司填還是賣房子的填
交房兩書應該是由房管局填寫。
交房兩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二者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銷售的商品住宅承擔質量責任的法律文件,應當在交房時將兩書交與購房者檢驗。購房者要認真閱讀兩書的內容,如果發現問題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與開發商協商。
交房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交付竣工驗收的建築工程,必須符合規定的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有完整。
3. 賣房子注意事項
1、必須在二手房交易之前確認所有者的真實身份
在簽訂合同之前,買方和賣方必須首先檢查締約方的真實性,主要是為了核實房主的身份。因此,所有者證書的真實性及其與所有者身份的一致性是簽訂銷售合同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如果買方和賣方在沒有第三方作為中間保證的情況下自行進行交易,問題需要是由買方造成的。注意。
2、簽訂二手房銷售合同時,必須明確雙方均有違約責任。
二手房銷售合同中違約賠償金的比例已明確說明,但沒有具體的付款時間付款。這將導致違約方延遲付款時間,從而減少該條款的實際約束力和執行力。應當在實際支付應付款之日起__天內(從賣方實際交付房屋之日起),增加買方向賣方(買方)支付的違約賠償金,以確保最終執行合同條款。
3、必須註明付款,轉賬時間
許多二手房交易不是一次性付款,而是分期付款。因此,賣方需要指定買方的付款時間,最後一次付款的付款時間取決於物業轉移的日期,因此買方有權知道該物業的轉移時間。如果逾期,違約方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履行房屋銷售合同中的違約責任。
4、必須註明二手房相關費用的交接時間
這是買方應該注意的房子的附屬問題。這是「送貨上門」中的一個重要條款。它必須指明水,電,煤氣,財產,供暖和其他費用的交付日期。因為清算交接時間是明確劃分責任的關鍵,如果是公共住房交易,對於支付時間和財產標准,供暖和其他費用,原房主的單位有一些既定的要求和變化,賣方需要合作,並且合同中應明確說明需要簽署的買方協議等。
5、與中介公司簽訂合同時,您必須有代理費清單。
隨著中介市場的不斷完善,消費者逐漸意識到信譽良好的經紀公司能夠有效保護買賣雙方的權利。通過經紀公司交易的二手房比例逐年增加。因此,經紀公司的代理費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當買方和賣方簽訂合同時,他們必須要求經紀公司明確說明代理費的目的。
6、通過中介公司買房必須要求與房主見面
經紀公司推出了「收購」業務,因此違反了「一房多賣」業務,即經紀公司收到客戶存款後會帶其他客戶看房子,最後誰會以第一個客戶違反合同為代價賣給誰。原因通常是經紀公司的免稅條款,房主不賣,也就是說,經紀公司不需要為違約違約承擔任何責任,並且已經支付了押金的消費者可以只能吞下自己的聲音。因此,本報提醒消費者,此時你應該行使你的權利並要求親自看房主核實,這將暴露其不當行為。
7、必須學會使用補充協議
當買方和賣方在合同不明確時遇到合同條款,或者需要進一步約定時,合同有關條款或合同後的附加條款後的空白行將減少由此造成的不便和麻煩。後續階段的含糊不清。 。
與中介合作:很多售房者是把房屋掛到中介公司的出售的,以中介公司的名義掛牌出售這樣的客源就會多很多。
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作為賣方在與中介公司合作之時要明確中介公司的委託方式以及掛牌期限,除此之外,自己作為賣方也不要輕易收取中介的定金,因為有的中介公司往往會以自己公司內部人員的名義將房子定下來,最後簽約的卻是其他人。
訂金:售房者與購房者簽合同之前一定要注意訂金的問題,賣方收下訂金之後若是買方反悔的話那麼訂金賣方是可以沒收的,若是賣房反悔的話那麼就要加倍償還買方了,這一點是重點注意事項。在賣房子的時候一定要將對方的信息了解清楚,簽約後雙方都要准備身份證、印章以及定金收據,這樣就可以確定買賣成交,付款了。
4. 把房產證復印件給賣房房主看作為轉讓證明,該怎麼寫
把房產證復印件給別人對房屋產權原則上是不存在任何風險的,但是盡量還是不要把房產證復印件隨意給別人,以免泄露個人隱私。
首先,房屋抵押和辦理產權轉移,都需要出示房產證原件,只有一個房產證復印件是不夠的,而且這些都在房地產主管單位辦理,假證件是沒有辦法通過的,就算他人通過假證件審查過關了,那也是屬於房地產主管單位的責任,對產權人而言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其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很多地方需要提供身份證和房產證復印件,如水電氣過戶、物業備案等等,控制風險的辦法是可以在所有的復印件中都寫明「僅作......用"之類的話,這樣子的話就更加萬無一失了。
(4)賣房子使用權說明擴展閱讀:
房產證(Premises Permit)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按照我國現行的房屋所有權登記制度,房屋登記是城鎮房屋權利歸屬的法定公示方法。
2011年8月下旬稅務部門表示房產加名按房價一半征契稅 。
2013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稱,為防止虛假房屋買賣等行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今後北京購房人拿到的房產證將可自願並免費設立密碼,房屋如需辦理轉讓、變更、抵押等登記業務時,須提供密碼才可辦理。
5. 房地產開發公司賣房子時出讓土地使用權嗎
賣房屋時同時賣土地使用權。請注意不是出讓,應是轉讓。
6. 房屋產權人如果要賣房子,是否要經過使用人的同意,為什麼
是的
根據《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第11條和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8條規定,出租人出賣出租房屋,應提前3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出租人未履行通知義務而出賣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請求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無效。因此,出租人應當在賣房之前的3個月內通知承租人,以便承租人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和准備價款。如果承租人經3個月的考慮仍不答復或表示不願購買時,出租人即有權將出租房賣給他人。需要指出的是,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必須建立在同等條件下,即承租人願意按照出租人給予他人同樣的條件承購,他才享有優先購買權。優先權不是優惠權,承租人不能利用優先權而壓低房價而致損出租人的合法權益。
出租和使用基本是一個意思!
