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地使用權如何做會計分錄
1、如果來是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源資產,則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2)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土地使用權
2、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3、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1)集體土地使用權如何入賬擴展閱讀: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參考資料:無形資產-網路
㈡ 求助:新企業會計准則中對土地使用權如何入帳
1、《無形資產准則》抄:「自行開襲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 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 ;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2、《固定資產准則》:「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 3、《首次執行准則》:首次執行日之前已計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的土地使用權,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應當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首次執行日應當進行重分類,將歸屬於土地使用權的部分 從原資產賬面價值中分離,作為土地使用權的認定成本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處理。
㈢ 集體土地使用權怎麼流轉
作為農村旅遊項目開發最常見的一種土地使用方式,土地流轉將在未來被反復提專及。
(1)與地方政府簽訂意屬向性合作開發協議
(2)景區、旅遊區等規模型項目需編製片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參照上位土地利用規劃給建設地塊劃定紅線),若是小型項目則可形成簡要的項目開發設計方案
(3)總體規劃上會評審(通過後有法律效力)
(4)向所在地國土局提出流轉申請(委託土地轉出方向和土地轉入方向兩地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辦理)
(5)協調鎮村政府同意土地流轉(需召開村民大會或其他公示方式)
(6)雙方土地流轉中心作為中介人,負責信息登記、審核、評估、洽談等事宜
(6)市(縣)人民政府審批後由國土發批准書
(7)簽訂流轉合同(建議和村集體談,如果直接和農民簽租賃合同後期問題較多)
(8)到國土局登記獲得土地使用證 收起
㈣ 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應分別以什麼方式什麼價值入帳
1、已購入價值入賬
2、土地應當作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入賬
3、不需要重新評估了,以購入價值攤銷
㈤ 企業會計法中,集體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屬於無形資產。
因為中國企業及個人所擁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權,專而非所有權,因為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屬家和集體所有。所以在中國所說取得土地,都是取得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入賬,而無形資產不計提折舊,應該是攤銷無形資產的價值。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按你們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年限進行攤銷,攤銷採用的方法一般為直線法,即:每年攤銷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價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使用年限
攤銷入賬時做如下分錄:
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權攤銷
貸:累計攤銷
㈥ 集體土地使用權怎麼入股
1、集體土地使用權入股的合法性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應當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入股後,集體土地使用權是否由村裡所有變為國有控股公司所有?
這個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所有權肯定變成公司所有,入股後即成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只是這一部分股權不得轉讓。
《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
新《公司法》刪除了原《公司法》第四條第三款中「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的規定。在公司法理上,國有資產與其他股東投入公司的資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國家以國有資產出資為對價取得股權,與其他股東一樣,其出資的國有資產當然要歸屬於公司。——所以集體土地使用權入股後也一樣,性質上都是公司股份,也屬於公司資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國務院《關於發展房地產業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發〔1992〕61號)精神及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等四部門《關於郊區土地開發利用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京政農〔1993〕83號)的有關規定:「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
以集體所有的土地資產作價入股,興辦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聯鄉鎮企業,但集體土地股份不得轉讓,並按國家有關政策交納土地使用費(稅)。」
3、土地性質是否變化。
這個肯定不會變化。因為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必須經過徵收程序。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㈦ 承包村集體土地的費用怎麼入賬
承包土地的費用應該計入管理費用裡面。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承包農村土地,銀行存款減少,管理費用增加。
銀行存款是資產類賬戶,減少記貸方;管理費用是費用類賬戶,增加記借方。
管理費用包括: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董事會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等。
㈧ 作為中外合作企業合作條件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不佔股權,請教該如何入賬案例
集體土地使用權能進入中外合資企業么?這不僅僅是賬務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