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土地使用權
你這個情況我可以理解為在村土地建設違法用地。因為你肯定是沒有土地證、房產證和相關審批手續的。
這個不光涉及到合同問題。
首先違法建設應予以拆除,還要進行罰款。
其次,現在用地指標很緊張,像你這種情況你要看看你在土地利用規劃里是不是建設用地。這個你要去當地土管部門問。
再次,現在工業用地都是公開出讓的。不存在村裡面的地租給你,這個是不合法的,私下弄的。
總結一下,打擊你了,你這塊地基本上沒辦法辦手續。
如果是正式的土地,工業用地是40年,到期後可以補交出讓金繼續用。土地依法不能轉讓,當然你可以用企業參股的形式變相轉讓。
回答補充:根據你的補充,說明你的違法建設性質還不很嚴重,該地塊還存在出讓轉正的可能。其次這塊地如果是村裡的,集體所有,你到當地規劃部門查看該地有沒有在村莊規劃內,如果是在內,可以以村集體的名義審批。如果是國有,只能通過公開出讓競拍得到。
村裡開出的條子這些都是私下弄的,沒有法律效應。
⑵ 農村的土地使用權
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五條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⑶ 農村土地使用權確認查詢
事實上這個根本不用查!農村集體土地屬於最低級行政機構「村或組」所有,管理權在村委會回!任何答個人不得私自佔用集體土地,除非經所在集體如自然村寨、組的所有人共同同意,然後報鄉鎮級國土資源所報政府研究同意後,再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批後使用,如無審批手續,便屬非法佔(使)用。但目前,因農村情況比較復雜,一般是先用後報,基本上是鄉鎮政府確定使用或確定給予人使用,最先知情的應是村幹部!另外,村組的集體土地,即是集體的,便是國家的,鄉鎮政府有對下有最高使用權,對上有最優越使用權,一般鄉鎮政府要用的,在沒有特定的條件下,縣級或更高級國土資源部門都會支持,有報必批。
如果你們的土地被佔用了,是非法佔用你可以維權,如果是發展,是為大多數人有益的,建議你放下屠刀,多予以支持!
⑷ 關於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規定
農村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專利。農村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屬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種。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改革開放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逐漸確立起來。由此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地使用權主要歸農戶經營使用的制度。
由於土地利用對社會經濟有很強影響,因而土地使用權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土地要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要符合規劃(規劃制度)、土地利用要遵循可持續原則(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
⑸ 農村土地使用權怎樣繼承
農村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是集體分給本村農戶承包的。
土地使用權延續的要求是:土地承專包人屬去世,土地尚在承包期內,與承包人在同一戶口簿上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其家庭成員續包;沒有其他家庭成員的,由發包方收回再分配。
《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⑹ 農村土地使用權的問題
土地使用權是承包戶所有,土地所有權是集體所有,但是征地行為屬於涉及集體重大利益的行為,要經過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共同決議後才能進行,如果已經通過,和承包戶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退還剩餘期限的承包金,承包戶有權要求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金;對於村民合法的地上附著物,在解除合同後應當給予合理期限自行清楚,更不能強行帶走,這是違法的。當然,如果承包戶本身違反了合同約定,比如佔用耕地來進行違建等,或者你所說的河堤不能種植果苗的情況,在給予合理期限和通知後,可以解除合同。
⑺ 農村開荒地使用權
農村開荒地有長期使用的權利,但有無補償各地規定不一樣,可以咨詢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確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