7. 使用權房子如何過戶
1、買賣雙復方商議好房價簽好合同制後需要帶著身份證明、房權證、戶口本、結婚證、買賣合同、過戶確權審批表到房管部門網簽後交付房款,之後到房管部門測繪公司申請測繪,出具新的測繪圖;
2、雙方帶著(1)所述材料,到房管部門和稅務部門委託的評估公司申請評估;評估公司受理後按評估程序對所委託評估房屋出具評估報告,繳納評估費。
3、雙方帶著(2)所述材料,到稅務部門申請繳納契稅;稅務部門受理後認真審核,出具契稅單,繳納契稅;申請繳納(或減免)營業稅、個稅,稅務部門受理後認真審核,符合規定的出具納稅單(免稅單);
4、雙方帶著(3)項材料到房管部門申請辦理,房管部門審批核准後,繳費取證,付清房款。
8. 房屋使用權如何交易有什麼風險
復使用權的房過戶其實就是使用權轉制讓,不可買賣;如下: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一百一十七條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使用權房即是對他人的房屋佔有、使用和收益。使用權人只能轉讓使用權,且不得損害所有權人權益。
簡單點說就是所有權人能賣房子,使用權人不能賣房產。
一般城市的公房有兩種情況,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前者直接到所在地的房管部門辦理,費用根據各城市消費水平而不同;後者要到單位產權單位辦理,費用不確定贈與繳納房價3%的契稅和0.05%印花稅,免其他稅.。
如果轉讓,要承擔買賣雙方的全部稅費.。
過戶申請書 ;
由買方向公房管理部門提出承租申請,准備好由他來承租的書面材料、原公房租賃合約、他的身份證明和戶口簿等材料到房管部門辦理承租人變更手續。
9. 賣房協議怎麼寫有很詳細的範本嗎
賣房合同甲乙雙方就房屋買賣事項經過多次協商,一致同意訂立合同條款如下,以資共同遵守。 一、甲方願將自有坐落——市——路——號房屋——間,建築面積 平方米售賣給乙方。 二、甲方出售給乙方的房屋東至——,南至——,西至——,北至 (附四至平面圖一張)。其房屋包括陽台、走道、樓梯、衛生間、灶間及其他設備。 三、上列房屋包括附屬設備,雙方議定房屋價款人民幣——萬元,由甲方售賣給乙方。 四、房屋價款乙方一次性支付給甲方。五、甲方應自本合同簽訂日起 天內將房屋騰空,連同原房屋的土地使用權等有關證件,點交乙方,由乙方出具收到憑證。 六、甲乙雙方攜帶相關證件到當地公證處辦理公證甲方應出具申請房屋移轉給乙方的書面報告。如需要甲方出面處理的,不論何時,甲方應予協助。如因甲方的延誤,因而遭受的損失,由甲方負賠償責任。 七、本合同簽訂前,該房屋如有應繳納的一切捐稅、費用,概由甲方負責。本合同發生的費用由乙方負擔。其他稅費按有關法律規定,各自承擔。 八、甲方如不按合同規定的日期交付房屋,每逾期l天按房價的總額 3‰計算違約金給予乙方。逾期超過3個月時,乙方可解除本合同。解約時,甲方除將已收的房價款全部退還乙方外,並應賠償所付房價款同額的賠償金給乙方。 九、乙方全部或一部分不履行本合同第四條規定的日期給付房價款時,其逾期部分,乙方應加付按日 5%卅算的違約金給予甲方。逾期超過3個月時,甲方可解除本合同。解約時,乙方已付的房價款作為賠償金歸甲方所有。 十、甲方保證其出賣給乙方的房屋,絕無其他權利設定或其他糾紛。乙方買受後,如該房屋有糾葛,致影響乙方權利的行使,概由甲方負責清理,並賠償乙方損失。 十一、交屋時,乙方發現房屋構造或設備與合同約定的不符,經鑒定屬實,甲方應於 1個月內予以修理,如逾期不修理,乙方可自行修理,費用在房價款中扣除。如修理仍達不到合同約定的要求,乙方可解除合同,解約時,甲方除返還全部房價款外,並按本合同第八條規定承擔違約責任。 十二、房屋所佔用的土地(包括庭院圍牆等)所有權屬於國家。乙方取得上述房屋佔有相應比例的土地使用權,並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及其他有關費用。 十三、本合同的附件與合同有同等效力。 十四、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另一份送土地管理機關辦理土地使用權過戶登記手續。 甲方:(簽章) 乙方: (簽章) 年 月 日訂於××市×路×號 轉讓人 (甲方): 地址:
10. 關於個人賣房協議書,應該怎麼寫
房屋買賣合同書(簡易範本)
甲方(賣方):
乙方(買方):
甲、乙雙方就房屋買賣事項,經協商一致,達成以下合同條款:
一、甲方自願將坐落在濟南市 區 路 小區 號樓 單元 室(建築面積 ,儲藏室,產權證號 )房地產出賣給乙方,並將與所出賣該房產的相關的土地使用權同時出賣給乙方(附房產證復印件及該房產位置圖)。
二、雙方議定上述房地產及附屬建築物總價款為人民幣大寫 ;即人民幣小寫 。
三、乙方在簽訂本合同時,支付定金 ,即小寫 。
四、乙方支付定金之日起 個月內,向甲方支付首付款(定金從中扣除),首付款之外的款項通過銀行住房按揭方式交付(有關期限和程序按照所在按揭銀行規定辦理)。
五、甲方保證該房產合法、權屬清楚、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已交納土地出讓金)。
六、辦理房產證手續所產生的有關稅費由 方承擔。
七、乙方支付首付款後,甲方即積極配合乙方辦理有關房產過戶手續,待房產過戶到乙方名下之時,乙方應向甲方付清全部房款余額。
八、甲方應在 前將該房產交付乙方;屆時該房產應無任何擔保、抵押、房產瑕疵,無人租住、使用;無欠賬,如電話費、物業管理費、入網費、有線電視費等。
九、本合同簽訂後,如一方違反本合同條款,該方應向對方支付 元的違約金;一方如不能按規定交付房產或按規定支付房款,每逾期一日,應向對方支付五十元罰金,逾期30日視為毀約;如因政府及銀行規定,本合同涉及房產手續客觀上不能辦理過戶或銀行不能辦理按揭導致合同解除,不適用本條款。
十、交付該房產,甲方不得損壞該房產的結構、地面和牆壁及不適移動的物件,並將抽風機一台(型號: ),空調兩台(型號: ),熱水器(型號: ),浴霸(型號: ),飲水機(型號: ),音響兩台(型號: ),涼衣架,房內燈具,前後門窗窗簾、電腦桌一張,櫥衛設施, 等讓與乙方(含在房屋價值內)。
十一、本協議一式兩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雙方簽字之日生效。
十二、附加條 款:
甲方(賣方): (印) 身份證號:
住址: 電話:
年 月 日
乙方(買方): (印)身份證號:
住址: 電話:
年 月 日
正式房屋買賣合同 。
是房屋買賣合同書面形式的基本類型,內容一般包括房屋買賣合同的基本條款,如房屋位置、結構、建築面積、價款及其支付期限、交房期限、質量標准、產權轉移登記等條款。盡管法律法規並未規定買賣雙方必須採用統一的房屋買賣合同文本,但在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時,房屋產權登記機關往往要求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制訂的規范的合同文本,否則,不予辦理備案、登記。
但是,並不因為不使用統一合同文本而影響書面房屋買賣合同的成立和效力。實踐中,商品房買賣時,要求必須使用建設主管部門統一製作的格式文本。但在正式合同文本簽訂之前,多由開發商提供認購書、預訂協議等預約合同文本要求買受人簽署,其中有的預約合同已經具備本約性質,相當於房屋買賣合同。
二手房買賣的合同形式未作統一要求,買賣雙方一般會根據協商一致的意見共同起草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並據此履行,在產權登記機關填寫的制式合同只作為登記文件使用。
《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根據《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3款的規定,「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的文書,不適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無疑排除了以「數據電文」為表現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
記載雙方房屋買賣意思表示的、以有形方式表現的信函等雙方往來資料,應當認定為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些情況下,沒有書面合同,也無法認定口頭合同存在,買受人以其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主張房屋買賣合同成立。
此時,買受人持有的購房款收據或發票,既是書面合同形式,也是合同實際履行證據,如果收據或發票載明的房屋位置具體、房屋價款明確,應當認定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筆者認為,認定其他書面形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已有書面證據必須能夠證明三項事實:房屋買賣的意思表示、房屋具體位置和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